太子争辉(1 / 1)

武则天传 宋可书 1105 字 26天前

太子李弘陨落对于武则天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但是东宫终需有人替代。高宗皇帝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太久,重立太子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此时朝中呼吁立李贤为太子的声音极高。李贤是武则天第二个儿子,才干与能力非常优秀,因李弘体弱多病,李贤偶尔有机会帮助哥哥处理朝政。李弘受民众、百官爱戴,万众瞩目,自然很少有人注意到李贤,李贤在哥哥的光芒之下却也很敬仰李弘。李弘死后,李贤也悲痛万分,他以哥哥为榜样,在政事上、生活上都效仿哥哥。李贤从小聪慧过人,读书能过目不忘,随着年龄的增长,李贤的才能渐渐显现出来,在其他皇子之中也是佼佼者。一次,李贤在读论语,高宗在一旁听着,李贤突然在一句话上反复阅读。高宗以为他失神,读书不专,于是高宗质问李贤为什么走神。李贤说,他非常喜欢“贤贤易色”这一句,所以忍不住多读了几遍。高宗一听颇为高兴,对李贤大加赞赏并且将这个事情告诉了司空李勣。记载:“此儿已读得《尚书》《礼记》《论语》诵古诗赋复十余篇,暂经领览,遂即不忘。我曾遣读《论语》,至‘贤贤易色’,遂再三覆诵。我问何为如此,乃言**此言。方知夙成聪敏,出自天性。' ”——《旧唐书·章怀太子传》

在李弘死后,文武百官更倾向于立李贤为太子。对于武则天来说,太子总是要立的,但立谁是个关键问题。武则天并不喜欢李贤,因为李贤性格比李弘要刚强倔强,他更像母亲武则天,而李弘更像父亲高宗。

李贤当上太子之后,就与武则天有诸多矛盾。李贤对母亲干涉朝政早有不满,但是他知道自己无力与母亲抵抗,他也效仿母亲用“北门学士”一招,开始广纳良才。李贤与他手底下的一班文人开始修撰《后汉书》的注解,《后汉书》是南宋范晔撰写的,他对后汉太后专政等情况有客观详细的描写。然而李贤在编撰的时候,却刻意强调反对女人干政,对《后汉书》加入了自己的见解。此书一出,武则天更是心里不快,武则天与李贤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如果说李弘对武则天的不满是一种抵抗,那么李贤对武则天的不满就是一种进攻。《后汉书》的出现,让武则天心里非常不满,于是她选择以牙还牙,她派人送了两本书给李贤。一本是《少阳正范》,一本是《孝子传》。武则天送李贤这两本书并且叮嘱他好好读,就是在告诉他,他欠缺两种东西,一个是管理政事的能力,一个是当孝子的能力。武则天暗指他不能当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孝子。李贤拿到武则天给的这两本书,心里更是生气。此时宫中开始盛传,李贤并不是武则天亲生,整个皇宫闹得沸沸扬扬,李贤陷入了惶恐之中。

对于身世,李贤是无能为力的,流言蜚语说得绘声绘色,他也不由得起了疑心。李贤对武则天的感情变得更加复杂。面对流言蜚语,武则天却表现出了很强的心理素质,她把这些话完全当成耳旁风,每天依旧按部就班地处理政事。但是私底下,武则天派遣亲信道士明崇俨为自己的皇子们看相,武则天把这个看相搞得很严肃,自然结果就令人关心。明崇俨说了很多皇子的好话,可是就是不说李贤。武则天故意去问,太子如何,肯定大富大贵吧。明崇俨摇摇头说,太子不好,当皇帝是不够格的。这个评价让大家心里都蒙上了一层霜,尤其是李贤,对明崇俨更加记恨,但是由于武则天支持明崇俨,李贤对明崇俨也没有办法。

李贤以为看相事件过去,就可以风平浪静了,可是武则天却没有放过他,武则天经常把明崇俨叫到身边来,与高宗皇帝探讨各种道法,时不时在高宗耳边说几句李贤不堪大任,无法当皇帝的坏话。高宗向来耳根软,宫中的流言蜚语,加上明崇俨的挑拨,高宗越来越疏远李贤。

李贤陷入了极度恐慌的状态,面对现状他无力改变,他只好借酒消愁,开始**不羁起来。这样的行为举止更加重了高宗对他的不满。但李贤不是懦弱好欺的,他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倔强,他思前想后,决定除掉明崇俨。

明崇俨被杀死的消息很快就传开,武则天更是大发雷霆,她派人去调查,必须查个水落石出。但是凶手一直迟迟没有找到,武则天虽然怀疑是李贤做的,却没有证据,她只好先将这件事搁置。

明崇俨的死渐渐平息,可是有人上报给武则天和高宗,说太子李贤专宠一个太监,太监名叫赵道生,长得眉清目秀。传话的人讲得绘声绘色,让武则天觉得抓到了机会。武则天马上把太子李贤招来,逼问此事,可是李贤拒不承认。武则天只好严刑逼供赵道生,赵道生不但招认了与李贤有“阴事”,还招供了李贤有谋反的事情。武则天需要的并不是李贤生活作风上的问题,她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彻底置李贤于死地的事件。赵道生恰好帮她完成了这个工作,于是武则天立马派人去李贤的府邸搜寻证据。在李贤的府中,搜出兵器三百件,这个案子的性质一下改变了。据《旧唐书·章怀太子传》记载:“调露二年,崇俨为盗所杀,则天疑贤所为。俄使人发其阴谋事,诏令中书侍郎薛元超、黄门侍郎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与法官推鞫之,于东宫马坊搜得皂甲数百领,乃废贤为庶人,幽于别所。”

高宗无法相信自己喜爱的儿子会有二心,并且他认为,太子终将会成为皇帝,为什么要急于谋反呢。可是搜出来的证据又无法让他为李贤脱罪,武则天强硬的态度让高宗无可奈何,据《资治通鉴》记载:“为人子怀逆谋,天地所不容,大义灭亲,何可赦也。”武则天借他人之手,除掉了自己的心头大患。李贤被流放,彻底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武则天为了堵住天下人的口,将废除李贤的借口神圣化,让所有人信服。武则天选择在洛阳天津桥南,将几百件铠甲当众焚烧,告诫天下人,李贤是谋反罪,不可饶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