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成为“天后”,李弘也在一点点成长。李弘深受高宗的喜欢。李弘是武则天第一个儿子,武则天扳倒王皇后之后,将前太子李忠废除并处死后,李弘顺理成章成为了皇太子。
李弘是一个非常仁义的太子,他希望成为一个贤德明智的君主。李弘非常好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他曾向郭瑜学习《春秋左氏传》,其中有一个典故,《芈商弑君》。李弘看了这个故事,心里非常难受,他合上书本叹了一口气。据《旧唐书·孝敬皇帝传》记载:“此事臣子所不忍闻,经籍圣人垂训,何故书此?”李弘觉得这个故事太过残忍,他询问郭瑜,为何圣人的教导要用如此残酷的例子呢。郭瑜告诉李弘,只有将善恶美丑都公示与人,才能让人分辨善恶,警示后人。李弘摇摇头,他缓缓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太子曰:‘非唯口不可道,故亦耳不忍闻,请改读余书。' ”——《旧唐书·孝敬皇帝传》。李弘说,不是不可以流传这样的故事,只是我不忍去读这样的故事,希望重新读别的书吧。李弘在读书上有自己的主意和看法,并且他善文墨,曾与上官仪、许敬宗、杨思俭等文人一同收集古文,编撰新册《瑶山玉彩》。在史书学问方面,李弘认真刻苦,这与他对自我的要求是分不开的。
李弘一贯以仁爱为政策,经常提出一些利于老百姓的政策。关心底层人民,使得李弘深受百姓的喜欢。大唐边境常常被少数民族侵扰,关于逃兵和逃亡的分界限定,李弘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深感大唐的法律不够严谨,对于军人过于苛刻。如果有人逃亡,那么此人就要身首异处,并且家人都要受到牵连。李弘觉得这个条例非常不公平。他认为,逃亡的概念太过模糊,范围也牵涉太广。很多“逃亡”的官兵并不是真的逃亡,而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自然灾害和遭遇土匪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士兵的失踪,而这种失踪形成的罪名,连累到家庭是非常不公正的。仁爱的李弘提出,要根据实情论处,对于不是真正逃亡的士兵,不要连累其家庭,宽宏处理逃兵问题。“太子上表谏曰:‘窃闻所司以背军之人,身久不出,家口皆拟没官。亦有限外出首,未经断罪,诸州囚禁,人数至多。或临时遇病,不及军伍,缘兹怖惧,遂即逃亡;或因樵采,被贼抄掠;或渡海来去,漂没沧波;或深入贼庭,有被伤杀。军法严重,皆须相傔。若不及傔,及不因战亡,即同队之人,兼合有罪。遂有无故死失,多注为逃。军旅之中,不暇勘当,直据队司通状,将作真逃,家口令总没官,论情实可哀愍。《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伏愿逃亡之家,免其配没。’制从之。”——《旧唐书·孝敬皇帝传》
高宗的身体越来越差,他自己也感觉到政事慢慢由武则天掌控。从他跟武则天的斗法开始,他已经输给了武则天。尽管高宗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但是他希望他的接班人可以代替他,将权力再度夺回。高宗皇帝非常喜爱太子李弘,在他所有的儿子里面,李弘也是最为优秀的一个。少年俊俏的李弘,风度翩翩,识大体又博学多才,也继承了父亲高宗的文学细胞,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这让高宗皇帝非常骄傲。高宗皇帝对太子李弘的青睐付诸了行动,在高宗调养的时间里,太子李弘已经开始接触政务,并让李弘监国。
太子监国意味着李弘要为成为未来的皇帝做好准备,这也就意味着,高宗即将把自己所有的权力转交给李弘。这对武则天来说,是非常大的威胁和阻碍。因为李弘仁义政策的实施,导致间接地影响到武则天的利益,李弘和母亲武则天之间的感情渐渐出现了裂痕。对于李弘的仁政,武则天并没有好感,她认为这些都太过理想化,想要治理好国家,要有强硬的政策。武则天认为李弘太过“怀柔”,敌友不分。而李弘认为母亲武则天事必躬亲,过于强势的作风和冷酷的政治手腕与自己的政治主张相违背,于是李弘开始对武则天感到不满。李弘受儒家思想教育熏陶,对于母亲从政本身就很难接受,面对母亲对自己的阻碍,李弘也有过反击。此时的武则天希望找寻一个好的方法来对付李弘,在没有找到这个方法之前,她准备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