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以进
张秋云十八岁那年有过很多很多的梦想:他想当一名作家,出自己的书;他想当一名教师,业余时间写诗作画;他更想当一名编剧,创作令人瞩目的电影剧本。可这一切,都因为高考失利而变得遥不可及。更让张秋云心灰意冷的是,得知他高考落榜,父亲冷冷地说:“叔叔是泥水匠,你就跟他去学手艺吧。”
父亲的话伤透了张秋云的心。说实话,从小学到高中,张秋云的读书成绩都很不错,很多老师和好友都说他将来会有出息。可在那千军万马参加高考挤独木桥的年代,张秋云离上线差了二十多分。班主任老师说他的成绩挺不错,复习一年再考应该能考上。张秋云把高考成绩告诉父亲的同时,也把班主任的话说了一遍,可父亲却阴沉着脸色,过了好久才蹦出了一句让他去学泥水匠的话。
听完父亲的话,张秋云跑到二楼的小书房,关紧房门号啕大哭。学泥水匠,他就会像那些初中没毕业的家乡小伙一样,靠一双手打工去闯天下了,他再也没有机会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哭着想着,张秋云确实不甘心。吃晚饭的时候,张秋云再次向父亲提出明年去复习,如果没钱,借来的钱他可以自己去还。其实,张秋云心里清楚,下半年大哥要娶嫂子,这钱稍微省一点,他就能去复习了。可父亲听后摇了摇头,说不会改变决定。
父亲的冷漠让张秋云感到非常意外。从小到大,在三兄弟中,父亲都是最疼他的,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他,经常给他塞上几块零花钱,对他的学习成绩也很关心,经常会过问他的考试成绩。张秋云想,自己高考失败对父亲肯定是个沉重的打击,可父亲也不应该就这样让他告别读书生涯啊。
为了改变父亲的想法,张秋云悄悄地给班主任老师打了电话。班主任得知情况后,很快来到他家。父亲对班主任的到来感到很意外。不过,父亲很快琢磨出老师的意图。父亲先是说家里比较困难,实在没办法让张秋云再去复习;后来又说即使参加复习了,第二年也不一定能考上。一席话说得班主任很尴尬。张秋云在楼上偷听他们谈话,既气又恨,眼泪又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半个月后,父亲特意把叔叔请了过来,让张秋云向叔叔敬酒拜师。望着父亲买给他的那只工具包,想到自己将要告别读书生涯,与平常的打工青年一样闯**江湖,张秋云没有一丝一毫欣喜。只是机械地听从父亲的吩咐,给叔叔敬了酒拜了师傅。看张秋云不太好的脸色,父亲也没有多说,直到叔叔快走时,父亲边吸旱烟边说:“我知道这样委屈你,可过几年你会明白的。不过,爸爸告诉你一句话,什么时候你都不要忘记:你无法改变世界,却可以改变你自己。”
张秋云没有回答父亲。可父亲的那句话,却让他在**翻来覆去想了很长很长时间。
张秋云很快跟叔叔走出了山村,天南海北地找建筑工地干活。由于张秋云爱好文学的缘故,无论走到哪里,空余时间他总是不停地看书学习,顺便也写点文章。奇怪的是,叔叔对张秋云也不是很严厉,因此他的手艺一直没什么大的长进。
第二年,张秋云在一座城市打工,千里之外的父亲从家乡打电话过来,说母亲病重去世。叔叔给了张秋云一笔钱,让他赶紧回家。在送张秋云上火车的路上,叔叔语重心长地对张秋云说:“千万不要责怪你爸爸,否则你会后悔的。”听到叔叔话里有话,张秋云哽咽着问叔叔为什么,叔叔告诉他说,其实他爸爸很想让他再去读书,可家中确实没什么钱了。如果再传出母亲生病,大哥的媳妇怕也娶不成了。叔叔说:“我觉得你父亲那句话最中听,你无法改变世界,却可以改变你自己。”
在回家的火车上,张秋云再次细细回味父亲的那句话,终于明白到父亲的苦心。其实,父亲可以让张秋云留在家乡帮他支撑那个即将破碎的家,可父亲却依然自己挑起那副沉重的担子,为的是让张秋云能走出去接受更多的磨炼。
回家送走母亲后,张秋云又和父亲进行了一次彻夜长谈,张秋云终于了解到父亲的苦:母亲生病,大哥娶媳妇,家中早已借了不少钱,可父亲却不能流露出半分情绪,为的是让张秋云自己能坚强自立。
外出打工这段经历,让张秋云对人生理解了很多很多。再次外出,张秋云在叔叔后面潜心学习手艺,不久被一家建筑公司看中。几年后,张秋云先后通过自学拿到了大专和本科文凭,成为土木工程师,在公司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文学创作方面,张秋云也出版了自己的小说散文集,努力拼搏的他终于事业有成。
“你改变不了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己。”父亲的箴言一直激励着张秋云。可张秋云始终不明白,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父亲,竟然会说出那样一句改变他一生的至理名言。可有一天,当张秋云回到老家,看到白发苍苍的八旬父亲,手中拿着画笔,一笔一画在学习国画创作的时候,他终于明白,父亲的箴言是他发自内心最真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