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都有人加班到很晚,为什么无法杜绝加班呢……”
会议上是否有人提出过这样的问题?
如果在这个时候提出“是不是因为效率意识太低”“是不是管理上存在问题”等模糊的回答是绝对错误的。
正确的做法是直接拿出“相关系数”来提高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相关系数是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强弱”的数值。正确利用相关系数,就能够找出问题的原因和本质。
“其实减少加班并不难,根据相关系数显示,会议时间和加班之间存在很深的联系。”像这样拿出相关系数的证据,就能瞬间改变会议的走向。
只要使用Excel之中的“CORREL函数”就能瞬间计算出相关系数(r)。关于CORREL函数的具体使用方法请大家参阅相关书籍,就连我这个不擅长数学的人都能学会,相信大家也一定没问题的。
相关系数表示的关系强弱如下所示。
●“CORREL函数”的使用示例
下图就是使用CORREL函数对加班时间与相关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得出的数据。
r=0.7~1 相关性很高
r=0.4~0.7 具有一定相关性
r=0.2~0.4 相关性较弱
r=0~0.2 几乎不相关
通过这个表格,可以看出加班时间与会议时间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在使用相关系数的时候,需要对以下两个要素进行检查。
①确认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假设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单从数值上来看,可以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但实际上并不是身高越高,数学成绩就越好。
也就是说,这属于“存在相关关系,但没有因果关系”的情况。
在这种时候,需要思考:“当数字增加或减少的时候,结果是否会出现变化?”
②通过“散布图”进行确认
当一些极端的数值对数据产生影响的时候,就不应该使用相关系数。
为了确认是否存在这种情况,可以使用Excel之中的“散布图”功能。
比如下图之中“B营业部”的情况,可能就是存在其他的原因。
●用“散布图”确认是否存在极端数值的影响
“销售额的提升与什么相关?”
“员工满意度与什么相关?”
善于使用相关系数的人,就能在工作之中把握主动权。
我再重复一遍,即便是数学不好的人也不用担心。因为一切都可以用Excel搞定。
Point
在把握要因的时候,可以用CORREL函数来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