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种传统服都有自己丰富的背景故事在其中,
服饰不只反映出一地的气候、农业生产,
还可以直接看到一个民族对形状与颜色的共同美感,
当然,服装也会养成具体的生活习惯。
食衣两项永远是人们最关心的生活主题,即使住不讲究、行不发达的社会,食饱衣暖还是幸福的基本表征,而这两项也是每一个社会据以累积生活文化的基础。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不能不遗憾地承认,服装已经无法强烈地代表一个国度或社会的特色。如今我旅行异地最感失望的竟是由服饰所引发的不协调景象,好不容易到了一个本以为会有某种氛围的国家或城市,但服装的全球同质化使我的期待落空了。
服饰跟建筑不同,它在制造的规模上比建筑要小很多,因此容易改变,而凡容易改变的事物,要保留自身所累积的内涵便相对困难,我们只能留着数据或少数的物品来印证被记载的内容。这也是当服饰被当作文物摆放在一个博物馆时,它明明就是一个真品、一种实际的尺寸,却永远让人有比例错误的怀疑。每一次我在参观类似的博物馆时,总想得知这种错觉的原因,几经推想,也许是因为服饰一旦脱离了真正的生活,不只是对象本身被平面化,也停顿了它原本总是紧跟着生活的动态面貌,我们因而失去对它的立体情感。
人类可以把一区区建筑保护起来称为“文化遗产”,却没有办法规定人的服装得继续保持某一个时代的特色而不改变。即使在相对封闭的地区,政教强力束缚着的国民,传统服装也已经退为表面的敷层。蒙面裹身的女士在只露出一双眼睛的黑纱里,穿着足以艳惊四方,比大都会服装店的展示品更时髦、更前卫的华服。这在各大机场的女用洗手间经常可见,那些无法当众破茧而出,但又女为悦己而容的形体面对着镜子顾影自怜,在社会允许的隐私空间中眷恋着丽质难弃的眼神。但一走出洗手间,那层表衣便是他人眼中的传统。
我喜欢传统服饰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曾与大自然一起演化,与环境的材料、颜色都有着难以形容的搭配。而如今,南亚一个身着印度传统服的底层劳工所露出的时代破绽倒不是他的衣服,而是他的一双彩色塑料拖鞋;在西藏,与大地颜色协调了悠久岁月的喇嘛,大红大黄的袍下突然长出一双阿迪达斯。还有多少今日的出家人穿着虽是从明朝沿用的交领袍衫,但背上却舍弃了与服装搭配的布袋改成了一只通用的皮包。服饰上显现的已经不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而是时代产物从中拦截文化的遗憾。这也是我对服饰史感兴趣的另一个理由,我从中想到,人能不能借了解文化而增进美感?从而更广义地看到环境改变与人心艺术价值的关系。
我手中这本《中国服饰史》,是沈从文先生与他的助手王?先生的研究,是一本从文物的演变中观看丰富生活演变的历史书。又因为这方面的数据有许多实物的图片,所以读起来绝不会单调,书中有很多图照、文物与典籍数据可供参考。
在梁启超先生所著的《文物专史做法研究总说》的讲义中说道,文物专史的工作,在专史中最为重要,亦最为困难,和其他四种专史的做法都不相同。其他专史,应该由史学家担任。文物专史,与其说是史学家的责任,毋宁说是研究某种专门科学的人对于该种学问的责任。所以文物专史一方面又是各种专门学问的副产品。
从梁启超先生这段文字来说,收录于沈从文先生主编的这本《中国服饰史》的后记,对读者了解这本文物史的重要性就有很大的帮助。这篇后记是由王晓梵先生所做,其中一段说明:
先想对大家说明,《中国服饰史》可能是沈从文先生最后留给我们的一点文字方面的纪念,是由王先生来执笔的。沈先生当时已力不从心,书中选材,以及表述角度、把握分寸,都只能口述。王的劳动这就更显重要。王是文物考古学家、鉴定家,长年奔波积劳成疾,给大百科写词条的后期,已沉疴染身。为了让他活下来坚持住,医院一趟趟给他做透析。
那份要活下来的坚持,终归还是一位学者对社会、对人类共同资产的热情,想对学问负责的心意。
我因为喜欢生活,当然就喜欢服饰,但喜欢服饰与偏好打扮似有所不同。我愿意把打扮的时间用来研究有关服饰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我比较感兴趣的是:
布料市场何以现在比过去二十年更难找到含毛料在百分之二十与五十之间的供货?
我们所谓的两极化在经济的主导下是否也影响到制造商对“衣暖”的基本良知?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对判断衣着的保暖功能并未因为信息丰富而进步,却因为通路的信息发达而退化?他们是受网络影响而让概念取代经验的一代吗?
为什么大家能接受冬衣不暖,再买发热衣;夏衣不透气再买轻凉衣的营销观念?这种价值的改变又带给商业多大的方便?
当我走在百货公司,看到主打赚钱能力还不足的年轻消费层的衣饰却卖得比中年衣饰贵,我就有理由以此推论世代正在改变的金钱用度。如今有多少年轻一辈,正毫无愧色地销蚀着上一辈辛苦才积存的经济资源?当人类活动被解剖分析之后,历史书变得更丰富有趣,对象、时间、地理、人心的改变、过去的现象和日后的展望都产生紧密的关联,从一本服饰史也可以看到读历史的基本功用,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并不是所有随着时间而来的“改变”都是“增益”。
这本服饰史从原始社会一直写到近代。我从书中不只学到许多专有的语辞,还从服饰一环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文化因为吸纳了多种族特色所堆积与增生的广博。语辞的部分有两个作用,一是累积越多的语辞越有助于阅读,因为语辞是最基础的背景知识,而背景知识越强,阅读的可发展性就越高。就以家喻户晓的《长恨歌》来说,许多描写杨贵妃服饰的用语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已很陌生,但读《中国服饰史》却能让人把青少年时只是背熟却不究其义的专辞好好地想一想。再以汉乐府的《陌上桑》为例,“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诗中描写的服饰在这本史书上明其义并见其形,读了书就可了解“上襦下裙”在中国确立的演变过程其实是经过很长的时间。
透过这样的史书吸收语辞的第二种好处是吸收的方法活泼生动。这些辞不是存在于普遍字典的定义,而是安置于生活实体的解说,所以我们吸收的是过去的生活常识,而常识是重要的,所有的情理都埋藏在常识当中。有些电影让人看不下去,感觉非常粗制滥造,就只因为其中缺乏生活中的常理与常识,一看就有破绽。
关于文化混杂的部分,我在读这本书时也很有感受。混杂不一定会破坏特色。除了战争之外,无论是经过宗教、婚姻或贸易,文化混杂都是透过生活实面而发展,速度是缓慢的,带着协调性,比较有取长补短,互相借鉴的美意。在16世纪之前的欧亚非相交之地,就有非常丰富的生活文化可观。而在东方,当张骞带着第一支驼队出使西域或郑和的船队往海域去宣扬国威时,文化的碰触只是彼此的学习与启发,并没有强加于人的为难。但以今天交通与信息发展迅速,生活直接受着商业的支配而进行改变。看看最简单的例子,才几年间,日本的国民衣也已把台湾人的穿着不只同化,还抢着同步化呢。
本来,无论哪种传统服都有自己丰富的背景故事在其中演进,服饰不只反映出一地的气候、农业生产,还可以直接看到一个民族对形状与颜色的共同美感,当然,服装也会养成具体的生活习惯。穿着和服就没有办法像韩国女人那样弓脚盘坐;而穿着韩国传统服一定走不出日本和服那种被约束的步伐。又比如说,一个外地人去了日本温泉区时穿上饭店提供的浴衣,如果不小心处理左衽与右衽的问题,就要冒犯了日本人穿着的大忌讳。而服装也是要熟成生巧才能穿出技术与味道的,如果不是从日常穿扎熟练,拿到一条圆筒形的纱笼围身一绕,可能走几步就会掉下来出丑了。印度纱丽那条漂亮的围巾如何缠绕,中国旗袍坐下要如何收束双腿;传统服的美,就美在随着衣着慢慢成形的生活仪态与动静自如。
这些衣物的美感与趣味,如今越来越难找,不管在哪一国,要找当国的“传统服”都已不容易,但“某国风”却轮流着被纳入时尚,成为支离破碎的灵感,新奇过后即被淘汰。可以想象,全球化的生活与过度的旅游已经严重地影响地区的特色发展,它使得独立的文化色彩受到破坏,虽然这是我心中很深的遗憾,但也知道,服装作为文化特色守护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世界服装史还是会继续添页,内容仍会呈现资料上的丰富变化,但它势将在商业的影响下打破地区性的特色,也许,未来全球各国共写一本服装史已足够。
光想象这个可能发生的状况,就让人更珍惜自己手中这本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