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个问题:中国第一支专业的城市公共消防队出现在什么时候?

我在网上看到各种回答:有人说,1868年香港总督召集志愿者组成的义勇消防队,是中国最早的消防队。又有人说,中国第一支消防队,是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后,意大利部队在天津租界组建的救火队。还有人说,1866年,上海租界成立的上海第一救火车队,才是我国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支城市消防队。总而言之,城市消防制度最早要么诞生在香港殖民地,要么出现在租界里,是洋人带进来的先进玩意儿。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穿越到北宋的东京开封或者南宋的临安杭州看看的话,我们就会看到,开封与杭州都设立了专业的消防机构。北宋开封与南宋杭州都是超级大都市,常住人口超过100万,这个数字在现代社会不算什么,但在800年前,那是很惊人的城市规模了,要知道,当时的巴黎、伦敦,城市人口不过是10万左右。

宋朝商品经济发达,人口流动相对自由,很多原来的农村人口都脱离土地和原籍,涌入城市讨生活,城市里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流动人口,导致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北宋开封与南宋杭州的人口规模很快就突破了100万。常住人口这么多,住房密度肯定很高,而且,中国古代的住房多是土木结构,很容易引发火灾,因此,势必要求发展出一套公共消防制度。

那宋朝的消防制度是不是很原始、落后呢?不妨跟晚清城市的消防制度比较一番。我们以南宋杭州与晚清上海作为比较的样本,因为南宋杭州的消防建设代表了宋代公共消防制度的最高水准,晚清上海也是当时国内公共消防建设最为完善的城市。

南宋末有一个叫吴自牧的文人,写了一本记录南宋都城杭州城市风貌的著作,叫《梦粱录》,书中有杭州消防制度的介绍。按《梦粱录》的介绍,南宋杭州的消防体系,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侦察火警的警报设施,宋朝政府在杭州城内外修建了23个高塔,高约16米,叫作“望火楼”,上面有防火兵日夜瞭望,24小时值班,一旦发现哪一处建筑物起火、冒烟,立即发出火警;二是灭火队,火警拉响之后,将由灭火队负责赶往失火现场扑火,他们是职业的、专业的消防官兵,叫作“潜火兵”。杭州每个望火楼下面都设有一个灭火队,23个灭火队总共有潜火兵2000多名。另外,杭州城内四壁、城外四壁,都驻扎了潜火兵,共有3000人。这个消防队伍是相当庞大的。

潜火兵灭火的工具主要是水桶;水袋——牛皮做成的装水设备,可以抛入失火点;斧头——用于破拆;云梯——用于登高;还有一种唧筒,是用竹筒做的,有点像水枪,可以喷水灭火。

晚清上海租界成立火政处之后,也建造了一个用于侦察火情的火警钟楼,有点像宋代的望火楼,上面也有瞭望员日夜值班,一发现火情就马上敲响铜钟。这个火警钟楼是木头做成的,具体高度未知。后来,大约是1910年,上海华界也修建了一座更高大、高雄伟的火警钟楼,高为35米左右,比宋代的望火楼差不多要高出一倍。

火警钟楼拉响火警后,负责扑火的是救火队。上海租界火政处下设10支救火队。早期的救火队员都是志愿参加的业余消防员,平日各有各的工作,听到火警钟声才各自赶往失火现场。他们的灭火工具要比宋朝的先进,已经用上了水龙,即铜制的水枪,还有运用蒸汽驱动的救火车,等等。

上海租界火警钟楼的报警机制也非常先进。火政处将整个租界划分成四个消防区:美租界消防区、英租界北区、英租界南区、法租界消防区。美租界失火,火警钟声是响一下,停顿10秒,再响一下;英租界北区失火,警报是连响两声,停顿10秒,再连响两声;英租界南区失火,警报是连响三声,停顿10秒,再连响三声;法租界失火,警报是连响四声,停顿10秒,再连响四声。救火队员听到火警钟声,根据钟声的频次就能判断出失火的区域,赶往失火现场。应该承认,租界这个报警的方法相当巧妙。

但是,我要告诉你,南宋杭州的火警也是这么报警的。临安府将杭州城内外划为若干个消防区,以不同的代码来表示,比如朝天门内的代码是三,朝天门外代码是二,城外代码是一。假如望火楼上的防火兵发现朝天门内失火,则发出警报,在望火楼上挂出三面小旗,夜间则挂出三个灯笼,表示失火的区域;如果发现天门外失火,挂出的小旗或灯笼数目则为二;如果城外失火,则是挂一面小旗或一个灯笼。

望火楼下驻扎的潜火兵,马上可以根据小旗或灯笼的数目判断出失火的大体方位。如果是本区域失火,潜火兵看到火警信号后,不用等候上司命令,即刻集合出动,赶往现场救火;如果是本区域之外失火,即集合起来,听候上司调配。

所以我有点怀疑,晚清上海租界的火警报警机制,是不是从南宋杭州的消防制度获得的启发呢?

通过比较南宋杭州与晚清上海的消防制度,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消防设备与技术来说,当然是晚清上海租界的更先进一些,但从制度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南宋杭州的更胜一筹。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晚清上海实行的火警报警机制,南宋杭州早已推行。而且,南宋杭州的潜火兵是专职的消防官兵,他们的职业就是灭火,平时需要接受专业训练;而晚清上海的救火队,早期是业余的消防队,专业性未免要打一个折扣,后期才以雇用的专业消防员为主。

那么,是不是只有南宋杭州才设立了专业的公共消防队呢?不是。开封府、建康府(就是今天的南京)、静江府(就是今天的桂林),还有绍兴府、徽州等城市,都有望火楼与消防队。正因为宋王朝建成了一套即便是放在19世纪都堪称先进的城市公共消防体系,这些城市发生火灾之后,马上就有专业的消防官兵出动扑火,而不劳百姓动手。

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们还要坚持认为,只有到了晚清才在租界里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消防队?不能不说,这实在是近代史研究的一个偏见与成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宋朝这个专业的城市公共消防体系,在宋后便不复存在了。明清时期尽管也设有负责防火、灭火的机构,但要么专业性不够,要么公共性不足。让我举两个例子说明:

明朝设有“火甲”,我们不要因为它带有一个“火”字,便以为它是专业的消防队。其实不是。“火甲”是按照里甲复制出来的劳役单位,官府将若干户编为一甲,甲中人户轮值承役,晚上出来巡逻,防贼防火,是基层行政组织兼负责防火事务,而不是专业、专职的公共消防机构。

清代京师设有“火班”,“火班”官兵的职责就是救火,看起来似乎跟宋朝的潜火队差不多。但是,清朝“火班”只服务于皇城、皇宫的防火与灭火,与市民生活没有多大关系,所以我们只能说“火班”略有专业性,却无公共性,并不是城市公共消防组织。

正是因为宋朝消防制度的断裂,明清时候城市公共消防的缺失,或者说,明清城市当局在建设公共消防方面无所作为,所以到了晚清,随着城市化的展开,城市的防火、灭火问题越来越迫切,各个城市的商团才不得不自己解决问题,组建救火队。

从以上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宋朝的城市已经非常发达。消防队制度的先进,是宋朝城市文明和商业文明发达的一个标志性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