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
知名宋史研究者
专栏作家
宋代社会生活史专家
01 宋朝:近代化的启幕
让我们来做一道非常简单的历史科目试题,你读中学时可能做过。请听题——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在什么时间?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鸦片战争之后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开端。“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完全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殖民者打开了中国大门,他们既是‘强盗’,也是‘先生’,他们侵略中国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才有了向西方列强学习的洋务运动。
历史教科书还告诉我们,在晚明时候,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是什么意思?换一个说法,其实就是“早期近代化”“近代化开端”的意思。
而在日本与欧美汉学界,许多学者则相信,早在宋代,中国历史已出现了近代化转型。有些朋友可能听说过,历史学界有两大经典假说,一个是前面说到的晚明“资本主义萌芽论”,另一个是“唐宋变革论”。这个“唐宋变革论”讲的又是什么?简单地说,持这一论点的历史研究者认为,中国在唐宋之际,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将唐代与宋代划分成两个时代,唐朝属于中世纪,而宋代则是近代的开始。
日本、欧美汉学界的许多学者都是这么认为的。日本有个研究中国史的学者,叫作宫崎市定,他说:“宋代社会已经表现出显著的资本主义倾向。”换句话说,原来“资本主义萌芽”这棵“芽”,不是在晚明“萌”出来的,早在宋代就“萌芽”了。
法国也有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的汉学家,中文名叫白乐日,他曾经发起一个庞大的宋史研究计划,宣布要研究宋代是如何比西方更早成为“现代的拂晓时辰”的。
大家应该都很熟悉的美国华人学者黄仁宇,甚至宣称“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纸币、航海用的指南针、利用水力带动的纺织机器,全都在宋朝出现了。如果前面这些历史研究者说得都有道理,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国家的近代化怎么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时间开端?如何理解这三个近代化开端的时间冲突?
我觉得,认同“宋代开始近代化”的学者,可能只注意到“唐宋变革”,而忽略了后面还有一个“宋元变局”。13世纪,元朝先后灭掉金国、南宋,统一大江南北。这一次改朝换代,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而言,事关重大,因为意味着宋朝制度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断裂。
宋元易代发生的制度断裂,主要体现在哪里呢?我们简单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宋朝人认为,君臣是一种公共关系,皇帝与大臣各有职守,各有职权,皇帝再大,也不能侵占大臣的职权。但是在元朝,君臣关系变成了主奴关系,臣成为君的奴仆,大臣哪怕贵为宰相,也要入宫服役,伺候皇上。
第二个例子,由于君臣关系变成了主奴关系,皇帝对大臣当然可以随便处置。想打屁股就拖下去打屁股,就如惩罚自己的奴隶,没什么不可以的,这就是“廷杖”。
第三个例子,宋代实行募兵制,入伍当兵基于自愿,而不是强制,国民基本上已不用服兵役,而且当兵还有工资领。元朝则是将一部分家庭划为军户,这些家庭必须出成年男丁到军队服役,如果父亲不幸死了,儿子就替补上去。世世代代都是军户,都要服役。
第四个例子,宋代之前的城市有夜禁制度,入夜即禁止居民上街溜达。有不少朋友很向往大唐,想穿越回去,我要提醒他们:如果你是夜猫子,习惯晚上出来逛街、喝酒,那就别穿越到唐朝了。要穿越的话,也应该穿越到宋朝,因为宋朝时,宵禁制开始松懈、瓦解,出现了繁华的夜市和24小时营业的商店。但是,元代又恢复了宵禁,入夜之后,不准居民逛大街、摆宴席、点灯。
宋元之际发生的变局,当然不仅是这些,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总而言之,元朝建立的制度,与“唐宋变革”以来的宋朝制度之间,发生了一种断裂。元朝的制度主要继承自金国、辽国、草原部族的旧制,以及唐朝的一部分制度。
我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元朝会将一部分人口——比如从战争中掠夺来的或犯下罪行的人口——罚为奴隶,赏赐给贵族。这些奴隶的子孙后代,也将是奴隶,世世代代都是奴隶。这样的做法,不但元朝有,金国有,辽国有,唐朝也有,但宋朝是没有的。
而元朝之后的明朝也会将一部分人口罚为奴隶。事实上,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几乎全盘继承了元朝的制度遗产,比如当众打大臣屁股的廷杖制度,将一部分家庭划为军户的制度,晚上不准市民上街溜达的制度,出一趟远门要申请通行证的制度,等等。
从经济制度的角度来看,朱元璋建立的体制甚至比元朝的还要落后,比如说,元朝的海外贸易还是延续宋朝制度,中国商人可以出海贸易,外国人也可以来中国做生意,而朱元璋却实行非常严厉的海禁,禁止中国商民出海。同时,外国人要来做生意,必须以朝贡的名义,带上你们国王上表称臣的“贡表”,按天朝规定的时间来,否则就别来了。
朱元璋对市场、商业、金融都不感兴趣。他建立的王朝,好像也不需要发达的商品经济,因为政府的税收主要靠农业税,而且税率很低,只有5%左右,税收的总额也不多,大约是宋朝的三分之一。这点税够不够用?够,因为明王朝给官员发的薪水比较低,七品县令的月薪是7.5石大米,大约1000多斤的样子;衙门的公办用品,比如桌椅、笔墨、纸张,都向民间无偿征收;国家要修个城墙、建个水利工程什么的,也是征用劳务,不用发薪酬。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样的制度之下,是不可能有什么“资本主义萌芽”的。明王朝用了一两百年的时间,摆脱掉朱元璋定下来的制度,才有了晚明的商业繁华。但这个时候,距离明王朝灭亡已经不远了。
清兵入关,清承明制,实行的制度大体还是朱元璋的那一套。1793年,大清乾隆五十八年,乾隆皇帝拒绝了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请求。这不奇怪,因为乾隆皇帝跟朱元璋一样,都是眼光短浅的帝王。直到晚清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打进来,又摊上太平天国运动,在巨大的战争成本压力下,清政府才不得不将征税的重点转到商税、关税,开始兴办洋务,发展实业,重新拉开近代化转型的序幕。
之所以说“重新”,是因为类似的近代化早在宋代时就已经出现了。在以后的章节中,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在“唐宋变革”背景下,宋代所出现的近代化表现,以及“宋元变局”背景下,宋朝文明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