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静”说浅释
在普通的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到处都有美,但并非人人都能发现它。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人的眼睛怎样才能发现美呢?英国学者爱德华·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说,认为我们若要发现周围事物的美和诗意,就必须在事物与我们的利害考虑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换另一种不寻常的眼光去看事物。然而这种方式并非人人都能采用。马克思说过:“处于困境之中的忧虑不堪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也没有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能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对矿物的美的特征则无动于衷”。这就是说,审美注意的形成并非顷刻之间强行调整一下心理的事。对布洛所举的“雾海航行”的例子,黄药眠先生说,“你想想看:当水手们手忙脚乱,当乘客们喧嚣扰攘,当邻船不时敲警钟的时候,而这位朱先生心目中的诗人却能够无动于衷,在那里欣赏雾景。这样的情况难道是可能的吗?即使是可能,这样的诗人也只能是一个十分自私的脱离生活的人物。”[1]这个批评是完全正确的。这就说明人的审美注意并不是孤立的,因而也不是人们自己可以随意调动的。或者说审美注意的形成必须以审美心境、胸次和人格为前提。对此,产生于中国先秦时期的审美虚静说,就显示出了它的优点,因为它正是以人的审美胸次、人格来说明审美体验所需的条件。
“虚静”说由来很早。最早提出此说的是老子。他的“涤除玄鉴”的命题,可以说是“虚静”说的源头。“涤除”就是洗除尘污,意即清除人的头脑中的私心杂念,使心胸变得沉静清明,“鉴”是观照,“玄”是道。“涤除玄鉴”就是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望,取得内心虚静,以保证对“道”的观照。托名于春秋时代齐相管仲的《管子》,也认为要虚静恬淡,专心致志,才可能达到最高的认识。《心术》篇说:“去欲则寡,寡则静,静则精,精则独,独则明,明则神矣。”其后,《周易·系辞》提出“虚壹而静”的主张。但是老子、管子学派等提出的各种虚静说,都只局限于认识论领域,与美学无关。真正把虚静说作为一种审美理论提出来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庄子。其后,宗炳、陆机、刘勰、刘禹锡、苏轼等发挥并完善了庄子提出的审美虚静说。
那么,以庄子为代表的虚静说是怎样揭示审美规律的呢?其要点是什么呢?
第一,庄子思想的基本观念是“道”。“道”是一种决定整个宇宙人生的绝对精神,它主宰着万事万物。庄子认为,最高层次的美并不在现象界,而在“道”之中。“道”才是客观存在着的本体的美。《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这里所说的天地的“大美”,就是“道”。在庄子的心目中,“美”与“道”是二而一的东西。圣人“观于天地”,既是观“道”,也是追寻天地之“大美”。庄子在《田子方》篇中又进一步指出,能够“游心于物之初”(即游心于万物的本始,观照到了“道”)的人,就可以得到“至美至乐”,获得审美的愉悦。而“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的人,这才是在“道”与“美”之中遨游的“至人”。庄子上述对美的看法是他的“虚静”理论的前提,整个虚静说的体系都由此生发出来。
第二,既然美与道一体,那么观美也就必须得“道”。然而怎样才能得“道”呢?庄子提出了“无己”“去欲”的主张。他在《大宗师》篇中借一个得道者女偊之口,说明学道先要“外天下”“外物”“外生”,然后才能“朝彻”和“见独”。所谓“外天下”,就是排除天下世事的干扰;所谓“外物”,就是消灭物欲,不计贫富与得失;所谓“外生”,就是把生死置之度外。总的说就是摆脱一切功利思想的束缚,这样才能使心境清明洞彻(“朝彻”),并进而见到独立无待的“道”(“见独”),游心于天地之“大美”。庄子在《刻意》篇中更明确地说“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意思是说,人若达到“澹然无极”的境界,即达到“无己”“去欲”“外天下”“外物”“外生”的毫无功利考虑的境界,那么一切美也就随之被发现了。
必须指出的是,庄子及其后继者所说的“无己”“去欲”,不是像后来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只在体验的瞬间,抛却功利考虑,调整心理定向,以便形成审美注意,而是要求长期修养,使自己的胸次、人格都达到“无己”“去欲”的地步,即所谓“喜怒哀乐不入胸次”,成为“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如果胸次、人格没有达到这种地步,审美注意是难于孤立形成的,当然也就不能发现美。“无己”“去欲”是虚静说的核心,其他要求都是围绕着它提出来的。
第三,怎样才能达到“无己”“去欲”即无关功利的精神境界,获得审美的胸次与人格呢?这就必须“心斋”或“坐忘”,进入“虚静”的状态。《庄子·达生》有一则寓言说:
值得重视的是,虚静以养气,不仅仅是为了调整一下心理,形成审美注意,更重要的是为了使人获得审美的心境、胸次和人格。而这种心境、胸次和人格的获得,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长期修养的结果。明代人方孝孺在《逊志斋集》中收了这样一则故事:方孝孺小时候有一次同一个老书生一起去逛闹市。回家后,方孝孺发现,“凡触乎目者,漫不能记”。而老人则把闹市中的一切都能讲得清清楚楚,连一些细枝末节也都记住了。方孝孺问老人这是怎么回事。老人说:“心之为物,静则明,动则眩。”又说:“子观乎车马,得无愿乘之乎?子见乎悦目而娱耳者,得无愿有之乎?人惟无欲,视宝货犹瓦砾也,视车马犹草芥也,视鼓吹犹蛙蝉之音也,则心何往而不静?”方孝孺听了老人的话,“退而养吾心三年,果与老人无异”。这则故事说明,是否存功利欲望之心,是主体能否把握客体的关键。而想做到不存功利欲望之心,别无他途,要靠长期地“养”。方孝孺“养心”三年,终于获得像老人那样澹泊、洒脱的胸次、人格,终能像老人一样地洞彻周围的世界并发现生活的美。这也就是说,虚静说对审美主体的要求,不单是调整一下心理定向,换一种眼光,而是换一副心肠,换一种胸次,换一种人格。而心肠、胸次和人格的更新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第四,“虚静”作为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或心境,具有怎样的功能呢?在这个问题上,虚静说以主体的“静”和客体的“动”之间的关系,来论证虚静具有使客体的美得以充分显现的作用。“静”有消极与积极之分。消极的“静”,使人心灰意懒,使人处于睡眠状态,这样,人就无法深入客体,无法把握客体的审美属性。积极的“静”,使人的精神沉浸下来,专注于一个目标,使人的一切审美心理机制处于最敏锐的状态,这样,人就易于深入客体,并迅速把握客体的审美属性。“虚静”说中的“静”属于积极的“静”。南朝著名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澄怀味象”的论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陶钧文思,贵在虚静”以及“四序纷回,而入兴贵闲”的论点,刘禹锡在《秋日过鸿举法院便送归江陵引》中提出的“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的论点,苏轼在《送参寥师》一诗中提出的“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论点,具体说法虽有所不同,但大致上都是说,在人的心境、胸次空灵、虚静的情况下,人的审美之心特别地敏感,这样就能领略、把握天地万物之美,吸引、容纳“万景”“万境”之致,从而感发起兴,诗情勃勃,进入审美体验。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公安派作家袁中道在《爽簌亭记》中对一段听泉声的审美经验的生动描述。
其初至也,气浮意嚣,耳与泉不深入。风柯谷鸟,犹得而乱之。及暝而息焉,收吾视,返吾听,万缘俱却,嗒然丧偶,而后泉之变态百出。初如哀松碎玉,已如鹍弦铁拨,已如疾雷震霆,摇**川岳。故予神愈静,则泉愈喧也。泉之喧者入吾耳,而注吾心,萧然泠然,浣濯肺腑,疏瀹尘垢,洒洒乎忘身世而一死生。故泉愈喧,则吾神愈静也。[3]
起初,“吾”(审美者)受泉声以外种种杂音的干扰,“气浮意嚣”,不能形成审美心境。“及暝而息焉,收吾视,返吾听,万缘俱却”,进入“坐忘”一般的虚静状态,这时候,“吾”(审美者)才领略到了泉声的种种变态之美。而泉声入耳之后,又“浣濯肺腑,疏瀹尘垢”。这样,主体与客体就互相深入。所谓“神愈静,则泉愈喧”,是主体深入客体,客体之美充分显现于审美者面前;所谓“泉愈喧,则吾神愈静”,是客体深入主体,使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袁中道的“静”(主体)与“动”(客体)的相互促进论,更深刻地揭示了虚静使人的意识契入客体,从而显现客体的审美属性的功能。
第五,“虚静”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游”,是心灵的自由。“游”也是庄子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其意义在于当人进入“心斋”“虚静”状态之后,完全摆脱个人利害的束缚,实现了对“道”的观照,心灵于是进入一种高度自由的状态。庄子在其著作中经常运用“游”这个概念,如说“逍遥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游心于物之初”“得至美游乎至乐”等,其中的“游”都是指人的心灵在虚静状态中那种无拘无束的高度自由状态。那么为什么虚静可以使人进入此种自由境界呢?庄子在《庚桑楚》篇中这样说:
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无不为也。[4]
庄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各种各样的功利欲望是束缚人的心灵的,去掉此种束缚,那么心中就可不受干扰而处于平正状态,心中平正就能安静,安静就能明彻,明彻就能空灵,空灵就能“无为无不为”。所谓“无为无不为”就是“游”,也就是主体的心理由静而动,进入高度自由的境界。此种境界在一切审美体验中都是存在的。陆机、刘勰将“虚静”与“游”的思想用来描述艺术构思。陆机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就是说,在审美创造中,一旦进入寂然虚静的状态,那么创造主体的心灵就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一切审美心理机制就可活跃起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想象飞腾起来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感知与思维也充分调动起来了。
这种先静后动、动由静生的道理,一直为历代诗论家所津津乐道。如唐代司空图在《诗品》中所说的“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如苏轼在《书李伯时山庄图后》所说的“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知与百工通”。所有这些说法都阐明了虚静有解放人的心灵的作用,是使人的审美心理达到高度自由活跃状态并使人得到真正的审美享受的必不可少的媒介。
审美虚静说作为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与西方的“心理距离”说有相似与相通之处,但它从审美胸次、人格立论,而不是从审美注意立论,这就从更深的层次上去解释审美体验,值得我们很好地总结。然而庄子把美和“道”连在一起,而不是把美与生活连在一起,乃是头足倒置的唯心主义。另外,虚静说作为审美理论有其充分的合理性,但若是把虚静作为人生的自由来追求,那就可能会使人堕入“宿命”论的梦幻中。
[1] 黄药眠:《黄药眠文艺论文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37页。
[2] 《庄子·达生》,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58~659页。
[3] 袁中道:《珂雪斋近集》,上海书店1982年版,第115页。
[4] 《庄子·庚桑楚》,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8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