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者而后工”说的心理学内涵
“穷而后工”是宋代欧阳修提出来的。欧阳修的朋友梅圣俞才华横溢,抱负不凡,却仕途失意,一生坎坷。转而寄情山水,借景抒情,成为一代著名诗人。欧阳修有感于此,在《梅圣俞诗集序》中写道:“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1]在《薛简肃公文集序》中也写道:“至于失志之人,穷居隐约,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与其所感激发愤,惟无所施于世者,皆一寓于文辞。故曰穷者之言易工也。”[2]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一脉相承。司马迁遭到残酷的迫害,在苦难中他发愤著书立说,并从自身的遭际中体会到《诗经》《离骚》等大抵是古人“发愤之所为作”,“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韩愈有感于孟郊年近六旬还在任溧阳尉这种小官一事,一方面同情其遭遇,一方面又认为这种人生的坎坷不平会给他带来诗意情怀,于是在《送孟东野序》中展开了“不平则鸣”的议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他还在《荆潭唱和诗序》中说:“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在古代诗学中,与“发愤著书”说、“不平则鸣”说、“穷而后工”说相似的论述还很多。由此不难看出,“穷而后工”说是对古代诗学中一个重要命题的总结,今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它的内涵,无疑是有意义的。
图5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穷而后工”的“穷”,不是指“贫穷”,它与“达”相对,是指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以及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所以欧阳修所说的“穷”,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人的缺失和缺失性体验。人的体验有两种,一种是丰富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成功、爱的温暖、生活的美满以及潜能的充分实现等所引起的愉快、满足的情感体验;一种是缺失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失败、爱的失落、生活的不幸以及潜能的无法实现等所引起的痛苦、焦虑的情感体验。欧阳修讲“穷而后工”,而没有讲“达而后工”,就是强调诗人的缺失性体验比丰富性体验更为重要。这也就是说,并非“诗人少达而多穷”,也“非诗之能穷人”,诗人之“穷”,诗人的这种缺失性体验,乃是诗人独特的一种生存和生活方式,并映现出真正的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众所周知,人的需要是永远不会得到完全满足的。一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另一种新的需要又提出来,并要求得到满足,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活动和已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人的需要无穷无尽,而人就永远处于缺失之中,痛苦与焦虑一类缺失性体验就永远伴随着人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无名氏);“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蔡琰);“人海阔,无日不风波”(姚燧)。这些诗句就道出了人生的这种状态和生存生活方式。我们不必把人的缺失和痛苦、焦虑、忧伤完全看成消极的。诚然,缺失、痛苦、焦虑、忧伤等也许是人生的苦难或灾难,它折磨人、摧残人,是自不待言的。但一定程度的缺失、痛苦、焦虑、忧伤,对人来说也许是不可缺少的。就像没有大气的压力,我们的身体就要爆炸,没有装压舱物的航船在大风大浪中就要翻覆,人若是一切都美满、得意、顺利,没有丝毫的艰难、困苦和不幸,生命就可能因无限膨胀而走向灭亡。感情深笃、精神最为敏感的诗人,最深刻细微地体验到这一切,甚至把这种缺失视为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看来,司马迁大谈“发愤著书”,韩愈大讲“不平则鸣”,欧阳修提出“穷而后工”,首先是指明了诗人的一种生存和生活方式。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为什么东奔西跑、浪迹天涯而不知疲倦?为什么目睹那么多的血和泪、苦难和灾祸而不厌弃人生?为什么承受了那么多的忧伤、痛苦、焦虑、不安而不改初衷?乃是出于真正诗人对“穷”这种生存和生活方式深刻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诗人要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这种忧患伴随终生的“穷”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呢?为什么“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呢?为什么“愈穷则愈工”?
首先,“穷”是诗歌创作的发动力。“穷”作为诗人遭受的内部和外部的挫折,使他的缺失性体验达到某种极限,这样就必然导致他的心理能量蓄积到饱和的状态,而产生心理失衡或严重失衡。如何释放饱和的心理能量,以恢复心理平衡呢?这有多种多样的途径,而诗歌创作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就是释放、宣泄人的被压抑的心理能量,降低紧张水平,恢复人的心理平衡的一条途径。所以诗人之“穷”,不是诗人之不幸,从创作角度看,恰恰是他的大幸,因为他由此获得一种不能不写的创作驱动力。这种情形就像时钟上紧了发条,它不能不开始走了。欧阳修所说的“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正是上述心理规律的古典表达。这里所说的“郁积”,与司马迁所说的“人皆有所郁结”中的“郁结”,都是指人的深层心理能量的蓄积。韩愈所说的“不平”,欧阳修所说的“失志”,都是指人的心理失衡。屈原所说的“发愤以抒情”,司马迁所说的“发愤之所为作”“述往事,思来者”,韩愈所说的“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不得其平则鸣”,欧阳修所说的“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感激发愤”“皆一寓于文辞”,都是指通过诗歌一类的创作以释放被压抑的心理能量,在审美的畅然一泄中获得心理的平衡和心灵的自由。
在韩愈、欧阳修之后,把上述思想讲得最为全面透彻的是李贽。他在《杂说》中说:“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可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既已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于天矣,遂亦自负,发狂大叫,流涕恸哭,不能自止。”[3]李贽这里所说的“为文”的道理,实际上包括写诗等一切文学创作。诗人之“穷”,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诗人之“富”。正是在“穷”中,诗人蓄积了最为深刻、饱满、独特的情感,正是这种带着眼泪的情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把诗人推上了创作之路。“穷”以及与“穷”相连的忧伤、哭泣不知成就了多少诗人、作家。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穷”塑造了诗人,因为“穷”就是一种有力的生活。“《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王之言曰:‘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泄,除纸笔代喉舌,我千种相思向谁说?’曹之言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意?’名其茶曰‘千芳一窟’,名其酒曰‘万艳同杯’者,千芳一哭,万艳同悲也”[4]。刘鹗这些话也可作为“穷而后工”的一种注释。
其次,“穷”作为诗人的缺失性的情感体验,深刻地塑造了诗人的个性,从而造成诗人独特的感受方式、思维方式,帮助他从平凡的对象中发现新的诗意和属于他的意象。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说:“形状不仅是由那些当时刺激眼睛的东西决定的,眼前所得到的经验,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从一个人毕生所获取的无数经验当中发展出来的最新经验。”[5]这就是说,物理世界只有一个,可心理世界却因人而异,没有两个人的心理世界是完全相同的。决定一个人的心理世界的因素很多,而他的缺失性体验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他的缺失、痛苦、焦虑、忧伤等是如此刻骨铭心,以至于构成一种“情结”,无论他感知什么对象,想象什么图景,都不能不受这一“情结”的影响或支配,从而出现感知的变异,想象的意向性等。陆机所说的“悲缘情而自诱,忧触物而生端”,韩愈所说的“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特别是欧阳修说的穷者“多喜自放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就是讲缺失性体验对诗人的感知、思维方式的重塑作用。由于诗人的“穷”“忧”“不得已”,他的感情是变态的,这样,当他“触物”之际,“物”就不会客观地呈现,面前的一切都必然从他的泪眼或冷眼中看出,于是“生端”,于是“奇怪”,于是景象纷呈,于是“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穷而后工”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缺失性体验所引起的感知的变异。从一定意义上说,人们所看到的往往是他们所体验到的,因此,泪眼朦胧中所看见的景物与平时眼中看见的景物不同,它显示出特异的色彩,而富于诗情画意。如李煜从堂堂一国之君变成国破家亡的俘虏以后,备尝人间的痛苦与侮辱,他自己在《与故宫人书》中感叹道:“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他的失落、孤独、忧伤、凄苦和绝望都是世间少有的。这样,他就用一种哀怨凄绝的眼睛来看世界,用一颗破碎的心来想世界。看到充满生气的春草,他写出却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听到平常的风声和雨声,他写出却是:“秋风多,雨如和,帘外芭蕉两三窠,夜长人奈何”;想到高楼,写出却是:“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想到漫漫的春水,写出却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于“穷”到极点,其忧伤、绝望之情不但对景难排,而且给所有的景物都染上一层凄婉哀伤的抒情色调,尽管那情绪是消极的,但谁也不能否认他的词是独具一格的出色之作。
“穷而后工”的再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缺失性体验所引起的想象的定向化。当诗人处于痛苦、忧伤、焦虑中时,对其所失去的或力求获得的对象,就往往充满一种向往之情,用情的专一使他的想象的定向化变得深挚动人。如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的理想就是收复中原,但他屡遭投降派的打击,理想不能实现。正如他自己所写的“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这就是陆游的缺失、忧伤、痛苦和焦虑。这种情感使他“执于一念”,无论见什么或做什么,都会联想到“扫胡尘”“靖国难”,收复中原。他看到一幅马图,立即联想到的是“呜呼,安得毛骨若此三千匹,衔枚夜渡桑干碛”;写几行草书,也想象到与敌人作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赏小园牡丹,却想到“洛阳牡丹面径尺,鄜畴牡丹高丈余……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箠驱群胡”;他喝醉了酒,却发出这样的感慨:“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他的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不但在清醒时念念不忘,即或在梦境中,也难于排遣,他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如果陆游不是因为“穷”,不是因为缺失、忧伤、痛苦、焦虑,他会有如此激越高昂的想象力而写出“一语胜千百”的极“工”的诗篇来吗?
诗不能“穷”人,但“穷者而后工”,而且“愈穷则愈工”,则是无疑的。这样,我们也就理解了恩格斯为什么不说“快乐出诗人”,而说“愤怒出诗人”。
[1] 王水照:《宋代散文选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0页。
[2] 李壮鹰:《中华古文论释林·北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7页。
[3] 李贽:《杂说》,蔡景康:《明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2页。
[4] 刘鹗:《老残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5]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