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图认为诗味十分重要,只有先能辨别诗味的人,才能谈论诗的优劣。这里所说的“味”当指风味、意味、趣味、韵味等。就是说,我们在读诗和评论诗的时候,不但要知道诗的“文意”,而且还必须了解诗的“好处”,即它的风味、意味、趣味、韵味。例如,王维的诗《酌酒与裴迪》: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这首诗,除了写王维劝他的朋友不必过问世事,把世事看成浮云一般之外,还有一种令人寻思的韵味,像“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的句子,就含有一种更深的趣味在,必须经过思索、品味,才能体会出来。司空图推重王维、韦应物,就是因为他们的诗淡远清新,有味可寻。
那么,在司空图看来,“韵外之致”的理想是什么呢?他认为这就是诗的“醇美”。司空图认为,诗味可以分为两重,一重是诗内味,一重是诗外味,这“内味”是当年钟嵘强调过的,而“外味”就是前人强调得不够的东西了,司空图把这“外味”的极致叫作诗的“醇美”之味。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这“醇美”之味既不在单调的“酸”上面,也不在死板的“咸”上面,而在“咸酸”之外。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一文中对司空图的这一思想作了很好的概括。
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11]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祐年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三叹也。[12]
苏轼把司空图有关诗味咸酸的话,概括为“美在咸酸之外”,宋人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指出,苏轼此语与司空图原话不同,“盖东坡润色之,其语遂简而当也”。这就是说,司空图的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作为一种“醇美”而存在,它不在诗的题材所包含的题旨之内,而在“咸酸之外”,也就是在超越题材的悠远的风味中。一首诗只有诗“内味”是不够的,必须有诗“外味”,即“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才有了耐人寻味的意境,才达到了优秀诗的标准。那么怎样才能达到“韵外之致”或“味外之旨”呢?这要从作者的追求和读者的努力两个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