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近而不浮,远而不尽”——“韵外之致”说的美学内涵(1 / 1)

在司空图之前,王昌龄的“意境”说,皎然的“取境”说,都已接触和论述到了诗歌创作中如何超越诗歌题材内容而追求更深远的意味问题,但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是司空图。

司空图在那样一个“末世”,就此问题继续总结中国诗歌创作和自己诗歌创作的经验,提出了“韵外之致”说。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

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是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

《诗》贯六义,则讽喻、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间矣。然直致所得,以格自奇。前辈编集,亦不专工于此,矧其下者耶!王右丞、韦苏州澄淡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矧其下者哉!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7]

这段话的意思是,论文很难,论诗更难。古今的比喻是很多的,而我以为先要能辨别诗的味道然后才可以论诗。长江、五岭以南,大多偏嗜酸咸口味的人。至于醋,不是不酸,可仅仅是酸而已;至于盐,不是不咸,仅仅是咸而已。中原的人用以调味、佐餐就不再用了,因为知道它们除酸味咸味之外,缺乏醇美之味。那些岭南的人,习惯了那种口味而不辨美与不美,这是当然的了。诗所包括的“六义”,讽喻、抑扬、蕴蓄、温雅这些风格都在其中了。然而它们都是直接自然的写出来,各以自己的“人格”而自树特点。前辈中有不少人也不特别擅长于此,何况水平还在他们以下的人呢!王维、韦应物的诗清淡深远、精巧细致,他们的作品自成一格,难道不能和风格遒劲挺拔的作品相比美吗?贾岛的作品确实有警句,但就全篇看,内容是比较空虚的,大概是靠雕琢艰涩的句子,才能显示其才能,这也是诗的体格不具备的缘故,何况水平在他之下的人呢?噫!形象真切,而不流于肤浅,意境深远,而含蓄不尽,然后才可以谈到文字以外的余韵了。司空图在这篇文章中以自己的创作的诗句来说明他的“韵外之致”的论点,最后还说:

盖绝句之作本于诣极,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岂容易哉?

今足下之诗,时辈固有难色,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8]

这意思是,只有诗的造诣很深的人,才能创作绝句,它千变万化,不知那种“神而自神”的境界,是容易的吗?现在同时的人要想和您的诗相比是困难的。如果要以整体的美为最好,就要知道“味外之旨”。在上述两段话中,司空图围绕着“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的核心命题,展开了自己的论述。为了说明司空图以什么样的语言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对上述所引的话,我想分成几点来加以读解。

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司空图的“韵外之致”是什么意思,它的美学内涵是什么?

司空图所说的“韵外之致”,首先是把诗分为“韵内”与“韵外”两层。“韵内”是指诗的语言文字声韵及其所表达的意义,这是诗歌直接呈现给读者的实在的东西;“韵外”则是指诗的语言文字声韵及其表面意义之外所隐含的意味,这种意味是一种“虚空”,要靠读者“思而得之”“品而得之”,它是一种深藏的意义,一种悠远感,一种弥散般的艺术空间。但“韵内”与“韵外”是有密切联系的,只有“韵内”有真美,“韵外”才可能有意味。

“韵外之致”的美学内涵是“近而不浮,远而不尽”。诗的形象具体、生动、栩栩如生,似乎可以触摸到,这就是“近而不浮”;而于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中又有丰富的蕴含,所抒发的感情含而不露,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让读者愈读就愈有味,这就是“远而不尽”。在这里,司空图似乎提出了一个“悖论”式的论点,“近”的容易“浮”,“远”的则趋向“尽”,但他却认为诗人的创造就是要艺术地解决这个“悖论”,达到“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境地。

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举了二十四联诗为例子,来说明“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道理。当然这些诗句,良莠不齐,有的比较一般,有的确实很好,如“得于山中,则有‘坡暖冬生笋,松凉夏健人’,又‘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得于丧乱,有‘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得于寂寥,有‘孤萤出荒地,落叶穿破屋’”等,的确是形象鲜明,意味无穷。司空图所推重的王维、韦应物的诗,这类“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诗句更多,如王维的句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田园乐》)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从军行》)

这些诗句所表现的情景是不同的,但其共同的特点是:景物鲜明如在目前,意味悠远无尽,让人一下子就进入到了一种情景相融的境界。又如韦应物的诗: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这两首诗可以说是韦应物的代表作,描绘如一幅幅清丽的图画,而蕴含深厚,语浅情深,言简意长,可以使人展开无限的联想。这些诗都是“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具有“味外之旨”的优秀作品。值得指出的是,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对“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引当时著名诗人戴叔伦的比喻,做了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蓝田,指蓝田山,产美玉。“蓝田日暖,良玉生烟”,是说玉石晶莹,在日光照射之下,熠熠生辉,那辉光如缕缕轻烟缠绕,但又不是真实的烟,因此可望而不可即。司空图认为,诗人笔下的景物,就如同这玉石发出的辉光,可以远远看见,但又不可放在眼前实实在在地看。所以说诗的景象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前一个“象”“景”是实在的“象”“景”,后一个“象”“景”是虚的、想象中的“象”“景”。司空图强调那种“意与境浑”的优秀作品,必须具有后一种“象”“景”,有没有后一种“象”“景”是一首诗是否有意境的标志。这也正是司空图的“韵外之致”说的旨义所在。在司空图那本备受人们瞩目的诗学著作《诗品》中(尽管目前对它的作者还有疑问),虽然作者的本意可能是在把诗的语体、风格分为二十四种,即“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但是在以诗的形式论述这些语体、风格的同时,也处处贯穿了“韵外之致”的思想,就是说,在形成这些语体、风格中,同样也要追求“韵外之致”的极致。如在谈到“冲淡”一品时说: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9]

意思是说,冲淡的风格和境界可以随意而遇,不必深入去探求;偶然觉得它有形迹可求,可转瞬又无迹可求了。这是说冲淡风格或意境那种虚虚实实、似近实远的品质,其本质是“韵外之致”。又如在谈到“含蓄”一品时说: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10]

意思是说,对“含蓄”的风格和意境来说,虽然似乎所写的很少很少,但表现出来的却很多很多,出语似乎未及忧患,但听起来已不堪其忧了,无意言情,其情愈深愈动人。在这里,同样也贯穿了“韵外之致”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