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司空图文论读解(1 / 1)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顶峰时期。诗人辈出,诗作格调十分丰富。刘勰的艺术理想——风骨——得到真正的建立。在唐代,诗论也十分发达,如王昌龄的“物境”“情境”和“意境”理论,皎然的“取境”理论,陈子昂的呼唤“汉魏风骨”,李白的“清水出芙蓉”的艺术追求,杜甫的“转益多师”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学观点,白居易的“补察时政”和“泄导人情”的儒家新观点,韩愈的“不平则鸣”和“文穷益工”说,等等,都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但从原创性的角度和影响而论,则司空图的“韵外之致”说,更具有理论的深度和现代意义。所以在整个唐代,我选择了司空图。

晚唐时期的诗歌创作与诗学发展,跟晚唐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那个时代最有才华的诗人李商隐去世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60),浙江东部爆发了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庞勋起义;唐僖宗乾符元年(874),王仙芝起义;第二年,即公元875年黄巢大起义。这些农民起义前后经历10年之久,范围几达半个中国。起义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唐帝国的根基已动摇。加上朝廷内部宦官之争、藩镇之争日益恶化,唐帝国走向灭亡的日子将要来临了。在这一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中,知识分子的心理虽因政治态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总的趋向是一致的,那就是觉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都带有末世的悲哀感,虽然他们选择的道路有出仕与归隐的区别,但都是在无可奈何中挣扎。在诗歌创作中有的人呼喊民生疾苦,希望恢复儒家诗教;有的则追求淡薄情怀,希望能从诗歌的吟咏里寻找到自己的精神的避风港,保持心境的平静。皮日休、杜荀鹤等属于前者,他们的诗学主张是儒家的诗教:“诗之美也,闻之足以观乎功;诗之刺也,闻之足以戒乎政。”[1]但他们对已经成熟的儒家诗教并没有新的补充,所以他们的诗学对后代的影响很有限。倒是另一派诗学家,即热衷于淡泊情怀的人们,他们上承道家的传统,以及唐以来王昌龄、皎然的“意境”论的资料,着重总结王维、韦应物等诗人的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经验,把道家系统的诗学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代表人物是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年),字圣表,河中虞乡人。唐咸通年间中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他也很想在那混乱时刻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历尽坎坷之后,一事无成,在黄巢起义风潮中,他返回家乡河中中条山王官谷,隐居于此,以诗酒自娱。在闻知唐帝国亡后绝食而死。他的诗学著作主要有《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评诗书》《与极浦书》和《诗品》等。《诗品》是不是司空图所作尚有存疑。本书所用资料主要是前三种诗学书信,对《诗品》的资料也有所涉及。司空图在中国诗学上的突出贡献是提出并论述了他的“韵外之致”说(也可叫“味外之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