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品第”方法与传统的局限(1 / 1)

钟嵘《诗品》除“序”外,主要的篇幅是以“品第”的方法为汉魏以来122家诗人分品,这种“品第”的方法开了唐宋以后“品第”的先河,后来的诗话都在这样或那样地受他的品第方法的影响。因此这里需要检讨他“品第”方法的得失。钟嵘为什么要给汉魏以来122人分品呢?钟嵘在《诗品序》中说:

观王公缙绅之士,每博论之余,何尝不以诗为口实。随其嗜欲,商榷不同,淄渑并泛,朱紫相夺,喧议竞起,准的无依。近彭城刘士章,俊赏之士,疾其淆乱,欲为当世诗品,口陈标榜。其文未遂,感而作焉。昔九品论人,《七略》裁士,校以宾实,诚多未值。至若诗之为技,较尔可知,以类推之,殆均博弈。[9]

钟嵘的意思是,现在的王公贵族和士大夫,在谈天说地的同时,何尝不以诗歌为谈资。但他们随自己的看法发表不同的意见,常有可商榷之处。他们的谈论像淄水与渑水一起泛流,分别不清,像紫色和朱色相争,分不清正色与非正色,他们喧哗争论,标准很难定。近来彭城的鉴赏家刘士章,感觉到这种混乱,要写诗品,可仅嘴说,实际却没有写出来。有感于此,我决定来写诗品。那么怎么写呢?钟嵘想到从前班固论人,分为九等,刘歆评论学术,分为《七略》,按名称来考实际,确实多有不当之处。至于诗艺,以比较的方法,并以类推之,也许与赌博下棋一样吧。总起来说,钟嵘是看不惯当时评论界“淄渑并泛,朱紫相夺”的混乱现象,而出来写《诗品》的。这样他就把汉魏以来的诗分为上、中、下三品。我们这里可以借用罗根泽先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所列的表:

(表例)诗品品人,或分或合,其数人合论者,兹亦连列而以“、”点断。[10]

将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学的是班固把人分成九等。这样做虽然给人以一目了然的清晰印象,也大致上把优、良、差分个差不多。但是这种把诗人分为上、中、下三等的做法,明显受前人的等级观念的影响,表现出民族文化中落后的一面。而且这样分等,是有“危险”的,这一点钟嵘自己也意识到了,觉得自己所作具有“博弈”的性质。有的人是放在哪一品,也很难断然决定,如钟嵘自己说张华“今置之中品疑弱,处之下科恨少,在季孟之间矣”。不可否认,钟嵘对一些诗人的评议,有很精辟的地方,但也有赌博下棋的味道,所以引起后代人们诸多非议。如我个人偏爱的陶渊明和曹操,前者被放置在“中品”,后者被放置在“下品”,就是钟嵘看花了眼的结果。他自己主张“自然英旨”,而陶、曹是最自然的诗人,怎么会给弄到“中、下品”去。值得注意的是他对诗人的点评,即一种点到即止的评论方法,对后代影响很大,这究竟是好影响,还是坏影响,也是可以进一步思考的。中国古代留下的300部诗话,给人“琐碎”的感觉,而缺乏对诗人的专门的理论研究,是不是与钟嵘的第一部《诗品》有关呢?

[1] 仓修良:《文史通义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97页。

[2]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41页。

[3] 钟嵘:《诗品序》,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页。

[4] 钟嵘:《诗品序》,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页。

[5] 钟嵘:《诗品序》,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页。

[6] 钟嵘:《诗品序》,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页。

[7] 乔治·桑塔耶纳:《美感——美学大纲》,缪灵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0页。

[8] 钟嵘:《诗品序》,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页。

[9] 钟嵘:《诗品序》,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4页。

[10]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