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意义的卢梭
现代意义的卢梭形象有三个:“启蒙者卢梭”是思考现代问题的哲学家,但这一身份受到健康问题的干扰。1766年后,启蒙者的形象慢慢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浪漫派卢梭”,他以身体话语开创了新风格,其中有现代性批判的源头,以及工业时代情感文学的风格。“革命者卢梭”是革命话语对于卢梭思想的单向度解释,解释的方向受之前两个形象的影响,又关乎旧制度晚期动**的风俗与人心。在雅各宾主政的时代,三个形象走到了一起,现代意义的造神运动开始了,但法国不像纳粹德国那样有统一的政治偶像,这是法国革命意识形态的特点。拿破仑之后,卢梭进入了民主与暴力的辩证法,他被斥为民主暴力的始作俑者。这种解读有逻辑矛盾,从去世到革命结束,他的形象不统一,保皇或共和,革命或反革命,是圣贤也是恶人,革命家虽以之为精神导师,实践中却有背叛。卢梭的变形故事里有法国现代政治道路的混乱,关于教权、君权、代议制的分歧延缓了现代化进程,民族精神与个体心理都有破碎感。
卢梭历史形象多变的深层原因在于革命话语的缺点。这个话语体系包括道德结构和政治结构,一个人要进入其中,首先得符合道德结构的愿望,之后才能进入政治结构,最终成为革命意识形态的象征。卢梭的身体话语与苦行殉道的模糊关系、美德语境与多次受迫害的反差、以微薄之资寻求完美制度的不懈努力,这一切使之看起来符合革命道德的需要。然而革命道德话语有强大的想象力,以自己的愿望塑造它所需要的角色。1778—1789年,卢梭去世后虽然陷入舆论纷争,他的人格备受质疑,道德话语能洗掉对他的诋毁,但那不是历史理性,而是打碎现实的激烈情感,缺少制度变革所必需的谨慎与沉稳,所以这个偶像的道德基础不牢固,1789年虽能进入政治结构,它的实践力却不能变革旧制度。一个为人敬仰的精神偶像无从破旧立新,党派之争反而愈演愈烈,它的道德基础受到批判。革命实践与历史批判的错位是19世纪法国学术界的难题,无从妥协,也没有答案。如何在一个人的历史形象与动乱的时代精神之间寻求联系,政治实践多大程度影响了卢梭的历史形象,保守派批判的“卢梭”是不是那个处境艰难的孤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