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印度洋与西太平洋的航海(1 / 1)

在古代世界历史长河中,欧洲人眼中的东方代表着先进与富足,而在航海探险方面,东方人也长期走在西方人前面。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的欧洲民族主导了古代地中海世界的航海,而更为广阔的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上驰骋的则是古代阿拉伯人和中国人的船帆。

一、纵横印度洋的阿拉伯人

伊斯兰教的创立赋予阿拉伯人对外扩张的强大动力。他们于公元7世纪上半叶完成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随后开始向全世界进行第一波大规模的扩张。其中一路阿拉伯人向西,征服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又穿过西奈半岛的狭窄通道进入北非,又向西直到大西洋沿岸。8世纪初,他们又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凯歌高奏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另一路阿拉伯人向东挺进,征服了伊朗高原和中亚地区,后来又东行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中国西北地区。向北,他们征服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高原和高加索的部分地区。在军事征服取得进展后,不知辛劳的阿拉伯人又放下弯刀,赶起骆驼队或驾驶小船前往世界各地,从事商业贸易。从北非到中亚、从印度到东南亚、中国,到处是阿拉伯商人忙碌的身影。

在商业利益的推动下,往来于印度洋东西两岸的阿拉伯人编织了印度洋海上贸易网。他们的主要航路为:从波斯湾或红海海滨的港口出发,利用西部印度洋的季风横渡阿拉伯海,在印度马拉巴尔海岸和锡兰岛补给后,穿过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马六甲海峡,然后将东南亚的香料,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经印度次大陆各港口,转运至波斯湾、红海海滨以及东非各港口。在葡萄牙人闯入印度洋之前,“印度洋是个自在的、独立的、几乎自给自足的世界”[11]。

横跨印度洋东西的这张海上贸易网沟通了古老的西太平洋半环贸易网和地中海贸易网。来自远东地区的丝绸、瓷器、香料与来自西方的纺织品和金银经由阿拉伯商人的印度洋贸易网进行转运。在远东地区,阿拉伯人穿越马六甲海峡,直航到苏门答腊,以此为中转站,他们向东航行到中国,向西到达马鲁古群岛(香料群岛)。在西边,他们从波斯湾、红海或东非的港口登陆,穿越阿拉伯半岛、叙利亚和埃及的古老商路,将来自印度和远东的商品运往地中海或黑海沿岸,换取欧洲人的金银与纺织品。可以说,在新航路开辟之前,阿拉伯商人是沟通东西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四海为家”的阿拉伯商人还发展出一流的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造船工艺方面,阿拉伯航船多为三角帆船,有独桅和双桅两种。船体通常呈尖形,利于冲风破浪;横梁较宽,吃水较浅,适于装载货物,这种船的航速很快,还可以在逆风的情况下曲折前进。先进的船只为阿拉伯人的远洋探险与商业活动做出巨大贡献。航海技术方面,在中国的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之前,阿拉伯人已经拥有一套通过观测星辰来指导远洋航行的技术。至13、14世纪,阿拉伯船只上除了配备指南针外,还装备了量海测岸、标注方位的等高仪,测定星体高度的量角仪以及水陀等仪器。此外,阿拉伯水手还持有标明水深、风向的完备海图,这些都是阿拉伯航海家通过多年航海积累下来的杰作。

爱好航海的阿拉伯民族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航海旅行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伊本·巴图塔(Ibn Battuta)。他遍览整个阿拉伯世界,还游历了伊斯兰势力范围外的许多地区,可以说是有记载的古代世界见闻最广的人。1325年,21岁的伊本·巴图塔离开位于北非的家乡丹吉尔(Tangier),前往突尼斯。在那里,他加入去麦加[12](Mecca)朝圣的商旅队,开始了长达25年的漫长旅行。次年,他来到埃及亚历山大城,并逆尼罗河而上,到达了第一瀑布。此后,他前往麦加朝圣。完成了朝圣后,他漫游了北非、中东、东非、小亚细亚、君士坦丁堡、克里米亚、印度、斯里兰卡及马尔代夫,还曾到过中国。之后,他又从东到西横跨非洲,穿越了撒哈拉大沙漠,并渡过直布罗陀海峡游历了阿拉伯在西班牙最后的属地格拉纳达(Granada)。伊本·巴图塔的旅行全程超过12万千米。在印度洋、地中海、黑海、东南亚等海域都留下了足迹。他依靠回忆记述了自己的游记,包括他所旅行地区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以及人种学的各种资料,对于研究这些地区中世纪的历史有极高的史料价值。[13]

客观地讲,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中世纪漫长的千年时间里,欧洲人过多地沉湎于基督教的精神藩篱中无法自拔,将古代希腊与罗马的航海成就弃置了,而阿拉伯人无疑是这一时期最为活跃的航海民族。他们在印度洋上纵横驰骋,编织了繁忙的印度洋海上贸易网。同时,他们还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了太平洋海域,掌握了印度洋和东南亚海域的季风、潮汐等规律,开辟了许多极具价值的远洋航路。阿拉伯人的航海成果为15、16世纪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做出了关键性贡献。

二、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

在古代世界航海史上,中国人当然没有缺席。中国人的远洋航海起步很早,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曾遣使节往南海,到访过东南亚和南亚的许多地区,包括今印度尼西亚、缅甸、新加坡、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不过由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大陆情结,历朝历代的主要精力仍旧主要是陆上交通。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这条陆上通道一直从中国通往罗马,几乎横跨亚欧大陆。在古代世界人类孤立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条穿越戈壁、沙漠的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商业、文化的重要纽带。[14]

然而,伴随着周期性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迁及其与南方农业民族的不断交战,陆上丝绸之路并非是一直安全的。一旦中原王朝朝代更迭,天下大乱,这条通道便成为游牧部落、土匪强盗、沙漠响马发财致富的重要场所。而在这样的时代,赶着“沙漠之舟”,不远万里采购中国丝绸和瓷器的商人们即使能够幸运地躲过大漠狂沙,也极可能成为盗匪的刀下游魂。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于文明交流与商业往来的需求愈益迫切。于是,勇于探索的古代先民开始把目光瞄向环绕大陆的浩瀚海洋。那里,有商人和冒险家们新的希望。

造船技术的日益进步拉近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生活在沿海的人们逐渐熟悉了环绕大陆的蓝色大海,摸清了它时而平静、时而狂暴背后的规律,在此基础上,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应运而生。这条海上商路的起点是中国的东南沿海。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向南到达东南亚诸国,或从南海入印度洋到达印度和波斯等地,向北通朝鲜和日本。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武帝年间,两广沿海一带居民经常“入海市明珠、璧琉离、奇石异物”。东汉临海太守杨孚在其《异物志》中对当时南海的状况多有描述,其中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大舟,锢以铁叶,值之多拔。”“涨海崎头”成为世界上最早对南海岛群的命名。晋代张勃所著《吴录》中有多处记载中国商人、渔民在南海的商、渔活动,如其中记载“交州涨海中有珊瑚,以铁网取之”。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还记载中国人在西沙、南沙岛礁上从事渔业活动的记录。

隋唐盛世之年,海上丝绸之路更加活跃。时值中华帝国空前开放,来自日本、朝鲜、南洋的商旅、贡使来中国朝贡或贸易者络绎不绝。中国大量进口香料、象牙等商品的同时,将大量的丝绸、瓷器、漆器等远销东亚、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各地。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主要是泉州和广州,从这两地出发的船只运载着大量的中国商品往来于东南亚、印度次大陆和中东地区。

宋代是海上丝绸之路最为繁盛的时代。泉州成为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的“世界第一大港”,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海上丝路的繁盛,我们可以从著名的“南海I号”沉船的考古发掘一窥大概。

2007年12月22日,这艘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宋代沉船被整体打捞出水。该船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庞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沉船。古船船头为尖状,长约30米,宽近10米,船身高4米,排水量达600吨,载重近800吨。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测,该船应是从泉州港出发,在至广东阳江海域时沉没。

古船上载有大量珍贵的文物,总数超过8万件。根据考古发掘,该船所载最多的商品为瓷器,它们汇集了宋代最著名瓷窑的精品。此外,船上还载有具有浓郁阿拉伯风情的酒壶和瓷碗,让人不禁惊叹:莫非这些还是“定制商品”?除了瓷器,船上还有许多金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鎏金腰带,长达1.7米。与金腰带同时出水的还有金手镯,它的金环比拇指还粗。更令人惊异的是,沉船的地方还发现了上万枚铜钱,其中最古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最晚的则是宋高宗时期的绍兴元宝。如此跨年代的铜钱其作用何在,值得深思。

进入元代以后,海上丝绸之路萎缩了。到西方开始在海上崛起的明代,海禁频繁,海上贸易几近中断。明洪武年间,明廷撤销了泉州、明州、广州三个市舶司,此后,明廷又先后四次下达禁海令,严令“寸板不许下海”[15],并制定了严酷的惩罚办法。根据《大明律》,对于擅造大船、携带违禁货物下海买卖者处以“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的刑罚。明代的禁海令直到明穆宗隆庆元年才解除,而这两百年里,远在亚欧大陆最西端的欧洲人却在开辟新航路的道路上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葡萄牙的船队已经停泊在大明帝国的家门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