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开始起着教育的作用。
石油、通货膨胀、战争、社会斗争、家庭、宗教、小麦、屠宰牲畜的贸易等,都变成了戏剧的表现对象。合唱队向观众解释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电影把全世界的事件组织在一起表现出来。幻灯告诉人们统计的材料。当“背景”突出的时候,人的行动就将受到批判。这儿表现的是有错误的和正确的行动。这里所表现的人,有些知道自己做什么,也有一些则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戏剧变成了哲学家们的事情。当然是这样一些哲学家,他们不但要解释世界,而且还希望去改变世界。这样就开始了谈论哲学;这样就开始了对人们进行教育。但娱乐又在什么地方呢?是不是人们又被安置在学校课室的板凳上,被作为文盲看待呢?是否人们需要进行考试,获得文凭呢?
按照一般的观点,学习和娱乐之间有着巨大差别。学习可能是有用的,但只有娱乐才是愉快的。对于那些认为学习是一种最不愉快、毫无乐趣而又紧张的事情的人们,我们可以用史诗体戏剧反驳他们的怀疑。
因此,我们只能说,学习和娱乐的对立并不是必然的,从前如此,并非永远如此。
无疑的,我们在学校里为着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而去学习,那是一种艰苦的事情。但人们也得考虑到,这是在什么环境里和为了什么目的。
这终归是一种买卖。知识是商品,人们采购它,目的是为了继续出售。一切在课堂里成长起来的人们,都得秘密地从事学习,因为承认自己还必须学习,就等于把自己贬低为知识浅薄的人。除此而外,学习的用途很受学习着的人们的志向以外的其他因素的限制。知识不能使人免受失业现象的威胁。社会分工使得掌握知识的全貌失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学习多半属于一种辛劳的事情,而没有辛劳则又不能进步。很少有这样的知识,它能使人获得权力,但却有许多知识是只有通过权力才能获得的。
对于不同的人民阶层,学习起着迥然不同的作用。有这样一些阶层,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想到要去改变周围的环境,环境对他们来说,仿佛是够美好的了。这就像做石油生意一样,他们从中获得厚利就够了。他们感觉到自己有点年老体衰,再也活不多久了。为什么还要学习那么多东西呢?他们已经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够了。但也有这样的阶层,它们“还没轮到班儿”[1],它们对自己的境况不满,对学习有着巨大而实际的兴趣,它们一定要弄清自己的处境,并且知道没有学习他们就不能翻身——这是些最好的贪婪的好学习的人。这些差别存在于许多国家与民族里。学习的兴趣取决于许多因素,然而毕竟还是有充满着兴趣的学习,快乐的战斗的学习。
倘若没有这种愉快的学习,那么戏剧自身就不可能去教育人们。
戏剧就是戏剧,即使它是教育戏剧,仍然还是戏剧,只要是好的戏剧就是娱乐的。
[1] “尚未掌握政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