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吴地形及水道
吾国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三吴之地,最为卑下,水流汇归。湖泊特多。
苏、松、嘉、湖,湖泊有六:曰太湖、庞山、阳城、沙湖、昆承、尚湖。(《明史·河渠志》)
其中太湖尤大,雄跨苏、常、嘉、湖四郡,广三万六千顷,周五百里。
太湖……《禹贡》谓之震泽,《周官》《尔雅》谓之具区,《史记》《国语》谓之五湖。其大三万六千顷,东西二百余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周五百里,跨苏、常、嘉、湖四府。(《天下郡国利痛书》卷一五)
旁近之水,以之为壑,自西南来者,有吴兴、苕、霅诸溪。
州有四水:自广苕山曰苕溪;自铜岘山曰前溪;自天目山曰余不溪;自德清县北流至州南兴国寺曰霅溪。霅合四水东北流入太湖。(《浙江通志·湖州府图说》)
自西来者,有宜兴之荆溪,上承于百渎[1]:
宜兴荆溪在县城南,其在城西曰西溪,东曰东溪。凡广德、溧阳、金坛及县西诸水,俱汇流于西溪,贯城绕郭而东,是为东溪。又东北四十五里入于太湖,曰百渎口。(《水道提纲》卷一五)
荆溪上承百渎,兼受数郡之水。(《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五)
源多溇流盛,赖以导之人海者,载籍咸称三江。
太湖……之西北,有建康、常、润数郡之水,自百渎注之;西南则有宣、歙、临安、苕、霅诸水,自七十二溇[2]注之。其旁近州邑之水,类皆以太湖为壑,源多流盛,惟赖三江导之入海而已。(《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九引范成大《吴郡志》)太湖……宣泄入海,恃有三江。(《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四)
实则任宣泄之劳者,仅吴松一江及其之水所谓诸浦而已。
熙宁三年郏亶言:太湖汪洋浩**,导其水入海者止三江耳。三江已不得见,仅藉吴松一江,必俟开广而深通之,庶几有济。(《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九)
临安、平江、湖、秀四州下田,多为积水所浸;源溪山诸水并归太湖。自太湖分二派:东南一派,由松江入海;东北一派,由诸浦注之江。(《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九引绍兴二十四年周环疏)
东南诸水,皆归太湖……皆由吴江分流入海。(《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九注文引王鏊曰)
三江之名,首见《禹贡》。
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尚书·禹贡》)
究何所指,颇多歧说[3]:
三江之为名久矣。其在经传,则杂见之《禹贡》《周礼·职方氏》《尔雅》《国语》《水经注》《史记》《吴都赋》《吴越春秋》诸书,而特其所为注,言人人殊,率莫得而指完之。(毛奇龄《三江考》)
张守节以淞江、上江、下江为三江。淞江即古笠泽江,上江亦曰东江,下江亦曰娄江。
三江者,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一江西南上七十里至太湖,名曰淞江,即古笠泽江;一江东南上七十里至蚬湖,名曰上江,亦曰东江;一江东北下二百余里入海,名曰下江,亦曰娄江;于其分处号曰三江口。(《史记正义》)
顾夷之说同之。
淞江东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并淞江为三江。(《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五引《吴地记》)
惟淞江[4]旧迹犹存外,东、娄二江故道,久已湮灭,前人虽有臆度之词,然皆弗能确指。
淞江……自元立淞江府于水之南,而此江遂名吴淞江,禹迹存于今者,此一江而已。娄江或曰自府城(苏州)东经昆山太仓入海,今名刘家河者是。……东江大抵在府东南与淞江府境,自海塘障于南,水北折为黄浦,而东江不可考矣。元潘应武以为太湖之水,出白蚬江急水港,下澱山湖,东自小漕大沥诸港以入海者,即古之东江。……而《松江志》曰:“上海县黄浦支河曰闸港,闸港之东曰新场,旧有海口,论者指此为东江。”王圻曰:“东江疑在华亭、海盐、平湖界中,后为捍海塘所截。”(《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五)
自唐、宋以来,三江之名益乱。东江既湮,而娄江上流亦不可问。土人习闻吴淞江之名,凡水势深阔者即谓之吴淞江;而至和塘自娄门而东,因意以为娄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四崑山县娄江条下引辨伪云)
归有光则以《禹贡》所谓三江,系指泯、淞、浙三水而言。
今从郭璞以泯江、淞江、浙江为三江。盖自扬州斜转东南,扬子江、吴淞江、钱塘江三处入海,而皆以江名,其为三江无疑。但淞江湮塞细弱,无复江之形势,世遂忽之而不论矣。(《震川集》卷三《三江图叙说》)
而娄、东二江,并是淞江之支流,只有一江无三江也。
盖淞江之有娄江、东江,如岷江之中江、北江、九江,其实一江耳。……说者徒欲寻求二江,而不知由淞江细弱,所以奇分之水,遂不可见。《续郡志》云:“崑山塘自娄山历崑山以达海。”以刘家港为娄江,意开附会也。(《震川集》卷三《淞江下·三江图叙说》)
三吴地势,又以苏、松为卑,太湖中潴,形若盘盂。
三吴水势……其中太湖潴蓄,汇为巨浸……诸水联络,四面环护,中如仰盂,杭、嘉、湖、常、镇,势绕四隅,苏州居中,松江为诸水所受,最居下。(《明史·河渠志》)
太湖之西,诸山环峙,地形高阜,而南北东三处江海之岸,亦多岡脊,地形高卬,太湖潴其中,势若盘盂。(《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九)
东北际海之区,率多冈碛,潮汐易淤,湖水宣泄为难。
入海之处,率多冈碛。且潮汐易淤,故太湖之水易噎而难泄。(《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九)
三吴泽国,西南受太湖阳城诸水,形势尤卑,而东北际海冈垄之地,视西南特高。(《明史·河渠志》)
因地有隆低,遂生高田、水田之别。
崑山之东,接于海之冈垄……其地东高而西下,向所谓东导于海而水反西流者是也。常熟之北,接于海之涨……其地皆北高而南下,所谓欲北导于江而水反南下者是也,是二处皆谓之高田。而其崑山冈身之西,抵于常州之境……常熟之南,抵于湖秀之境……其地低下,皆谓之水田。(《常熟水论》)
高田苦旱,水田病涝。
邑之南、东南、西南,十分邑田之六,络绎湖**之间,田皆卑湿,是为低区,而常病垫溺。……邑之东北一带,滨于江海,十分邑田之四,地势冈陇,是为亢区。……大抵卑区水高于田,亢区水行地下。(《常熟水论》)
故常、镇常苦旱,苏、松则常病涝也。
合四府而言:则常、镇常苦旱,苏、松则常苦涝。(王维屏《江阴志略》引《武阳合志》)
谷应泰曰,大抵嘉、湖地据上流,故溪不入湖,则嘉、湖代受震泽之水;苏、松势处下流,故湖不入江,苏、松且代受三江之水[5]。吾人读此,于三吴水势,可以思过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