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邢夫人既住了下来,他身边的王婆自然也得留下。这王婆因亲家痰气,要寻几丸活络丹,又不愿向平儿开口,就到宝玉屋里来找袭人。谁知他年纪虽大,嘴却仍旧尖刻,几句话未完,提起晴雯,又千浪万浪的将晴雯骂了一通;由晴雯又骂到柳五儿,说他更酸,将来也不是个好货。也是冤家路窄,合该有事。因五儿舅母伤寒病,六七天没出汗,只想玫瑰露吃,打听王夫人、宝钗等都去薛家替薛蟠儿子佛保作满月,便偷偷进来找袭人要玫瑰露。正在说话,听王婆进来,就同袭人躲进东里间去了,王婆的话听得明明白白。当年因他在王夫人面前说坏话,撵了晴雯,姑娘们已很恼恨;今儿又这么着,无异火上浇油,岂能饶他!因都知道晴雯作了芙蓉花神,又问明芳官的行头还在,五儿便扮作花神,麝月扮作童儿,趁着月色,躲在王婆必经之路的芙蓉花下等他,袭人劝不住,也只好由他们混闹。三更以后,王婆耍完了钱,果然一个人叨叨唠唠朝这里走来。五儿就照戏上道白,仿着晴雯口气,历数王婆罪恶,将那报仇雪恨、追索狗命的话说了一遍。王婆也不知是神是鬼,捣蒜似的磕头,求饶认罪。五儿又命童儿将他掌责一顿。麝月便走去揪住头发,用力打了几个嘴巴,打的那婆子怪叫。直到看见远树梢头灯光,知是李纨回来,才各自散去。李纨、宝钗心里明白,只说以后不宜再玩,也不去深究。
且说探春等虽欲重起诗社,却一直未能实现。直至冬至节,下了一场雪,红梅盛开,贾相国知道姐妹们都在府中,偶然兴会,抓了《消寒九首》的题目,命宝玉拿了交姐妹们作,又派李纨誊录,平儿办供给,作得了交上去,自己亲评甲乙。众姐妹这才重展诗才。那九首题目是:《寒窗》得风字,《寒砚》得冰字,《寒灯》得光字,《寒月》得天字,《赛云》得多字,《寒山》得岚字,《寒江》得流字,《寒鸦》得飞字,《寒林》得枝字。诗成交上,却是湘云的《寒窗》、《寒月》、《寒鸦》并宝琴的《寒云》夺魁。贾政遂赏了一盒福橘、一盒苹果、一个敦煌瓜、一瓶蜜渍荔枝。因地炕太热,作诗又着急,湘云便急巴巴的要将那瓜切来吃了。于是大家又吃了回果子。此时雪已住了,涌出一轮明月,真是雪月交辉,照的大观园如同白昼。众人又看了回月色,各自回房。
次日是李纨、宝钗、平儿、如玉四个人作东,请王夫人、薛姨妈、李婶娘在园子里看雪后的梅花,又热闹了一天。这荣国府诸位闺秀,竟不去作那“刺绣五纹添弱线”的女工,每日无非说说笑笑,就把光阴虚度。不知不觉残冬去了,又到新年。荣国府过新年自有一定的规矩,无非是摆酒、唱戏、庆元宵、放烟火,不必烦叙。
且说那隐园主人自从去冬一病,虽然服药有效,渐渐的变成了半身不遂的病症。贾琏又有官差,又管着荣府的事务,竟是鞭长莫及。所有这隐园的内外上下,都交给管事的吴振志、林忠二人办理。这吴振志就是吴新登的侄儿,林忠是林之孝的儿子。这两位奴少爷自幼见的都是些王孙公子,讲的都是些吃穿花用,所以把那纨绔习气熏染个透熟,如何能老诚持重约束下人。终日里两个人吃酒,看牌,吸食鸦片。所有那些散众也就效尤,先还是偷着耍钱,后来就开局聚赌,抽头钱。常言赌近盗,此话不虚,输急了商量偷窃。
这日正是月黑天,到三更之后,都拿了棍棒,先把吴、林二人捆起,嘴里塞了棉花,就把账房银钱抢掠一空,把那些账簿掷了一院子。幸亏有个车夫张三,性情直爽,不与那些人合群,偷偷跳了墙,往韦村去调兵。这韦村不是别人,就是现任琏二奶奶的乃翁,因平儿扶了正,那王府上不肯使唤,赏了几千银子,在家养老。他就在离城二十里买了块庄子,盖了几间草房,老夫妻二人带着十八九岁的儿子,也养着百数个庄客。这里得报,韦老忙忙披衣起来,吩咐伙计筛起锣来。原来这韦村西南一里多路,地名杜家洼。杜老者是本处土财主,年纪有八十多岁,九个儿子,十六个孙子,八个重孙子,专作好事。这一村里并无别姓,都是他杜家的人,就是耕种锄刨,甚至放牛赶车,尽是他家的子弟。这杜老者与韦老者莫逆之交。原已约下暗号。鸣双锣,本村有事;鸣单锣,邻村有事。这夜听见锣声,就叫他儿子杜三带了五六十名子弟兵,拿了器械、灯笼,与韦老者家人合兵一处,飞奔隐园。这里的贼见无人出头,放大胆还要往里去,并未防外援。张三跳墙进去开了门,众人一拥而进,给了个措手不及,全部拿住,银钱东西全然未失。拿住贼之后,贾家的下人才出来帮虎吃食,把贼都捆了;又找到管事的,把他两个救了。
此刻天已大亮,看了看,三十多人,倒有一半是自己家里的。为首的姓包,就是那年史太君出殡、荣府失盗、追贼的包勇的兄弟,名叫包强。因他会几路拳脚,求了贾琏,就派在隐园看门。谁知他不安本分,引了些毛贼来偷窃。这杜三相公见本家没人出头办理,他就作了主:一面叫人去报官、一面叫人进城到宁、荣两府送信。这本城的千总,听是副提督家失盗,忙忙带了几名营兵赶来伺候。杜三见了千总,交代了,同了韦家伙计带着众人竟自去了。将近晌午,贾琏、贾珍、宝玉、贾环、贾蓉、贾兰等前后都到,将一应贼犯带到衙门,按律惩办;两个没用的管家换了回去,另派妥当人来;又赏了张三几两银子,由贾琏亲去韦、杜两处道番感谢。王夫人早打发老婆子来看了邢夫人,又有亲友家听见这事都来压惊探问。隐园热闹,暂且不提。
且说邢夫人的兄弟邢大舅,这一天同了几个无来由的朋友,出城到万柳庄东北一家茶馆喝野茶,顺路要到隐园去看姐姐。哪知姐夫、外甥都不见,只有邢夫人淡淡说了几句话。不好久坐,回来一路上想着甚觉无趣,遂赶到留在茶馆里的朋友中间,一起喝酒。就因言语冲突,被两位也在这儿喝酒的势家恶少,叫两个豪奴拉到茶馆外桥边大道上好一顿拳打脚踢,幸亏贾环、贾蓉带了弓箭找贾琏去射鹄子,认得其中一个是冯紫英的外甥,才将邢大舅救下送进城里。除了王夫人吩咐贾琏打发人送几两银子去,别人不过将他说上一顿,一笑而已。
一日因巧姐回来,第二天饭后,王夫人带着巧姐、平儿往隐园去看邢夫人去。李纨这几天又犯了水饮了,只宝钗、如玉、文淑送太太出门。转身,宝钗约了如玉去看李纨,玉钏也跟着一同到了稻香村。李纨吃了娑罗子,疼的已经好些。正说话,湘云扶了翠缕也进来了。因无以替李纨解闷,玉钏就说:“何不听三奶奶吹笙?”众人都说妙极,从没听见过。玉钏说:“有一天太太没在家,我倒听见过。”如玉说:“你还说呢!不是那天三姑奶奶看见,说了好些话!我再不敢弄那些玩艺儿了,二奶奶也听见了。”说着眼圈一红。宝钗说:“他如今好多了,从前那脾气,合赵姨太太还闹呢!”李纨说:“今日解闷儿的事,不用告诉他就是了。”如玉被众人逼不过,叫小丫头取笙去。玉钏也一起跟去。不一回,取了笙来,那笙竟是个墨玉的。玉钏又用矫召,将双红也邀了来。原来随如玉陪房过来的两个贴身丫头,一个就是双红,另一个叫双碧。这双红合如玉同岁,长的比他还好,会吹会唱。当下如玉吹笙,双红唱曲,一支《寻梦·懒画眉》,众人听了,无不夸赞。如玉、双红、玉钏等辞过之后,李纨说:“果然吹的也好,唱的也好。”又伸了三个指头,“那位也责人太甚。”宝钗说:“一位太讲究,一位不检点,自然不合式。”湘云说:“刚才这支曲子,要是蕉下客听见,还不知有多少话呢!”李纨说:“何必如此,放着好不好!”又坐了一会儿,钗、云二位也就回了蘅芜院去。不提。
过了两日,王夫人回来。李纨病也好了,同了宝玉、宝钗一同接了王夫人。因薛蟠又送来一件名为“彩凤三星”的稀罕东西,王夫人差人请了亲友都到大观园来看。这彩凤三星合薛蟠前几次送的龙舟,自行人儿等物件一样,都是西洋法子,众人无不称奇。贾相国看了,也十分欢喜,就要在园子里随便看看,子侄们一路陪着。到滴翠亭,见几个孩子扑蝴蝶。看见老爷、贾芝、贾苓都过来,垂手侍立,那一个也过来请安。贾相见三个人一样打扮,就问宝玉:“这是谁家孩子?”宝玉说:“史大妹妹跟前的妞儿。”相国说:“我看着不像男孩子,很秀气又不认生。初次见,怎么好呢?”说着回手向腰里摘下个荷包,拴着个白玉麒麟,连这荷包亲自给妞儿挂上。他竟知道又请个安,谢谢。把个相国乐的了不得,问宝玉:“他们姓什么?作亲的时候正是老太太病重,我记得是个复姓。”宝玉说:“姓司马。”说着话,又往别处逛去,似乎有点腿酸,便从省亲别墅中一路出去。不提。
贾相国这玉麒麟,原是王夫人嫁妆陪的,已经带了五十年了。如今给了湘云的妞儿,一是因为喜欢他很好;二也含着个要将妞儿聘给芝哥作媳妇的意思。晚上,相国就将这话给王夫人说了。王夫人早有这个意思,且已托薛姨妈去问湘云婆媳二人。湘云自是愿意;为湘云婆婆现在山西他哥哥任上,薛姨妈嘱湘云写信问过,也是愿意的。次日,王夫人在怡红院请薛姨妈赏玩海棠花,席间重提此事,薛姨妈遂又将湘云婆媳愿意的话说了一遍。王夫人听了,笑道:“既是如此,一言为定。就学那小人家,珍大奶奶是吉祥人,就给你俩妹妹换个盅儿。”尤氏站起身来,把湘云、宝钗的酒杯拿过来满斟两杯,说道:“今日换杯,夫唱妇随,白头到老,我是大媒!”说完,把两杯酒换过。招的连伺候的婆子,丫头都哄堂大笑,竟把琴、绮二位姑奶奶笑倒。李纨说:“这张嘴直是八角鼓子。”尤氏说:“我是八角鼓子,可都得有赏。”李纨说:“告诉芝儿,作亲的时候多赏你这媒。”
只见平儿离了座,走到王夫人跟前请了个安,说:“今日是好日子,求太太再定个孙子媳妇罢。”王夫人笑道:“我倒喜欢,不知姨太太赏脸不赏脸?”原来平儿、香菱愿作亲家,王夫人早就知道。薛姨妈笑道:“他们都愿意就好,我有什么不肯的!”王夫人笑问尤氏道:“一客不烦二主。”尤氏便将香菱、平儿的酒杯换了,才要开口,李纨说:“不用数贫嘴了,倒是这四位新亲家太太也得有个团拜。”只见宝钗、平儿、香菱都到各人婆婆跟前请安道喜,众人也都互相道喜。这一天怡红院真是花团锦簇,可谓竟日之欢,至晚方散。王夫人回到上房,便将两件亲事都告诉老爷。贾相笑道:“我也荒唐极了,不知妞儿几岁了?”王夫人说:“合芝儿同岁。”周姨娘笑道:“不但同岁,还是同月、同日、同时。”贾相道:“有这样巧事?”王夫人说:“倒是仙保比苓儿大两岁。”周姨娘笑道:“妻大两,黄金长。”玉钏说:“明日到琏二爷屋里捡金子去。”说的老夫妻都笑了。宝钗回到房中,将怡红院定亲的事合宝玉一说,把个宝玉乐了个事不有馀。
按下芝哥、苓哥定亲之事不表,且说一日贾琏听说自己已放了税差,官项之外,一年至少也有五六万剩头,就进来和平儿商量。平儿问:“如果是真,请问老爷、太太还是请着同去,还是不去?”贾琏说:“老爷现在病着,未必肯去。你想怎么祥?”平儿说:“据我说,老爷、太太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二姑奶奶是没了,除二爷还有谁?就是这边老爷、太太,也是奔七十了。听赵嬷嬷说,自从老姨太太去世,二太太就领过去抚养,费了多少心,比珠大爷还疼。后来娶了奶奶,就把家务事交给二位,这是我看见的。并不像侄儿,比儿子还靠的住。再者,发财也是命定,为几个钱抛了父母,倘或有个山高水远的事,那时候你后悔不后悔?”贾琏听了平儿的话,不禁滴下泪来,一面懊悔从前虑不到这上头,以致闹出那些事来,一面就叫詹先生写了一张告亲老的呈子。次日到衙门,果有其事,就把呈词递上去。自堂官起,无人不赞这琏司官是个孝子。哪知却是那位相夫内助韦夫人的激劝,赞成!
光阴迅速,不觉又到相国的寿诞。自然贺客盈门,摆酒唱戏,不须重叙。老年人不禁劳碌,有些不精爽,递了请假折子,赏了二十天假。限满尚未痊愈,只好扶病出去当差。这日下朝昼寝,只见老太太扶着鸳鸯进来,因他年近七旬,官居极品,子孙也都冠带荣身,那福禄寿三字也算全了;且虽然皇恩隆重,这些年调和鼎鼐,国泰民安,也能算报了君恩,便劝他记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的话,趁时急流勇退。贾相国梦中哭醒,遂有意奏请开缺。三上辞表,方许予告,赏粮全俸,并赏人参一斤,燕窝四匣,肉桂二斤,貂皮四十张。相国递折谢恩。自此却可以静息。哪知那些朝臣、皇亲、国戚都来看视,仍是应接不暇。
因老太太那日托梦,还说贾赦已不久了,相国遂与贾琏商量,将贾赦接进城来。贾琏自到园子里办了善后事宜。贾大老爷自进了城,贾相隔一两天必过来问安,宝玉等轮流伺候。那琏二奶奶在公婆跟前却又十分孝顺,又有太医院堂官送来的再造丸,病症似乎减了几分。自己也觉欢畅,有时也坐了个小竹轿到西院及园子里各处逛逛散心。贾珍父子也常过来请安,又送过些珍禽异鸟挂在廊下解闷,倒觉比在隐园还心宽。一家上下都欢欢喜喜,可谓和气致祥。
且说宝玉这一日饭后,要到栊翠庵找惜春闲谈,进了大观园。此刻正是秋末冬初,众木摇落而相衰的时节。信步走到怡红院,见院门虚掩,推开门进去,无非是枯枝、败叶、砌草、砖苔。走上台阶,隔窗一看,满屋里虫网蛛丝,迥非前度,暗暗点头。出来又走到潇湘馆,进去看时,冻竹、寒烟、疏窗、淡日,那一种凄凉令人不堪回首,不禁滴了几点眼泪。薛姨妈、湘云现住着蘅芜院,宝玉又想先去看看他们。不想都到太太那边见客去了。宝玉走进房内,略看了看,见那一切铺垫陈设甚至帘幔,尽是雅淡朴素。想起那年老太太嗔着宝钗爱素,还说了几句赶着换上,谁知倒应在云妹妹身上。一边心中思思想想,并未坐下。出了院门,竟往栊翠庵去。
到栊翠庵见了惜春,说些闲话,宝玉又说起自己这一向心里总是闷闷的,请教惜春教个破除烦恼的法子。惜春便将那“忠孝义慈行方便,不须求我自然真”的道义佛理,合他解释一番;又叫丫头抬出一面青铜圆镜,教宝玉对镜细看。
宝玉坐在椅子上面,对圆镜定睛细看,觉得恍恍惚惚走进太虚幻境,看那对联仿佛换了,是:
冒暑冲寒名利场中称禄蠹,
偎红倚翠温柔乡里号情虫。
进去看时,又有“万古流芳”、“三山在望”诸多横匾牌坊,又有许多雕梁画槛的重门房舍。一处,有许多人蚂蚁似的在一座金山上堆来搬去;一处,又有一座冰山,无数的衣冠人在那里靠着。且说:靠着他只知其热,不知其冷,一家老小亲故均靠着他得到无数好处;即便这座冰山倒了,还可再靠另一座。见宝玉也是宦途中的朋友,又请他趁此极热的时候,也来靠靠。宝玉甚觉可耻,掉头走了。又看到大观园中许多人物。正北上一座红楼,几段朱栏,见钗、黛、云、琴凭栏谈笑。宝玉想要上楼,却找不着楼梯。正展转思量,不胜焦躁,忽然一阵狂风,吹的二目难睁。把身子伏在地下。俟风过了,睁眼一看,哪里有红楼碧户?却是惨凄凄的一片荒郊,有许多白骨髑髅在那里跳舞!宝玉吃了一大惊,却也不知是真是假?
第十三梦
注:原为《红楼真梦》一名《石头补记》,六十四回,郭则沄撰。郭字啸麓,号蛰云(1881~1947),福建闽侯人。清光绪癸卯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历任浙江温处道、政事堂参议、铨叙局局长、国务院秘书长、侨务局总裁等职。著述甚多,有《龙顾山房全集》、《十朝诗乘》、《清词玉屑》、《灵洞小志》、《遯圃詹言》、《旧德述闻》、《闽侯郭氏家集九种》等,均有刻本在世。
《红楼真梦》初刊于民国二十八(1939)年至二十九(1940)年《中和月刊》,《自序》刊民国二十九年一月《古学汇刊》第六期。作者且据此书编成《红楼真梦传奇》八折,自填曲,王季烈制谱,有民国三十一(1942)年石印本,俞铭衡(平伯)作序。《红楼真梦》有民国二十九(1940)年家印铅字本,扉页作者自题书名,署“孑厂”,背面有“庚辰长夏雪苹校印”八字,自序署“云淙花隐”。本书即以此本为根据。
贾氏世系表[1]
[1]表系笔者结合程乙本《红楼梦》绘成。凡本书未有之人,即据程乙本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