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论道(1 / 1)

子路退下之后,夫子将子贡唤到了身边。

子贡身材修长,性情温柔,仪态高雅,举止平和,深暗的眼睛坚定而温和,面部常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对一切人都友好、认真;对一切朋友都忠实、可靠,没有一个人他不倾注热情,这让他在弟子中也常受到爱戴。

子贡头脑聪明,思想灵活,能言善辩。但因聪明有时也容易自满。所以夫子平时很少夸他,反而不时要拎出来敲打一番。

夫子不欣赏子贡吗?不是的,是很欣赏的。在与弟子们讨论并回答弟子们的问题时。其中最有质量的大多是子贡提出的问题。孔子给其他弟子的回答往往是具有针对性的,但对子贡的回答却常常是深刻而全面的。

子贡善于经商,对市场行情的判断每次都很准确,夫子周游列国正是由于子贡的资助才无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夫子在心里把他当成了可以坐而论道的对象。子贡也是夫子最信任的弟子。

子贡也特别尊敬夫子。但不会盲从夫子说的话,他聪明而又清醒,知道夫子要去掉的是他自满、浮夸的缺点。他也知道夫子的成就有多高。明白夫子的成就其实早就超越他所推崇的那些“古之贤人”。他曾说过:“夫子,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老师就像日月,是无法逾越的)。

夫子看着子贡,又把同样的问题问了一遍。

子贡对此早已有过思索,所以从容回答道:

“这是因为夫子的仁道学说太宏大了,因为至大而难以企及,故不为人所接受,也正因如此,所以天下没有任何诸侯能容得下夫子。是否可以稍加贬损,降低一下标准,使仁道更加实际易行呢?”

夫子听出了子贡的心声,这个聪明的弟子在回答他的问题时同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在乱世之中,希望夫子降低自己的主张去适应各国诸侯的要求。

就像在生意场中,一切皆可以讨价还价,以保证交易的完成。

面对这个严肃的问题,夫子需要更加严肃的指出他的思想的不足,所以语重心长的对子贡说道:

“赐,(子贡,本名端木赐)你要知道,好的农夫善于耕种,却不一定能获得丰收;优秀的工匠拥有高超的手艺,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

“同样的,君子能够坚定的研修自己的学说,并发扬光大,却不能保证一定会为世道所容。”

“如今,你不但不想着怎样彰明自己一贯奉行的学说,反而去追求怎样被世人所接受。赐啊,你的志向和目光还不够远大啊。”

子贡望着夫子,他知道了夫子对仁道的追求和原则性的坚持不会有丝毫退让,夫子同时希望他明白,本立而道生,当丧失了对仁道根本的探索,而去迎合世人的眼光,最终会迷失自己。

他不再困惑,向夫子深施一礼,退了出去。

颜回最后来到夫子身边,夫子又把同样的问题问了一遍。

颜回清秀瘦弱,笃信好学,眉目间有着一种沉凝平和的气质,他的聪明颖悟之能连子贡都自叹不如,但他常把夫子的“仁”,落实于个人的行动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所以言辞不多,如空谷幽兰,人闻其香,却淡然渊默。

他听了夫子的问题,没有一丝困惑,仿佛这个问题早已思索了很久,他英俊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从容而答道:

“夫子之道至大,境界深远,需要一代接一代人去感悟,去阐明,去传承,才能知道这思想如何博大精深。”

“不被天下的国君和权臣接受又有什关系,因为这正是一个黑暗的乱世。但只要人们对爱,对光明,对安宁的秩序有期盼,终有一天他们会举起夫子思想的火炬前行。”

“主张不够完善昌明,那是我们的耻辱。主张已经完善而不见用,那是各国诸侯们的耻辱。坚持真理而不随波逐流,才越发显出君子的本色!”

颜回坚定的回答道出了夫子在乱世之中不逃不避,“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精神。明确了不因一时之困逆而动摇,而是坚持完善理念和自身的决心,并希望将夫子的理念继承和发扬光大。

在现在极为困难之际,这些话是如此清醒而有力。

孔子笑了起来,赞扬颜回道:

“颜回啊,如果你拥有许多财产,我就给你当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