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幽默:装“糊涂”
一家旅馆招聘侍者,前来应聘的人很多。老板考他们:“当你走进客人的房间,发现一女客正在裸浴,你应该怎么办?”
众人都抢着回答,有的说:“对不起,小姐,我不是故意的。”
有的说:“小姐,我什么都没有看到。”
这时一个小伙子走上前说:“对不起,先生!”结果他被录用了。
老子有云:“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一个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应该得糊涂时且糊涂,这才是真正的待人处世之道。
1.为人处世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乍听起来,似乎太“世故”了,然而,在为人处世时许多事情往往都坏在“认真”二字上。有些人对别人要求得过于严格以至近于苛刻,他们希望自己所处的社会一尘不染,事事随心,不允许有任何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不符合自己的设想。一旦发现这种问题,他们就怒气冲天,大动肝火,怨天尤人,摆出一种势不两立的架式。尤其是知识分子,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往往过于天真,过于理想化,过于清高。总觉得世界之上,众人皆浊,唯己独清,众人皆醉,唯己独醒。用这种天真的眼光去看社会,许多人往往会变得愤世嫉俗,牢骚满腹。
我们说“水至清则无鱼”,主要强调的是在待人或处世时不能太“认真”,该糊涂时就糊涂,只要不是原则问题,糊涂也未尝不可。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谈论的不是一般的清,而是“至清”。所谓“至清”者,一点杂质全都没有,这岂不是异想天开?然而,现实中更多的人往往是大事糊涂,小事反而不糊涂,特别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哪怕是芥蒂之疾,蝇屎之污,也偏要用显微镜去观察,用放大尺去丈量。于是,在他们的眼里,社会总是一团漆黑,这实际上是一种病态。
为人处世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是说可以随波逐流,不讲原则,而是说,对于那些无关大局、枝枝蔓蔓的小事,不应当过于认真,而对那些事关重大、原则性的是非问题,切不可也随便套用这一原则。汉代政治家贾谊说:“大人物都不拘细节,才能成就大事业。”这里的“不拘小节”,就包括了该糊涂时别精明的待人处世之道。
《菜根谭》上说:“人有顽固,要善化为海,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对于别人的顽固的行为,应善加开导,而不是忿而疾之,试想,两块顽石相撞,怎么会撞出友情?
至察其实并不错,错在于至察之后,不懂怎样待人。人们往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却常常忽视自己的缺点。看清别人的缺点并不是坏事,若能分别对待,有益无害。“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不责人小过,就是不要责难别人的轻微的过错。人不可能无过,不是原则问题不妨大而化之。“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不可太严厉,一定要考虑到对方能否承受。
在现实中,有的人责备别人的过失惟恐不全,抓住别人的缺点,便当把柄,处理起来,不讲方法,只图泄一时之愤。几个人同室而居,其中一个常常不打扫卫生,常常不提水,另一个人就常在别人面前说那人的坏处,牢骚满腹。久之,传人那人的耳朵中,室中的气氛越变越坏,两个开始冷战,一屋子都不得安宁。
不揭人隐私,就是不要随便揭发个人生活中的隐私。人都有自己不愿为人所知的东西,总爱探求别人的隐私,关心别人的秘密,让人讨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别人人格的不尊重,也可能给其它人惹来意外的祸灾。
人与人之间,不能太过亲密,亲密易生侮慢之心,对于别人的隐私,他放在心里不愿与你分享,就该放下好奇心。何况自己一定也有隐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如别人告诉你他心之所思,你更该为其保密,他既然这么相信你,那么你一定要学会珍惜这份友情,对于别人的秘密,三缄其口并非难事,就像朋友的东西寄放在你处,你不可以将它视为你的,想用就用。
《菜根谭》中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一块堆满腐草和粪便的土地,才能长出许多茂盛的植物,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常常不会有鱼来此繁殖。君子应该有容忍世俗的气度,以及宽恕他人的雅量,绝对不可自命清高,不与任何人来往而陷于孤独。
人往往缺乏容忍别人缺点的雅量,其实世间正邪善恶交错,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所以待人处事须有清浊并容的思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个人若想创造一番事业,必须有恢宏的气度和容人的雅量。
2.学会含糊,别把话都说到嘴上
什么事该说,什么事不该说,这里面大有学问。在待人处事时,愚蠢的人什么都说,还什么都说不清,聪明人是该说则说,不该说则不说。因此,说话艺术能体现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智慧。善说者不是把心里的话都抖露出来,而是把该说的都说到嘴上,不该说的则换一种方法去说。
含糊法是运用不确定的、或不精确的语言进行交际的妙法。在公关语言中运用适当的含糊,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艺术。待人时需要语词的模糊性,这听起来似乎是很奇怪的。但是,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语词的模糊性,那么,我们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非常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和表达的作用受到严重的限制,而其结果就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人们交际就很难进行,因为我们用以交流的工具——语言遭到了损害。例如:某经理在给员工作报告时说:“我们企业内绝大多数的青年是好学、要求上进的。”这里的“绝大多数”是一个尽量接近被反映对象的模糊判断,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认识,而这种认识往往带来很大的模糊性。因此,用含糊语言“绝大多数”比用精确的数学形式的适应性强。即使在严肃的对外关系中,也需要含糊语言,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受欢迎的人”,等等。究竟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不受欢迎,其具体内容,不受欢迎的程度,均是模糊的。
平时,你要求别人到办公室找一个他所不认识的人,你只需要用模糊语言说明那个人矮个儿、瘦瘦的、高鼻梁、大耳朵,便不难找到了。倘若你具体地说出他的身高、腰围精确尺寸,他倒反而很难找到这个人。因此,我们必须至少在待人处事的说话时放弃这样一种观念:“较准确”总是较好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语言含糊法:
(1)宽泛式含糊法
宽泛式含糊法,是用含义宽泛、富有弹性的语言传递主要信息的方法。例如:
现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是个自甘寂寞的人。居家耕读,闭门谢客,最怕被人宣传,尤其不愿在报刊、电视中扬名露面。他的《围城》再版以后,又拍成了电视,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不少新闻机构的记者,都想约见采访他,均被钱老执意谢绝了。一天,一位英国女士,好不容易打通了他家的电话,恳请让她登门拜见钱老。钱老一再婉言谢绝没有效果,他就妙语惊人地对英国女士说:“假如你看了《围城》,像吃了一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洋女士终被说服了。
钱先生的回话,首句语义明确,后续两句:“吃了一只鸡蛋觉得不错”和“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虽是借喻,但从语言效果上看,却是达到了“一石三鸟”的奇效:其一,是属于语义宽泛,富有弹性的模糊语言,给听话人以寻思悟理的伸缩余地;其二,是在对待外宾女士时,不宜直接明拒,采用宽泛含蓄的语言,尤显得有礼有节;其三,更反映了钱先生超脱盛名之累、自比“母鸡”的这种谦逊淳朴的人格之美。一言既出,不仅无懈可击,且又引入领悟话语中的深意,格外令人敬仰钱老的大家风范。
(2)回避式含糊法
回避式含糊法,是根据某种场合的需要,巧妙地避开确指性内容的方法。
在涉外接待活动时,每当与外宾交谈会话中,遇到“难点”就应巧妙回避转移。例如:
一个美国客人在韶山毛泽东故居参观之后,中午在一家个体户饭店吃饭,老板娘的一手正宗的湘菜,使这位美国客人吃得非常满意。他在付钱时,看到老板娘家境富裕,他突然发问:
“老板娘,如果你的同乡毛泽东还在,会允许你开店吗?”
这是明知故问,其中含意不言自明。这时,老板娘略一寻思,就作出回答:
“没有毛主席他老人家,我早就饿死了,还能开什么店啊!”然后她接着说:“如今,邓小平接了班,党的富民政策好,日子越过越美好!”
(3)幽默法。
在许多交际场合中,成功地狡辩所产生的幽默效果也非常好。用适当的含糊,可以使你在表面上显得又痴又傻,可实际的机智又非常人能比,分明是大智若愚,大黑若白。有冲突会冰释前嫌,得罪了人,别人一般也不会再和你计较了。
一次,乾隆皇帝突然问刘墉:“京城共有多少人?”刘墉猝不及防,却非常冷静地回了一句:“只有两人。”乾隆问:“此话何意?”刘墉答曰:“人再多,其实只有男女两种,不是只有两人?”又问:“今年京城里有几人出生?有几人去世?”刘墉回答:“只有一人出生,却有十二人去世。”乾隆问:“此话怎讲?”刘墉妙答曰:“今年出生的人再多,也都是一个属相,岂不是只出世一人?今年去世的人则十二种属相皆有,岂不是死去十二人?”乾隆听了大笑,深以为然。
确实,刘墉的回答极妙——皇上发问,不回答显然不妥;答吧,心中无数又不能乱侃,这才急中生智,转眼间以含糊的回避转移法趣对皇上。
在待人处事时,幽默法是高度机智的产物,尽管对方和自己都知道其中的“痴”和“傻”,但客观上会因“痴言傻语”的俏皮味而引发幽默谐趣。
一位骑自行车不小心骑到了道路的左边,正巧和迎面驰来的一位骑的自行车相撞。那青年火冒三丈,张嘴就嚷:“你学过交通规则没有?骑车为什么不靠右边走?”
面对青年的盛怒,老人借用韩复榘的一句话笑着答复对方:“如果所有的人都靠右行,那么左边的路不就会空着了!”
这句违背常情的“痴言傻语”,引得对方“噗哧”一笑,满肚子的火气在笑声中消散了。
所以说,在待人处世时,适时的装一下糊涂,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烦恼,有利于搞好与他人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3.装聋作哑,佯装不知
某公司有一个女孩子,平日只是默默工作,并不多话,和人聊天,总是面带微笑。有一年,公司里来了一个好斗的女孩子,很多同事在她主动发起的攻击之下,不是辞职就是调离。最后,矛头终于指向了这个女孩。某日,这位好斗的女孩子抓到了那位一贯沉默的女孩子的把柄,立刻点燃火药,劈哩叭啦一阵,谁知那位女孩只是默默笑着,一句话也没说,只偶然问一句“啊?”最后,好斗的那个主动鸣金收兵,但也已气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半年,这位好斗的女孩子也自请他调。
你一定会说,那个沉默的女孩子的“修养”实在太好了,其实事实不是这样,而是那位女孩子听力不大好,理解别人的话不至有困难,但总是要慢半拍,而当她仔细聆听你的话语并思索你话语的意思时,脸上又会出现“无辜”、“茫然”的表情。你对她发作那么久,那么卖力,她回以的却是这种表情和“啊”的不解声,难怪要斗不下去,只好鸣金收兵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事实:装聋作哑的力量是巨大的,面对“沉默”,所有的语言力量都消失了!
聋哑之人是不会和人起争斗的,因为他听不到、说不出,别人也不会找这种人斗,因为斗了也是白斗。不过大部分人都不聋又不哑,一听到不顺耳的话就会回嘴,其实一回嘴就中了对方的计,不回嘴,他自然就觉得无趣了;他如果还一再挑衅,只会凸显他的好斗与无理取闹罢了,因此面对你的沉默,这种人多半会在几句话之后就仓惶地“且骂且退”,离开现场,如果你还装出一付听不懂的样子,并且发出“啊”的声音,那么更能让对方“败走”。
不过,要“作哑”不难,要“装聋”才是不易,因此也要培养对他人言语“入耳而不人心”的功夫,否则心中一起波澜,要不起来回他一两句是很难的。
学习装聋作哑,除了以不战而胜之外,也可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目标,而习惯装聋作哑,也可避免自己去找人麻烦,有时还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好处很多。
列车上,一位身着便服的侦察员走进厕所。冷不防,一个艳装妙龄女郎一闪身也挤进了厕所,反手将门关上:“先生,把你的手表和钱包给我。否则,我就喊你侮辱我广
一切来得这么突然。侦察员深知,在厕所里没有其他人,辩解是毫无作用的了。稍一迟缓,这个女郎立即会使自己身败名裂的。陷入困境的侦察员临机应变,突然张着嘴巴,不停地“啊,啊”,装成一个十足的哑巴,表示不懂女郎说些什么。
女郎为难了,赶忙打手势。侦察员仍然窘急地“啊啊”着。女郎失望了,真倒霉,偏偏碰上了个哑巴!她正想转身离去。此刻,“哑巴”一把抓住女郎,抽出钢笔递给她,打手势请她将刚才说的话写在手上。女郎不禁转忧为喜,接过钢笔就在侦察员的手上写道:“把你的手表和钱给我。不给,我就喊你侮辱我!”侦察员翻转手掌,抓住女郎说话了:“我是便衣警察,你犯了抢劫罪,这就是铁的证据!”
女郎目瞪口呆……
这位便衣警察就是装聋作哑,靠机智和勇敢战胜了犯罪分子。
在待人处事时,有许多场合都可以使用“装聋作哑”的办法,躲开别人说话的锋芒,然后避实就虚、猛然出击。其技巧关键在于躲闪避让的机智,虽是“装作”,正如实施“苦肉计”一样,却一定要表演得自然。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它的特点是: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化干戈为玉帛,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待人处世时,这种方法在很多场合都适用。
(1)可用于挽回“失语”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偶尔失语在和人交谈时难免发生,但失语往往是许多矛盾发生和激化的根源。因此,换回失语,在待人处事时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实习期间,一位实习生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嫩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是怎样的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渡实习关呢?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使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这里就是巧妙的运用装作不知道,避实就虚,即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虚像。既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打击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他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的可能,再称赞几句从而再次造成尴尬局面。
(2)处理、制止别人的中伤、调侃。
朋友之间虽然很要好,有时也会因开玩笑过头,而大动肝火,伤了和气。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巧妙地运用“装作不知道”回避掉。
吴军因身体肥胖,同班的李明、张峰“触景生情”,“冬瓜”长“冬瓜”短地做起买卖来,并时不时拿眼瞅吴军,扮鬼脸。面对拿别人的生理“缺陷”来开过火的玩笑,实在让吴军气愤。欲要制止,这是不打自招;如不管他,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怎么办呢?
此时吴军稳了稳躁动的情绪,缓缓地走过去,拍着二人的肩膀,轻言细语地问:“李明,听说你有1.8米高,恐怕没有吧。”接着又对张峰道:“你今天早上吃饭没有?”
听到这般温柔怪诞的问话,兴奋中的二人愣在当头,大眼望小眼,如坠五里雾中。全班同学沉寂了几秒钟,随即进发出哄堂大笑,二人方明白被愚弄了,刚才有声有色的“买卖”,再也没有兴致继续下去。
(3)制止别人的挖苦、讽刺。
挖苦、讽刺,都是一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贬损、揶揄对方的行为,极易激怒对方。为避免大动肝火,两败俱伤,也可巧妙地运用装作没听明白的方式见机而行。
(4)补救说话中的错漏、失误。
有时,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也不知为什么,竟说出一句错话,而且马上就意识到了。怎么办呢?倘若遇上这种失误,你不妨装作不知道,然后采用调整语意、改换语气等续接方式予以补救。只要反应敏捷,应变及时,就可以收到不露痕迹的纠错效果。例如,一位公司经理在开业庆典上发表即兴演讲,他这样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公司是统一的整体,它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是铁的纪律,每一个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上班迟到、早退、闲聊、乱逛、办事推诿、拖沓、消极、懈怠,都是违反纪律的行为。我们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就等于允许有人拆公司的台,我们能够这样做吗?
这位经理的反应力和应变力是很强的。当他意识到自己把本来想说的“我们决不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一句话中“决不”二字漏掉之后,佯作不知,马上循着语言表达的逻辑思路,续补了一句揭示其后果的话,同时用一个反问句结束,增强了演讲的启发性和警示力。这样的续接补救,真可谓顺理成章,天衣无缝。
假装糊涂,佯装不知,在待人处世时,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为他人挽回面子,又可以避免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4.故意曲解对方的意思
在待人处世时,学会适当地装糊涂,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他人面前做出一个不明白的假相,用以迷惑对方,其实心如明镜,假装没有发现对方的本意,故意把它理解错,用于讽刺对方,给自己找台阶下。
一次,一位男士请一位女士跳舞,那位小姐傲慢地说:“我不能和一个小孩子一起跳舞。”这位先生灵机一动,微笑着说:“对不起,亲爱的小姐,我不知你正怀着孩子。”说完他很有礼貌地鞠躬后离开了她。那位高傲的小姐在众目睽睽之下,无言以对,满脸绯红。
这位先生遭到那位高傲小姐的拒绝,在公共场合是一件非常难堪的事情,可是他却十分聪明,假装不明白小姐说话的内涵,以为她有了孩子,还表示对她十分尊重,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讽刺!它不仅使那位小姐丢了面子,而且保住了自己的尊严,如果这位先生直接与那位小姐辩理或争吵,不仅不能挽回面子,还会有失他的风度。
在日常交往中,“装糊涂”是一个高明的待人处世方式,一个人不可处处锋芒太露,这样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嫉恨,与你树敌的人会越来越多,使你的工作事业无法顺利进行下去。人都愿意与单纯的人交往,过于聪明、机灵的人,人们会加以防范、提高警惕,和你交往时就特别小心、谨慎,害怕被欺骗、被愚弄,如果你装出一付什么都不懂、傻乎乎的样子,虽然精明,却大智若愚,给人以糊涂的假相,人们对你就放松了警惕,在与对手交往中,对手由于不知其中的真相,往往被愚弄。由此,你便轻松地战胜了对手。
在谈判交战中,表面装糊涂,暗中筹划,蓄而待发,伺机令对方让步或诱使对方上当,是很有效的招法。有一次,日本航空公司就引进美制飞机的问题与美国某飞机制造厂商进行谈判。为了使日方了解产品的性能,美商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模型、图表、数据、资料和幻灯片。谈判一开始,美方代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解,日方只是埋头做笔记,一言不发。这样过了几天,等进入实质性谈判时,日方仍对价格等问题一言不发,美方问道:“你们认为如何?”日方代表迷惘地回答:“我们不明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美方有些急躁。日方代表仍很有礼貌地作答:“不明白,一切都不明白。”美方代表眼看这项交易将前功尽弃,十分沮丧地说:“那么,你们希望我们怎么办?”日方提出:“你们可以把全部资料再为我们重新解释一遍吗?”美方不得已,耐着性子又重复了一遍。这样反复几次,结果自然是日本人把价格压到最低点。其实,美国人就是上了“不明白”的当。
装作没听懂别人的意思,特别是在谈判时,尤其适用。因为在对方重复的时候,你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想出应对的策略。
5.面上糊涂,但心里要明白
在待人处事时,有的事不必整得太明白,只要大家心知肚明就可以了。俗话说:看透别说透,才是好朋友。事情说得太白,反而会伤和气,或显得太无聊。即使对方不大清楚,他也会因不理解而推崇备至。懂得此术,在待人处事时百难可解。
一日,老李在县上巧遇好友老刘。寒暄之后,老刘说道:“我正想去找你,恰好你来了。”
“有啥事我能帮上忙的?”老李好奇地问。
“X镇的朱XX诉H镇的周XX赔偿一案,你们受理的吧?”
“是啊。”
“周XX是我的老乡。他是复员军人,共产党员,这人……”老刘说。
老李插话笑道:“你不必介绍他的政治面貌了,我们又不选拔干部。如果看政治面貌,那么,若遇上一件书记告贼的民事案子的话,岂不是连审判程序也不必进行,直接判书记胜诉就行了么?”
“对对对。”老刘连连点头。
“这就是民法通则中所说的‘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如果你的这位老乡过去做过贼的话,你倒不妨为他出庭辩护一下。”
“那又是为啥?”他又好奇了。
“大凡人们总爱把犯过错误的人看扁,犯过错误的人又不敢激烈申辩自己的正确主张。你是明理之人,为他辩护即可起到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作用。你说对吗?”
“言之有理。”
一番说笑后,二人分手了。了却人情。老王与老刘之间却没有因此产生半点隔阂。
如果你是一个领导,一定要心里明白,外表糊涂。属下的纷争有很多都是面子之争,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也会争得面红耳赤、尴尬万分。他们的属下很多也是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观战,也有想在相争之中坐收渔利。作为他们的领导,你不可也不必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偏袒任何一方,大可装装糊涂,一笑置之。
夫妻之间,有很多事都不需要争论或弄得太明白。特别是先生,对妻子的那些不必或不便较真的话,大可以似是而非,假装糊涂,这样才能保持夫妻和美。
丈夫不停地抽烟,烟缸里已经有一大堆烟蒂了——大部分还在冒烟。妻子见了,惊呼:
“天啊!难道你找不到更好的自杀方式么?”
妻子出于对丈夫的深切关怀,非常恼恨丈夫抽烟,把抽烟比作“自杀”,用语异常辛辣。作为男子汉大丈夫,虽然自知不对,但对于这样的挖苦,却是忍无可忍。如果直接反击,那也只有伤和气了。此时,不妨装作没有听明白:
“亲爱的,我正在抽烟思考这个问题。”
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丈夫也因为幽默了一次,心理获得了平衡而消了怒气,妻子已经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已不太在乎丈夫听到没有,因此也不再言语。
在待人处世时,小事面前装糊涂,但大事面前要“难得糊涂”!
6.把握好聪明与糊涂间的尺度
人人都渴望聪明,但聪明过了头,则适得其反。假如你能把握好糊涂与聪明的界线,则可能大不一样了。
纪晓岚是个智者,而且他是个由“聪明到糊涂”的智者,这种经过人生幻化的智者不是普通的智者。他的智慧帮助他渡过了许多劫难,直到晚年,机智仍与他相伴,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同时,纪晓岚能成就一番事业,在朋友中能赢得很好的评价,除了他具有超人的才华外,他还勇担责任的勇气。
清代笔记小说中记载有这样一件事情:嘉庆七年(1802年),纪晓岚这位已79岁高龄的老臣,再次出任会试考官。在此之前,他已两次充任会试正考官,两次乡试主考官,还曾被任命为武科会试正考官。每次主考,他都谨慎从事,严防出错。在这次主考阅卷中,他还感慨地写下这样的诗句:
三度来登凤敲堂,萧竦两鬓已如霜。
衰翁宁识新花样,往事曾吟古战场。
陆贽重临收吏部,刘几再试遇欧阳。
当年多少遗才憾,珍重今操玉尺量。
这好像是表示自己要慎重取人。可总是天不遂人愿,偏偏在他最后的一次主考、特别谨慎从事的时候,却出了一点不大不小的麻烦。
原来,考试后不久,按照规定的程序,经过斟酌,确定了前几名的名单和次序,并对试卷加有详细评语。当时尚未发榜,属绝密信息。谁知这些情况都被一一透露了出去。举子之中,连纪晓岚的评语也一清二楚。这下子可捅了大漏子。
举子们免不了议论纷纷:“试卷诗未等提榜,怎么漏了出来?”
“前几名莫非有考官的亲戚!”有人推测说。
“说不定啊,钱能通神,营私舞弊者多矣!”又有人附和道。这些话传到纪晓岚耳朵里,他觉得此事非同小可。按照当时科考纪律,泄密之人不仅丢官,蹲监狱,甚至还要杀头。有关人员也要牵连进去,正考官和副考官负全责,自然脱不了干系。大清历史上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牵连之广,处罚之严厉,触目惊心。此次科场风波如不妥善处理,事必将引发一场灾难。
考虑到此,纪晓岚把另一名正考官左都御史熊枚和副考官内阁学士玉麟、戴均元找来,商讨此事。
熊枚说道:“被取之人与诸考官并无任何关连,系秉公取录。即使有私情,也只有保密,绝不会泄密的。”
“泄漏此事看不出目的,可能事出偶然。”戴均元感到有些迷惑不解。
纪晓岚也觉得此事奇怪,泄漏此事无非把水搅浑而已,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可能是无意中出错。他反复权衡,最后决定把事情揽在自己头上。于是他坦然地对他们说道:“此事待我去面见圣上。”
嘉庆帝这时早已得到禀报,虽然很恼火,但也不明白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事。他下令追查,又把纪晓岚召来问话:“老爱卿,此事系何人所为?”
“启禀圣上,臣即是泄漏之人。”纪晓岚慢条斯理地说。
“你——”嘉庆皇帝听后很吃惊。他知道纪晓岚向来办事谨慎,这种事决不会出在他身上,可能另有隐情,于是接着问道:“卿又何故泄漏呢?”
.
只见纪晓岚非常平静地说道:“为臣书生意气,每有佳作,反复吟咏,难免在朋友谈论中漏出几句。此事实出无意,如圣上动怒,纪晓岚甘愿领罪。惟求圣上开恩,不要株连他人。”
嘉庆皇帝自然明白纪晓岚的用意,无非是要消解此事。现见事情仅仅是偶然出错,也就怒气消了一半,于是下令撤回追查此案的大臣。一场将要掀起的大风波,就在纪晓岚巧为周旋下而平息了。那些参与此科会试的大小官员个个感谢纪晓岚,至于那真正泄密的人,虽不敢明言,他的感激更是至诚至深的。
此事并不见于正史,只野史中有零星记载……嘉庆七年的会试确有一些波折,纪晓岚也曾将情况做过解释:“臣等竭二十余昼夜之力,往来商榷,务核其真……不敢自保其无讹,然黜伪崇真之念,则协力矢之,均未尝逾越尺寸也。”但不管什么原因,嘉庆皇帝并没有怎么追查此事,纪晓岚也没有受到什么处分,这其中或有纪晓岚与嘉庆关系密切的因素,但主要的恐怕还是查无实据的原因。然而,此事确实反映了纪晓岚勇担责任的勇气和魄力,恐怕这是纪晓岚之所以被他人尊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待人处世时,必须在糊涂与聪明之间划清界限,不能盲目越出,既要让对方明白己意,还要让对方能接受。这就是一门学问。
7.大事面前绝不犯糊涂
一个人总会面临一些大事,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当然是绝不能犯糊涂病。为什么这样讲呢?一个人的周围总有各种类型的人,其中一类是险恶之徒,总爱嫉贤妒能,算计人、收拾人。必须对这些人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所以绝不能犯糊涂病。
宋太宗赵匡胤病重时立第三子赵恒为皇太子。当时,吕端宰相,他为人识大体,顾大局,很有办事能力,深得太宗赏识。太宗说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不久,他便将相位让给寇准,退位参知政事。
公元997年,太宗驾崩。围绕谁来继位的问题,宫内多有不同意见。当时,皇太子赵恒年已29岁,聪明能干,办事有方。但他是太宗的第三子,没有即位资格,这就引起其他王子与大臣的忌妒和憎恨。但吕端却是站在赵恒这一边的。他决心遵照先帝旨意,拥立赵恒即位。当然,他也就对宫中的一些情况细心观察。
正当太宗驾崩举国祭丧之时,太监王继恩、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熏、知制诰胡旦等人,却暗地里密谋,准备阻止赵恒即位,而立楚王元佐。吕端心中有所警惕,但具体情况却并不清楚。李皇后本来也不同意赵恒即位。所以,李皇后命王继恩传话召见吕端时,吕端心头一怔,便知大事有变,可能发生不测。一想到这里,吕端便决定抢先动手,争取主动。他一面答应去见李皇后,一面又将王继恩锁在内阁,不让他出来与其他人串通,并派人看守门口,防止有人劫持逃走。之后,吕端才毕恭毕敬地来见皇后。李皇后对吕端说:“太宗已晏驾,按理应立长子为继承人,这样才顺应天意,你看如何?”吕端却说:“先帝立赵恒为皇太子,正是为了今天,如今,太宗刚刚晏驾,将江山留给我们,他的尸骨未寒,我们哪能违背先帝遗诏而另有所立?请皇后三思。”李皇后思虑再三,觉得吕端讲的有道理,况且,众大臣都在竭力拥立皇太子赵恒,李皇后也不好违拗,便同意了吕端的意见,决定由皇太子赵恒继承皇位,统领大宋。众大臣连连称是,叩首而去。
吕端至此还不放心,怕届时会被偷梁换柱。赵恒于公元998年即位为真宗,垂帘引见群臣,群臣跪拜堂前,齐呼万岁,唯独吕端平立于殿下不拜,众人忙问其故。吕端说:“皇太子即位,理当光明正大,为何垂帘侧坐,遮遮掩掩?”要求卷起帘帷,走上大殿,正面仔细观望,知是太子赵恒,然后走下台阶,率群臣拜呼万岁。至此,吕端才真正放了心。赵恒从此开始执政25年。
史官对吕端评价很高,宋史评论道:“吕端谏秦王居留,已见大器,与寇准同相而常让之,留李继迁之母不诛,真宗之立,闭王继恩于室,以折李后异谋,而定大计;既立,犹请去帘,升殿审视,然后下拜,太宗谓之大事不糊涂者,知臣莫过君矣。”
在这里提到的“大事不糊涂”,当为一种待人处世之道,其中的理由是:一个人可在小事上糊涂,但必须在大事上明白,这样才不会有大的闪失。
大糊涂与小糊涂,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怎样不误入失败的陷阱,而清醒为人处世,力图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