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唐朝的对外交流(1 / 1)

对外交流是东西方文明产生火花的渠道之一,唐朝更是把对外交流的外交策略放在重要位置上。对外交往也为唐朝带来了包容开放的社会风气,增加了唐朝在全世界的知名度,为古都长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奠定了根基。

1.长安城里的外国人

唐朝是古代最为开放的一个朝代。这个开放可不仅仅是指的风气开放,更是指的对外开放。唐朝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学习居住,所以,唐朝人也就自然接触了外来文化。

在唐高宗时期,中国最西部已经到了咸海,连伊朗东部地区也包括在内。在中亚地区,不仅当地的官员,就连当地的国王在唐朝皇帝面前也要称臣。因为他们的地位是附属国。从唐太宗开始,唐朝的皇帝就有一个名称,叫天可汗,可以给周边的国家发号施令。唐朝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唐朝时有很多地区和国家都向唐朝派遣留学生。例如,日本和新罗因离得近,经常会送留学生来唐朝学习,日本送来的不仅有留学生,还有学问僧,这些人统称为“遣唐使”。有的时候国子监讲学,听课的不只是唐朝学生,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学生也有不少。

除了留学,外国人来到中国还有其他途径,比如投降。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出兵打败东突厥,颉利可汗投降,于是很多突厥部落前来投降。投降的人并没有被遣返回国,而是留在国内,大部分人留在长城沿线。而这些突厥部落的贵族阶层则来到长安城,多达1万户。一户少说也有3个人,这样算下来,到长安城定居的突厥贵族最少也有3万人。3万人听起来不多,但在古代,人数本来就少,3万其实已经是非常庞大的数字了。唐玄宗天宝年间长安人口大约是30万户,而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顶多有20万户。突厥部落一次就来了1万户,相当于长安人口的二十分之一。每一个少数民族或者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文化或习俗,这样一来,突厥部落的到来就为长安城的人民接触外来文化习俗提供了方便。

和平时期,外国人前来参观、学习、定居,而到了动乱时期,留下来的外国人仍有不少。很多外国商人或者学者在安史之乱时回不了家,就在长安买房置地、娶妻生子。定居要有户口,在唐朝登记入册的外国人少说也有四千户。这从一个侧面证实,唐朝各地特别是商业发达的地区确实生活着许多外国人。

拿服装来说,唐朝的长安是时尚之都,而时尚主要由宫中的女人们带领,她们就是长安时髦的风向标。以帽子举例,在唐初时,宫中人出行一般都会戴一种四周垂纱的帽子,能把全身都遮住,以至于别人无法看到其本来面目,充满神秘感。到了唐高宗时,一种叫作“帷帽”的新式帽子开始流行,垂纱变短了,只垂到肩上,当骑马奔驰的时候,脸上的样子会时隐时现。这样的装束更有吸引力。朝廷觉得这样的装束有失庄重,曾经下令禁止,但是流行趋势无法阻挡,所以难以遏制。到武则天时期,一种叫作“胡帽”的帽子更受上层妇女的青睐,这时的帽子直接把垂纱去掉了,其他人可以直接看到脸部的表情和妆容。从这个帽子的名字看,就能很明显地知道,这是其他民族对汉族的影响。但总的来说,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

汉族服装原本宽松华丽,但在唐朝,追求时髦的女性开始穿着窄袖衣衫,据说这是来自中亚的式样。唐朝人也追崇波斯式样的披肩,有大小之分,在长安上层妇女中十分流行。

虽然唐朝时的科技实力在国际上首屈一指,但其他国家也有唐朝人不知道的技术。唐朝奉行兼收并蓄的学习态度,所以在看到外国人带来的技术非常先进或者十分有利时,会积极引进。比如,唐玄宗有一个凉殿,每到夏天的时候凉爽宜人。当时可没有空调或电扇,它是怎么做到凉爽宜人的呢?原来,它的四周墙壁上都有流水,似乎自动在下雨一样,让屋里到处都是凉爽的水汽。根据学者的研究,这是来自东罗马的技术。

毫不夸张地说,唐朝时期的长安城人业余的娱乐生活包含外国风格。当时的舞蹈甚至是流行音乐都有从西方传过来的。

除了音乐和舞蹈,唐朝的绘画也受到外国的影响。唐朝的画风在中国绘画史上有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就是利用了凹凸法,这种画法使绘画变得立体。这种画法是从印度经过中亚传到长安的。在长安的很多寺院里,有不少壁画采用了这种画法,因为有立体感,感染力更强。

2.玄奘天竺取经

玄奘,原名陈祎,出生在河南省的一个官宦家庭。玄奘全家都信仰佛教,他13岁时出家,正式开始学习佛教的教义。他天资聪颖,加上又非常用功,进步很快。可是,这一切并没有使玄奘感到满足。知道得越多,疑问也就越多。他觉得,自己在佛学理论上仍有些问题不清楚。当时唐朝的佛经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很多理论都不完整,并且当时佛教界对同一经典的诠释存在巨大的差异。他到处求教,可是始终得不到满意的答案。

这时,玄奘遇到了来自印度的僧人波罗颇密多罗,他是印度那烂陀寺戒贤的弟子。玄奘了解到天竺藏有万卷真经,如获至宝。玄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去,于是他立下了西行求学的决心。天竺就是所谓的“西天”,即今天的印度,玄奘前去天竺的目的就是寻找最原始的经典,学习佛教。

但是,要到印度去,在那时谈何容易?中印之间距离遥远,如果从陆地走,虽然有“丝绸之路”,可是路途十分艰险。而且当时是初唐时期,国家还没完全安定,边界地区非常不稳定,因此官府严禁一般人“出蕃”。玄奘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向朝廷请求西行,可是没有被批准。其他人都打了退堂鼓,玄奘想,不然就自己去。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等到了合适的时机。

贞观三年,长安一代庄稼歉收,官府允许百姓到有粮食的地区去找饭吃,28岁的玄奘利用这个机会,混在了逃难的灾民之中,悄悄地离开了长安,开始了漫长而又艰险的西行求学之路。

玄奘一路上历尽艰难,忍饥挨饿,越过沙漠时曾四五天滴水未进,也曾智斗盗贼,他的行为感动了很多人,于是许多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他们的帮助下,玄奘冒着生命危险,走了十万余里,历经四年,终于到达了天竺那烂陀寺,那是当时印度最高的佛教理论学府。

玄奘在那里向戒贤法师学习,终于将《瑜伽师地论》全部融会贯通。戒贤法师将《瑜伽师地论》教授给玄奘,同时也帮助玄奘完成了西行的真正夙愿。在那烂陀寺学习了5年以后,为了更广泛地了解印度,学习佛教,他离开了那烂陀寺,先后到了东印度、南印度、西印度,最后又回到中印度的那烂陀寺。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去拜访有学问的僧人,向他们学习佛教理论。

当时印度的大乘佛教主要分为中观派和瑜伽行派,两派之间的争论很厉害,于是玄奘用梵文写成了一部著作《会宗论》,提出了两派在某些地方的融合。

印度当时的国王戒日王很敬佩玄奘的品德学问,特地举行了辩论大会,请玄奘来参加,还邀请了印度的二十几位国王,四千多位僧人来参加。玄奘在会上宣读的论文据说18天内没有一个人能驳倒他,从而名震全印度,被印度人称为“解脱天”“大乘天”。

玄奘跋山涉水,从长安到印度,经过17年的游学,于645年回到长安,更重要的是他带回了梵文佛经657部,佛像、佛舍利150粒,受到了唐太宗的赞赏和推崇,并为他建立了长安译经院。玄奘把这些梵文的经书翻译成了中文,历经19年,翻译出75部,1355卷。主要经典有:《大般若经》六百卷,《俱舍论》、《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成唯识论》等。如今这些佛经在印度已经失传,玄奘的译本就成了研究古代印度文化的重要史料。

玄奘建立了翻译经文的新规定,提倡忠于原著、逐字进行翻译,这样既不丧失原本的意思,又便于中国人阅读。他通过翻译经、论,创立了中国佛学的一个重要宗派——“唯识宗”。

玄奘应唐太宗想要了解西域国家的要求,写了《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了西域、印度、锡兰等138个国家的历史、地理、宗教、神话、物产、气候、风土人情等,对后人考证丝路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1300年后,印度的考古学家根据他的记载,终于发掘出了埋没了几百年的古代印度佛教圣地——那烂陀寺遗址。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是按照玄奘经过的路线记述,清楚地反映了唐代中外陆路交通路线的脉络。

玄奘还在印度专门下功夫学了印度古代佛教的逻辑学,被称作“因明”,回国后又特地翻译了因明学的著作。他把印度的大小乘经学传入中国,充实中国的佛学,之后还把印度的历法、医学、天算、艺术等也传入了中国。

玄奘曾为戒日王讲解中国文化的情况,又介绍当时流行的“秦王破阵乐”,他还把老子的《道德经》翻译成梵文,介绍给古印度,而且把已经失传的“大乘起信论”重译为梵文,为印度保存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玄奘由于西行途中受到了风寒,以及常年翻译经文,身体受到很大的损害,于644年圆寂,世寿63岁。

所以说,历史上的玄奘法师绝不是《西游记》中那个肉身凡胎、优柔寡断的迂腐和尚,而是一位智勇双全、刚毅果敢的一代人杰。作为一位佛教高僧,一位大翻译家,玄奘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玄奘取经的故事,不仅为中国老百姓所熟知,也在印度广为流传。在印度的那烂陀寺旧址,还建有玄奘纪念堂。玄奘的名字将永远被人们记住。

3.鉴真东渡之旅

唐代赴日本传法的僧人鉴真,在日本国人被称为“过海大师”或“唐大和尚”。鉴真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人,14岁于扬州大明寺出家,曾巡游长安﹑洛阳等地,回扬州后,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讲律藏,身体力行地宣扬佛道精神,四十余年间,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先后达4万余人,江淮间被尊称为“受戒大师”。

那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33年即日本天平五年,僧人荣睿﹑普照随遣唐使者来到唐朝,走访大大小小成千上万座寺庙,持续10年,目睹了唐代高僧的佛道之气,最终决定邀请鉴真大师去传授戒律,这便是鉴真东渡日本的原因。根据史书记载,当时日本“中大兄皇子”即日本第38代天皇,称为“天智天皇”,与唐朝军队在朝鲜白村江交战,被唐朝军队以寡击众,3万精锐部队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但他与心腹大臣藤原镰足却没有怀恨在心,而是反过来思考自身的不足,开始踏入大唐国土,派出一批批的遣唐使和留学生去吸收大唐文化,打开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大门。

第一次东渡时,正值742年冬,鉴真及弟子21人,连同四名日本僧人,到扬州附近的东河既济寺开工造船,准备东渡。这件事也算是个大事,朝廷哪能不知道,当时日本僧手中持有宰相李林甫从兄李林宗的公函,因此地方官扬州仓曹李凑也就可以援助,这可是提前做好了文章。可是在东渡之前,与鉴真大师同行的徒弟跟一个和尚开玩笑,结果和尚恼羞成怒,当时海盗猖獗,于是和尚就诬告鉴真一行人造船为的是与海盗勾结,淮南采访使班景倩闻讯大惊,于是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不过很快就又把这些僧人们放出,同时勒令日本僧人立刻回国,这直接导致第一次东渡夭折。

等到744年1月,在做了周密计划筹备后,鉴真等17位僧人,其中还包括潜藏下来的荣睿、普照,在当时还连同雇佣的工人共85人,总计100余人再次出发。但是尚未出海域,便在长江口的狼沟浦遭遇狂风大浪,导致沉船,紧急抢修后刚一出海,又遭大风,漂至舟山群岛一小岛,五日后众人获得救助,转送明州阿育王寺安顿,大家开始深刻思考如何应对天象,并进行了周密计划,但是开春之后,越州、杭州、湖州、宣州各地寺院皆邀请鉴真前去讲佛法,于是第二次东渡又没有成功。

结束了巡回之后,鉴真回到了阿育王寺,着手准备第三次东渡日本,此事不知何时传到越州僧人那里,为了挽留住鉴真,他们便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潜藏在中国,想要引诱鉴真前往日本国土,于是官府将荣睿投入大牢,遣送至杭州,好在荣睿途中装病诈死,才得以逃脱官府法网,第三次东渡就此作罢。

在官府的严格控制下,江浙一带不便出海前行,于是鉴真决定从福州买船出海,带着30余人从阿育王寺出发,可是一行人刚到温州便被截住,原来鉴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灵佑担心师父一行人的安危,苦求扬州官府前去阻拦,于是淮南采访使派人将鉴真一行截回扬州,第四次东渡日本之行宣告失败。

虽然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是这一行人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继续筹备计划,等待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等到748年,荣睿、普照再次来到大明寺,诚心恳请鉴真东渡,鉴真携14名僧人,还配备了工匠、水手等35人,在阴历六月二十八日从崇福寺出发。为了顺风出行,鉴真一行人出长江后在舟山群岛一带停留了数月,直到十一月才决定出海前行。不料在东海之上,他们的船遭遇到强大北风,连续漂流大约14天后才看到陆地,16天后才顺利踏上岸边,竟发现已经漂流到了振州,于是选择入住大云寺,就这样这一行人在海南停留了一年,为当地带去了许多中原文化和医药学的相关知识,直到今天在海南三亚仍有晒经坡、大小洞天等鉴真一行人的遗迹。之后,他们选择向北返回,经过万安州、崖州、雷州、梧州到达始安郡,在始安的开元寺,他们一行人又住了一年,之后又被迎接到广州讲佛法,可是在途经端州时,荣睿病死在了龙兴寺。到达广州后,经过一些大师的讲解,鉴真又前往天竺,停留了一些时日。入夏之后他们继续动身。经韶州时,普照离去,在他们分开时,鉴真说不会再去日本。此时,鉴真由于水土不服,再加上旅途劳累,同时又被庸医所误,导致双目失明。接下来鉴真经过吉州、庐山、江州、润州江宁县,一路颠簸又回到了扬州,这是第五次东渡日本,仍旧不太顺利。

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备真备、晁衡等人前往扬州,再次恳请鉴真东渡。当时唐玄宗崇信道教,意欲派道士去日本,可是被拒绝,因此便下令不允许鉴真出海,但是鉴真秘密乘船至苏州黄泗浦,转搭遣唐使大船,终于,在当年十二月二十日,抵达日本萨摩,成功踏上日本岛。

鉴真东渡日本之旅,对日本文化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其佛教、医学、书法、建筑、雕塑等方面均有深远的影响,同时鉴真主持修建以大唐佛殿结构为蓝本的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建筑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