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朝过节的气氛浓郁,仪式感强,庆祝方式多样,到处欢天喜地,尽显歌舞升平的盛世风采,无论是皇亲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无不享受着节日的喜庆。
1.唐朝的“春节”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春节期间,人们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蕴含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的希冀和对来年深深的祝愿。
而唐朝的“春节”,处处显示出盛唐文化的雄厚积淀和与众不同的磅礴之气。唐朝的春节文化继承了远古的习俗,又在汉代、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比如燃放爆竹、祭祀先祖、洒扫庭院,停市休业、贴换桃符、张灯结彩以及把酒言欢等。
先来介绍下唐代帝王宫廷守岁风俗。除夕这一天夜里,负责祭祀和礼仪的官员太常寺卿就会带领手下的官吏们,领着数千皇家歌舞乐团的男女队员们,在大殿前表演“傩舞”,这大概是一种类似驱除邪魔瘟疫的古老习俗。每当这个时候,宫中就会燃起巨大的蜡烛,焚烧起沉香,使夜晚恍如白昼。皇帝和嫔妃以及皇家子女们都会前来观看,皇帝兴致所起,会大摆宴席,开怀畅饮一种叫作椒柏的酒,手下文臣会不失时机地进献应景诗文,以歌颂皇帝的功德和大唐盛世的豪华奢侈。
正月初一这一天,会举办元日大朝会,这算是一年里最隆重的朝会之一,不但在京师的文武百官必须打卡上朝,不准迟到,而且各地的地方官也会派使者或者亲自进京贺朝,连远方的附属国也都要派人来送礼朝贺。在这个最佳时刻,皇帝要换上崭新的龙袍,接受衣着同样光鲜的百官朝贺。在盛唐时,皇帝还要接见远方少数民族首领和附属国使臣的朝拜,这是礼数,更是盛唐大展国威的光荣时刻。
皇帝在接受各方朝拜之后,要在皇宫大摆宴席,以致筵席纷陈,长达数里,款待文武百官和四方使臣。唐朝的国宴全凭皇帝一时兴起,比如贞观三年(787年)正月甲子,唐太宗就大宴群臣,奏九部乐,以歌舞颂扬太平盛世,并命宫中以舞狮子为乐。
在民间也同样热闹喜庆,除夕之夜,吃年夜饭,喝花椒酒,当时百姓的礼俗为饮酒时捻起盘子中的花椒放一点到酒杯中,说是驱寒祛湿。吃过年夜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守岁。
杜甫就写过“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的诗文,而储光羲在诗中写道“阖门守**,燎火到清晨”。诗中描述的就是唐朝时民间吃团圆饭和守岁的美好情景。正月初一,家家户户燃放爆竹驱逐一种叫作“年”的怪物,相传沿袭汉代习俗,家里人相聚饮酒,请客赐福,用木质桃符以辟恶祛秽。
因为唐朝人喜欢交际、热闹,正月初一时,长安城里家家户户都设着酒宴,邻居们相互拜年,走到谁家吃到谁家,叫“传座”,所以在这天大家不会在每一家吃得太饱。人们还喜欢于这天清晨,在院里竖起一根很长很长的竹竿,底部埋扎在土里,竿顶飘悬着纸或者布做的长条形旗子,在寒风中抖动,这种竹竿也叫“幡子”。
还有,元日时要喝过年专用饮品:一种叫“屠苏酒”,另一种叫“椒柏酒”。“屠苏”是一种中药剂,由大黄、白术、桔梗、蜀椒、桂辛、乌头、菝葜7种药材混合制成。据说这两种酒喝了都能驱邪解毒延年益寿。在喝这种酒时有一种十分有趣的习惯,就是要从全家最小的孩子开始先喝,据说是因为小孩又长了一岁,所以要先喝酒庆祝,而老者又少活一年,所以要等孩子喝了再喝。当然,在酒席上还会有道特殊的菜——“五辛盘”,分别放着五种蔬菜,有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吃“五辛盘”就是为发散五脏郁气,预防发生瘟疫时不闹病。
2.唐朝的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说到“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这本书中,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唐朝时国泰民安,国力强盛,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等各种节日可是一个不少。
“中秋夜,月儿圆”,唐朝流行“拜月”,这可是唐代女性中秋之夜最爱做的事情。这一天,最为活跃的就是女孩子,因为当时的习俗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那么拜月是怎么拜呢?“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写的诗歌《拜新月》是这样说的:“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意思就是说简单的拜月要注意两点:一是下跪,二是祈祷,一定要轻声细语,特别是还没结婚的女孩子,要矜持,保持淑女形象。讲究的拜月,程序就要烦琐一些:设一个祭位,摆上祭拜用的食物水果,面朝月亮的方向拱手而拜,拜完还要烧纸钱。“嫦娥奔月”的神话诞生后,月亮更被拟人化了,嫦娥成了月亮女神的化身。月亮是嫦娥的居住地,拜月亮也就等于拜嫦娥。那么祭拜的时候说点什么呢?祈祷的时候可以请求嫦娥赐予“美丽容貌、幸福爱情、美满家庭”,就是所谓的“貌似嫦娥,圆如皎月”。
女子拜月,那么男子就来赏月。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外出的人们都会回家和家人一起过节。全家人聚在一起,或者与好友一起,吃月饼、喝酒、聊天、看月亮。有些人回不了家,看着圆圆的月亮,浓厚的思乡、盼望团圆的感情便油然而生。文人则对月作诗,留下了诸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经典诗词。
八月中秋,正是丹桂飘香、鲜花盛开的季节。因此,在唐代,中秋节除赏月之外,还有赏桂的习俗。看着月亮想着月中的桂树,又欣赏着人间的桂树,增添了节日情趣。在中秋之夜,人们围坐在桂花树下,点着红烛,品尝月饼,彻夜长谈。抬头遥望月宫,影影绰绰的“桂树”,总能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有道是:“八月十五月正圆,月饼酥软香又甜。”中秋节少不了吃月饼,月饼若不在中秋节吃,便缺少了应有的韵味。在当时,月饼被称为“胡饼”,传说唐朝天宝初年的中秋节时,唐玄宗和杨贵妃在赏月,唐玄宗觉得胡饼虽然好吃,但是名字不好听,杨贵妃看到一轮明月提议就叫月饼吧,于是胡饼正式改名为月饼。另外,古代人吃月饼讲究众人吃一个,按人切块,每人一份,没回家的家人,也要留一份给他。
3.唐朝的端午节
在唐朝,每到端午,长安城中可是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气氛。过端午必不可少的就是包粽子、吃粽子。粽子又叫作“角黍”,用菰叶,也就是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就称为“角黍”,传说是为纪念投江的屈原而制作的。端午节那天,长安城中的家家户户都会起个大早,忙着包粽子,蒸粽子,吃粽子。那时候粽子的形状已经有很多种了,有角粽、菱粽、筒粽、锥粽等。唐朝人最喜欢吃的是蜂蜜凉粽子,吃起来清清爽爽,香甜可口。当时在长安城中还流行“百索粽子”和“九子粽子”。百索粽子就是用五色彩丝绑起来的粽子,早在南朝时期就已经非常普遍了。九子粽就是用一种名为九子蒲的草叶包的粽子,顾名思义,就是多子多孙的意思。
端午节时,唐朝人还流行玩一种叫射粉团的游戏。据《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唐代每到端午节,宫中便造粉团角黍,粉团就是类似麻团的一种点心,用糯米制成,外面裹着芝麻,在油中炸熟而成,简单地说,就是油炸的糯米团子。但这些粉团不是谁都能吃得到的,他们会将这些粉团放在盘中,拿小弓箭射中才能吃到。玩这个游戏的大多数是女人和小孩子。除了“射粉团”,长安城中还流行另一种端午游戏,叫作“斗百草”。斗百草分为文斗和武斗,最先是从武斗开始的。武斗一般是孩子玩,玩法就是两人分别手持长草,各打一结,然后把对方的草勾住,用力往后一拉,把对方的草拉断为赢。这种玩法其实类似现代的孩童游戏,只不过常见的是用树叶的茎部互相拉,看谁的树叶茎部先断开。
“文斗”就是大家收集各种花草,然后互对花草名,一般收集花草种类最多的人会获胜。要是能够搞到奇花异草,也能弥补数量的不足。唐中宗时,乐安公主为了能够赢得斗百草,端午前就特地派人前往南海取一种比较罕见的“美须草”跟人斗草。
有句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挂艾草和菖蒲则是唐代开始的传统。艾草是一种治病的药草,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的功效,而菖蒲的叶子很像锋利的宝剑,将这两样东西挂在门的两边,寓意着除百病、斩妖邪。
端午节的赛龙舟可是一年一度不可错过的精彩活动。唐朝人赛龙舟一般是在上午,有时候下午也比赛。比赛那天,百官要亲临现场观看。因此,比赛前需要搭建彩台,除了给官员搭建的彩台外,有权势的富豪们也会在河岸边自己搭棚,一边喝酒,一边观看表演。如果天气好的话,皇帝也会前往,与民同乐。
端午节下午人们还会举办家宴。百姓家中因为照明设备不足的关系,家宴一般开始较早。家宴上要吃粽子,喝雄黄酒、菖蒲酒,给小孩涂雄黄。还讲究吃新鲜蔬菜,民间称之为“尝新”。更有趣的是,唐朝的端午节还流传着互赠礼物的习俗,人们在端午这天,总是要互相赠送彩丝编织物或其他物品。这一天皇帝会送给臣子扇子、粽子、衣服、五色线等东西。唐太宗就曾送了长孙无忌一把纸扇,上面写着“鸾凤蟠龙”等字,并跟长孙无忌说:“一般端午节人们都是送衣服、粽子这些小玩意儿,可是我今天要送给你纸扇,让你们‘庶动清风,以扬美德’。”
孔子说过“来而不往非礼也”,皇帝送了臣子礼物,臣子们也要回赠。回赠的种类有很多,无奇不有,以扬州最为奇特:送了一面大铜镜。每年端午前的一段时间,扬州官府就要雇佣能工巧匠在扬子江中心的船上制造上供皇帝的铜镜,称为“天子镜”。镜子背面是九条飞龙的浮雕,因为技术含量很高,所以很难制成。由于这面镜子是在端午节铸成,具有镇邪辟恶的作用,因此意义非同寻常。
4.唐朝的元宵节
有一首诗非常完美地描述了唐朝时元宵节的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唐朝老百姓眼中,这个节日可是充满诗情画意和浪漫主义的色彩。其实在几千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年轻女子是不能随意出门抛头露面的,唯有元宵节时才可以出门娱乐。
唐朝的元宵节也有灯会,而且场面十分热闹。在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中,长安的灯市规模浩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同时皇帝还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那可是极为壮观。
长安兴庆宫前还会举办大型“元宵晚会”,根据《明皇杂录》中记载:“金吾及四军士兵,列明阵仗,盛列旗帜,皆披黄金甲,衣短绣袍,太常陈乐。”宫中所选出的数百名歌女,头戴花冠,身穿霞帔,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装束一妓女皆至三百贯。太常寺乐工演奏破阵乐、太平乐、上元乐,大象、犀牛也纷纷入场,随着音乐鼓点起舞。府县组织的龙灯旱船、马戏、斗鸡也来助兴,彻夜灯火辉煌,歌舞升平,好一派热闹的场景。
元宵节休假三天,不关城门和坊门,取消宵禁的限制,允许人们出门赏花灯,就是老百姓口中的“放夜”。唐朝的女子也同时被予以放令,她们上街往来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灯月映照下的人儿衬托得格外美丽,元宵佳节,良辰美景,五彩斑斓的花灯,营造了温馨浪漫的气氛,待字闺中的女子得以走出深闺。古代的青年男女借观灯之机,相约幽会,成就了无数的良缘美眷。
关于元宵节放灯的习俗,据《旧唐书》记载,“正月望,胡僧婆陀请夜开门燃百千灯,睿宗御延喜门观乐,凡经四日。”正是由于这位僧人的请求,得到了唐睿宗的许可,从而打开唐朝官方正月十五燃灯的先河,也带动了元宵节灯会的节日热闹气氛。这个灯会极为奢侈盛大,可谓昼夜不息。
710年,唐中宗和韦皇后一起微服出宫观灯,同时还准许贵戚百官任意到市里坊间观灯,在当时还出现了利用热动力学催动花灯转动的“影灯”。到了713年,宫廷灯会更为大手笔,据史书记载:“上元灯节正月十五、十六夜,在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
到了唐玄宗时期,20丈高的灯轮、灯树已经不够用了,唐玄宗在洛阳时到上阳宫,大量陈设花灯,还有露天篝火。从内宫到外殿,都燃起蜡烛。当时有个灯匠名叫毛顺,想出以丝质薄绸,巧制出楼阁30间,高150尺。在上面挂有珠玉金银的灯饰,微风一至,相互碰撞,发出悦耳的声音。还加上以龙凤、虎豹形状的灯笼,做出腾跃飞翔的样子,栩栩如生,不像出自人工。
此外,唐朝的元宵活动还有踏歌。有首唐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面,李白提到的友人汪伦,是“踏歌”而来。按照字面含义,汪伦边走边唱,是他心情愉悦、随性而为的一种行为。其实踏歌并不是那么简单,踏歌又叫踏谣,本来是我国原始舞蹈的一种,唐朝将其定为元宵节的活动之一,在皇宫内,主要由官方组织宫女或教坊女集体参与表演的大型歌舞活动,而老百姓的节日活动也充满了踏歌的欢乐。
踏歌之外,还有百戏。所谓百戏,类似于现在的杂技表演,也就是耍猴、吞铁剑等表演。还有拔河、角觝(现在叫“相扑”)。
唐朝元宵节这天都吃些什么呢。其实在唐朝之前没有节日专用食物,到了唐朝才开始有,排在第一位的可不是元宵,而是白粥或肉粥;第二位是面茧,这是一种用糯米做成的蚕茧形食品,也可以用来祭祀蚕神;第三位是丝笼,据考证,丝笼不是竹子做的笼子,而是一种用麦面制作的饼状食品;第四位是火蛾儿、玉梁糕,据考证,火蛾儿应该是一种油炸食品,玉梁糕可能是由米粉或麦粉制成的糕点;第五位是《太平广记》中所记载的一种食品,它的造型是圆形的,主要用面制成,而且面中有南枣做成的馅儿,经油炸之后,其味脆美,不可名状,很像现代的油炸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