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医疗和教育则是日常生活的重中之重。由于唐朝农业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的相对稳定,唐朝的医疗和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1.唐朝的医疗
在唐朝,医疗体系和医学水平远没有现在发达,那么,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看病的呢?
其实在当时,太医可不是随便被指使的。当时的太医署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和教育机构,主要是负责发布医疗政策和培养专业医生的,不专门给人看病。
真正给人看病的不叫太医,而是被称作医师、医正、医工等,这些医师主要负责为官员、军队、官府的工匠以及官府供养人员,还有宫女太监等人看病,他们的办公场所叫“患坊”,可以理解成宫内的小卫生室。如果太监或者宫女生病了想让医师医治,肯定不能让医师到你的卧室来看病,需要自己走过去或者被抬过去才行。
而皇帝、皇后、皇子、公主以及地位比较高的宠妃等,生病以后一般不会叫太医署的人来看病,“尚药局”才是真正为他们服务的机构,隶属于殿中省。殿中省是一个总掌天子衣、食、住、行、医及出行礼仪的机构,长官是“殿中监”,把他称为为皇帝服务的老管家可能更形象些。
尚药局奉御是最高级的太医,只有两人,官位正五品,算是中高级官员了,而且他们在理论上算是全国水平最高的医生了,一般给皇帝和皇后看病,而宠妃能不能让他们中的一位前来看病,就要看受宠程度了。那么,到底是谁来负责为后宫妃嫔治病呢?其实,尚药局里还有四名司医,八名医佐,只是在品级和医术上比尚药局奉御差一些,他们便是为后宫妃嫔以及公主、皇子等人服务的。当然,如果宠妃受皇帝宠幸,皇帝会亲自命令最高等级的奉御给她看病。需要一提的是,皇宫里的医疗活动有严格流程,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监视随意走动。
由于古代医生看病需要按脉诊断病情,医生在给后妃诊断时,一般隔着帷帐按脉,向旁边的宫人询问症状,如果掀开帷帐看后妃的脸则是一种逾礼的行为了。我国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在给国王看病时采用的是“悬丝诊脉法”,这并不是小说的虚构,而是唐朝时期真正发生过的事实。孙思邈就曾通过细线诊断出皇妃的脉搏跳动,这也是他被称为神医的原因之一。
医生做出诊断以后,把该用的方子和如何配制药物写下来,交给专业人士配制,然后就被带出皇宫等候下次传召。这还是赶上了开明的好皇帝,肯让男医生进宫来给自己的嫔妃看病。要是皇帝对男医生比较有戒心,那不管后妃的病有多严重,也不会传召男医生。一般就会找宫廷里的女医生凑合着治一下就算了。
这些所谓的女医生水平也有限,都是一些从官府的奴婢里挑选出来的聪明的未婚女,跟着医学教授学习一段时间,学习一些安胎、难产、疮肿、伤折和针灸等治疗技巧,顶多学习五年,就会被派去为人治病了。可想而知,她们与尚药局的太医们差距有多大。
除了皇宫里看病难,那贵族官僚家庭,生病以后该怎么办呢?既然不是皇宫里的人,基本也就与尚药局的医生绝缘了,除非是皇帝的宠臣心腹,得到了皇帝的亲自批准。不过,尚药局的医生们也有偷着接私活的,但他们的诊疗费很高,很多人就算是倾家**产也未必能请来一次。太医署隶属于太常寺,确实可以为贵族看病,而且五品以上的官员还能公费医疗。不过架不住人太少,这些机构的专业医生加上其他人员,总共才三百多人,这与长安城里的十几万人来说对比悬殊,平均两千人也轮不到一个医生。
唐朝与前代相比还是比较重视医疗的,不仅长安城有太医署机构,各地方政府也都设有医学博士、助教等来培养学生,协助当地的医疗工作。如果某地发生大规模疫情,这些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还会携带药材前去救治百姓。因为古代医学书籍比较匮乏,老百姓缺少治病良方,皇帝便要求大臣将一些常见病的药方刻在石头上或者人群密集处,让更多的人看见。
2.唐朝的科举
唐朝诗人孟郊的《再下第》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其意义深远,包含他参加科举考试一路上的心酸与泪水,这个过程中他所经历的感受也表露在这首诗的字眼当中。孟郊在科举考试中一再受挫,几番努力,几番挣扎,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拥有最真切的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他终于憋不住心中的郁闷,于是就挥笔写下了这首诗。但是孟郊没有灰心丧气,连败连战,终于在贞元十二年(796年)50岁时金榜题名。
说到唐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根据史书记载,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员选拔的控制。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积极推进科举制度改革,选拔了大量寒门人才,可谓给很多人提供了机会。
科举的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考试的内容十分复杂,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等五十多种科目,最为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科举考试的科目虽多,但方法却只有五种,即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逐渐重要起来,许多宰相权臣等都是进士出身,由于考试时间都在春天,因此科考被称为“春闱”。随着所考的科目难易及成绩优劣不同,所获得的品位也不同。秀才上上第为正八品上,明经上上第为从八品下,而进士考试获甲等的,为从九品上,以下类推。
自唐玄宗开始,省试一般由礼部侍郎主持。参加朝廷省试的考生要在当年十月到长安去报到。省试时,考场内部都用荆席围隔,考生们坐在廊下答题。考生进入考场时,须自带水、炭、脂炬、餐具、笔墨等,经胥吏唱名、搜检衣物,方可依次入场,这种监督考试制度也类似于现代的考试模式。当时还采取试卷糊名,就是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密封起来;还进行誊录即将考生试卷另誊写一份送给考官评阅,以免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考试时间灵活可变,还可以夜以继日,但一般是日暮后烧尽两三支木烛,便须交卷。
参加完科举考试后,就需要等待结果,被录取称为“及第”,第一名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状元”,新科进士互称“同年”,主考官叫“座主”或者“座师”,被录取的考生便是他的“门生”。
新录取的进士有一种礼节,他们都要到杏园去举行宴会,称“谈话宴”,这时要选出两名少年俊秀的进士为探花使,令二人游遍名园,采摘各种名花点缀宴会,这就是孟郊在其登第诗中所写的样子。
新进士们同时还要到慈恩寺大雁塔题名留念,称为“题名会”,又要大宴于曲江亭,所谓之“曲江会”。新科进士的各种聚会庆贺活动中,有很多王公权贵参加,很多权贵就在聚会中甄选女婿。
这些考生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俗话说就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唐代科举取士规模很小,进士科及第很难,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新科官员中通过科举考试录用的,只占5%左右,而且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做官,意思就是下一步还要经吏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职。选试包括身、言、书、判四个方面,先考书、判,即考其书写工整、文理通达的程度,然后再试身、言,即观察是否相貌端正、口齿清楚。
但是若选试未过,则可求当权官僚为之“论荐”,即向朝廷保举求官。再不成,便到藩镇节度使处去做幕僚,过一段时间争取被保举得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考中进士后,吏部考试三次都没有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在武则天时期,女皇帝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一旦通过了考试,学子们可以到殿堂之上由皇帝亲自考问,这是莫大的荣幸,但在唐代,殿试还只是偶然行为,没有形成制度。武则天时期还开设了武举,考试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科目,由兵部主考,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武举考试在唐朝末年的混乱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朝的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的选士制度上有了新的发展,它总结了汉代到魏晋南北朝的选士经验教训,比较详明严密地开创了考试取士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多少要凭点才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就可能使出身低微的学子有进入仕途的机会,打破旧的严格的封建等级界限,选拔某些有才干的人。与察举和九品中正制相比较,它是比较进步、比较合理、比较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同的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制度模式,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也会涌现出不同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