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我们现在的节日很多,庆祝方式也多种多样,但追根溯源,很多节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比如春节、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等。在娱乐活动相对比较匮乏的古代,节假日庆典活动也算得上是他们的娱乐活动了。
1.春节习俗的萌芽时期
说起中国最大的节日,那肯定是春节。春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春节俗称年节,又称作大年、新年、新岁。其实,春节最早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祖活动,通常在年初和年末进行。在当时,那可是中国最重要、最古老的一个传统节日。那么,当时春节具体的日期是什么时候呢?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主要的日期是除夕夜和正月初一。
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表示庆贺。当时主要的活动有祭拜祖先,祈求风调雨顺,除旧布新等。这些活动往往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从腊月二十三起,也就是进入小年开始,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比如打扫房屋,沐浴更衣,准备过年的吃食用具等。无论哪一种活动都体现了辞旧迎新的主题。人们满怀热情,以盛大的仪式来迎接新年和春天的到来。
过年又叫年节,年节这个称呼也是和谷物收成有关的。在古代,谷子一年一熟,五谷丰登就是丰收年。可见春节这个节日也和人们的农耕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也是用春节来庆祝一年一度的丰收。
作为新年风俗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们会请灶神、门神、财神、喜神等各种神灵,向他们祈求庇佑。春节也是合家欢乐、共享团圆的日子。人们在除夕夜欢聚一堂,共同吃团圆饭,全家人一起守岁。除了那些祭拜的活动之外,一般在正月初一后,还有各种各样的狂欢节目,比如耍狮子、扭秧歌、踩高跷、杂技等。这些都为春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氛围。春节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直到今天,不过其中祭祖、祭神这样的活动相对而言已经淡化,其他习俗大多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那么,春节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什么体现呢?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鲁国就有了迎春的习俗,俗称为“春祭”或者是“腊祭”。相传,孔子在春祭后没有得到国君分给大臣的应有的祭肉,于是非常生气地离开了鲁国,前往卫国,并开始周游列国。早在西周初期,已经有了一年一度的在新旧岁交替之时庆祝丰收和祭祖的活动,也就是年的起源。对每个中国人来说,年都是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时刻,它蕴含着文化的精髓,是文化的积淀和文明的见证。
春秋战国以前,古人就专门用一种形状像铜钱的物品来祈福。这是一种辟邪的铜钱,叫压胜钱,或是花钱。据史书记载,春节前后人们都会互相赠送压胜钱,称为馈岁,蕴含着希望彼此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的意思。如今过年期间,孩子们一般会收到长辈的压岁钱。这和当时的情况类似,可以看作古俗的遗风。
关于除夕,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在上古时期,有一种叫“年”的非常凶猛的怪兽,它生性极其残暴,平时都在深山老林中埋伏着。更可怕的是,它喜欢吃人,所以人们对它感到非常恐惧。幸运的是,它一般不会出来,只有当每年的岁末,也就是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才会出来作恶。所以,人们总是在天还没有黑的时候就早早地关上了自己家的门。为了免受年的攻击,人们都时刻防备着,不敢睡觉,直到天亮。第二天,人们都各自打开房门,看见邻居们平安无事后才会松一口气,互相道贺彼此相安无事。渐渐地,人们发现了年的弱点,它往往十分害怕爆竹和红色的东西。爆竹实际上用火燃烧竹子发出的噼啪声。人们发现了年的这一弱点后,在每年的除夕夜便纷纷穿红挂红,燃烧爆竹,制造这种热闹的景象,一方面可以表示庆祝,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年示威,把年吓跑。从此年就再也没有来过。这就是除夕的传说。
春秋战国时期的春节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活动。有些和当代的春节习俗一样,也有一些可能会有所差异。这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正常现象。
春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深刻无比的意义。我国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可以从当时庆祝春节的方式中得以体现。无论是最初祭祀、祭祖的目的,还是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抑或是为了驱赶“年”,这些史实和传说中都凝聚着古代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情感。
2.介子推与寒食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诗中渲染了清明时节凄婉、悲凉的氛围。清明节距今有大约2500年的历史了,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时期往往降水量增加。清明节源于古代帝王将相们的祭祀之礼,渐渐地,民间也开始纷纷效仿,选择在清明期间祭祖扫墓,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清明节。清明节的前一天就是寒食节。如今可能更多地提及清明节,而不再强调寒食节。
寒食节是春秋时期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形成的节日。据说,当时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人心思狠毒,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承皇位,不惜设计杀害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叫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为了不遭受骊姬的毒害,晋文公便放弃荣华富贵,逃了出去。晋文公出逃期间饱受磨难,受尽各种屈辱,许多和他一起出逃的大臣们受不了逃亡的生活,也都渐渐离开他,各自寻找出路去了。只有几个人还算忠心,始终追随着他,这其中就有介子推。由于当时他们是在逃难,所以经常饥寒交迫。有一次,晋文公饿昏了过去。介子推为了让晋文公有吃的,不至于被饿死,于是从自己的腿上割了一块肉,在火上烤熟了之后给晋文公吃了下去。在介子推的细心照料和辅助下,十几年后,晋文公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并且当上了君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当上晋国的国君后,晋文公自然是要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兄弟进行封赏。可是他偏偏忘了给介子推封赏。这时,有人站出来为介子推打抱不平。晋文公这才想起之前介子推为他做过的那些事,觉得十分愧对他,于是派人去介子推家里,要给他封官,还要给他许多赏赐。然而,派去的人已经去了好几趟了,可是介子推一直没有出来。于是,晋文公亲自上门去请,可介子推还是不愿意见晋文公,甚至带着母亲躲进山里去了。晋文公还是不肯罢休,便让他的军队去山里寻找,也没有找寻到介子推的踪迹。就在这时,有人出了一个坏主意,准备在山的周围都点上火,只留一个地方。只要火烧起来了,介子推肯定会逃出来的。晋文公听信了这个人的主意,果真让人放火烧山。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火灭了之后也不见介子推出来。后来,人们在山上找到了介子推和他母亲的尸首。他们二人正抱着一棵被烧焦的柳树。晋文公后悔不已,对着介子推的尸体又哭又拜。后来,有人在那棵柳树下面发现了一个树洞。树洞里面有介子推衣服上的一块布,布上面还用鲜血写着一首诗。这首诗的大致内容是规劝晋文公要做一个清明的君主,时常反省自我。晋文公看到之后很感动,于是就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安葬在那棵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他又把那座山改名为“介山”,还在山上建立了一座祠堂。而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就成了寒食节,晋文公还规定每年的这一天不准烧火做饭,只能吃一些寒食。
安葬好介子推之后,晋文公取了一段烧焦的柳树枝,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并时常对着它感叹“悲哉足下”。“足下”这个词就源于这里,他是对同辈或上级的一种尊敬的称呼。第二年,晋文公带着许多大臣到介山去祭奠介子推。为了表示对介子推的深刻哀悼之情,晋文公穿着素服,徒步登山前去祭奠。这一年,坟前的那棵柳树又死而复生,随风飘摇。晋文公看了很是激动,就像看到了介子推似的。他怀着敬畏之心,走上前去折了一个树枝,编成花环戴在了头上。晋文公还给这棵死而复生的柳树赐了一个名字叫“清明柳”。此后,这一天就成了清明节。
晋文公还是很有自省能力的,他时常把介子推的血书带在身边,用来鞭策自己。自此,晋文公更发愤图强,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晋国的百姓们也可以安居乐业,生活得幸福美满。百姓们也都感念介子推的恩德,非常尊敬和怀念他。大家都自觉遵守规定,在那一天杜绝一切烟火,只为了追忆介子推,甚至有人还用枣泥和面粉捏成燕子的形状,用柳条穿起来插在门上,认为这样就可以召唤回介子推的灵魂。这个柳条的名字叫“之推燕”。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和寒食节就流传了下来,成为民间一个重要的祭祖扫墓的节日。寒食节和清明节的规定也被后人们牢记在心里。
每年的寒食节人们都只吃冷食,不生火做饭。其中,北方人和南方人的吃食也都不太一样。在北方,人们在那一天会吃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冷食,通常多为枣做的饼子或是大麦做的糕点等;而南方人则会吃一些青团和糯米糖藕。与此同时,每一年的清明节,人们也会把柳条编成一个圈环戴在头上,并且在门前插上柳条,以表怀念。
寒食节还有许多别的名称,比如“禁烟节”“冷节”“百五节”等。按规定,寒食节是在冬至以后的第105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一两天。随着时代的发展,寒食节渐渐产生一些其他的风俗,像是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
3.“姑姑节”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多数节日一直流传到现在,尽管某些庆祝方式或者其他细节发生了变化,但总归是传承了下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至今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的节日。然而,也有一些节日由于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化,渐渐变得不再那么重要,甚至人们可能都不知道有它的存在,“姑姑节”就是其中之一。相信不少人都不知道这个节日吧。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姑姑节”的起源和习俗到底是什么呢?
“姑姑节”其实是和传统的农业社会有着一定关联的,在历代的发展中又有着不同的名称。“姑姑节”又名“走麦节”,到了宋代也叫“天贶节”。这个节日根据不同的地区,还产生了不同的叫法。由于各地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背景不同,在我国山西运城地区,这个节日俗称“走麦罢”;在山东地区又叫“望夏”;而“请姑姑”“姑姑节”则是河北地区的俗称。除了名称不同,这一节日在各地区的习俗也各不相同,形式上也存在一些差别。比如,在山西的运城地区,以及中条山以北的各县,在“姑姑节”这天就有母亲给出嫁的女儿送食物的习俗,通常所送的食物有莲花馍、粽子、鸡蛋、枣馍、杏等。中条山以南地区的习俗则是出嫁的女儿带着礼物回娘家,礼物主要是新麦花馍。不管各地的习俗是怎样的,“姑姑节”都是麦子成熟后收割的那段时期。
“姑姑节”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关于这一节日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春秋时期晋国有一名宰相叫狐偃。他是晋文公的一个大功臣,在晋文公流亡他乡之时,始终保护和追随着晋文公,对他不离不弃。后来晋文公重新回到国家掌权,封他为丞相。
狐偃为人机警干练,完全能胜任丞相一职,因此晋国的大臣乃至普通百姓都对他十分爱戴和敬重。六月初六是狐偃的生辰,每到这天,狐偃家门庭若市,人们蜂拥而至,都前来给他送礼拜寿。渐渐地,狐偃开始变得骄傲起来,摆起了架子。时间长了,人们自然也对他有所不满,不再像以前那样爱戴他了。但是人们又碍于他的身份和地位,都不好发作。赵衰是狐偃的亲家公,也是当时的功臣。他对狐偃的所作所为很是反感,于是就直言相劝。然而,狐偃丝毫听不进去,而且还当众责骂赵衰。赵衰本来就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不久就被狐偃气死了。狐偃的女婿厌恶岳父的行为,没想到他还把自己的父亲气死了,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替自己的父亲报仇。
次年,晋国由于遭遇自然灾害,夏粮不足,狐偃奉命出京放粮。离京之前,狐偃说自己一定会在六月初六之前赶回来过生日。狐偃的女婿听说后,决定在六月初六这天寿宴上杀了狐偃,为父亲报仇。狐偃的女婿自然先要探一探妻子的口风,于是就问她:“天下的老百姓是不是都恨我的岳父?”狐偃的女儿对父亲的种种行为也颇为不满,就顺口答道:“我们自己家人都厌恶他的所作所为,就更不要说其他人了。”听了妻子的回答,他就脱口而出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妻子听后非常震惊,但是一想到自己父亲的种种不好,就说:“我嫁到你家了,就是你家的人了,你看着办吧。”她嘴上虽说不管,但毕竟那是她的亲生父亲,从此她每天都坐立不安。她一方面怨恨父亲狂妄自大,对亲家无情无义,可另一方面又想起父亲的好,觉得自己不能见死不救。于是,在六月初五的这天,她跑回娘家把一切都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十分着急,就派人连夜给狐偃送信。狐偃的女婿发现妻子不见了,就知道她肯定是回娘家了。他自知事情败露,就垂头丧气地在家等着岳父回来责罚。
到了六月初六那天,狐偃果然一早就跑去亲家府上。然而,狐偃却若无其事地和女婿聊天,还亲自把他请到了自己家里。那年寿宴上,狐偃当着众人的面说:“老夫今年放粮,亲眼看见百姓们生活疾苦,食不果腹,颇有感触。我深知自己这些年嚣张跋扈,狂妄自大,总是办错事。如今,我不能一错再错了。今天贤婿本想设计害我,然小女顾惜养育之恩前来通知我,尽了孝道,我非常感动,也很后悔。女婿是想为民除害,替天行道,我不怪罪他。女儿如此待我,尽了大孝,当受我一拜。希望贤婿看在我女儿的面上,从此一笑泯恩仇,两家和好如初吧。”
自此以后,狐偃果然是真心悔改,翁婿两人的关系比以前更加亲近。为了记住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初六都要请回女儿和女婿,并且好好招待他们。后来,百姓们知道了这个事情,也都纷纷效仿,都在六月初六这一天接女儿回家,寓意是消除怨恨、免除灾难,图个吉利。时间久了,这一天自然就成了习俗,流传了下来。就因为这样,才有了这个叫作“姑姑节”的节日。
在这一天,陕北地区有“六月六,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熬羊肉”的习俗。此时正值收获的季节,为了庆祝丰收,庄稼人都会接女儿回娘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也有不同的庆祝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姑姑节”都体现了农民们丰收的喜悦以及祈求平安、团圆的好寓意。
4.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了。当时人们把农历的五月初五作为端午节,所以以前又叫“端五节”。后来可能是因为把端午节选在五月的第一个午日,所以才有了端午节这个称呼。又因为初五正是登高顺阳之日,所以又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有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别名。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大多是一样的。
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自然民间也有许多民俗活动,主要包括女儿回娘家、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和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其中最常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和赛龙舟了。关于端午节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其中有关屈原的传说最具代表性。
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2000多年来,他的诗篇被后人传诵,他的爱国精神更是受到世人的景仰。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离骚》《天问》《九歌》等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诗篇。因此,端午节又叫“诗人节”。《史记》中记载了屈原的一生以及端午节由来的故事。
屈原当时是楚怀王的大臣,他提出了许多富国强兵的思想,是一代贤臣。屈原主张联合齐国对抗秦国,不料却遭到贵族阶层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后来他受到小人的迫害,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在外。流放期间,屈原仍然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并在此期间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目睹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却无能为力。于是,他在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随后就投身汨罗江,以死明志,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篇章。
得知屈原投江而死后,楚国的百姓们伤心欲绝,于是纷纷奔走到汨罗江边去悼念屈原。渔夫们在江面上来回划着船,企图找到屈原的尸首,将他打捞上来。还有渔夫拿出一些准备好的食物,如饭团、鸡蛋等,把它们丢进江里,他们认为这样江里的那些鱼虾们就有吃的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尸体了。后来人们纷纷仿效这位渔夫的行为。还有一位老医师把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这样可以使河里的蛟龙水兽晕倒,就不会伤害到屈大夫了。再后来,为了防止蛟龙咬了饭团,人们还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面缠着彩色丝带的法子,于是渐渐地就有了粽子这种食物。
从此以后,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据记载,春秋时期的“角黍”是用菰叶包黍米做成的,呈牛角状;“筒粽”则是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流传至今,每年的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后来,粽子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而且不同地区有不同风味的粽子。比如,北方多包小枣,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除了吃粽子之外,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主要习俗。这个传说和往江里投粽子很相似。相传当时楚国百姓都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因此许多人划船前去追赶,看看能不能把屈原救上来。人们争先恐后地乘船追赶,渐渐地就演变成了龙舟比赛。之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划龙舟来纪念屈原。赛龙舟的习俗常见于吴、越、楚三地。起初是为了纪念屈原,到了后来,赛龙舟在不同地区也有了不同的寓意。到了1980年,赛龙舟还被列入国家体育比赛的项目中,并且每年都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过端午节的时候,大人们常常会给小孩佩戴香囊,以此来达到避邪驱瘟的目的。驱邪不驱邪倒是无从得知,作为装饰品倒是真的,可以用来点缀发型。香囊内的填充物多为朱砂、雄黄、香药等,芳香四溢。外面用丝布包裹,再用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制作成各种形状,穿成一串,十分精巧可爱。
作为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十分隆重的,有着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但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其中的许多习俗早已不复存在了。目前还普遍存在的习俗就是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和插艾叶菖蒲了。而且端午节这天,人们之间互相问候一般不说“端午节快乐”,最为妥帖的说法是“端午节安康。”
作为伟大的诗人,屈原像是块宁愿融化也不愿在泥沙中偷生的寒冰,是有着满腔热血的民族英雄。屈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是一种大无畏的爱国精神,是一种宁死不屈的精神。希望我们今后再过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吃粽子,更要铭记屈原伟大的民族气节,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
5.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嫁流程
古诗云:“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此乃人生中的两大乐事。婚姻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又是人一生中的大事。无论在当代社会,还是在古代,婚礼都显得非常重要,人们常常大操大办,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庆祝。婚礼的仪式和流程往往比较烦琐,而且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都保留着各自婚礼的习俗和特点。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婚礼仪式又是怎样的呢?
在“婚嫁”方面,春秋时期的婚礼在规矩、礼仪上要比战国时期丰富很多,战国时期的婚礼仪式多是在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婚姻制度上有选择性地保留或删减。据《仪礼·士昏礼》记载,春秋时期的婚礼流程称为“三书六礼”。三书主要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六礼则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聘书,顾名思义,就是求聘新娘时向女方家中送的定亲之书,它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的见证。通常在纳吉这一步会用到聘书。礼书,就是过礼之书,也就是男方列举好的礼物清单,上面记有详细的礼物种类和具体数量,通常在纳征时用。迎亲书和聘书比较相似,也是迎娶新娘之书,不过迎亲书则是在结婚当天接新娘过门时用。这就是“三书六礼”中的三书。
六礼的第一礼是纳采,纳采的意思是指男方派媒人去女方家里说媒,如果女方同意了这门亲事,男方再送上大雁作为礼物,并正式提亲。在春秋时期以至整个封建社会,媒人在一桩婚礼中起着主要作用,就算男女双方两情相悦,没有媒人从中说媒的话,他们也很难成婚,因此纳采这一步十分关键,尤其是对那些显赫的贵族人家。
第二礼是问名,就是男方在纳采之后派人询问女方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女方的闺名、在家中的排行和生辰八字等。问了这些便可以去占卜吉凶,看看男女双方是否八字相合。除此之外,女方的生母是谁也要弄清楚,从而区别嫡庶。问名这一项也是要送大雁为礼的,当然女方要设宴款待前来问名的人,女方父亲还要送问名的人离开。
第三礼是纳吉,由男方拿着问名得来的女方的基本信息去祖庙中占卜,向祖先或天神询问婚姻吉凶,如果是吉,那么皆大欢喜,就可以派使者拿着大雁前去报喜。如果是凶兆的话,这门婚事就算完了。这一点就有些封建迷信了,不值得提倡。
第四礼是纳征,纳征又称“纳财”,单看名字就知道它有点儿像送彩礼的习俗。
第五礼是请期,也称作“告期”。男方家会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再次派使者带着大雁去征求女方的同意,当然这只是个形式,实际上男方享有婚期的决策权,只是出于礼节,通知一下女方而已。
最后一项礼仪自然就是亲迎了。这是整个婚礼仪式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流程最多的一项了,主要包括迎亲、饮宴、相见和拜舅姑。
迎亲从古至今都是非常麻烦的一项流程。出门之前,男方往往都需要在家里摆上许多吃食。随后新郎穿着“爵弁服”,浅绛色的黑边的“裳”,再带着一队身穿“玄端”的迎亲随从,驾着黑漆车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在路上,最前面的人举着火把带路,新郎的马车后面常会跟有两辆从车和迎接新娘的婚车。
车队到了女方家门口后会等女方梳妆打扮,由女方的父亲接新郎进门,新郎再次递上大雁礼,双方行礼。待新娘准备就绪后,新郎就可以接走新娘了。新郎要先坐到驾车人的位置上,装作驾车的样子,让新娘坐上车。等到新娘坐好以后,新郎再离开驾车的位置,让其他人帮助他驾车,自己则赶紧跑到另一辆车上,先赶回家去,站到自己家门口等车队回来,作为迎接新娘之礼。
迎亲过后,就是饮宴了。饮宴开始前,新郎、新娘、舅姑等人还要找好各自的位置,互相行礼。饮宴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新婚夫妇一起吃祭品,代表着双方从此以后将不分彼此,互相扶持。具体的祭品有牛羊的肺、肝,菜酱、肉酱、黍稷、猪肉等。新郎新娘先祭黍稷、肺,然后一同夹着肉食蘸菜肉酱,一共要吃三次才算完。吃完之后就要行“合卺礼”,这是指把一个匏瓜切成两半,夫妇两人各拿一半用来饮酒,需要饮漱三次,这就是合卺的礼节。喝过合卺酒之后,新婚夫妇吃剩下的食物就要被撤走。但是,撤走的那些食物中新郎吃剩的要交给女方家人吃光,而新娘吃剩的则交给男方仆从负责吃完。
相见其实就是入洞房的意思。饮宴结束后,新人们回到仆人们布置好的婚房,新郎新娘换掉礼服,新郎的礼服交给女方的人,新娘的礼服交给男方的人。接下来就是洞房花烛了,新郎会亲手摘下新娘头上的“缨”,也就是发带,然后送给女方。据说这个缨是订婚之后新娘用来束发的,直到成婚后才能摘下来,而且必须是由新郎亲自取下。众多礼仪都完成后,由下人们撤掉室内的蜡烛,亲友散场,只留女方的陪嫁人员待在门口守着。
婚后的第一天,女方不能睡懒觉,必须要早起,沐浴身体,使身体洁净,然后穿上“俪笄”“霄衣”前去拜见公婆,给公婆敬茶。女方应用双手捧着盛有腶脩、枣、栗子的笲,将其中的枣献给公公,腶献给婆婆。公公应该摸一下枣,然后站起身来答谢,婆婆则用手拿着腶脩答谢。完成这项之后,新娘再出去,把牛肉、猪肉端过来,侍奉公婆进餐。至此,烦琐的婚礼仪式到此才算圆满结束。当然,随后还有归宁等程序就不用多说了。
和如今的婚礼相比,古时候的婚礼往往更注重形式和礼节。这有利有弊,一方面可以使人们懂规矩,尊敬长辈;另一方面也过于封建迷信。现代人应取其精华,吸收传统婚礼仪式中的有益因素,摒弃封建迷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