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教育与医疗,不可不说的人生大事(1 / 1)

导语

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很多,最出名的当属扁鹊了,想不想详细地了解他的故事呢?当时各家学派思想争鸣斗艳,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其中,教育思想十分活跃,对各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十分有益的帮助。

1.春秋战国时期最知名的医生——扁鹊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医,本是齐国卢地之人,因此也被称为“卢医”。扁鹊并不是他的真名,而是人们赠予他的称号。扁鹊的真名叫秦越人,只是由于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看好了很多人的病,人们非常感激他,于是就把上古神医扁鹊的名号赠给了他。古代时,“鹊”多指喜鹊的意思,因此送他这个称号,也有称赞好医师能够带来好消息的意思。

扁鹊最早从事的还不是医生这个职业,而是在一家客馆当看门人,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传说在他当看门人时,有一个叫长桑的旅人,经常在客馆住。长桑君是个老巫医,因为年龄大了,可能穿得也不太好,所以很多人看不起他。扁鹊却是个例外,他认为长桑君是个奇人,因此对长桑君特别礼貌,非常恭敬,慢慢地,长桑君也觉得扁鹊这个小伙子品性不错。一天,长桑君叫扁鹊和自己坐在一起,悄悄地告诉扁鹊一个秘密。他说自己有个医学秘方,现在年纪大了,想把秘方传授给扁鹊,但要扁鹊答应不许随便泄露。扁鹊顺从地答应了长桑君后,长桑君这才从怀中拿出一种药给扁鹊,并告诉他要用草木上的露水送服这种药,这样等三十天后扁鹊就能知晓许多事情。接着又拿出全部秘方给了扁鹊。做完这一切后,他就消失不见了。

后来扁鹊潜心学习,他的医术也就越来越高明,等扁鹊的医术达到一定程度后,他就把自己原来客馆看门的工作给辞了,开始游走列国,给诸侯国的老百姓看病。从那个时候开始,扁鹊的名声就逐渐传遍天下了。当然,这个故事在传播过程中已经有了几分神秘色彩和神话色彩,但这也说明了扁鹊的医术的确十分高超。

说到扁鹊,人们只知道他是一个神医,但对于他都看过什么病恐怕知道的就很少了。扁鹊看病很有特点,他治病的范围随着当地的情况而变化。比如他在赵国的时候,看到妇女得妇科病的较多,于是他就主攻妇科病,也就在这一时期,他就被人尊称为扁鹊了。后来扁鹊在东周的都城洛阳时,周人又特别遵循古礼,注重尊重老人,因此扁鹊又转为给老年人看各种老年病。等扁鹊到了秦都咸阳之后,发现秦国人都疼孩子,所以他又努力成了儿科专家。

关于扁鹊,最有名的故事便是“扁鹊见蔡桓公”。扁鹊看病看得非常好,很多人都特别尊重他,他的名声也非常响亮了。但是当扁鹊到蔡国后,蔡国的蔡桓公并没有给扁鹊好脸色看。有一次蔡桓公宴请扁鹊吃饭,扁鹊见了蔡桓公之后,当即脸色大变,他对蔡桓公直言不讳,说其患有疾病,已经达到表皮了,要抓紧治疗。蔡桓公一听,当场就不高兴了,他说自己没病。扁鹊就暂时退下去了。蔡桓公评价此事时说道:“他们医生就是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当作自己的功劳。”十天以后,扁鹊再次见到蔡桓公,说他的病已经进入肌肤了,不治恐怕会继续加重,但蔡桓公依旧不听,又把扁鹊训斥走了。后来扁鹊一次次地劝蔡桓公,蔡桓公从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一直不理不睬的。

直到有一次,扁鹊远远地看见蔡桓公便直接离开了。这下可把蔡桓公郁闷坏了,赶紧派人去把扁鹊追回来,问他到底怎么回事。扁鹊对前来的随从解释道:“病在表皮,用布包热药敷一敷就好了;病在肌肤,用针灸扎一扎就好了;即使病在肠胃,我开一些汤药,也能把人救回来。但蔡桓公现在都已经病入骨髓了,就是掌管生命的神对他也无可奈何,我也无力回天了。”五天以后,蔡桓公果然感觉身体疼痛,倒在榻上一病不起,于是赶忙派人去请扁鹊,但扁鹊这时候早已逃到秦国去了。蔡桓公不久就死掉了。

从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扁鹊这个时候就已经非常重视疾病的预防了。当病还在表皮时,就应当及时医治,以防病情发展成为要命的祸害。这个故事同时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那就是要防微杜渐,在病情刚刚显露苗头时就要及时治疗,千万不可讳疾

忌医。

扁鹊医术高超,名声流传很广,不仅如此,他还有两个医术同样十分高超的哥哥,但他们没有什么名气。有一次,扁鹊去见魏王。魏王就刻意问他三兄弟当中,谁的医术最好。扁鹊答道:“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那这就奇怪了,为什么扁鹊两个医术更好的哥哥却如此默默无闻呢?扁鹊跟魏王解释道:“病情发作之前,我长兄就已经把病治好了,所以他的厉害只有我们家里的人才知道。而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人已经生命垂危的时候才出手,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扁鹊的很多故事因为距今年代久远,染上了神话的神秘色彩,目前已经无法考证。虽然无法确定扁鹊的故事中有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但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古人的一些医学观点,比如预防疾病,治病应越早越好。

扁鹊的贡献还在于他奠定了中医发展的基础。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他善于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尤其是脉诊和望诊。他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善于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方法治疗疾病,因此被尊为医祖。

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为平民百姓治病,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真正地实现了古代医师“悬壶济世”的人生理想。

2.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迅速,随着经济与社会形态都发生了剧烈变动,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思想、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更是我国古代医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为整个封建社会的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上古社会相比,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摆脱了巫神的束缚,无论是在临床治疗经验上,还是在理论知识总结、医学分科和专业医生的出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发生了质的飞跃,甚至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专业医生,除家喻户晓的扁鹊外,还有医缓、医和、医呴、文挚。

医缓是春秋时期秦国人。据《左传》记载,晋国国君景公有一次生病了,先叫桑困巫给他治疗。桑困巫通过占卜的方式认定,景公的病是由晋国大夫赵同和赵括的鬼魂作祟引起的,因为他们都是被晋景公杀害的。可想而知,这种方法没什么用处,晋景公的病并没有减轻。后来他听说秦国有良医,就派人请来了医缓到晋国给他治病。医缓诊断之后直接说道“这种疾病已经无法医治了”。因为疾病已发展到晚期,就是神仙在世也治不好了。医缓用“在肓之上,膏之下”来形容其病情之严重,这就是“病入膏肓”这一成语典故的由来。

医和也是春秋时期秦国人。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元年,晋平公姬彪身患重疾,也向秦国求医,于是当时的秦景公嬴后就派医和前去诊治。医和诊病后说:“平公的病是因为沉迷女色,怕是不能治好了。”平公问道:“难道非得禁绝情欲吗?”医和回答道:“可以是可以,只是必须要有节制和限度。”医和还对疾病的产生原因做了详细的解释,并针对平公的疾病和提问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医呴是战国时期秦国人。秦国张子的后背肿了,也是由医呴治好的。从他所治疗的疾病来看,这些病都属于外科疾病,可见医呴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外科医生。

文挚是战国时期宋国人,据说他的医术也十分高明。据《吕氏春秋·至忠篇》记载,齐王生病后派遣身边的人前去请文挚。文挚看过齐王后,决定根据病情采用心理疗法治疗。他对太子说:“您父王的病不是不可以医治,只是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太子问:“什么方法呢?”文挚说:“要想办法让他生气,只有把他激怒到一定地步,病自然就会好起来的。”经过太子同意后,文挚答应,愿冒死为齐王治病。和太子约好治病的日期之后,文挚故意不守信用,失约了三次。这使得齐王很生气。不仅如此,每当文挚面见齐王时,总是不脱鞋就上他的床,还故意弄脏他的衣服,用很是傲慢的语气询问齐王的病情。齐王最后终于忍无可忍了,愤怒地与文挚争吵。就这样,文挚成功地激怒了齐王,在生气的过程中齐王的身体痊愈了,而文挚最后却被齐王烹死。

这些名医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医学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扁鹊的《禁方书》和传世的《黄帝内经》等,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医疗指导。在《黄帝内经》之前,还不曾有过关于人体脏腑形态的系统论述。直到春秋时期,《黄帝内经》中对脏腑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升。《黄帝内经》中还涉及和脏腑经络气血相关的医学理论,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医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当时主要的医疗技术和方法有药敷、药浴、烟熏、蒸气熏、熨法、砭法、灸法、按摩、外科手术等。在这一时期,除了专业医生的大量涌现和宝贵著作及医疗技术和方法之外,人们还具有了预防疾病的意识。《山海经》是战国时期的一部地理学著作,除了描写山川河流及当地物产之外,也记载了各地出产的百余种药物,其中包括防蛊的8种药物和防疫的4种药物。当然,还有预防其他疾病的数十种药物,这些都能说明这一时期人们对疾病预防的重视。

3.私学教育,打破阶层界限的教育改革

在西周以前,大多是贵族垄断教育,官府办学。然而,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贵族阶层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动摇。与此同时,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士阶层渐渐崛起。当时士阶层虽然无权无势,却能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甚至成了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和第一代教师群。于是,在民间兴起了私人讲学的教学活动,由此开启了中国古代私人办学的历史。私学在各地发展得很快,其中最著名的私学要数儒墨两家,在当时也被称为“显学”。此外,道家和法家的私学也比较有名。

孔子在其而立之年时就开始讲学了,他开创了儒家学派的第一所私学。作为孔子最早的学生,颜渊、季路等人经常在孔子外出讲学时紧随其左右。渐渐地,孔子在社会上小有名气,弟子也就越来越多。孔子的私学发展成了大规模的教学团体。

孔子开办私学的教学宗旨是“有教无类”,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可以跟着他学习。从只有贵族才能受教育到普通百姓都可以读书识字,这一改变迎合了士阶层的兴起,也顺应了文化下移的历史趋势﹐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孔子推崇“学而优则仕”的观点。这一观点是说只有学得足够优秀,才具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改变了世袭制的单一人才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奴隶制传统,并且对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私学与墨家、法家私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六艺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此外,儒家学派的孟子和荀子开办的私学也十分有影响。

孟子的私学教育是为了使人们“明人伦”。他强调培养和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天生的善性。孟子的私学理论对后世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成了后世儒家教育的经典。

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少年时就到战国时期有名的学府稷下学宫去学习,后来又在那里长期执教,成为最有资质和声望的老师。荀子曾经带着学生到秦国访问,晚年时又辗转来到楚国,当了兰陵令,不断地讲学著书。与孟子私学教育的主张相反,荀子把教育看作是后天学习、积累的过程。他主张“性恶论”。另外,荀子私学比较注重教授传统文化知识﹐因而对儒家经典有着很大的传播力度。荀子私学对学生要求很严格,而且教师有绝对权威,因此才得以培养出李斯、韩非这样的政治奇才。

和儒家私学并称为“显学”的墨家学派,在当时也有很多重要的思想理论和独特的见解。墨家学派的组成人员多为社会的底层人士,有些人直接从事生产劳动,因此墨家学派主要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世期间也是四处讲学,宣扬墨家主张,所到之处都有学生随行。墨子死后﹐墨家分成了相里氏、相夫氏和邓陵氏三派。墨家私学是个严格而有纪律的政治团体和学派。墨家私学规定,弟子可以去做官,但是绝对不能违背墨家“兼爱、非攻、尚贤”的宗旨,否则随时将学生召回。墨家私学对学生要求也十分严格,要求他们严于律己,要具有吃苦耐劳、服从、舍己为人的精神。

道家私学又可以分成两派,一派分布在齐国的稷下,称为稷下黄老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宋钘、尹文、环渊等;另一派则以庄子为代表,不过这两派都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有人认为《道德经》这本书大概就是环渊在稷下讲学时完成的著作。在荀子、韩非等人的推动下,稷下黄老学派的学说随后开始向唯物论的方向发展,较以往相比产生了更为积极的意义。然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认为教育对人性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因此必须取消才好。总之,道家私学充满着神秘色彩,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子夏对法家学派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孔子的徒弟,孔子死后,子夏到魏国西河讲学,门下的弟子众多,李悝、吴起、魏文侯等都是他的学生。而法家著名的代表人物商鞅﹐又是李悝的学生。商鞅和韩非都推举功利主义,反对道德观念束缚社会的发展。他们主张“以法为教”,这实际上是要取消学校教育制度,否定传统文化和诸子各家的学说。韩非没有认识到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独特的社会功能,他们的理解和认识是非常片面的,而这也为此后秦王朝“焚书坑儒”种下了恶果。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当时社会环境大背景下的必然结果,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私学的兴起打破和冲击了“学在官府”的陈旧传统。学校教育不再只限制在宫廷内,而是移到了民间;教育对象也不再只针对贵族阶层,而是渐渐扩大到普通百姓;教学氛围也变得宽松和自由,教师可以随处讲学,学生也可以自由地选择老师;教学内容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有了密切的联系。

各家各派在对立与争论中获得发展,相互抗衡又相互补充,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不仅使得先秦时期的学术思想得到发展,同时又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对教育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起到的作用最大。《学记》《大学》《中庸》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学制的体系和一些教学原则和方法等,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百家争鸣,各家学派争相留名

当提到“百家争鸣”的时候,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各种学派,他们持有不同的思想,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为什么当时能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呢?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原本处于最底层的士阶层获得了解放,他们不再依附贵族,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其次,激烈的兼并战争促进和加大了文化传播的力度,使得各种文化间得以传播和相互碰撞;再次,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竞争造就了宽松的学术氛围,从而使得许多文人志士可以独立地进行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最后,周天子不再是“天下共主”,那些宫廷的文官渐渐奔走到各诸侯国,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私学的兴起。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产生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宝贵的思想,甚至流传至今,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百家”,就是各个学派汇聚在一起,当时最有名的一些学派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其次是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农家等。

儒家作为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他们的经典著作是《论语》《孟子》《荀子》。其中,孔子可以说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了。儒家学派提倡中庸之道,主张施行“仁政”和“以德治国”,不仅重视道德伦理教育,还看重人的自身修养。儒家学派把教育看得至关重要,其中“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得普通百姓们都可以受到教化。儒家还强**育的社会功能,也就是说,教育除了开启民智、修养自身之外,还可以促进国家安定。一旦人民受到了教育,养成良好的品德,就少有作乱生事者,如此便可使国家安稳。

这么一看,儒家的学说实质上还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此外,儒家学派在政治上的一些思想有以礼治国、以德服人等。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又对儒家思想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翟,《墨子》是他的代表作。这一学派最突出的观点就是“兼相爱,交相利”。也就是说,人们都要视人如己,爱人如己。墨家在政治上提倡“尚贤”“尚同”“非攻”,也就是说尊重贤能人才,统一思想,不进攻,保持和平;在经济上主张节俭,不铺张浪费。此外,墨家还提出“非命”的主张,也就是说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谋事。在以上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墨家的弟子往往都能吃苦耐劳,且具有赴汤蹈火的精神和坚忍的意志。墨家还有着严密的组织,弟子多来自社会底层,他们各司其职,有着严格的纪律。墨翟死后,墨家分成三派,直到战国后期又合并成两派。其中一派注重一些学科的研究,如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另一派渐渐发展成了秦汉社会的游侠。

道家的代表人物则是老子、庄子和列子,其主要著作有《道德经》《庄子》《列子》。这一学派试图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本质构成和变化,极其崇尚自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即天道无为,万物自然生长,因此否认了“上帝鬼神主宰一切”的观点。道家的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和无为而治。在老子之后,道家又分化为不同派别,其中最著名的有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另一重要学派,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非常迎合统治者需要的。“法家”的名字正是因为主张“以法治国”才得来的。法家以韩非为代表,主要著作有《韩非子》。但韩非并不是创始人,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后来,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人又丰富了法家学派。战国末期,韩非分别综合了商鞅、慎到、申不害的“法、术、势”等思想,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法家学派在经济上倡导废井田,鼓励重农抑商和奖励耕战;政治上要求废除分封制,以郡县制取而代之,主张君主专制,依靠严刑峻法来维护封建统治;思想教育方面,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摒弃其他学派的观点。总之,法家学派虽然有些极端和独裁,但是在当时战乱纷争不断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是有利于维护统治的。

接下来说到的杂家就很好理解了,顾名思义,就是什么学派的观点都有。杂家产生于战国末期,在内容上吸取了各家学派的某些观点综合而成。杂家的代表人物是秦相吕不韦,他命人编纂的《吕氏春秋》就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说起名家,大家不要误以为是有名的学问家,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一学派主要从事论辩名称、概念、事实等作为主要的学术活动。名家的代表人物有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主要著作是《公孙龙子》。

纵横家的代表人是苏秦和张仪,但他们不是创始人,其创始人是鬼谷子,真名叫王诩。纵横家们主要从事游说诸侯的任务,是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主张合纵,而张仪则倡导连横六国,因此便有了纵横家之说。纵横家们对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格局的演变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家的思想在当时影响力就不太大了。农家,顾名思义,就是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农家学派认为农业是一切工作的重心,应该把其放在首位去经营。

5.孔子的教育之道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甚至还被称为“孔圣人”,那么他究竟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而被后人如此推崇呢?

纵观孔子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孔子年轻时周游列国,在卫、陈、蔡、楚、宋等国都未能大展拳脚,施展自己的才能。郁郁不得志的孔子心灰意冷,最终又回到鲁国,那时候孔子已经68岁了。自此,他专心讲学和著书,和弟子重新撰写了《五经》和《春秋》,记载了春秋时期所发生的大事,向世人宣传儒家的价值理念。

孔子除了提出政治思想外,他还在教育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先进和开明的教育理念,为后世奠定了教育的基础。贯穿孔子教育理念的核心教育思想就是“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孔子的这些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和他开创性的独到见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这一文化盛况的形成。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语录收集整理下来,编成《论语》一书。这本书几乎涵盖了孔子所有的教育思想,具有较高的价值,是儒家学说的必读经典,并对后世的教育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有教无类”是指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并没有一味地空喊口号,他自身就是这样去做的,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的学生。孔子在收学生的时候不论其身份贵贱,也不论家世如何、财产多少。因此,孔子的学生中有各种身份和年龄的人。并且孔子并没有多教自己的儿子,而是将儿子和学生一视同仁,这再次印证了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更重要的是,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地与学生对话,像对待朋友一样与学生坦诚相待,深刻诠释了教育的情感支撑,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情形,使得普通百姓都有机会受教育。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为后世教育大众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因材施教”其实并不是孔子自己提出来的,而是由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的。朱熹提到“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从这以后才有了“因材施教”。但是,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了他遵循这一教学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孔子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善于利用身边的各种机会观察、了解学生,从而知晓每个学生的特点,再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此外,孔子对每一位学生所具有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也了如指掌,并且把学生的性格特征概括为三种类型,即“狂者”“中行”“狷者”。也就是说,人大致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三种不同性格。

孔子的“因材施教”给了人们很大的启发:教育和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而避免盲目性。此外,既要坚持共同目标,统一要求学生,同时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不搞一刀切。

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孔子也强调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即主张培养“全才”,这对后世的教育发展也有很大的启发。

孔子还倡导“启发式教学法”,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在教给学生知识之前一定要先让学生自己认真地思考;如果已经思考了很久还是不明白,这个时候就可以去启发他;如果学生经过思考并且能明白个大概了,只是无法用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去开导他了。孔子主张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慢慢地启发学生,要循序渐进,不要企图一蹴而就。

孔子还主张“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一思想的形象阐述。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陷入困惑的状态;假若只知道思考而不读书学习,那就是空想,就算殚精竭虑也不会学得多好。这就是孔子强调的“学与思并重”的思想。换言之,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对学习来说都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也是关于孔子的一句著名的话。作为学生的老师,孔子强调以身作则,十分看重师德。孔子发展了古时尊师重教的传统,并且把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他把师德提到“仁”的高度。孔子之所以能够远近闻名,桃李满天下,这与他自身高尚的师德也有关。

在教学中,孔子不单单是对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更是严于律己。比如,孔子所要求的“博学”“学思结合”“见贤思齐”“温故知新”“乐知”“诚实”“谦虚”等,既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可以说,孔子是现在教师的优秀典范。

除此之外,孔子还有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这些在《论语》中都有所体现。教育是和政治分不开的,孔子把教育和人口、财富作为立国的三大要素。孔子一系列的教育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实力,作为政治资本,从而促进他的政治主张的推行。孔子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6.孟子的教育主张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名轲,是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是孔子的弟子,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元朝以后,孟子还被人称作“亚圣”。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有许多独特的教育思想。他的主要代表作品就是《孟子》。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母亲始终没有改嫁,而且非常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希望孟子可以成为一代贤才。最初他们家住在墓地的旁边,孟子经常和邻居的小孩一起玩儿,学着大人哭喊跪拜的样子。孟母看到以后很担忧,心想不能让孩子再住在这里了。于是,孟母就带着他搬到了离集市不远的地方。然而,到了集市上,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着商人的模样,吆喝着做起生意来了。孟母又觉得这个地方也不行,不适合孟子居住。这一次,他们搬到了一个离屠宰厂近的地方。可想而知,孟子便学起了屠夫所做的事。孟母知道后,又带着孟子搬了一个住处。最后,他们搬到了学校的附近,孟子在这里开始模仿学生们学习。这一次孟母十分满意,说这才是儿子应该住的地方。由此可见,孟母十分关注孟子的教育,并且十分重视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所以才不厌其烦地搬三次家。正是因为孟母对孟子教育的重视,才有了孟子一系列的教育思想的提出。孟子主要有哪些教育思想呢?

第一,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在中国教育史上,孟子是第一个提出性善论的观点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良知,这是人所固有的,而不是后天塑造的。在孟子所有的教育思想中,性善论是基础。性善论将人和动物区别开,认为人性是人所特有的。在教育实践中,孟子始终贯彻了性善论的教育主张。

第二,“存心养性”。在道德修养方面,孟子强调要存心养性。也就是说,要保持自己原本的心性,不要因为外界的种种**而丢失掉这种本性。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过多,就会迷失了本性。所以,为了保持最初的“善”,就必须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且在为人处世上要做到仁义诚信,待人有礼。这样做是为了达到社会和谐的最终目的。

第三,“动心忍性”。在道德教化方面,孟子曾写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大事,有所作为,必须修身养性,磨炼自己的心志。处于艰苦的环境下,就要具备足够的忍耐力,多多磨炼自己的意志。在这一点上,孟子觉得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十分重要,这似乎有点偏离性善论的主张。孟子还提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大丈夫的要求,也是在鼓励人们要做到舍生取义。这种大无畏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

第四,“反躬求己”。反躬求己是指自省,即自我反省。如果一个人没有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这时他首先应该做的是反省一下自己,看看哪方面做得不够。比如,当你对别人友好,但是别人反而不同你亲近的时候,这时你就要反思自己的仁爱之心是否足够;当你以礼待人,却遭到他人的冷漠对待时,你就要反思自己是否曾经得罪过他人;当你在管理一些事情的时候没有管理好,就要反省自己到底是否有足够的才能来做这件事。懂得自我反省,是完善个人品德的关键。总之,无论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和指责别人,怨天尤人。

第五,“盈科而后进”。盈科而后进是说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因为欲速则不达,物极必反。流水在前进的过程中,一定要先注满坑洼的地方才能继续前行,这就是“盈科而后进”的道理。此外,孟子还通过“揠苗助长”的故事来阐述循序渐进的必要性。他认为学习知识就像作物生长一样,有自己的规律,教育者要适度地进行教育,针对实际情况给予适量的教育。

第六,“深造自得”。孟子认为,无论是学习还是修养身心,关键都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在孟子看来,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也就是要通过自觉的追求而获得知识。因为自己主动探求的往往会掌握得比较牢固,就不容易忘。深刻的学习,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孟子特别强调独立思考,不能死读书,深信书中的观点。

除了以上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教育主张还有很多,这些在《孟子》中都有体现。总之,孟子提出这些教育思想是为了培养有道德、讲诚信、懂礼仪的人才,从而为当时的国家做出贡献。在教育作用方面,孟子既强**育的社会作用,又强**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教育方法有千万种,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孟子的教育思想、教育论述都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和肯定。他的教育之道对中国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战国时期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官办的高等学府。相传它是第一座由官方创办,私家管理的高等学府。这座学府名字的由来是源于它位于齐国的国都临淄的稷门。稷下学宫创办最早,规模最大,而且存在了将近一个半世纪,在我国历史上持续的时间最为久远。此外,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而且在我国教育史上也是一次伟大创造,对后世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稷下学宫自齐桓公田午时期创立,经历了齐威王、齐宣王等六代诸侯王统治时期。

稷下学宫的一个办学特点就是兼容并包。它在当时几乎接纳了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比如道家、儒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当时只要是稷下学宫的学者,不管他的年龄、资质、思想观点和政治倾向是什么,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这里就成为各个学派汇聚的中心。

学者们通过争论,互相借鉴、吸收彼此先进的思想。这些学者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其中齐国的学者最多。这也从侧面表明齐国通过办学为自己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稷下学宫不仅在思想上兼容并包,在管理上也是如此。在稷下教书的先生来去自如,甚至他们离开的时候可以带着自己的学生一起离开。这说明齐国给予这些学者充分的尊重和自由。稷下学宫得以有100年的延续和发展,想必和它兼容并包的做法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办学方针上,稷下学宫更是强调自由辩论,各抒己见。在这里,谈论的问题甚至可以和政治有关,极具开放性。比如,齐桓公就召集各门各派的学者讨论齐国政权统一的问题,甚至那些没有一官半职的学者都可以对国事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齐王和稷下学宫的先生的关系是师友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有等级之分的君臣关系。因此,学者们就更能够独立地发言了。在稷下学宫的各个学派,他们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统治者们可能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更加倾向的学派,但是他们也并没有因此而对某个思想学派进行过分的赞扬和抑制。因此,各学派的思想主张在平等的竞争中渐渐发展壮大,这才有了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稷下学宫可以说是具有学术和政治双重性质的一个学府,它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同时又是政治顾问团体。

稷下学宫的先生们不仅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而且物质待遇优厚。稷下学宫充分发扬了礼贤下士的优良作风。在政治地位上,稷下学宫的先生可以和国君平起平坐,甚至还可以做国君的老师。相传齐宣王在位时,就曾向有贤能的人请教,还请求贤能之人收他为学生。正是因为国君们的宽厚,尊重学者,所以才会有大量的贤士积极地为国家贡献一己之力。至于物质方面,齐国更是十分慷慨。国君总是花重金聘请那些有学问的学者。此外,齐国还根据稷下学宫先生的学术水平和声望将他们分成好几个等级,按照等级分别给他们发放俸禄。稷下学宫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徒随师贵,也就是说,老师的身份高,学生的待遇也就更好些。如此一来,学者们都可以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起初,稷下学宫办学是为了招贤纳士。从它出现到发展起来,规模渐渐变得十分庞大。从主办方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自然是属于官学的性质。它的出现表明士阶层已经发展到了顶峰。那么,为什么稷下学宫被称作高等学府呢?因为它的主要是为了招贤纳士,商议国事,而不是简单地传授文化知识,所以称它为高等学府,将它和一般的学堂区别开。在教学方面,稷下学宫的师生们来去自由,不受齐国官方的制约。在学术上,它具有私学的性质,各大学派都可以随意地安排教学活动,传授教学内容。稷下学宫还定期地举行学术交流会,会上各个学派可以自由讨论、演讲或辩论。随着逐渐发展,稷下学宫越来越具规模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稷下学宫的学者著作丰富,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著作,涌现出一大批人才,如荀子、鲁仲连等人。其中,荀子作为稷下学宫的最后一个大师,从人性论、认识论和政治理论、天人关系等方面对稷下学术进行了细致的总结和修正,从而将各家各派的学术推向高峰。荀子“礼法结合”的政治思想尤其对后世影响深远,极具价值。

稷下学宫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的时间很短,却带给我们深远的意义和宝贵的教学经验,对后世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高等教育。如今我们应对稷下学宫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将其优点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