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春秋战国时期,爱喝酒的人,可以喝个够;喜欢吃糕点、点心、烤肉这类食物的人,也能享受到饕餮大餐。如果吃不完,还可以放到容器里保存。那么,舌尖上的春秋战国到底有怎样的一番风味?
1.春秋战国的酒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犁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技术得到进步,人们的物质财富也逐渐丰富起来,这一条件为酒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且春秋战国时文化激**,百家争鸣,各大学派在酒的文化方面也颇有建树,这也是春秋战国时期酒文化盛行的原因。
饮酒礼仪从奴隶社会西周时期兴起,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得到大规模发展,演变成为宴饮聚会时的道德规范,也就是尊卑长幼的伦常礼教制度。这一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度和伦理秩序的重要工具,贯彻在饮酒的行为上,形成中国酒文化的明显特征。酒礼主要有六大步骤,首先按照宾客名次进行告知,催邀,迎接宾客,接下来宴饮开始,宾主互相敬酒行礼。再然后就按照尊卑长幼的秩序依次相酬,饮酒作乐,直到宴会结束。席间乐曲演奏分为升高、笙奏、间歌、合乐四个阶段,等到宴会结束后便为宾客送行。
春秋战国时期与酒有关的较为流行的游戏是酒令和投壶。在春秋战国时便有所谓“当筵歌诗”“即席作歌”,酒令在黄河流域的宴席上就已经出现了。酒令分为俗令和雅令,俗令以猜拳为代表,雅令以文字令为代表,通常在知识分子之间流行。投壶游戏是由射礼演变而来的,其规则是当游戏者投壶时,要距离投壶5—9尺远,将特定数量的带皮无镞的箭轮流投射,多中者为胜,而比赛输的一方则需要惩罚饮酒。
投壶游戏有着烦琐的礼仪程序,由“司射”负责主持仪式,击鼓奏乐,前来的客人则按照《狸首》的节拍,履行规定程序后分别投射,这样既能尽到宾主之礼,又能够相互娱乐。
酒肆也是我国古代酒文化的代表。酒肆主要是用来卖酒并为顾客提供饮具及各种服务的场所。古时街头的酒肆星罗棋布,招揽客人的酒旗随风飘扬,生意非常红火。其实,酒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有很多名人都喜欢在酒肆喝酒,其中最有名的非荆轲和高渐离两人莫属了。荆轲是战国末期有名的刺客。“荆轲刺秦王,图穷见匕首”的悲壮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在历史上,荆轲和他的挚友高渐离都与酒结下过深厚的缘分。
据史书记载,荆轲是卫国人,后来到了燕国,被燕人称为荆卿。刚来燕国时,他每天都和一位杀狗的屠夫以及一位善击筑的音乐家高渐离酣饮于燕国的酒肆,三人交情深厚,经常喝到醉醺醺地拂袖而去。高渐离击筑,荆轲便在酒肆里唱歌,有时互相一笑,有时相对哭泣,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当荆轲准备去刺杀秦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便跟着唱歌,当时在场的燕国人无不垂泪。“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曲唱毕,荆轲畅饮壮行酒,慷慨而去,结局便是荆轲刺杀失败。而荆轲的挚友高渐离不舍与荆轲的友谊,仍寻机会准备刺杀秦王,但因为高渐离双目之前已被秦王熏瞎失明,行刺失败,也为秦王所杀。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酒文化最为发达。楚国是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水系发达,盛产大米,亚热带的气候,为酿酒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最容易形成酿酒产区。楚国人嗜酒如命,一个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在发现的楚国墓中,酒器在饮具中所占的比例远高于其他诸侯国。楚国百姓在喝酒时有着独特的习俗,在农历初一,全家老少穿戴整齐,按长幼依次祭拜祖神,祝贺新春。他们会在这时敬奉椒柏酒,喝桃汤水,饮屠苏酒,吃胶牙糖。当时楚人常饮的酒有椒柏酒和屠苏酒,喝酒的次序则是从年龄最小的开始。爱国诗人屈原在《招魂》中多处细致地描写了楚酒的甘美——“瑶浆蜜勺,实羽觞些”,写了晶莹如玉的美酒掺和着蜂蜜,盛满酒杯供人品尝;“挫糟冻饮,酌清凉些”,描写了从酒糟中榨出清酒并冰冻,可以让酒更为醇香可口,喝完遍体清凉;“美人既醉,朱颜酡”,描写了美人已有些微醉,本来红润的面容更添些许红光。
中国的白酒可谓是闻名遐迩,著名的安徽高炉酒的诞生还要归功于道家学派的创始者老子。老子研究了一套独有的酿酒之法,秘诀在于“粮为酒之魂,水为酒之血”,酒的好坏便在水质上。老子平生最爱无拘无束地游历四方进行求道,在途经涡水之滨的高炉镇时,发现此地土肥水美,物质富饶,于是决定在高炉镇长住,开坊烧酒,将酿造的美酒赠送给百姓,为人祛病强身。为此他还广招天下文人骚客,把酒临风,好不快活!而“老子家酒”的美誉也随着多情的涡河水广为流传,高炉的酿酒史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与酒有关的典故。“箪醪劳师”讲的是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为了实现复兴本国的计划,颁布政策鼓励人民生育,并用酒作为鼓励生育的奖励品:“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后来越王勾践领兵讨伐吴国,出战前,越国的百姓献出美酒给勾践,勾践把酒倒在河的上游,与将士一起迎流共饮,士气大振,所以绍兴现在还有“投醪河”。
“鲁酒薄而邯郸围”讲述了楚宣王会见诸侯时,鲁国和赵国都带来了自己酿制的美酒献给楚宣王,楚国的君臣品尝完后发现,这两个国家的酿酒技术相差甚远,赵国的酒醇厚甘香,而鲁国的酒却平淡无味。当时有一位臣子出于私心,向赵国的使臣讨酒喝,但是赵国使臣因为带的酒不多,委婉拒绝了他的要求,这位臣子便怀恨在心,施计将鲁国和赵国的酒坛调换,楚王满怀期待地准备品尝赵国的名酒,却发现赵国的酒平淡无味,认为是赵王有意戏弄他,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一时大怒,便立即派兵围攻了邯郸。
酒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酒几乎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饮酒的意义不止在于满足口腹之乐,更在于酒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向人们传递出刚烈、豪迈、直爽的精神。
2.年糕到底是怎么来的?
一到春节,走在大街小巷上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人们置办年货,走亲访友,制作餐点,为春节的热闹和祥和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除了放鞭炮,点孔明灯等娱乐活动,过年期间最有特色的食品便是年糕了。很多小孩子一见到年糕便迈不动腿,总想吃个够。
年糕是春节的必备食物,而且在中国有很多种类,比如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西南的糯粑粑以及台湾的红龟糕等。而且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的年糕有蒸和炸两种制作方式,一般是甜味的;而南方的年糕除了以上两种制作方式之外,还有片炒和汤煮等方法,味道有甜的,也有咸的。年糕还有一个外号叫“年年糕”,意思就是“年年高”,吃年糕是祝福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高。
年糕的历史可谓十分久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产生。不过,在说其起源之前,先来看一个古老传说。
在远古时期有一个叫作“年”的怪兽,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中,感觉饥饿时就会出来捕猎,吃其他兽类。一到寒冬时节,其他兽类大都冬眠,藏了起来,“年”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于是便来到山下伤害百姓,以人为食,人们深受其害。当时有一个部落非常聪明,名为“高氏族”,在寒冬季节来临时,就在怪兽“年”即将下山寻找食物时,他们事先用粮食制作了很多食物,搓成条状,再弄成块状码在门外。等到饥饿不已的“年”来到门前时,由于找不到人,只好吃了门前的粮食块果腹,吃饱之后就又回到山上去了。
等到怪兽离去后,人们出来争相庆祝,庆幸自己躲过了“年”关,这一年又是平平安安的,来年又可以安心农耕了。就这样,这种躲避怪兽侵害的方法便被沿袭下来。因为这些粮食块是由高氏族制作的,是为了摆脱“年”的侵害,于是这两个词汇便联系在一起,合成了“年糕”这个词。当然,这个传说类似于神话。但关于年糕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实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整顿军纪,后来吴王阖闾获得重大成功,又命令伍子胥建造阖闾大城,以保卫都城,防止外来侵略,同时也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城楼建造完成后,吴王摆下庆贺酒宴。在推杯换盏期间,群臣忘我地开怀大饮,他们认为有了如此坚固的城池,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看到大家都如此乐观,国相伍子胥却深感忧虑,他对贴身侍从嘱咐说:“满朝文武都以为这座城墙可以保佑国家太平,虽然城墙可以抵挡敌兵,但也同样限制了里边的人外出。如果敌兵围困我们,切断我们的粮草,只围不攻,我们岂不是坐以待毙?盲目乐观,忘乎所以,一定会产生祸乱的。我死后,如果吴国受到围困,粮草供应不足,大家可以到城门下挖地三尺寻找粮食。”侍从以为伍子胥是喝多了酒说的胡话,所以没往心里去,并未当真。过了没多久,吴王阖闾驾崩,儿子夫差继位。伍子胥曾对夫差提议“联齐抗越”,但是夫差不肯听取他的意见,执意攻打齐国。当时吴国强大,齐国弱小,所以吴国很快就打败了齐国。后来,夫差听信谗言,认为伍子胥私通齐国,阻挠伐齐,于是逼迫伍子胥
自杀。伍子胥自杀后,越王勾践举兵伐吴,夫差屡打败仗,被越国军队攻到姑苏城下,把整座城团团围住。吴国的军队被围困在城内,粮草断绝,街巷内妇女和孩子的哭声连成一片,震天动地,有很多老百姓和守城士兵饿死。那位侍从这时想起了伍子胥的嘱托,于是带领其他人赶到城门下掘地三尺,当人们挖到三尺深时才发现,城砖居然是用糯米粉制成的。这种糯米砖十分坚硬,既能当作食物,也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原来,伍子胥早就设计好了“积粮防急”的对策,人们顿时如获至宝,对伍子胥的侍从跪拜叩谢,感恩万分。
在伍子胥家人的主持下,这些糯米粉被分给了城内饥饿的民众,使他们暂时度过了饥荒。苏州人对伍子胥感恩戴德,十分敬仰他的爱国忧民精神,便在每年的腊月准备这样的糯米年糕,这样不仅可以表达对伍子胥的怀念,还能在辞旧迎新的春节中与亲友分享。因此,苏州年糕的造型就与城砖十分相似,煮后不腻,干燥以后不会干裂,储藏时间也很长,不会出现变质现象。
3.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什么来烹煮盛放食物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吃始终是人们的头等大事,而且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特点。比如,四川人喜欢吃辣的,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爱吃米饭,久而久之,饮食也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现代人们不单单只是为了吃饱,而是要吃好,吃得健康、有营养。饮食的制作必然会用到烹饪器具,用餐完毕之后,如果需要储存食物,也要用到盛放食物的器皿。那么,古人是用什么来做饭和盛放食物的呢?春秋战国时期用来烹饪和盛放食物的器具又有哪些呢?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饮食以烧烤、涮、烫、煮为主,那时还没有现在炒菜用的铁锅,所以青铜器和陶器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用得比较多。
第一个器具是鼎。鼎是由釜、陶支脚和灶三者组合而成的。其实鼎是由远古时期的陶制品演变而成的,起初它的主要用途是用来烹煮食物。常说的三足鼎立的鼎通常是由三条腿来支撑的,也就是说它有灶口和两个支架,中空的部分用来烧火,可以烹饪。然而自从有了青铜鼎,它又被当作祭祀神灵的礼器。春秋战国时期,鼎的作用更倾向于象征权势,用它来烹饪的用途不再居于主要地位了。
第二个器具是鬲。鬲分为陶制鬲和青铜鬲。它是汉族人民古时做饭用的炊具,可以用来煮饭。鬲的三足也是中空的,因为这样便于加热,它的口向外倾斜。春秋时期比较盛行铜鬲。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渐渐地,鬲身上还有了一些装饰品,有的在腹部用觚棱做装饰。
第三个器具是甗(yǎn)。这个字非常生僻,现在已经不常用到。它是春秋战国时期用来蒸食的工具。先秦时期的甗分为两部分,上半部是甑(zèng),就类似于现在蒸馒头用的箅子,用来盛放食物,散发蒸汽,下半部是鬲,是用来烧水的。甗从商代开始一直流行到汉代。春秋战国时期的甗,器身变得更薄,而且袋足消失。甗的甑部口比较大且略有倾斜,甑底径小于口径。器物的装饰也不再仅用花纹了,它的形态也变得多种多样。
前面三种器具的用途是烹饪食物,接下来介绍盛放食物的器皿。簠簋(fǔ guǐ)在春秋初期比较盛行,到了战国晚期以后才渐渐消失。它是一种用来盛放黍、稷、稻、粱的器皿。簋是用于盛放煮熟的饭食的,一般也用作礼器。它的形状就像一个圆口的大碗,带有双耳。当时的人们从甗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食用,其实就相当于现代人们使用的碗。其实,早在春秋战国之前的商朝就已经出现了簋,只是它的变化比较大,到了西周时期又出现了四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其他形式,甚至有的簋还有了盖子。簠是一种长方形的器皿,盖子和器身大小相同,形状相似,将它们合起来则为一体,分开也可以算作两件器皿。簠的用途和簋是一样的。
敦也是一种古代食器,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各种食物,通常在祭祀和宴会时拿出来和鼎搭配使用。敦也是鼎和簋的结合体,在综合考虑两者的特点和外观后设计而成。敦其实就是西周时候的簋,春秋时期叫敦,到了战国以后则叫作盒。大致还是相同的东西,只不过名称不一样。到了战国时期,敦和盖形同一体,有时候盖还可以反过来使用。
盛放腌菜和肉羹之类的器皿称作“豆”,最初是陶制品,后来渐渐演变成了青铜制品。豆的形状像一个高足盘,上部像一个圆圆的盘子,盘下面有柄,柄下面还有圈足。起初豆也是用来盛放黍、稷等谷物的,后来才用于盛放腌菜、肉羹等,甚至还用来盛放调味品。豆的摆放数量常常用双数,寓意成双成对。按照尊卑长幼,也会有数量多少之分。春秋战国时期的豆有多种形态,比如浅盘、深盘、长柄、短柄、附耳、环耳等,甚至上面还有盖子可仰置,用来放置食物。
鐎(jiāo)斗是一种给食物加温、加热的器皿。关于鐎斗有不少争论,有人认为它是用来温酒的,有人认为它是用来温羹的,还有人认为它是用来煮茶的,但认为它是温羹的说法占多数。鐎斗又名“刁斗”,多用作军旅,诗句中“行人刁斗风沙暗”,就是说的鐎斗。当时常见的是青铜鐎斗,它的形状多是附有长柄的盆形器,下面有三足,便于在火盆之中站稳,还有的出土的鐎斗柄端是兽头形状的。
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取食之器,就好比今天勺子的作用。这种匕是平勺长柄的,略微弯曲,整体有花纹装饰,主体部位用兽纹装饰,柄段饰有鱼纹的图案。匕的纹饰均是由非常细的单线刻制而成。据考古发现,匕常常是与鼎和鬲同时出土的。另外,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勺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形态有所变化,手柄狭窄、呈舌形的餐勺成为当时的主流形态。战国时期出现了漆木工艺,并得到快速的发展,因此出现了小巧精美的漆木餐勺。
最后要说的是盘。这里所说的盘并不是现代人用的盘子,而是古代的一种盛水器皿。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在祭神拜祖和饭前饭后都有洗漱的习惯,都要进行严格的盥洗。用于装盛盥洗水的器物则称为盘。人们往往把水浇在手上,并用盘接用过的废水。然而到了战国以后,盥洗之礼渐渐销声匿迹了,盘的作用变成单纯用来盛水的用具了。盘的形状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的或者三足的,也有四个足都是方形的盘。盘的面积较大,通常盘身上面还附有长篇的铭文,并辅以各种雕饰和纹理。
除了以上这些盛放食物的用具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很多其他的器皿,考古学家们也依然在研究和挖掘考证。春秋战国时期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较常用的器皿外,有的地方也会使用陶器、漆器等一些原始类的瓷器等。它们也应用于人们的日常饮食当中。除此之外,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古人们使用的饮食器具也有不少是铁制的。至于确切是用来干什么的还有待考古学家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