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1910—1999),蒙古族,北京八旗后裔。中国现代新闻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先后就读于辅仁大学、燕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1931年到1935年间和美国人埃德加·斯诺等编译《中国简报》《活的中国》等刊物和文学集。1935年他进入《大公报》当记者。1939年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是二战时期整个欧洲战场唯一中国籍战地记者。他还曾采访报道过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审判纳粹战犯事件。1949年后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如《尤利西斯》等。历任《人民日报》特约记者、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馆馆长等职。1995年出版《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次大战》。
萧乾小时候有一次调皮,姑姑骂他是个“午日鸡”。当时萧乾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自己属鸡,是在宣统元年腊月十七午时出生的。姑姑骂萧乾,骂出的生辰是阴历日期。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萧乾找不到阴阳历对照表。直到1979年10月萧乾出访美国,在汉学家傅汉思家中的阴阳历对照表中查到自己的阳历生辰是1910年1月27日。当时萧乾已经70岁。
萧乾学名“秉乾”,“乾”是乾坤之乾。萧乾给冰心写信署名“弟秉乾”,冰心孩子时幼小不识,竟读成饼干的干(幹),称他为“饼(秉)干舅舅”,萧乾也高兴地应答。
萧乾初登文坛,沈从文曾撰长文给予介绍。萧十分感激老作家赞扬,看作自己的动力。后来他自己当上了编辑,也特别注重青年作者之作品。
萧乾年轻时在天津《大公报》社工作。因要写社论,他请教张季鸾。张答复:“读佛经去!”他很快开悟,社论应该要“言简意赅”。
萧乾受聘到复旦大学上课,第一天就对学生说:“我是采取自由政策者,不点名。我厌恶点名。”结果学生除特别原因外极少缺席。
早在20世纪30年代,萧乾呼唤中国要有职业化书评家。他说:“我们需要两种批评学者:1个批评家,50个书评家。”
萧乾所读的书可分为这几类:甲类是专业上需要的,必须系统地读;乙类是为欣赏而读的,此类书中萧乾特别喜欢湖南出版的《诗苑译林》丛书;丙类书放在厕所里,20世纪30年代他就是这么读完了张资平的小说;丁类书放在枕头畔,此类大都是开本很小的书;戊类是工具书。
萧乾不会说蒙语,不认识蒙文,也没有蒙族的民族意识。他对蒙族的最初印象,来自每年祭祖。祭祖先的时候,那牌位上画的是牧民模样的人。他知道这个大概是蒙族。边上还有家谱,可家谱上曲里拐弯的蒙文他不认识。这是他最早知道的跟蒙族之联系,但他搞不清楚自己的祖先,到底是西蒙的牧民还是东蒙的猎户。萧自称祖先来自大兴安岭。等到上了小学,那时候同学们对少数民族是很歧视的,叫萧乾“小鞑子”,萧心里很难受。很快他就将自己民族改为汉族,因为他妈妈是汉族。
萧乾妻子文洁若曾这样评价他:“他还是作为记者的才华多一些。萧乾把作家这个头衔看得很重要。其实,作为翻译家,作为记者,萧乾的成就比作家更杰出。但他本人更看重作家。只是学生时代写得多,1947年以后就不大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