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六逸:史德·史才·史识(1 / 1)

谢六逸(1898—1945),贵州贵阳人。中国现代新闻教育事业奠基者之一,著名作家、翻译家、教授。1917年以官费生赴日,就读于早稻田大学。1922年毕业归国,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后历任神州女校教务主任及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大夏大学教授。1930年任复旦中文系主任,又创设后来闻名于海内的复旦新闻系并任主任。他提出新闻记者须具备“史德、史才、史识”三大条件,此举为全国大学设新闻系之嚆矢。

谢六逸童年时最爱读梁启超文章,成年后他却向青年们说:“论学问,国内没人能及得上闻一多。”

谢六逸称自己的治学信条是:多读、深思、慎作。

谢六逸写讲义甚有条理。写好了,就是一本很好的书。他的《日本文学史》,底稿就是讲义。

谢六逸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翻译时,叶圣陶、徐调孚、王伯祥和张梓生等请他教授日文。他每次在晚上讲授两个钟头,开始二十余人,但不久都散了。

谢六逸以为,我辈读书,手里如不拿起红、绿色铅笔,东涂西抹,目不转睛,正襟危坐,便看也看不进,也就不能过瘾。

谢六逸上课,见学生有张口瞪目状,就很不高兴地说:“英雄的口多数是闭着的。你们见过张着口的拿破仑之照片吗?未曾见过吧,因为他是个英雄啊!”

谢六逸在复旦大学执教时,一个连“文学是什么”都不懂的学生,拿了谢为讲课所写《小说概论》油印讲义作为他自己著作,还请谢作序,让他介绍出版。谢却使他如愿以偿。书店老板见是谢介绍又有他的序文,立即允诺。后来有朋友问谢六逸这件事。谢说:“我自己决不会出版这本书的。他穷得很,让他出了吧!”

谢六逸精通日文。徐调孚说,当时在国内系统介绍日本文学的,除了谢六逸外没有第二人。

谢六逸为上海黎明书局编选《模范小说选》,选了鲁迅、茅盾、叶圣陶、郁达夫和冰心等人作品,并有序称:“我也曾用千里镜在沙漠地带各方面眺望了一下。国内作家无论如何不止这5个,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不过在我所做的,是‘近人’的工作。近人选择材料时,必要顾到能不能上得自己‘墨线’,所以我要‘唐突’他们的作品一下了。”由此鲁迅有游戏之作:“名人选小说,入线云有限。虽有望远镜,无奈近视眼。”

谢六逸介绍日本文学的译作有5种,其中叙述日本文学发展史的有4种。这4部书的书名近同,都含“日本文学”4个字。其中有两部,北新书局叫《日本文学史》,商务印书馆叫《日本之文学》。但两书体例不同,前者按时代顺序编写,后者以文学门类编写。

谢六逸标榜“新闻即史”说,并提出史德、史才、史识为新闻记者所应备。

谢六逸创办《立报·言林》,开场白只写了两百字。他说:“本报的标语有一句是‘五分钟能知天下事’,因此我的开场白只能花费阅者五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