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之诚:为人为学颇有古名士风(1 / 1)

邓之诚(1887—1960),江苏南京人。近现代历史学家、教育家。幼年入私塾,酷爱读书。后随父赴云南任所,习六代史。曾就读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法文科、云南两级师范学堂,毕业后任滇报社编辑。1921年起专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又先后兼任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史学教授。作为20世纪中国著名史学教育家,培养了一大批文史考古学者,门人弟子号称三千,当中成就斐然者有黄现璠、王重民、朱士嘉、谭其骧、王钟翰等。

邓之诚藏书万卷,爱书有癖。他最不喜欢衬纸的书。每种书购到手后,即撤去书之衬纸,由四本订成两本,两本订成一本。重新装订后,即在每种书封面写上书名、作者小传及其来龙去脉等。

1941年冬至翌年夏,邓之诚在狱中。他以指甲代笔书于废纸,得纪实诗一百余首,出狱后即印行诗集一册《闭关吟》。

邓之诚为《东京梦华录》作注,录于书眉及另纸有一二百条,后排印。又得四五百条新注,引书一百五十余种,校出误字一百多处。注释本出版后仍多有抵牾处。故他说:“能释者未及十之三四。”

邓之诚讲课只带笔记本,但在讲课前不见客、不理事,一人静坐半小时至一小时。讲课时遇到引用史书随讲随用,以端正行书写出,很少出错。

邓之诚由四川至北平,北大和燕大都想聘任他。邓觉难以处理,后幸得两位校长蔡元培与司徒雷登同车由天津回北平,经协商把邓让给燕大。

邓之诚可以按篇按章背诵新旧《唐书》。他根本不用去翻书,书架上的书只是备而不用的。

邓之诚以专著《骨董琐记》知名,且为此书自题“杂家原异一家言”。

1943年邓之诚困居北平,坚拒为日伪办事,闭门整理旧稿,重新撰成《滇话》,达二三十万字。他还亲自用端正小字誊写一遍,藏之于家。

邓之诚在燕京大学任教时,最爱穿一件灰布长袍,外罩一件黑马褂,头戴一顶红疙瘩瓜皮帽,足登一双礼服呢布底鞋。每到上课时间,他必定按时健步如飞走进教室,双手捧一叠书本,目不斜视走向讲台;把书往桌上一放,摘下帽子,向同学们深深鞠一个九十度躬,然后用浓重西南口音开讲。

邓之诚任教时,对学生学习要求相当严。课后要求学生整理听课笔记,还要用毛笔誊写清楚,再交他审阅。

邓之诚专心致力于其巨著《中华二千年史》。该书初印为燕大讲义,后为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之一,最后在195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洪煨莲称此书:“其以正史纠稗野之诬,以稗野补正史之阙,犹万斯同季野之遗意也。”

史学大师邓之诚假日喜游览冷摊小肆,访觅文物古旧;尤爱搜集印石,自行镌刻。尝得寿山、青田及田黄等上品奇异之石5块,视为珍玩,爱不释手,故自号其书房为“五石斋”。

邓之诚任北平《新晨报》总编辑时,曾一度逐日撰写社论,斥责当时独夫专制祸国殃民,事后剪贴成两巨册,题名曰“千金簿”。其意颇自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