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治:毋不敬,毋自欺
唐文治(1865—1954),江苏太仓人。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工学先驱、国学大师。光绪十八年(1892)中进士,官至大清农工商部左侍郎兼署理尚书。后退出政坛,潜心从事教育事业。曾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及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监督(校长)、南洋大学堂及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创办私立无锡中学及无锡国专。著有《茹经堂文集》等。
唐文治6岁从祖父学《韩非子》,每随月光读书。
唐文治16岁从理学家王紫翔学,曾自书“毋不敬,毋自欺”于座右。王尝训诫说:“文章一道,人品学问皆在其中。文章博大昌明,其人必光明磊落;文章精深坚卓,其人必敦厚笃实。至于尖刻险峻,其人必恶;圆熟软美,其人必陋。”后来唐也以为师训,转教学生。
唐文治教国文课主张背诵。他说,背上一百来篇,就够写文章了。这与古训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道理相通。唐深怕古文音调失传,有灌片留声之议。他创办无锡国学专修学校,重金礼聘陈石遗教授《宋诗》《通鉴纪事本末》《音韵学》等,每小时付酬银币20元,为全国高校之最。
唐文治日常工作常按事件缓急开记事单。每办了一件,就在记事上打一个圈;已办未了的则加一点。
唐文治讲究气节。194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对毕业生分发油印纸条,上面写有:“方今最要者,气节两字而已。”并用自己所写对联勉之:“人生唯有廉节生;世界须凭气骨掌。”
1900年唐文治任总理衙门章京时,一次义和拳群众在衙里聚集外文书籍准备焚毁。唐力争,对他们说:“但与洋人交涉,岂有能不通洋文之理?”由此未毁。
抗战时期唐文治在广西悲慨时事,常喜朗诵杜甫《秋兴》中两句:“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唐文治晚年失明,只能依靠听觉来了解外界。每天有专人替他口诵典籍、书报等。任何冗长或简约的文章,一经读出,唐便能完全领会,令旁人佩服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