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十二年四月,随着反叛军小集团越来越多,大集团像赤眉、绿林的势力越来越大,使得赤眉首领樊崇的人生格局越来越宏伟。
他敏锐的发现,现在的赤眉军应该转型了,不应该像曾经那样无所顾忌的抢夺掳掠了。
于是,樊崇在这个月下令赤眉军不得再无故伤及无辜,应该将抢夺后多余的粮食分给贫穷的老百姓,并定下“杀人者死,伤人者偿伤”的根本军规。
此举使得赤眉军更得人心,进而在原本人数就不少的情况下再添新丁,十余万的部队没过多长时间便增加至十五万以上。
可和赤眉军同等级别的绿林军却没有赤眉军的好运气,相反的,他们还十分的悲催。
因为就在这个月,绿林军发生了超级大瘟疫,整个军队的士兵死了百分之五十左右。也因此,绿林军之间开始相互猜忌,相互埋怨,进而造成分裂。
这之后,绿林军从此分割成两股部队,一股由王常、成丹率领向西往南郡方向,是为“下江兵”。另一股则由王凤、王匡、马武率领,向北往南阳方向,是为“新市兵”。
再看王莽方面,我们这个可爱昏庸的大皇帝见全国起义军的势头已经越来越猛,完全不是地方官能制服得了的了,便只能在万般无奈之下于本月大批量撤回西南战线和西北战线的新朝军队,并一边命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出击赤眉军,一边命纳言大将军严尤率兵出击下江兵。
我们先来看东路王匡、廉丹的战报吧。
本次出征,王莽对于赤眉军方面是极为重视的,所以给王匡和廉丹配备了新朝最精锐者十余万。
也就是说,现在新朝最具战斗力的士兵全都在二人手下了。并且,因为现在新朝的粮草不济,所以在行军途中廉丹和王匡放任士兵抢劫百姓之粮以充其军粮。
于是,但凡新君路过之地必饥民遍野,如同一支超大的强盗集团一般。
当时,天下人都憎恨这支部队,并为其创造歌词曰:“宁逢赤眉,不遇新军!赤眉尚可,新军杀我!”
从此就能看出,现在的老百姓已经痛恨新朝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地步。
再看廉丹。
那廉丹自从经历了前些年的句町国战役以后,已经从一个莽夫变成了一个谨慎而为的将军。所以这一次行军非常缓慢,但凡路过一地都要保证没有后顾之忧。
可这种“磨磨蹭蹭”的行军速度却使正在长安的王莽大怒异常,他立即写信交与廉丹,告诉他现在国库已经没有粮食了,让他撒冷的赶紧快速进军,不然提头来见!
廉丹收到此消息以后大为惊恐,可又无可奈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天下到处都是反贼,廉丹必须走一个地方打一个地方,什么时候将此地的反叛军彻底消除以后才能继续向赤眉进军。如果不顾这些反叛军而直奔赤眉军的话,那就极有可能遭受前后两路夹击,这是兵家大忌,是廉丹无论如何都不想面对的。
可现在前有赤眉后有王莽,他就是不想这样做也不行了,所以廉丹特别特别的纠结。
然,就在此时,廉丹之部将冯衍却走到了廉丹的面前,只见冯衍眼冒凶光,用真诚而又略显低沉的口气和廉丹道:“将军,想当初张良因为五代都是韩国的相国,所以才会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而将军您的祖先世世代代都是汉朝的臣子,用得着如此效忠那个昏庸的王莽吗?不如趁现在天下大乱,新朝失天下人心之绝佳时机占据一郡而自立,您手下可以控制五万精锐,凭这样一股势力必会给您带来无尽的福泽,为什么还要遵守那如同让你去死一般的命令呢?”
冯衍这话说得可谓是掏心掏肺了,可我也不知道廉丹是畏惧同样和他有兵权的王匡,还是真的对王莽如此忠心,反正他最后没有答应冯衍的意见,而是遵从王莽的命令,不管后方如何危险都毅然而然的往赤眉主力部队奔去了。
公元二十二年冬季,随着几个月的突进,新朝大军终于即将进入赤眉军的腹地。
可就在这时,廉丹最害怕的事情来了。其身后的无盐县突然造反,一个名叫索卢恢的人召集了数千人响应赤眉,打算在新军与赤眉对战之时从后方突袭新军。
廉丹听得此消息以后大为惊恐,在第一时间急速命部队调转车头狂攻无盐县。
最终,终是在赤眉军赶到以前将无盐县攻破了。
抱着宁多杀一群不放过一个的中心思想,廉丹在攻破无盐县以后展开了一系列疯狂屠杀,只要是和反叛军沾边的,无一例外,全都被廉丹的部队所屠杀。
可就在这时候,有士兵来报,说赤眉将领董宪正带着几万部队向自己逼近。
王匡听闻此事大喜,就想率兵吃掉这支赤眉的前锋部队。
可廉丹及时的制止了他,让他一定不得妄动,因为现在军队刚刚攻下无盐城,正是最为疲乏之时,如果这时候和赤眉军展开决战的话,势必会处于劣势。不如在无盐附近建设防线,以坚壁清野之法彻底击溃赤眉军的斗志,然后再主动出击,彻底消灭赤眉军势力。
可此提议被王匡坚决否决。
王匡认为,现在军队节节胜利,正是士气最为高昂之时,此时正应该趁着这股大势攻击赤眉军,怎么可以消极防守呢?再说了,眼前这几万赤眉军并不是所有的部队,只不过是赤眉军的先头部队而已,只要在赤眉军主力部队到达之前将这股部队吃掉,那就会非常好的打击赤眉军的士气,从而一举而胜。
说完以后,王匡根本就没管廉丹再说什么,便带着自己的直属部队直扑赤眉前部了。
廉丹没有办法,总不能扔下王匡不管吧?所以无奈的他只能带着部队跟着王匡前进了。
可就在这时,本来逐渐接近新军的赤眉前部突然向后急撤,王匡见此情况更来劲了,他以为赤眉畏惧自己而撤,所以立即命令大军疾奔而行,不**平赤眉誓不罢休。
可在后面跟进的廉丹却不这么认为,几年前和以游击擅长的句町国交战了那么长的时间,使廉丹练就出了一种对危险极其敏锐的第六感,他可不认为赤眉前部这些亡命之徒的撤军是畏惧自己。
相反的,他感到了一种极度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让他放慢了行军的脚步,并派出使者追上了王匡,希望他即刻停止进军,缓慢向后撤退。
可王匡此时正是兴奋的时候,哪里听得进去廉丹的建言。他不但没有停止追击,反倒是又将速度加快了几分。
廉丹简直要被气疯了,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他还能怎么办?只能拼了命的跟进了。
结果,当王匡的部队到了成昌地界以后,突然杀声四起,十五六万的赤眉军从四面八方像一群恶鬼一样冲向了王匡的新军,王匡根本没想到这是樊崇的诡计,所以直接愣在原地,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
而此时的新军呢?一个个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再加上被以逸待劳的赤眉军突袭,所以一时之间,这些新军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根本就组织不起半点儿有效的反击。
而罪魁祸首王匡见此,干脆也调转马头逃跑了。
没受到半点儿损失就打退了王莽新朝所谓的精锐,这使得赤眉军从上到下都大为振奋,士气如虹。
于是,樊崇当即下令,命十五万赤眉军急速前行,再一鼓作气消灭廉丹所部。
再看廉丹所部。
此时的廉丹正带领着部队小心翼翼的向前行进。可就在这时,无数的新军逃兵从前往后奔涌而来。每个人都像疯了一样大喊“败了,败了!”
此话一说,廉丹所部之兵人人惊恐,有的士兵甚至直接放下了手中的兵器也跟着逃亡。结果一个逃,十个逃,骨牌效应就这样产生了。只不大一会儿的功夫,廉丹所部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士兵皆跟着逃亡了。
见此,廉丹副将立即劝告廉丹也跟着逃跑。可廉丹却是一声长叹,然后悠悠的道:“他王匡小儿可以逃,本将军却已经不可以了。别忘了,之前讨伐句町国的战役我是失败了的,如果这次再败了,我还焉有命在?与其这样,不如战死沙场,也全了我身为武将的人生追求。”
就这样,廉丹带着仅剩下对其忠心耿耿的二十校尉和数千士兵毅然而然的扑向了数十倍于自己的赤眉军。
结果,廉丹战死,赤眉军继续追击,投降和被杀死的新军“精锐”不计其数。本次东征大军以完败而告终。
再看南征大军。严尤率领的南征军虽然没有东征军人数那么多,那么“精锐”,但胜在主帅严尤能力高超,下江兵也没有赤眉军那么强大,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南征军是占据了绝对优势的。
可这些下江兵自从经历了最初的失利以后,他们在首领成丹、王常的带领下躲进了山川大泽,和南征军开始打起了游击。而新朝又不得人心,所以很多老百姓都投靠了下江兵,使得下江兵声势复振。甚至还有些胆子大的百姓敢于偷袭南征军,使得严尤举步维艰。
而就在严尤的主力部队被拖住之时,成丹、王常却领导下江兵突然袭击了荆州地界。荆州牧因此大恐,迅速集结了本地所有的部队在上唐和下江兵进行了会战。
结果,下江兵大胜,然后继续和严尤的南征军进行游击抵抗。
本年,王莽所有的征伐部队几乎全以失利而告终,起义军节节胜利。然而就在这天下群雄闹得天翻地覆的时候,又有一个人也带着一支部队崛起了。这个人的名字叫刘演,而他有一个弟弟,叫刘秀,就是那个被很多人认为“完美”的刘秀(虽然我并不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