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十一年,新朝征伐起义军的军队败,征伐西南夷的部队依然败,而西北边塞,就在刚刚集结完毕的野猪突击队即将对匈奴发动攻击的时候,王莽所立的须卜当单于又死了。
得~,这一下丧失了进攻匈奴的口实,数十万的野猪突击队又堆在边境动弹不了了。
这些囤积在西北边境的士兵们一天天无所事事,便开始不断的胡作非为,无尽的羞辱那些已经穷的不能再穷的西北百姓。
大西北,自古良将悍兵层出不穷,可让人无法置信的是,他们的忍耐力也是极强的。有时候,中原朝廷甚至都已经威胁了他们的生命,他们却依然不肯造反,我想,这应该就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最喜欢的老百姓了吧。
同年,此时的荆州地界,一支两万人的地方正规军正浩浩****的杀奔绿林山。
现在的绿林军,人数已经飙升至六万余人,虽然军备上不如正规军,但士气空前高涨,和新朝所谓的正规军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基于此,王匡与王凤决定主动迎击敌人,真正打出绿林军的威风来。
这一年的秋季,绿林军和荆州地方正规军在云舍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双方都没有耍什么小手段,见了面儿就是一顿**。可地方军的士气极为低落,虽然有兵器优势,但根本就没有胆子面对数倍于自己的绿林军。所以双方交战并没有多长时间,地方正规军便被打得四散而逃。
王匡当机立断,立即分别部署,将部队分出了好几股小部队对逃跑的地方军进行追击围剿。
那些死命奔逃的地方军害怕被绿林军追上,全都在奔跑的时候将身上的甲胄和兵器扔掉了。
最终,绿林军虽然只斩杀了数千官兵,但却得到了将近两万套优良的甲胄兵器,使得绿林军战力更是向上狂飙。
而借着这股大胜之势,王匡、王凤并没有停止攻击,而是继续掠夺附近县邑,当他们掠夺了足够的财富和美女以后才返回了绿林山中。
此时的荆州政府已经无力再行讨伐绿林军,太守和州牧只能派使者前往长安向王莽请求援助。
可现在王莽哪里还有什么军队可以援救荆州了,他所有的军队现在几乎全都派出去了,总不能将南北两军也派出去讨伐叛逆吧?那到时候长安空虚,来个小小的政变自己就没有活路了。
此时的王莽在朝堂之上来回踱步。他对下面哆哆嗦嗦的使者道:“你,说!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百姓起义叛乱!难道我新朝的制度就真的这么不合他们的意吗?”
使者哆哆嗦嗦的道:“这,陛下天威,您制定出来的政治制度一定是这个天下最好的,这个小人不敢评论,可这些百姓确实是已经吃不起饭了,这才……”
王莽大怒:“放屁!将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给我拖出去杀了!”
使者死了,可王莽的脸上没有半点儿晴朗,依然黑如乌云,整个大殿之中也是一片沉寂。
几息以后,王莽突然愤怒的对下面的官员们吼道:“你们都给朕听好了,朕所施的政策都是仁政,是不可能会危害百姓们的生计的!现在之所以会有这么些的盗贼,那都是因为地方官吏的无能所导致的,所以从今以后,谁也别跟朕提什么劳什子的饥寒交迫!那都不是借口。四辅、三公可在?”
四辅、三公:“臣在~~!”
王莽:“现在马上给朕发布国书,告诉地方这些废物,让他们从今以后少他X往自己裤兜子里塞钱,有那功夫多教化教化老百姓,多打击打击地方叛乱。”
“是!”
《资治通鉴》载:“自此,群下愈恐,莫敢言贼情者,州郡又不得擅自征兵,贼由是不能治矣。”
是这样吗,这些贼真的就不能治了吗?是的,不说别的,就光州郡不得擅自征兵这一条就够新朝受的了。
当时,翼平郡太守叫田况,其人智勇兼备。当他听说赤眉军要进攻他的郡县以后,当即凭自己的威信在当地私自发动了十八岁壮丁四万人,组织成一支新军。、
据说田况组织军队以后便发军饷严军纪,使得这支军队在短时间内便战斗力大增。
赤眉军领袖樊崇听说此事以后竟然放弃了攻击翼平郡的想法,直接撤退了。
由此可见,如果朝廷真的允许地方官府私自征兵的话,他们还是可以很有些作为的。
可朝廷根本不允许。尤其是王莽,他可以忍受一群小老百姓造反,他觉得这样对自己没有威胁,但如果地方官府有几万人的力量的话,那绝对够资格颠覆他的王朝。
所以,他绝对不能允许地方官府私自征兵。
而田况,很明显也知道这个道理。于是他在“赶”跑赤眉军以后便上奏王莽“自首”,同时希望王莽稍稍改变一下新朝政策,允许朝廷地方军在平定国内叛乱以前私自征兵。
而王莽的回复是这样的:
“朕没有给你发虎符你就擅自征调军队,这属于犯上作乱,按律朕应该杀了你以儆效尤。可顾念你是一心为了国家,这次的事情就算了,这四万人你也不必遣散,你就用这些人平灭地方叛乱就好,可军队编制不能再行增加,不然朕必杀你。”
这以后田况四面出击,逢战必胜,不过月讯之间,整个翼平郡的叛民几乎全部被讨伐殆尽。
田况不满足于此,还想再接再厉,乃请命朝廷,希望王莽能让自己跨郡作战。
王莽见田况如此奋勇,便将青、徐两州之叛民都交给田况处理。
那田况果然没让王莽失望,自督两州以来,两州之叛民节节败退,甚至赤眉都不敢撼田况之锋芒。
可讨伐讨伐着,田况就感觉事情不对劲了。
怎么不对劲了呢?因为只用武力讨伐完全是治标不治本。根本无法彻底的肃清叛民,如果真想完全肃清二州之贼,还要从根本上入手。
于是,田况再次给王莽上奏:
“陛下,群贼刚刚起事之时,基础极为薄弱,只需要地方官府一吏便可将其全部擒拿。可在那个时候官府根本就不在意这些盗贼,为了所谓的‘歌舞升平’而谎报军情,百人只说十人,千人只说百人。而朝廷方面又不严谨查处,偏听偏信,以至于蔓延几州,天下皆贼。直到这个时候,朝廷才派遣将帅出兵讨伐。而这些所谓的‘将帅’不会冲锋陷阵,不会带兵打仗,在军界又没有稍微的威信,所以军队士气降至冰点,逢战皆败,最后只能白白浪费老百姓的口粮。而老百姓一旦没有了粮食,那就必然会铤而走险,发动叛乱。这,就是叛军永远都杀不完的最根本原因。可反过来说,如果让老百姓能吃的饱饭,那么谁还会造反呢?所以,臣提议,陛下应该即刻将小地方的老百姓迁徙到大型城市,然后停止对天下叛军的征讨,只坚壁清野,多储粮食。这样的话,老百姓有饭吃了,他们就不会造反,叛军人数就不会增加,而那些叛军紧接着一定会对大型城邑进行攻伐。述末将直言,这些叛军全都是由老百姓组织的部队,野战尚且不足,就更不要说攻城战了。时间一长,这些攻不下城邑的叛军必然会士气锐减,城中的人马士气反而会越来越高!到时候,只需要一将,便可以尽扫天下之群贼。恕末将斗胆,如果陛下能够扩增末将的军事编制,并将青、徐两州军政之事全权交给末将,末将灭这些叛军必如宰猪杀狗一般简单。不用两年便还陛下一个朗朗乾坤!”
这话说得够气势,够豪迈,但却没有勾起王莽的热血,反倒让他越来越憎恨田况。
“给你增加军事编制?将青徐两州全权交给你来治理?还扫遍天下群贼?接着呢?接着你要干什么?是不是接着就要把老子给扫地出门了?”
抱着此种态度,王莽料定,这田况一定没安什么好心思,所以立即秘密派出心腹,拿着自己的符节和诏书前往田况军营,以迅雷之势夺取了田况之军权,复制了一把刘邦、韩信当年的故事。
而最后田况呢,则被王莽的使节“押”到了长安,从此得一闲职聊聊此生。
史料载:“况去,齐地遂败”。
也就是说,自从田况被押到长安以后,他所打出来的一切战果全都没了,三齐之地的叛乱从此以后再也无法制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