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不怎么闪耀的登场(1 / 1)

大汉一梦 鸟山居士 3036 字 1个月前

刘秀,子文叔,南阳郡蔡阳县(湖北枣阳附近)人,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一支。

刘秀虽然血统尊贵,但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过滤”,家室早已一落千丈,只不过为地方一土豪而已。

刘秀九岁的时候父亲便死了,一直都是叔父刘良所抚养。

等他长大以后,《后汉书》载其身高七尺三寸(1.75米左右),须眉秀密,英俊伟岸,嘴阔鼻高,额角饱满如日,天生就是一副器宇轩昂的帝王之相。

可是与他的相貌相比,刘秀本人却没什么大出息了。为什么呢?因为刘秀生性敦厚,不喜欢打仗什么的野蛮运动,只喜欢勤劳的耕作,做一名朴实的农民。

刘秀的哥哥叫刘演,他的性格和刘秀截然相反。自从王莽掌握大权以后,他便明里暗里的结交各路黑社会,打算为以后的大计铺设一条康庄大道。

因为刘秀实在是太过淳朴,所以刘演经常嘲笑这个弟弟,说他没有出息,并拿刘秀和高祖刘邦的哥哥刘喜相提并论,以此自比为刘邦。

可究竟谁才是真龙,这个事情没多长时间以后便能印证了,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再说刘秀。

话说王莽谋朝篡位以后,刘秀曾有一段时间扔下了手中的农耕器具,前往长安学习《尚书》。当时的人们都以为这小子是要去长安当官了,刘演还为此训斥过刘秀。

可刘秀呢,只是淡淡一笑,之后便毅然决然的前往长安了。

是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刘秀到底是怎么想的,大概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那刘秀不知道在长安学习了多长时间,反正《后汉书》说他学会了一些宏观的要义精髓以后便回乡了,他的同学,哪怕是他的老师都不知道这个小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回到家乡以后,刘秀放掉了手中的耕种工具,转而开始做起了倒卖粮食的买卖。

他的姐夫邓晨很有些看人的眼光,本来就觉得刘秀很不一般,而自从此次从长安回来以后,他感觉到刘秀的精气神更上了一层楼。

于是,料定刘秀绝不是什么池中之物,便经常带着刘秀出去见识大场面。

有一次,邓晨带着刘秀来到了著名的图谶大师蔡少公家中。当天蔡少公家中高朋满座,全都在等待着蔡少公对未来天下的预言。

那蔡少公语不惊人死不休,哐当就来了一句:“图谶显示,未来刘秀当为这天下的天子。”

这话一说,大家都惊叹的道:“很有可能啊,国师公刘秀是王莽的心腹,现在天下越发不安定,他很有可能取而代之。”

可这话刚刚说完,刘秀便以开玩笑的口吻道:“左一句国师公,右一句国师公,你们怎么知道说的不是我这个刘秀呢?”

这话一说,场中众人先是一愣,紧接着哈哈大笑,全没拿刘秀的话当真,只有邓晨心中暗喜:“我果然没看错人。”

我们再将时间移到公元二十二年,这一年,新朝东征军完败,南征军无法制服不断游击的下江兵,所以整个天下人心浮动,因为新市兵到达了南阳郡的关系,更使得南阳郡每个有点儿能耐的人都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当时,南阳郡宛城有豪族李氏一族。

一天,李氏老二李轶找到了大哥李通,并和其道:“大哥可曾听过蔡阳刘氏兄弟?”

李通:“你说的可是刘伯升(刘演字伯升)?”

李轶:“正是此人!大哥可还记得父亲以前曾说过的话?”

李通:“这怎能忘记?父亲当年说过,刘氏当复兴,李氏为辅佐。嘶~~~,你是说!”

李轶:“没错!现今天下新朝失政,内忧外患并起,王莽朝廷是绝对不会再有作为了,早晚会被推翻!我认为,这天下百姓还是顾念刘氏朝廷的,我们正可以利用此等天赐良机出钱出力来帮助刘演,如此,富贵可期矣!”

话毕,李通大笑:“好!此计妙矣!我现在就派人去联系刘演。”

李轶:“哎~~,何必走那么远的路,现在刘演的弟弟刘秀就在宛城倒弄粮食,我们找他商议即可。”

李通疑惑的道:“刘秀?就是那个没什么出息,整天只知道种田的废材?找他商量干什么?他能代表得了谁?”

李轶微笑摇头:“哥哥大错!道听途说不可信,我曾与刘文叔有过一次交往,从此人的言谈举止来看,其将来绝对非池中之物!哥哥你还信不着弟弟的眼光吗?”

话毕,李通再没作声,而是让李轶去将刘秀请了过来,他要亲自考验这个传说中的废物到底是不是像他弟弟说的那么厉害。

结果,当李通第一眼见到刘秀之时就被他伟岸的气质所折服。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领袖魅力吧。

不仅仅如此,那刘秀谈吐顺畅理性,没等李通、李轶说明来意便将事情分析的七七八八,这使得李通更对其刮目相看,这才放心和刘秀商量大事。

李通认为,凡起义造反,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等万事准备完毕方可行动。

所以,李通决定等入秋以后,在宛城士兵例行检阅的时候率领部众发动突然袭击,一举劫持官家,这样便可一劳永逸,彻底在宛城站稳脚跟。

等那时候,刘演同时在舂陵(现在刘演的栖息地)起兵响应,如此势必会在旦夕之间形成一股相当的势力。

此方案虽然有一定的危险性(现在是七月,等彻底入秋以后还要两三个月,时间太长所以有一定的危险性),但造反这种一锤子买卖哪个不是伴随着危险而生的呢?所以刘秀和李轶也没有过多思考,便在和李通敲定以后便前往了舂陵。

刘演,本身就是一个黑社会头子,极度不安定分子,所以当他听了刘秀的话以后二话不说,直接就将本地和他有关系的那些不安定分子召集到了一起,宣告了自己的谋划。

可当这些平时和刘演称兄道弟的人一听说刘演要造反以后当即便怂了,有的甚至都吓哭了:“刘演你个W8羔子,起兵造反这么大的事儿你不早点儿说,现在箭以上弦,你让我们怎么办!555你害死老子了。”

可就在场中大乱,人人自危之际,一身戎装的刘秀却突然从大门闯了进来。他威风凛凛的对刘演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意气风发的道:“启禀大帅!周围村县的那些兄弟们已经全都被我劝服,他们都发誓要和我们刘氏一族同生共死。”

一见这人,一听这话, 在场的大老爷们全都傻了。

“怎么茬?刘秀这谨慎忠厚的家伙也干上这一锤子买卖了?那我还怕个啥?我连刘秀都不如了?”

“怎么个意思?周围村、县全都的人全都入伙了?嘿!你还别说,这事儿有戏啊。”

半柱香后,随着刘秀的出现,这些本来吓得鬼哭狼嚎的“豪杰”们一时之间“恢复”了“本色”,一个个义正言辞的要和刘演推翻暴政。

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支大概七八千人的汉军就这样组成了。

可就在刘演一切进展顺利之时,从宛城却传来了一个如同晴天霹雳的消息。

那李通准备造反的消息提前泄露,官府当天便派人前往捉拿。咱也不知道李通有第六感还是提前得知了消息,反正就是官兵没来,他却跑了。

结果,李通在朝中为官的父亲李守,以及李家六十四人皆被诛杀殆尽。对刘演来说,李家死多少人和他没有毛线关系,这也不是他所担心的。可问题的关键是,宛城不管是经济还是人口都是南阳之最,如果这地方拿不下来,那自己起事就少了很大的依仗,结果必然是兵败身死。

这可怎么办,总不能凉办吧?正巧现在新市兵也已经到了南阳郡中,刘演把心一狠,直接派遣使者联系了新市兵首领王凤等人,希望自己的部队能和新市兵合兵一处,共同抗击王莽的新朝。

王凤根本没有多想,当即同意了刘演的请求。

一、刘演在南阳郡中有一定的威信,有他在更方便自己收拢南阳民心。

二、刘演是土生土长的南阳人,对于南阳这片土地,他已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所以带上刘演更方便自己攻城略地。

基于以上两条,不管哪一条都有资格让王凤答应刘演了,所以他没有半点儿犹豫,当即便让自己的部队和刘演合兵一处。

这之后,他们的军队一路攻城略地战无不克。

可就在军队攻陷唐子乡的时候,内部却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原来,不管是刘演还是刘秀,他们的指挥才能都非常高超,所以二人部曲的作战效率相当的高,抢到的战利品也是整个联军中最高的。

这一下子新市兵的那些人不干了。哦~,你们刘家部曲仰仗着我们新市兵的虎威抢夺官府,最后一点儿都不上交,这是什么道理?

抱着此种心思,新市兵众人越来越怨恨,便想火并了刘氏部曲,将他们的财富全都抢夺到自己的裤兜子里。

这事儿呢,按说不大,可如果处理得不得当也会引发不小的流血冲突。而现在的刘氏兄弟说好听点儿是和新市兵通力合作,可说难听点儿就是仗着新市兵的力量在这狐假虎威呢。

所以,对于新市兵,刘氏兄弟是绝对不能得罪的。

最重要的是,对于这次的事件,新市兵首领王凤根本就没有表态,那就是说,对于这件事情他是默认的。

所以,敏锐的刘秀绝对不允许这次事件继续深入下去。

于是,他说服了大哥刘演,将所属部曲所有的战利品全都强收了上来。

当天,收缴现场,气氛极其压抑,两兄弟手下的士兵们双眼都能喷出火来。

有一个士兵实在是再也无法忍耐,他一把将手中的钢刀插到了地上,然后嘶吼着咆哮:“我@#¥%#¥,凭什么我们辛辛苦苦抢上来的东西要交给那些废物?他们想要那就让他们XX的冲到最前面!这群垃圾,打仗的时候就跟在我们后面,打完仗以后抢东西他们有理了,我去@!#¥@#¥,我他X就不给,不服就亮招子干XX的!”

话毕,场下一众人群情激愤!全都嘶吼着要手底下见真章。

可负责收缴的刘秀呢?没有作声,就是这样看着下面的人捂捂扎扎。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气撒完了,这些人这才看着刘秀,等待他的命令。

只见刘秀低沉的道:“都发泄完了吗?”

众人:“……”

刘秀:“发泄完了我说两句。本来,我们这些实力强大的兄弟们是不需要仰仗别人的威信存活的。说实话,我也受不了这个气。但,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宛城起义的失败宣告了我们必须要找一个合作伙伴存活下去。不然,面对着我们的必然只有死路一条。丢了这条性命,我不在乎,但是因为这种毫无意义的滥事丢了命就不是我刘秀想要的了,我们有更大的追求,更大的抱负!绝对不能为了这么点儿小事就丢弃他们!多了我不想说,我知道你们都懂,现在,马上将之前的战利品扔到地上,我负责卑微的还给那些烂人。你们也不必不甘心,我刘秀可以代大哥向你们保证,早晚有一天,全天下的人都会看着咱们兄弟的脸色才能苟活!”

话毕,士兵们都不做声了,而是默默的将战利品交给了刘秀。而刘秀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将这些战利品交给王凤等人,这事儿就算这么过去了。

这之后,部队继续向前挺进,又攻克了棘阳等地。

而就在这时候,终于有好消息传到了刘演、刘秀这一边。

原来,自从李通宛城起兵失败以后,李轶就离开了刘秀,偷偷的前往宛城附近,暗中收拢之前那些心腹兄弟们。直到今天,李轶终于收拢完毕,这就带着部众前来投靠刘氏兄弟了。

这还不算,就在李轶前来投奔没多长时间,刘秀的姐夫邓晨也带着自己私自武装的部队前来投奔了,这就使刘氏兄弟的部队瞬间破万,整体实力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实力有了,这人就不免会多出一些小心思。于是,刘演便请攻击宛城,意图自立。

那为什么说攻击宛城就是意图自立呢?

宛,自春秋开始便为天下之重镇。《读史方舆纪要》载:其“南蔽荆襄,北控汝洛,图霸中原,必为基石。”

尤其是自秦代以来,宛城已经成为了全国工商大都会,为南北交通及经济之重镇。

因其为交通枢纽,所以北出洛阳,南通荆襄,西入武关而达长安,遂成为整个荆州之战略要地。新莽朝廷拥有此地,可完全掌控荆豫之形势。反之,如果起义军掌握了宛城,北进可取颍川洛阳,西进可拿下长安。

所以,只要能拿下宛城,刘演便拥有了和新市兵平起平坐的资本,因为只要拿下此地,他就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还可以通过此地和赤眉军相互协作。

可以说,拿下宛城以后,整个天下的大势力全都会求助于刘演。

可让刘演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新莽朝廷同样对宛城极为重视。因为就在王莽杀掉李通以后,他迅速命令周围郡县分兵防守宛城,并在同时命严尤的南征军也向宛城靠拢,决不能让此地有半点儿闪失。

于是,宛城在一时之间人头涌动,没过多久守军就达到了十万之数(这还是严尤大军没来的情况下),还都是一群装备精良的正规军!

正所谓“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败,不知己亦不知彼,逢战必败!”

那刘演率领所有的家当就在这稀里糊涂的情况下冲向了宛城。

由此可见,他的情报工作是做的多么的不到家。

而宛城一把手甄阜和将领梁丘赐的情报却做的相当到位。当他们得知刘演的军队正向宛城行进的时候,当即命令部队主动出击,于小长安设下十面埋伏之阵,只等刘演进阵便瓮中捉鳖。

那天早晨,也许是天要亡汉军吧,小长安周围大雾弥漫,汉军就在这种大雾中缓缓前行。

可就在这时,只听一声巨响。

紧接着,四面八方杀声四起,无数的箭矢好像蝗灾一般冲向了汉军。

一时之间,全无准备的汉军被射得鬼哭狼嚎,只这么一波弓箭便将整个汉军射得丢盔弃甲。

刘演见中了敌方的圈套,慌忙下令全军分散逃亡,然后在预定集合地重新汇合。

于是,汉军化整为零,借着大雾呈四面之势分散而逃。

在逃亡的过程中,刘秀正好看到了自己的妹妹刘伯姬,他一把将刘伯姬拉上了马疾奔狂逃。

可还没等逃出千米,便又看到了自己的姐姐拉着三个女儿奔逃。

刘秀迅速下马,作势要将大姐刘元的几个女儿抱上马背。可刘元却死活不让,只让刘秀赶快逃跑。

刘元,和刘秀感情是最好的,在刘秀年幼的时候便经常带着刘秀出去玩,这么深厚的感情你让刘秀怎么割舍?刘秀毕竟不是刘邦,做不到绝义无情,所以他坚持要让刘元的几个孩子上马。

可就在这时候,刘元突然从刘秀的腰间抽出了宝剑,并迅速架到了自己的脖子上。她对刘秀嘶吼:“你给我赶紧带着妹妹跑!不要管我和孩子们,你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不能为了我而死!”

刘秀还想争辩,可这时候,刘元瞪着铜铃一般的眼睛,手中的力道又加重了几分,鲜血瞬时顺着刘元的脖子淌了下来。

刘秀知道,如果自己继续规劝刘元的话,刘元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自杀,而放任她自己逃走的话,她还有那么千分之一的希望得以蒙混过关。

于是,刘秀挥泪而逃。

那么结果是怎么样呢?刘元有没有逃出追兵的魔爪呢?

没有。

自刘秀走后,刘元带着三个半大的孩子慢吞吞的逃亡,不大一会儿就被追兵追上,刘元和三个孩子都被乱刀砍死。

我不知道那一天刘秀的心情是如何的糟糕,但可以肯定的是,自从那天以后,刘秀便彻底从灵魂深处痛恨上了新朝,为了能够胜利,为了能够多杀一个敌人,他甚至愿意和新朝人同归于尽。

我们再说正文。经历了本次惨败,使得本来兵力就不怎么充足的汉军更加悲惨,只剩下不到五千人马。要不是因为大雾的关系,这个数字估计会更少,甚至是零。

所以实力锐减的刘演赶紧率军返回了棘阳,打算和新市兵合流之后再对新朝军发动反扑。

可王凤等新市兵的领导却在这时候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因为此时的甄阜和梁丘赐已经乘胜带领着十万正规军向前高速挺进,兵峰直指新市兵。

甚至,二人在渡过潢淳水之后还将潢淳水的浮桥也给烧了,以此表示不灭新市兵势不回军之决心。

王凤等人见新军如此强大,又有如此决心,这心里便打起鼓来,想要逃到其他地方再寻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