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六月,汉成帝用老师张禹接替了王商的位置。
汉成帝的算盘打得很好,还是想借他人之手来制衡王凤,以此达到双方平衡的目的,因为汉成帝自信,张禹绝对不是王凤的人,是可以对王凤形成一定的制约的。
可事实证明,汉成帝错了。
张禹,字子文,祖籍河内郡轵县人,到他父亲的时候,便举家迁徙到了莲勺县。
张禹在还是娃娃的时候,经常和自己的父亲到市集上去,最喜欢观看那些占卜和看相的人,时间长了,就懂得些八卦和占卜凶吉的知识。
占卜的人很喜欢这个白净的孩子,便对张禹的爸爸说:“这个孩子非常有占卜方面的天分,可以让他多接触一些经文,相信以后一定会有出息。”
于是,张禹的爸爸就在张禹长大以后将其送到京城求学。
张禹最开始跟随施仇学习《周易》,没过多长时间便出师了。而在京城待的久了,张禹的眼界也就开了。他知道,光习得经学之术是没什么大前途的,只有学好了《论语》这种官场流行的学问才有可能“登堂入室”。
于是,张禹便随很多名士学习《论语》。等他将《论语》也精通之后便聚徒传经,之后便被推荐为郡中文学了。
汉宣帝甘露年间,朝廷选拔各郡文学至长安参加考试,萧望之便是主考官员。
考试结束以后,萧望之对于张禹有关《周易》和《论语》的学问非常赞赏,便强烈建议汉宣帝封张禹为官。
可汉宣帝是什么人大家都知道,那是对鬼神和儒家都非常不感冒的存在,所以根本没有用张禹,依然让他回原来的地方做官,一直到汉宣帝都快要死去的时候,当时还是太子的汉元帝才启用了他。
之后,汉元帝继位,便提升张禹为太子太傅,进而再升张禹为光禄大夫。
几年以后,为了以后方便提拔张禹,汉元帝又任张禹为东平郡内史,前往地方历练。
又是N年过去,汉元帝驾崩,汉成帝继位,便立即将自己的老师招至长安,并赐爵关内侯,赏食邑六百户,重赐光禄大夫、给事中、领尚书事。
而在当时,大司马王凤专权,同样兼任尚书事,张禹的到来就无可避免的分了王凤的职权。
而张禹,虽然精通两部经典,但却是一个胆小怕死之辈,不敢得罪王凤,乃向汉成帝辞去尚书之事,以此躲避和王凤共事。
可汉成帝要的便是用自己的心腹来分王凤之职权,所以明里暗里的暗示张禹,让他不要推辞,并再三说明他是自己的人,不要多心。
张禹见实在推脱不开,这才硬着头皮接受了这个职位。
可他兼任尚书事后,却秉承着中庸保命之道,半点儿不和王凤对着干,凡是王凤决定的事情,张禹从来都是双手赞成。所以,说他是一个摆设也半点儿不为过了。
各位想想,就这么一个人,汉成帝让他当丞相能遏制王凤吗?“呵呵”俩字得了。
基于此,本来就权倾朝野的王氏在张禹为丞相以后便开始更加跋扈,这也为以后王氏大蟒蛇的篡汉之路提供了非常优越的前提条件。
公元前二十四年正月,有人向汉成帝推荐刘向的小儿子刘歆,说这孩子极富才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希望汉成帝能够用其为官(注:刘歆,成帝一朝之神童,年幼之时便精通《诗》《书》等一众经典,少年以后便能辅助父亲讲授六艺精艺的文字、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方面的知识)。
那汉成帝也听说过刘歆“神童”之名,便打算批准。
可刘向为王凤的朝中政敌,王凤怎么可能让他的儿子再进入中央政治舞台呢,那不等于是给自己再凭添一个实力强大的敌人吗?
于是,王凤便对此事百般阻挠。
群臣一看王凤的态度,立马捧其臭脚,坚决反对让刘歆往朝中为官。这事儿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这一次,王凤又赢了,但在当天退朝的时候,汉成帝的脸色非常阴沉,很明显的,他开始对王凤不满了。
当时,以王凤为首的王氏子弟全都坐上了公卿、大夫、侍中、诸曹等宫中政要之职,较前世之霍光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王凤手下的头号心腹杜钦见此深忧之,便告诫王凤,让他学习当初的周公,能放权尽量放权。
可王凤却笑着和杜钦道:“你多心了,咱们这个小皇帝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如果没有我,他什么都玩儿不转,所以你不用担心,这第一把交椅,我王凤足可以做到死去为止!”
同年二月,汉成帝虽然经常亲近女色,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个一男半女,正巧这时候定陶王前来长安拜见汉成帝,汉成帝便和定陶王说:“朕没有儿子,身体又不好,一旦有了什么不测,这天下就会大乱了,定陶王你能力突出,朕是十分信赖你的,所以从今日开始,你就留在长安,时刻追随在我的身边吧。”
汉成帝这是什么意思?虽然没有明说,但有心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在立“储君”了。
那王凤听闻此事极为恐惧,因为定陶王此人心计成熟,一旦让他成为了皇帝,对于王氏一族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王凤说什么都不会让定陶王留在长安。
正巧这时候,那该死的日食又来了,王凤便让自己的爪牙在朝会上以日食为由,让汉成帝赶紧将定陶王弄回封国。
汉成帝无奈,只能听之任之,但谁都知道,这背后策划之人必是王凤无疑。
一次、两次、三次……王凤通过自己庞大的政治派系,让汉成帝一次又一次的对其妥协,此种行为完全触怒了朝中的一些正直之士,而王章,便是这其中的一员。
王章,字仲卿,泰山郡巨平县人(山东泰安市南),年轻的时候凭借文章精妙而被推荐至长安为官,后因为敢于直言而被推荐为谏大夫。
汉元帝初年,王章被提拔为左曹中郎将,后因为攻击石显下狱。
汉成帝继位以后,王凤感觉王章是个人才,便推荐他为谏大夫,后来因为王章干的不错,王凤又推荐他为司隶校尉。
在当时,几乎满朝的官员都畏惧王章而不敢假公济私,王凤真可谓是用人的能手了。
可令王凤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能臣,竟清廉到连自己都要攻击的程度。
那王章嫉恶如仇,始终痛恨王凤专权跋扈,可如果没有王凤又没有自己的今天,所以,对于王凤,王章一直都是痛恨与感激并存,实在是纠结的要命。
可随着王凤手中的职权越来越大,嚣张的程度也是一日比一日强,正直的王章终是受不了了,遂准备前往宫中拜见汉成帝,诉说王凤的嚣张,将其彻底弄下去。
可就在王章出门之前,他的妻子王夫人却拦住了他,近乎嘶吼的对其道:“你干什么去?难道是要和大司马相抗衡吗?”
王章:“是!”
王夫人:“你疯了吗?大司马不仅在朝中权势滔天,还是你的恩人,你哪怕不畏惧权贵,难道就要当那万人唾弃的白眼狼吗?你难道忘了当初在监狱里的苦日子了吗?”
王章:“大丈夫一生,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大义才是我王章行事的标准,这不是你一个妇人所能明白的!滚开,不要挡住我的去路!”
就这样,王章义无反顾的前往了未央宫中,见到汉成帝以后只是微微一拜便直入主题:
“臣请问陛下,陛下心中是否也认为此次日食是定陶王所导致的呢?”
汉成帝眉头微皱,感觉王章话中有话,反问道:“你是什么意思呢?”
王章:“臣认为,本次日食不但和定陶王没有半点儿关系,反倒是因为其他人才导致的。”
汉成帝:“谁?”
王章:“大司马大将军!王凤!”
讲真,自从王商被王凤“罢免”,一直到现在硬生生的赶走定陶王,汉成帝早就对王凤有所不满了,所以一直想找个机会敲打一下王凤,可无奈满朝十之八九都是王凤的党羽,所以汉成帝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机会下手。
如今,刚想睡觉就有人送来了枕头,这怎能让汉成帝不喜呢?便让王章详细说明。
王章回答道:“陛下,上天行事,从来都是惩恶扬善的,我从来没听说老天反其道而行过。如今,陛下因为没有子嗣才召见的定陶王,这是为了传承社稷,安定民心,是极大的好事,怎么可能会因此而招致灾祸呢?臣反倒是认为,本次天灾预警完全是因为我大汉朝廷中有权臣独霸朝纲所致!”
汉成帝:“这个人是谁?”
王章:“陛下听我往下说就知道了。”
汉成帝:“……”。
王章:“之前,大将军错将日食的发生归罪于定陶王,并建议立即将定陶王遣送回国。大将军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臣粗浅的猜测,无外乎是他心中还有‘更好’的人选,以此永霸朝政。而事实如果真的如臣所猜测的那样,那王凤非但不是什么忠臣,反而还是大奸大恶之徒(注意,这里直接指名道姓了)。臣这样说,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日食,是阴气抑制阳气,说明下面有权臣压制君王。而现在的朝廷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如今,朝中的大小事务皆由王凤决定,陛下您甚至连伸手的机会都没有。而王凤呢?非但对这种事情没有什么反省和自责,反倒是越发的肆无忌惮。如今,竟然还将责任推到了定陶王的身上。这叫什么?这叫诬陷欺骗不忠之事!而这种事情到现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前丞相王商,品行敦厚,威望很高,那是真正的朝廷栋梁。他坚持正义,不肯违心的屈服于王凤,最后却被王凤欺压,忧愤而死。王凤明知其小妾的妹妹张美人之前嫁过人,可依然通过各种手段将其送到了宫中,还用不正当的手段为其谋取私利。还有很多的事情不一而足,臣就不说了,而上面说的这些,陛下都是亲眼看到的,无法推脱!所以,这种人根本不配主持国政。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的话,臣担心国将不国!基于此,臣建议陛下应该立即罢免王凤,再选其他的忠贤之士代替他。”
话毕,汉成帝陷入了良久的沉思。他是想要好好的敲打一下王凤,可却没有想要这样严厉的惩罚他。所以,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
而王章呢?并没有催促汉成帝,只是默默的在一旁看着,等待着他的下文。
大概,又是半柱香以后,汉成帝仿佛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郑重而又严肃的和王章道:“要不是爱卿的直言,朕真的不知道情况已经到了如此恶劣的程度。既然爱卿给朕定下了方案,那朕想问问爱卿,有没有什么既贤德又有能力的人可以代替王凤呢?”
王章:“有!琅邪太守冯野王,其人忠诚正直,极富谋略,用他来代替王凤绰绰有余!”
话毕,汉成帝又向王章细细的了解了一下冯野王,便打算按照王章的想法来办了。
可王凤的爪牙遍布朝野,整个未央宫从里到外都布满了他的眼线。
这不嘛,汉成帝那边刚刚和王章商量好了处置王凤的办法,王凤的外甥,侍中王音便窃听了此事,并在第一时间向王凤做了汇报。
那王凤听闻此事以后极为恐惧,竟在一时之间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呵呵,本来就是这样,那王凤虽然权倾朝野,可手中并没有调兵的虎符,根本无法发动武装政变,所以当危机来到的时候,他也只能像一只待宰的羔羊一样等死。
可咱之前也说过了,王凤本人虽然没什么大能耐,可他手下的那些却是一个赛一个的厉害。
王凤经过最初的恐惧之后慢慢恢复了理智,知道哪怕是自己继续这样手足无措也无法挽回大局。与其这样,还不如问问自己的心腹能人们,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于是,第一个找到的人就帮王凤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麻烦,这人便是杜钦了。
当时,王凤见杜钦来了,赶紧迎接,也不玩儿什么虚的,当即便将王章和汉成帝的对话说了一遍,然后致歉道:“我现在就恨之前没有听你的话,以至于到了这种地步,悔之晚矣啊!”
王凤本以为对于现在这种情况,杜钦也是无可奈何,可那杜钦却非常从容的和王凤道:“大将军,其实从之前您没有听我的话开始,我就已经预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所以,应付的办法我早就替你想好了。”
听到这,王凤本来已经死气沉沉的脸上突然之间“光芒大盛”,赶紧问道:“哎呦我的好杜钦,你有什么法子,快快与我说来!”
杜钦:“下官想问一问大将军,整个朝廷之中,谁是您最大的靠山?”
王凤想了一想道:“当然是我那妹妹了(王政君),人家现在可是太后之尊!等等!你是说~~”
杜钦:“没错!不过有一点大将军您一定要弄清楚,那就是太后不仅仅是您的靠山,您还是太后的靠山。你们两个人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太后是一定不会看着您遭此劫难的。大将军您现在便可以往宫中向太后痛哭诉苦,并表达自己的忠心。相信太后一定有办法阻止皇帝陛下的。但大将军您一定要记住,渡过这次危机以后,行事一定要开始低调,不要再去触动陛下的底线了。”
王凤:“好!这次我一定听你的,不会再自作主张了。”
就这样,王凤加足了马力,飞一般的前往后宫拜见了王太后。
而事情的结果和杜钦估计的没有哪怕是半点儿差别,那王老太后一听汉成帝要归拢王凤,当即便让王凤放心,然后就开始绝食,甚至连一口水都不喝。
汉成帝听闻此事以后吓蒙了,赶紧奔到后宫去见自己正在“撒泼”的老母亲。
可还没等说话,王太后就将自己手中的手帕丢到汉成帝的身上(怎么这么熟悉=。=),然后撕心裂肺的痛哭,不仅列举了这些年王凤为国家所举荐的人才,还痛骂汉成帝是白眼儿狼,卸了磨就杀驴。
那汉成帝本来耳根子就软,如今还被自己的母亲“逼宫”,哪里还敢有半点儿怨言,当即就向王太后承诺,说自己绝对不会动王凤。
可事情远远没有就此结束。王太后“得寸进尺”,还说王章污蔑离间皇帝和王氏一族之间的关系,其用心险恶至极,希望汉成帝能够处死王章,还王氏族人一个公道。
汉成帝无奈,实在是耗不过自己的老母,便只能答应她的要求。
最后,王章惨死于狱中,他的妻子和儿女全都被流放到了合浦。
从此以后,满朝文武皆畏惧王凤如虎,再也没有一个人敢和王凤对着干了。
事情结束了么?还没有呢。
话说琅邪太守冯野王自从得知王章死于狱中以后,便整日恐惧不安,没过多长时间便抑郁成疾,乃向朝廷告假,希望长安方面能给他病假三个月,让他静心养病。
此种情况属于正常合理的要求,汉成帝当然没有理由拒绝,所以没多想便给了冯野王这个病假,冯野王就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故乡杜陵静养。
可冯野王之前毕竟有可能取代自己,所以王凤对其极为愤恨,乃授意御史中丞弹劾冯野王,说他没有朝廷的批准便私自带着太守的印信回到家乡,这属于奉诏不敬之罪,希望汉成帝能将其罢免,削为平民。
握着手中的弹劾奏书,汉成帝心中真是恨到了极点,他是真的不想罢免了这个能臣,可又架不住王凤和他的爪牙们的连番“炮轰”,所以在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便只能暂时将这件事情搁置起来。
然,就在王凤打算进一步派人向汉成帝施压的时候,杜钦突然急急忙忙的找到了王凤,连寒暄都没有便急忙的道:“大将军!我之前和您说什么了?”
见杜钦面色不善,王凤也知道他要说什么,所以不咸不淡的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可别人都好说,这个冯野王我绝对不会留着他!”
杜钦急道:“大将军啊!两千石官员得病告假回家的,那是有先例可寻的。这根本就不算触犯我大汉的法律!你这急吼吼的抓到一个所谓的‘借口’便对其进行打击,你让世人怎么看你?你让陛下怎么看你?大将军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对自己的名声绝对会造成毁灭性打击!甚至会给自己留下杀身之祸啊!”
说的有没有道理?有!但王凤主意已定,不将冯野王弄下去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所以,他再次否决了杜钦的提议,继续对汉成帝施压。
最后,汉成帝在万般无奈之下终是罢了冯野王的官职,将其贬为平民。
而王凤呢?也随着这接二连三的事件使得自己的名声越发巨臭,前些年为国举贤的那些好名声全都被败的一干二净。
为了将王凤的名声再往回扳回点儿,杜钦在第一时间找到了王凤,脸红脖子粗的道:“大将军,之前的王商、王章和冯野王死的死贬的贬,现在天下的人几乎全都认为他们是直言进谏才被您害死的。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您的名声就全毁了。现在,我希望大将军您能迅速启用天下贤才,并且不管是谁推荐的,只要是有优良记录的,便破格录用。如此,才能将天下人的悠悠众口堵住,让人们的视线从您的身上转移!这一次,大将军您一定要听我的!不然,灾难便离您不远了。”
话毕,王凤一哆嗦,很明显是被杜钦给吓着了,这次他没有再反对杜钦的建议,而是照着做了。
如此,才使得汉成帝对其的愤怒逐渐平息,民间百姓的流言蜚语也慢慢变淡甚至消失。
王凤,手上真是有太多的好人了。我敢保证,如果不是王凤这些得力的手下,他最后是一定不会善终的。
好了,王凤就说到这吧,我们继续按照主线往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