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到表姐家聚餐,16岁的外甥被分配的家庭任务是洗碗。
表姐做了一桌子的菜,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外甥更是如此。可到了要“收拾残局”的时候,外甥却开始抱怨了:“哎呀,做这么多菜干嘛呀!收拾起来真麻烦。”他想饭后睡个午觉,2点钟起来看篮球赛。于是,他就请求表姐:“妈,我能不能待会儿再洗碗啊?先放厨房!”表姐干脆利落地回答:“随便,反正迟早都是你的事。”
外甥回了房间,一会儿就睡着了。临近2点的时候他起来了,跑进厨房做“洗碗工”。10分钟之后,顺利完工,他哼着歌走到客厅,倒在沙发上。刚打开电视,表姐就开始喊:“小杰,你过来!这是你洗的碗呀?下次就让你用这个吃饭!”
“怎么啦?”外甥问道。其实,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刚才洗碗时就是在糊弄。表姐指着柜橱上的碗说:“那碗上还沾着米粒呢!炒菜的锅也没刷呀!我不相信你不会洗,就是糊弄。”结果,在表姐的监督下,外甥只能仔细地把碗重洗一遍,再将碗筷放进橱柜,擦净灶台。
这一通折腾之后,已经2点多了。外甥嘟哝道:“怎么过得这么快呀?球赛都开始了!”表姐:“还不是你自找的?明明15分钟就能做好的事,你拖着不做,等时间不多了,又开始糊弄人,最后再返工。你自己算算,哪个更省事?这不是能力问题,是习惯问题。”
表姐一语中的,外甥在学习的问题上,也跟刷碗的情形差不多。任何学科的作业都是先拖着不做,玩够了再说。等想做的时候,时间已经不充裕了,好多细节就顾不上了,最后着急忙慌地把作业处理完,“应付”老师的检查。
每次这样做的时候,他心里也没底,知道自己的作业是怎么赶出来的。老师也有一双慧眼,能够看出“不会”和“马虎”的区别在哪儿?所以,外甥经常被老师批评,做事不够认真,总是拖拖拉拉,自己给自己“挖坑”。
洗碗看似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反映出一个人做事的习惯。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做其他事情也会延续潦草、糊弄的模式。有些时候,拖延的发生不是因为“缺乏行动力”,而是“行动太过粗糙”:先是从心理上轻视了一件事情,认为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忽略了其中的难点和可能会犯的错误;或者是主观主意,总想着差不多就行了,实在不行再想办法,却没意识到返工其实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如果能够修正好,顶多是延迟点时间,并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但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第一次没有做好,想再修复就很难了,既耽误了时间,也没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经常撰稿的人,一定对此深有体会,特别是要完成一本10万字以上的书稿,返工大改如同“死刑”。很多东西都是一气呵成的,如果第一次写的时候比较粗糙,甚至存在逻辑不通、表述混乱的问题,再怎么修改和润色,也难以形成一本优质的书稿。
我在原来的工作室担任审稿编辑时,每次碰到这样的稿子,一边润色一边焦心,甚至很想把稿子全盘推翻。有些选题的立意,真的是很好,框架思路也不错,可就在执行层面出了问题,写得一塌糊涂。实在没法修改,就只好把稿子废掉,重新再写。
每一个选题都是有出版计划的,一旦无法如期交上合格的稿子,出版的计划就会被打乱。通常,作者和编辑都会很在意截止日期。然而,在时间和质量无法平衡的条件下,只能牺牲时间,保证质量,但这样的选择也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为了避免返工造成的延误,著名的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思想: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为此,他还创立了一个公式:
质量成本(COQ)=符合要求的代价(POC)+不符合要求的代价(PONC)
所谓“符合要求的代价”,就是指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所花费的成本,而“不符合要求的代价”,让我们意识到浪费成本的存在,从而确定要改进的方向。
如果一件事有10次做对的机会,第1次没做对,第2次没做对,第3次没做对……到第9次做对了,结果是对了,但相比第一次直接把事情做到最好,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当一件事情是有意义的,且具备了把它做好的条件,为什么不一次性就把它做好呢?
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件事情如果需要花费大量重复性的劳动去完成,到最后浪费的不仅是时间,还有生命。凡事只做一遍,一遍最好,是减少拖延的选择,也是对人生高品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