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减肥者都曾暗下决心:这一回必须成功,并且制订了严格的饮食和运动计划。结果呢?有人按部就班地实现了目标,有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超过十天就恢复原样了。你认为:两者的区别在哪儿呢?完全是意志力的问题吗?
假设,我们制定的目标是:六个月的时间,减重20kg。这是一个很明确的目标,且有截止日期。可是,该怎么实践呢?前面我们介绍过,按照WOOP思维工具的步骤,接下来要思考减肥成果的画面?然后思考障碍,制定执行意图,对不对?
这个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六个月的时间,显得不那么漫长?毕竟,有很大一部分人,心里想的全是那20kg的体重,每天早起上秤,都盼着数字往下掉,恨不得1个月之内就达成心愿。可那体重总是起伏不定,甚至在最初的阶段,明明控制了饮食、加强了运动,体重居然还有上涨的趋势。如此一来,坚持的动力很快就消退了,渐渐地又恢复到从前的状态,减肥大计就此又被束之高阁。
问题出在哪儿呢?五个字——目标太大了!人的本能是趋乐避苦,看到这么一个庞大的数字,内心会感到恐惧和排斥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这一点,才能在减肥的过程中,保证动力的可持续性。歌德说过:“向着某一天终要达到的那个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大目标是20kg,期限是6个月,我们能不能把它拆分一下?然后,针对每个月的小目标,利用WOOP思维工具去执行。这样的话,每个月只减掉2.5kg就可以了。如果再具体一点,把这2.5kg拆分到4周,1周只要减掉0.625kg就行了。
比较一下“我要减掉40斤的体重”和“我一周只需要减掉一斤多”,两者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很明显,后者带给人的心理压力小了很多,也让人觉得容易实现,不会因为急于求成而受挫,甚至可以避免因为偶尔一两天的体重波动而产生负面情绪。
关于目标分解,最常用的就是“剥洋葱法”和“多叉树法”。
·剥洋葱法
把目标看成一个完整的洋葱,一层一层地剥下去,把大目标分解成多个小目标,再把这些小目标分解成更小的目标,直到具体到此时此刻做什么。实现目标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从低级到高级,从现在到将来,从小到大。
·多叉树法
把目标看成树干,每一级小的目标就相当于每个树枝,此时要关注的,就是树上的叶子。
先写下大目标,思考一下要实现这个目标的条件是什么?接着,把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都列出来。当这些条件完成时,就是达成大目标之前先要完成的小目标。然后,再思考要实现这些小目标的条件是什么?继续列出达成每一个小目标的充要条件。如此类推,直到画出所有的树叶,就算完成了这个目标的多叉树分解。
从叶子到树枝,再到树干,不断地问自己:如果这些小目标都能实现,大目标一定会实现吗?当你能够从容自信地回答“是”的时候,表示这个分解已经完成。如果回答是“不一定”,那就证明所列出的条件还不够充分,需要继续补充。一棵完整的目标多叉树,就是一套完整的达成该目标的行动计划。所以,目标多叉树,也被人称为“计划多叉树”。
一下子达到大目标,肯定是不切实际的,还很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可是,把大目标分解之后,每天不拖延、按时地达到小目标,却不太难,而且这种微小的喜悦感会给我们带来动力,让自己看到进步。这样一来,改掉拖延习惯的成功率就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