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拖延是因为没有及时得到回报,或是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任务刚完成了一半,就想去看比赛、玩游戏,可心里又知道,现在是工作时间,事情还没有做完,不能停下来满足娱乐的欲望。这时拖延就会产生,它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当下这一刻的放松需求。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及时给予自己奖励,激活动力。这种办法是有科学依据的,它是心理学家斯金纳用8只鸽子进行实验后,最终得出的结论。
实验之初,斯金纳只给鸽子喂很少的食物,让鸽子处于一种饥饿的状态中,以增强它们觅食的动机,让实验效果更明显。随后,他把鸽子放进了专门设计的箱子中。这个箱子里有食物分发器,设定每隔15秒就会自动放出食物。因此,不管鸽子在做什么,每隔15秒就能得到一份食物,这是对它们之前行为的一种强化。
接下来,斯金纳让每只鸽子每天都在试验箱里待几分钟,对其表现出来的行为不做任何限制,只是观察和记录它们的行为表现,特别是在两次食物放出期间的行为表现。结果,一段时间后,鸽子在食物发出之前的时间里,做出了一些奇怪的误导行为:有的在箱子里逆时针转圈,有的反复将头撞向箱子上方的一个角落,还有的头部前伸、身体大幅度摇摆。
斯金纳认为,鸽子的这些行为是强化的结果。在鸽子的理解中,是因为它们做出了这样的行为,才有了之后的奖励——食物。为了再次得到食物,它们就更加努力地表演。为了证实这种假设,斯金纳后来停止向箱子里投放食物。起初,鸽子还是会一如既往地表演,但渐渐地,它们发现无论怎么表演都不会有食物时,就停止了那些动作。
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做出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后果对其有激励作用,这种行为就会被强化,在以后的时间里反复出现。如果这种行为的后果为其带来了损失,这一行为可能会减弱或消失。
有些人总想着,等完成所有的任务之后,再给自己放假。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作之中穿插放松和休息,及时给自己一些小奖励,得到那一份愉悦感,让自己知道所有的努力和付出是值得的,以便更有动力去完成后续的任务。
奖励的方式有很多种,这里推荐几种常见的有效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特殊满足感奖励
你可以给自己制订“周计划外日程表”,跟踪记录每天的实践情况。每当在达到目标的方向上实践半小时后,就在计划表的表格上涂掉半方格。随着被涂掉的半方格越来越多,内心的满足感会越来越强。因为,表格中的颜色将变成成功的经验,激励我们继续前进。
利用这种方法,无须强制性要求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工作、要工作多长时间,只要每天抽出时间工作一会儿,就能够得到“半方格”的奖励。这种心满意足的感觉,会把我们紧紧包裹,继而让拖延的欲望变得越来越淡。
·社交奖励鼓舞法
在克服拖延的过程中,每完成一个阶段性的目标,都可以给自己一些社交奖励。比如,给朋友打电话聊聊天,出去约见一下;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跟家人去看一场电影;在完成一个大项目后,给自己安排一次旅行。
·借口化为奖励法
当我们想拖延不去做一件事时,可能会找借口说“我饿了”,这个时候要提醒自己说:先做两个小时,做完后再去吃东西。如此一来,拖延的借口就被转化成克服拖延的奖赏。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是为了拿到奖励才去做事,而是为了做事本身而行动。我们给予自己的奖励,是为了褒奖自己的“微习惯”,当微习惯坚持下去后,逐渐形成习惯回路中的惯常行为,结束后给予自己即时奖赏,让大脑感到开心,利用大脑的多巴胺分泌机制,形成“奖励回路”,不断驱使自己继续做这件事。最后,习惯成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