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北美著名心理学家维克托·弗鲁姆提出了“期望效应”,意指人们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愿意高效率地去完成这项工作,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我们达到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求。
有人渴望在单位里升职加薪,所以毫无怨言地努力工作;有人希望保持曼妙的身材,所以坚持不懈地运动;有人想拿到全勤奖金,所以连续一个月都没有迟到……这些人为什么不犯懒、不拖延呢?原因就是,他们心存一份期待,这份期待消除了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消极情绪与各种心理不适,并激发其内在对所做之事的热爱,从而自主自愿地做好该做的事。
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欲望和需求不一样。正因为此,人们才会努力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为了满足需求而做出特定的行为。有期望就会有动力,有动力就不会轻易犯懒。所以,我们不妨利用“期望效应”来激励自己远离拖延和浑浑噩噩的状态。
那么,一个人是不是对自己的期望越大,动力就越大呢?并非如此。
弗鲁姆指出: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励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结果的期望概率,即:M(激励力量)=V(目标效价)×E(期望值)。
这就是说,当一个人有需要并且能够通过努力满足这种需要时,他的行为积极性才会被激活。如果期望过高,就很难达到所期望的结果,那么期望带来的激励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只有期望值适度,才能有效地调动积极性,激发出内在的潜能。
女孩卡伦本科毕业后,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那家公司的福利待遇不错,她在那里做了五年,之后就放弃了高薪的职位,尝试自主创业。然而,她创业失败了。
这件事发生后,卡伦特别消极颓废,每天沉浸在自责与痛苦中,无法原谅自己。这次创业,把她之前积攒的存款全都赔了进去,可是生活还要继续,虽然很难过,也得想办法谋生。然而,卡伦心高气傲,把自己看得特别重要,一般的职位看不上,好的职位又怕自己做不来(失败的阴影困扰着她)。
卡伦陷在了纠结中,自创业失败后整整一年,她都拖延着没有上班,一直处于消沉中。后来,在朋友的支持与咨询师的帮助下,卡伦意识到了自己眼高手低的问题,也接纳了现实。之后,她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值,找了一份自己擅长的工作安定下来,并告诉自己慢慢来。果不其然,当心态和观念转变之后,卡伦做事比过去更踏实,能力也明显提升了。
对某件事心存太高的期待,无形中就增加了实践它的难度。人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望着一个需要付诸巨大努力才有可能实现的目标,拖延畏惧是很正常的。当然,这不是让我们满足于眼前,或是不思进取。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再高远的目标也得从最基本的行动开始。降低期望值的目的,是要减少行动阻力,让自己为了某件事行动起来。
谨记:没有行动,再高远的期望,都是水中花、镜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