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成大事者处世关心人缘(1 / 1)

处世是和人打交道,人缘很关键。拥有好人缘的人能够左右逢源,处处受欢迎。而人缘差的人往往到处碰壁,而且备感孤独。其实要想拥有好的人缘并不是很难,只有你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当然,人缘好,绝对不是说你一定要成为完人,恰恰相反,你需要做个有缺点的人。事实上,这世界上也没有完人。

21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成大事者认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如果你按照完人的标准去找朋友,肯定永远都找不到。

鲍叔牙和管仲的交往是超凡脱俗的,在他们的交往中,鲍叔牙绝对是唱主角的。很小的时候,鲍叔牙和管仲就是好朋友。当时管仲家里比较穷,而鲍叔牙比较富有,然而这并未成为他们之间的交往障碍。两人早年一起合伙做生意,管仲只愿意出很少的钱,在获得收益后,他总要多拿许多。但是鲍叔牙假装不知道,因为他知道管仲有个老母亲要奉养,负担比较重。很多时候,他还主动问管仲钱是否够用。后来又有几次,管仲给鲍叔牙出主意,主意很糟糕,结果事情办砸了。然而此时鲍叔牙丝毫不生气,他还安慰管仲,认为事情没有办好,绝对不是他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未成熟。后来,管仲做过三次官,然而每次的命运都一样:被人罢免。鲍叔牙并没有因此而看不起管仲,他认为管仲不是没有才能,而是还没有遇到真正赏识他的人。管仲跑去参军,结果临阵逃跑,很多人都嘲笑管仲怕死。鲍叔牙为管仲解释道:“其实他心中牵挂着他在家的老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出去做官。当时齐国混乱,各个王子为了避免被杀害,于是纷纷跑到别的国家去。这个时候管仲在鲁国帮助王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帮助王子小白。后来,齐国暴乱大起,国王也被人杀死,整个国家没有君主了。王子纠和小白知道这个消息后,就立即赶往齐国,希望能抢到王位。然而恰巧的是,这两支队伍在路上遭遇了。管仲为了让王子纠当上国王,很果断地朝王子小白射了一箭。遗憾的是,小白并没有死。不过为了麻痹王子纠,便装死。后来小白日夜兼程,如愿地当上了国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

王子小白当上国王以后,立即让鲁国把王子纠杀死,同时还把管仲给囚禁了起来。齐桓公特别欣赏鲍叔牙的才能,让他当国相帮忙治理国家。但是鲍叔牙始终认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于是向齐桓公举荐管仲。他说治理国家他确实不如管仲,大王如真想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就只能请管仲当国相。齐桓公刚开始并不同意,他认为自己没有报那一箭之仇已经十分宽宏大量了,怎么可能让他当国相呢?然而终于经不起鲍叔牙的再三规劝,勉强同意把管仲接回齐国,任用他为国相。

管仲当了国相以后,鲍叔牙心甘情愿地做管仲的助手。在两人合力治理下,齐国很快就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而齐桓公也如愿地成为霸主。后来鲍叔牙死了,管仲十分伤心,在他的墓前哭得昏天黑地,他想起鲍叔牙对自己的种种行为,很是感慨。养他的是他的父母,而真正了解他的却是鲍叔牙!

正是因为鲍叔牙的大度和不苛求,才使得两人不但有长久、美好的友谊,而且还共同创造了一个大国。

现在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复杂,思考的事情越来越多,而且都认为自己的思想和思考够长远,于是往往喜欢把一些人、一些事情上纲上线,习惯从对事情的判断进而延伸到对人的判断。如果一个人把事情做错了,人们往往会认为这个人做错事情是必然的,因为这个人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正是在这种习惯性的思考下,很多人都找不到朋友,因为他们的要求过于苛刻,他们要求朋友是完美的人,即使自己不完美也希望朋友能够完美。他们希望自己的朋友是个大英雄,即使自己懦弱得经常瘫软在地上,他们也希望朋友是个能顶天立地的人,他们择友的要求过于苛刻,结果到最后很难找到真正的朋友。

每一个人都有缺点,都有私心。做人是不能太苛求的,如果太苛求,太看重人的纯洁,那么最后受伤的只能是自己。其实与人相处之道就在于包容,包容他的缺点,包容他的私心。如果你这样对别人,别人自然也愿意这样对待你。在这种互相对待中,两个人的感情不知道会上升到怎样的高度,也不知道以后能和他一起创造多大的事业。其实很多时候别人的缺点和私心对自己并没有任何影响,对此,又何必去斤斤计较呢?就像两个秃子去争夺一把梳子,不但毫无意义,而且会伤害感情。

成大事者认为,没有人是完人,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大可不必对人过于苛求。

22 故作高调,朋友必寡

成大事者认为,故作高调,朋友必寡。甚至很多时候,都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人一定要学会低调。

一个人做了坏事如果害怕别人知道,证明这个人还有羞耻之心,也就是说他还有改过向善的良知;如果一个人做了一点善事就特别想让人知道,那么只能说明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贪图虚名和赞许,这种有目的的善事其实已经种下了十分可怕的祸根。

无论如何有成就,一定不要过于张扬,要学会低调做人。

姜太公因为功高,周王把齐国封给姜太公。齐国有一个叫华士的人,为人十分清高,不向天子称臣,也不与诸侯交往。太公命人去召他为国效力,连去了三次,华士都拒绝了,太公便叫人杀了他。周公问姜太公:“华士是齐国的杰出人物,你怎么杀了他呢?”太公说:“这个人不向天子称臣,不与诸侯交往,难道我还能希望他向我称臣,并且和我友好交往吗?肯定是不可能的,这种人是可以放弃的人,也是自我放纵的人。如果不杀这种人,反而纵容他,那么全国的民众都会仿效他,谁还会知道君王是谁呢?

少正卯和孔子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孔子的门人三盈三虚,都是少正卯在鼓惑。孔子当了大司寇以后,便立即诛杀了少正卯。子贡对孔子说:“少正卯是鲁国十分有名的人物,先生却杀了他,先生不觉得有些不妥吗?”孔子说:“没有什么不妥的,人有五恶,只要得其一,君子就要诛杀之,而少正卯却是五恶兼而有之,是小人中的小人,所以不得不杀。”

华士和少正卯之所以被杀,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人高调,喜欢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姜太公和孔子杀了这两个人并没有掩盖他们自己的光辉,反而使得他们的形象更加高大,后人称赞两人做事有魄力。而华士和少正卯两个人却逐渐被人遗忘,几乎没有人同情他们。

不要高调,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如果为人高调,又和别人私人关系较好,或许别人会在一段时间内纵容你,但心中已不愉快了,迟早会招来祸患。如果为人高调,又喜欢标新立异,自诩不和别人同流合污,那么肯定也不能和别人相处长久,而且过得不愉快。

为人高调很难找到朋友。虽然大多数人喜欢和比自己聪明优秀的人交朋友,但是人们不喜欢和显得比自己聪明优秀的人交朋友,二者并不矛盾。比自己聪明优秀是自己由衷钦佩的;而显得比自己聪明优秀其实是并不心悦诚服的。正如一位哲人说,如果你想多一些朋友,就表现得比别人笨一些;如果你想多一些敌人,你尽可能地表现比别人聪明些。为人高调的人是表现得比别人聪明的人,是很难交到很多朋友的。

低调做人、低调做事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能够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而且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权利争夺之中。低调的人还给别人沉稳可信的印象,一些好的机会自然会朝自己涌过来。

聒噪的蝉一到夏天就叫个不停,让人觉得很烦;而报晓的公鸡只在清晨叫上几声,人们却称赞公鸡勤快。类比可知,是否受到尊重不在于说话多少,而在于是否在关键时刻说了关键的话。

高调的人在事情没有办的时候总喜欢信誓旦旦,说自己无所不能,这个我熟悉,那个我精通,肯定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到了最后事情没有办成,高调的人往往受到奚落。而低调的人一开始就办事低调,如果事情没有办成,也不会有人说他什么,因为在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许诺什么。如果事情办成了,大家就越觉得这个人可信沉稳。而高调的人即使事情办成了,大家也觉得这个人有那么多关系,办成这件事情是应该的,也不会给高调的人太多的褒扬和认同。

历史上那些被杀的权臣、忠臣,为人可以说不是太高调,但是由于他们的赫赫战功,使他们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会十分引人注目的,因此不自觉地成了高调的人,甚至有的人都只知道这个人,而忘记了君王;只尊崇这个人,而忘记尊崇君王。君王自然要杀了这个人,就像姜太公杀华士一样。

所以,为人不要刻意高调,否则容易招来祸患。一旦在别人的很大关注下成了十分高调的人,那么要学会及时地退出公众的视线,而且此时不要发表什么评论,因为已经十分高调了,再发评论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盛极必衰。

成大事者认为,人要学会避免高调,不仅为了得到更多朋友,而且也为了保全自己。

23 所有骄傲,都是虚弱的

成大事者认为,所有骄傲,都是虚弱的,都是不应该的。

人不能过于骄傲自满,虚骄自大,过于骄傲自满的人不易取得成功。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人们都不应该过于骄傲。要学会谦虚,要学会低调。这样不但能够保全自己,而且能够不断进步。

骄傲是大敌,人一骄傲就很容易招来祸患。一般,人的骄傲有三种情况:恃宠而骄、仗功而骄、幻想而骄。

恃宠而骄是仗着领导对自己器重而骄傲起来,看不起别人,对别人表示傲慢。得到器重是可喜的,但同时也是容易招来怨恨的,在这种时候更应谦虚谨慎,保全自己。而很多人做不到,他们在这个时候想得更多的是怎样向其他人炫耀自己是如何受到器重。他不明白往往有些人会把这些话转告给他的领导,然后小心奉劝领导对这种张扬的行为加以制止。领导肯定会听从的,如果他够明智的话。对领导而言,这种张扬的行为不制止的话,那么就等于宣布领导和他是小团体,用人唯私,领导自然会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消除这种影响,而消除的最好办法就是找个借口严惩骄傲的人。当然另外还有一种领导,他更是相信这种人的忠心,但是在他看来这样的人就是棋局上的一颗棋子,随时都可以利用,也随时都可以丢弃而保全其他。恃宠而骄容易使自己孤立起来,等于不给自己留后路。如果靠山不在了,那么自己也要卷起铺盖走人,甚至会受到一些十分不公正的待遇。向人炫耀是满足虚荣心的需要,如果真的有本事,还要那虚荣干什么?如果什么本事都没有,更要虚心学习,哪能有半点虚荣呢?仗着领导的关爱而骄傲起来的人,能做的事情就十分有限了,因为他已经自我孤立了。如果得到领导的关爱,更要谨言慎行,更加低调努力地工作来回报领导,这才是正途,也是自我保全的唯一办法。

仗功而骄是依仗自己的功劳而骄傲起来。《红楼梦》中贾府看门人焦大是什么地位?别人是怎么看他的?他仗着曾经救过主人,结果骄傲了几十年,处处向别人炫耀自己当年如何如何,如果不是他又会如何如何,结果所有人都嫌弃他。功劳越大,越容易招来怨恨,周围的人越意疏远。很简单,太阳过于明亮,就挡住了星星的光辉。一个人功劳过大并不一定是件好事,例如韩信,到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因为功劳而骄傲起来的人显然是没有城府的表现,本来功劳已经树大招风了,骄傲更是招风,最后得到的只是一片嫉恨。如果有功劳的话,最好是更加低调做人,这样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如果有功劳而不能低调的话,那么一生的成就也就局限在那功劳之上了,不会有更大的发展。下次有立功的机会,别人也很难想到他,因为上一次的功劳就骄傲,沾沾自喜,这回肯定不会再谨慎谦虚,事情很有可能办砸,骄兵必败。即使侥幸获得成功,别人也担心日后你更加膨胀,更加目中无人,更加让团队离心离德,也是不敢任用的。所以仗功而骄同样是自毁前程。

幻想而骄是指莫名其妙的骄傲。这种骄傲有些莫名其妙,让人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这个人就那么骄傲。也许是以前他有什么“丰功伟绩”,可是谁也不知道,他就骄傲起来了,而且十分喜欢听恭维的话。这种幻想而骄的人大概是听惯了别人的好话,于是把自己想得是无所不能,是个大英雄,大豪杰。于是他骄傲了,莫名其妙地骄傲了。如果没有恃宠而骄,也没有仗功而骄,人们就是很骄傲,十有八九就是这种莫名其妙的骄傲,这种骄傲最要不得。

骄傲是满足虚荣心的需要,自卑的人会有更强烈的虚荣,需要用虚荣来填补自己的生存空间。但是只要能够将虚荣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反而可以促进自己更好地工作。

看待虚荣可以用这样的态度:虚荣是弱者自我表现的方式,自己并不是弱者,并不需要这样来表现自己。事实确实也是如此。只有半桶水才晃来晃去,真正满桶的水是不晃的。

成大事者认为,必须疏远那些善于奉承的人。因为他们的好话常常使人无法保持清醒的头脑,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和实力,以致于做出一些自不量力的事情。正如一句谚语所说,如果想帮助一个人,那么给他一个中肯的批评;但如果想毁掉一个人,那么就在他的耳边说上一千句好话。

24 思慕虚荣,损失惨重

成大事者认为,思慕虚荣,必然导致损失惨重,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人不能爱慕虚荣,爱慕虚荣是人生致命的弱点。人不能成为虚荣的人。爱慕虚荣的人往往有一种攀比心理,这种攀比心理使他们不能拒绝**,最后成为**的俘虏。

为什么爱慕虚荣?原因在于没有自信,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他们要创造一个光环,让别人都认为自己了不起。其实别人是否看得起自己,是别人的事情,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人物照样也有很多人看不起,但是丝毫不影响这些人物的伟大。况且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又都可能是偏见,他们看不起自己并不代表自己不优秀,而代表他们的眼光有问题。我们又何必太当一回事呢?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孔子评价这个弟子时候说,他能够安贫乐道,这是最值得称赞的品质。颜回家里很穷,粮食刚刚够过日子,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忧愁和不快乐。相反他很快乐。对他而言,既然富贵求不来,他为何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我们承认这个社会对富贵的追求和崇拜已经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将拥有多少财富作为衡量自己能力的标准无可厚非,但是千万不要把它当成唯一的标准。衡量一个人的能力的标准还有很多,包括这个人处世的态度以及个人精神状态,等等。对于没有金钱的人,千万不要因此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人人都是平等的,爱慕虚荣的行为完全是人的自卑心理在作怪,是人的偏见在作怪。

我们需要财富,但是财富并不是我们唯一需要的。有一个穷鞋匠,虽然他的家里很穷,经常揭不开锅,但是他一直都保持着很乐观的心态。他每天早上都愉快地歌唱,在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富人的庄园,里面住着一个并不开心的有钱人。每天他都听到这个穷鞋匠在唱歌,心中很是羡慕,他不明白这个穷鞋匠这么贫穷,怎么会有那么好的心情。有一天,他把这个穷鞋匠叫到自己家里来,对他说:“我给你一笔钱,但是从今以后你不能唱歌。”穷鞋匠听到这话,刚开始的时候很是开心,毕竟他需要一笔钱过日子,于是答应了富人的要求。他把钱拿回了家,接下去的好多天,他都没有唱歌。但是他突然发现自己不像以前那么快乐,以前虽然很穷,但却很是开心,现在虽然自己有了一笔钱,自己的快乐却被剥夺了,他越想越难受,想唱歌又不敢唱。最后他把钱拿去还给了那个富人,然后每天继续唱他最喜欢的歌。其实人们真正富有了以后,就会发现其实自己需要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一种简单的快乐。

很多时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我们自己。但我们往往不能认清楚自己的能力,不能充分地挖掘自己,而是一味地去附和别人,去凑热闹,这就是一种爱慕虚荣。一个人之所以得到别人的尊重,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光鲜的外表,而在于拥有值得别人欣赏的内在。这种内在是别人取代不了的,也是别人所不具有的。正是因为他们不具有,他们才会更尊崇有加。所以,一个人要真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不应该爱慕虚荣,不应该去凑热闹,而应该潜心来修炼自己,让自己的才华得以彰显。一个注重积累的人,他的才华总有喷发的时候。

同时,对于一个人来说,要有一种很清醒的心态,当社会普遍遵从一个东西的时候,可能这个东西已经很成熟了,或者已经快被淘汰了,不值得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我们要学会寻找一些还没有被人挖掘的东西,然后在这些东西上多下功夫,自然容易取得成功。爱慕虚荣,遵从社会的一些很时髦的观念,最后会发现很多东西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即使自己很有能耐,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而一个没有底蕴的人得到社会的认同只是一时的,无知迟早都会显露。

古时候的圣贤,惟恐自己的才学太张扬,而不断收敛自己,韬光养晦,最后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正是因为他们不求地位,所以得到了地位。那些对地位十分痴迷的人,到最后却可能没有地位。很多时候越是苛求,就越是得不到。

成大事者认为,思慕虚荣的人应该将精力用于修炼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内心逐步充实起来,不受外界一些观念的影响,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很多人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一开始就吵吵嚷嚷要伟大,生怕别人不知道,而是他埋头苦干,生怕别人知道,他们的德行才像日月一样长久,才让人觉得底蕴十足。

25 不要委屈自己去取悦别人

成大事者认为,没有必要委屈自己去取悦别人。我们固然要虚心听取意见,但是没有必要一定按照别人的眼光来改变自己。

我们固然要进行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但这并不是我们最终的归宿,我们最终的归宿应该是把别人当别人,把自己当自己。这不仅要求自己有主见、有思想,而且也要求自己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不要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毕竟人不是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中的,而且也没有办法让所有的人满意。

有一个人用多年的积蓄在马路旁边建了一座房子。房子盖好以后,他还有一些结余,准备拿来做点小买卖。结果三天后,有一个老汉经过这个房子,然后嘟囔地说了句“好难看”。这话传到这个人耳朵里,他立即拉住那个老汉。问“哪里难看”。老汉说房子应该朝东才对,这样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太阳升起,而且也不会受到马路上车辆的影响。这个人一想确实如此,于是立即让人将房子推倒,重新盖了一间朝东的房子。房子盖好没三天,有一个人经过时嘟囔了一句“没品位”。这人一听连忙问“哪里没品位”。那个人说你的房子应该朝西才对,你想落日多美,满天彩霞,一点欣赏眼光也没有。这人一想,确实也有道理,于是就把房子改成朝西。没想到改成西后他受到的责难更多,最后房子改朝南,后来又改朝北。这样改来改去,把积蓄都用光了,房子还没有建好。

做一件事情,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如果试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的话,那么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五代十国的冯道,在六个朝廷当过官,在相位近三十年,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他很体恤百姓,经常拿自己的俸禄来帮助他们。他敢于说自己口无不道之言,同时门无不义之财。最让人佩服的是,当契丹人打到中原大肆屠杀百姓的时候,这个已经六十岁的老者,不顾年事已高,跑去找契丹国君。契丹国君和他以前有过交往,知道冯道来此是为了让他们停止杀戮,于是很漫不经心地说:“你为什么要来?”冯道回答说:“现在又没有城可守,又没有兵可以打仗,我为什么不能来。”契丹国君又问:“你以为你是谁?”冯道仍然笑着回答说:“我是个又没有才能,又没有品德的痴顽老头。”契丹国君一听这话,也开心地笑了起来,于是洋洋得意地问冯道说:“你觉得现在天下百姓谁救得了?”冯道很是“谄媚”地回答说:“现在天下百姓佛祖出了都救不了,只有陛下救得了。”契丹国君一听特别开心,于是立即下令禁止军士滥杀。中原百姓因为冯道这一句话得到保全的相当多。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人,在当时,他也知道在朝廷中十有八九的人反对他。他死的时候老百姓都对他感恩戴德,纸钱烧的灰把树都染成了青灰色。就是这样一位十分伟大的人物,在后世也受到很多人的诟病,欧阳修就骂他是小人中的小人,不知道礼义廉耻。像冯道这样掌握着人生大智慧的人都没有办法让别人满意,更何况一般的人。但是冯道更加智慧的地方在于,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让所有人满意。“上不欺于天,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冯道认为自己对得起天地,问心无愧就行。

有一个画家一直想画一幅让全天下人都满意的画。他用了十年时间,终于画成了一幅。于是他将这幅画放在路边,让经过的人在画得不好的地方画一个圈。令人十分沮丧的是,当这个画家傍晚去收画的时候,发现画上面已经画满了圈圈。有朋友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再临摹一幅画来,然后将画仍旧放在路边,请路人指出画中好的地方。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原来被认为画得不好的地方,这回都画满了圈圈。画家恍然大悟,不是他的画有问题,而是欣赏的人不同。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真的没有办法让所有人满意,确实也没有必要让所有人满意。一个人是否有成就的标准也不是让所有人满意,而应该是自己确实尽力了,确实做到了优秀。人不能丧失自我去迎合他人。

成大事者认为,没有人能让所有人满意,况且,人也不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的。

26 投其所好,人情练达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往,要学会投其所好,人情练达。

虽然卞和献玉被很多人视为美谈,但其本质是个悲剧,卞和便是这悲剧的主角和导演。

春秋战国时期,住在荆山脚下的卞和是个很喜欢寻找好玉的人。这得益于他的家族传统。卞家世代采玉,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楚国有名的玉匠。卞和每天都跑到山上去采玉,历尽了千辛万苦,最后终于采到了一块很大的璞玉。这块璞玉外表跟一般普通的石头没有多大区别,然而卞和却凭他的经验,断定这块璞玉是一块稀世珍宝。

得到这块璞玉后,卞和特别兴奋。他希望能用自己一生的时间来精心加工这块稀世璞玉,然而他也明白单靠他个人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天下最好的玉匠帮忙才行,然而天下最好的玉匠到哪里去找呢?卞和想到国王身边一定有最好的玉匠,于是他抱着璞玉去见楚王。

当时当政的是楚厉王,卞和好不容易见到楚厉王,便斩钉截铁地对厉王说这璞玉是世间难得,希望楚厉王能让人尽快将它雕琢出来。厉王半信半疑,立即吩咐玉官来鉴别。

玉官捧着璞玉,很简单地看了看,便告诉厉王这块所谓的璞玉只不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石头,根本就不可能藏着一块宝玉。厉王听了以后十分生气,认为卞和是有意要欺骗他,于是立即命人砍了卞和的左脚。卞和含冤受屈地抱着璞玉回家了。

日子过得很快,一晃七八年就过去了,厉王死了,武王登基。卞和听说有新王登基,就又产生了一线希望,便抱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还是命玉官来鉴定,然而这次玉官仍然说真的只是一块石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武王听说卞和多年前已经“戏弄”过先王,现在又来“戏弄”自己,很是生气,于是命人砍了卞和的右脚。

这回卞和更加伤心,几乎是悲痛欲绝地回到了家乡。

几十年过去了,武王死了,文王即位。卞和此时已经没有了双脚,再也不能拿着璞玉去见新王了。于是他在荆山下大声痛哭,哭了整整三天三夜,最后眼泪都哭干了,血也哭出来了。有一个路人觉得卞和实在太可怜了,便答应将这块璞玉送到文王那里去试试。文王看到璞玉,又觉得卞和的故事异常离奇,于是让人把璞玉打开,结果璞玉一剖开,一块举世罕见的宝玉就立即呈现在文王面前。文王马上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以此来报答痴心献玉的卞和。

之所以说卞和的故事是个悲剧是因为卞和为了这块玉把自己的一生都搭上了。其实卞和是有方法不浪费一生去献玉的。他前两次献玉,国王连打开璞玉的机会都不给卞和,而是听信了玉官的一面之词。试想,如果卞和和那个玉官是好朋友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定然玉官会十分细心地检查璞玉,也会向国王建议打开璞玉一鉴真伪,只要璞玉一打开,真相不就大白了吗?卞和也无须受刖足之苦了。卞和做人的态度绝对正确,但是做事的方法却需要改正。如果卞和花点心思去和玉官搞好关系,绝对不会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如果卞和不是太相信国君英明无比,也同样不会有如此结局。

人与人之间是有感情的。其实站在厉王和武王的角度来看,他们也自然会相信玉官的话,毕竟他们和玉官很熟悉,而且宫中的美玉都是他们鉴定的。他们并不知道卞和也是识别璞玉的高手,而是认为卞和来献玉肯定是为了贪图富贵,因此他们对卞和不相信也是自然的。这种不相信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沟通和了解,如果两者之间有了比较好的沟通和了解,一切事情做起来就顺利得多了。

人和人之间是有感情的,做人做事要多与人沟通,多寻求他人的帮助,多听取人家的建议,要学会把别人当作朋友来交往,要让别人感觉到自己重要。即使你不齿对方的为人,也不要轻言得罪。

要多与人交往,平时就要和别人搞好关系,等到有事情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也好说话;如果平时和别人老死不相往来,等到出了事情之后再寻求别人帮助,那是很难的事情。就像考试一样,平时不好好读书,希望到临考的时候再突击突击考个好成绩,是很难的。工作做在平时,在危难时自然会受益。

投其所好,不代表丧失原则。如果别人喜欢吃糖,自己硬是给他炒了盘咸菜。表面上看自己坚持了原则,实际上是自己不合时宜。

成大事者认为,人和人之间是有感情的,与人交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感情的培养。

27 水至清则无鱼,人不要过于清明

成大事者认为,水至清则无鱼,人不要过于清明。人和人交往,难免会有一些摩擦。在这种时候,需要我们适当装糊涂,不要太清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清明的人往往过不好是铁一样的事实。历史上有太多太清明的人,最后要么草草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要么一辈子都感觉到压抑而不能伸张。

过于清明的人实际上是值得同情的。因为他们的清明使得他们树了很多的敌人。这些人对他们不怀好意是显然的。但是清明的人往往是君子,不愿意以同样的不怀好意对付这些人,因此经常会受到排挤。

对于过于清醒的人,人们往往害怕和他们交往。很多人都是有私欲的,和过于清醒、过于清明的人一起,这种私欲很容易被他们看出来。他们经常就会担心这些人是否看不起自己,同时也觉得和这些清明的人比起来往往会自惭形秽。出于种种考虑,他们会对这些比较清明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自己做不到那么清明,也请你不要用清明来要求我。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国君想修建一个船厂,他开始派了一个很是节约的人去修建,结果浪费了很多的钱却没有办成。后来他又派了一个特别铺张的人去办这件事情,船厂居然办了起来。我们可以想象其中发生了多少故事。过于节约的人往往很关注各种细节,很容易对一些小的浪费和铺张斤斤计较,甚至会上纲上线。这种斤斤计较作为一种品格是可以褒扬的,但是作为一种做事的方法就显得太不近人情了。因为自己节约并不能要求一起做事的人也节约。自己以身作则地做事情,树立榜样就完全可以了。没有必要将一起做事的人也全部拘束起来。相反那些很是铺张的人因为他舍得花钱,很多人也愿意跟他一起做事,他往往就能做成事情。

成大事者认为,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承认摩擦的存在,更要在摩擦中不断地实现平衡。与人交往一定不要太苛求自己,也不要太苛求别人。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如果我们过于苛求,会将这种缺陷和不足肆意夸大,影响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28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成大事者认为,人要树立一个基本观念: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绝对不是吃亏,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人懂得了什么是胸怀,同时也容易结交难得的缘分。虽然帮助别人不一定像张良给老人拣鞋一样得到一本兵书,但是帮助别人确实得到了很多平常得不到的东西。

人是在帮助和互相帮助中不断成长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一个人即使有很多缺点,他也一定有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可以得到不断的成长。当然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而不应该超出自己的范围。

一头驴驮着很重的包袱,实在是走不动了,它央求它的同伴——一匹马帮它分担一点儿。但是马没有同意。不久这头驴就累死了。主人看到驴累死了,于是把所有的货物都放到了马身上,这个时候马才后悔不迭起来。

现代社会提倡团队合作精神,缺少团队合作精神的人很难在一个组织中立足。现在分工如此精细,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然需要很多人的协作。每一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可能就是一件事情上面的一个环节,只要其中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事情都不能办成功。人必须有一种协作精神。即使自己帮助的人以后未必会帮助自己,但是自己至少学会了一种品德,这种品德就是赋予别人帮助。以后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面临如何的处境,赋予别人帮助的人永远都不会被孤立。你帮助了别人,有一天别人也会帮助你。即使别人不帮助你,你也可以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在一场十分激烈的战斗中,敌军飞机过来轰炸,将军没有立即趴在战壕中,因为他看到前面有个小战士正茫然不知所措。将军他立即扑了过去,把他按倒在地。这个时候巨大的爆炸声在他们身后响起,泥土纷纷落了下来。将军拍了拍泥土,回头看爆炸的地方,发现正好是他刚才藏身的弹坑。

很多时候,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无意地收获了很多,不仅仅是别人的回报,而且还包括自己境界的提升。帮助别人是能让一个人崇高的,能让一个人体验更加深刻的。那些自私的人永远都体验不到帮助别人原来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最忌讳用有优越感的施舍。因为这违背了帮助的本意。帮助别人应该出于真心,既不是为了将来得到好处,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优越感。要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不要把帮助别人作为满足自己虚荣心的手段。古时候有一个富人,有一天他家门口来了一个乞丐。富人看到乞丐面黄肌瘦,于是对乞丐叫了一声:“喂,过来吃饭吧!”乞丐听了,扭头就走了。

帮助别人还体现在宽容别人上,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去宽容。

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如果别人犯了错,自己是不是应该生气的呢?退一步想,何必拿别人犯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呢?进一步想,人生在世,孰能无过?如果做人有这样的胸怀,那么以后何愁没有胸怀去做大事。当自己犯错的时候,自然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宽容,而那些不能宽容别人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宽容。

成大事者认为,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29 不要树敌,化敌为友

成大事者认为,人不要树敌,要学会化敌为友。

像获取名利这样的事情千万不要抢在别人前面去争取,而积德修身千万不要落在别人后面,不要超越自己谨守的本分去享受东西,在修身养性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自己遵守的标准。

人们要做到内圣外王,与世无争,这就要求人们不要树敌。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一个组织中生活。在组织中不要树敌,最好是一个敌人也不要树立。朋友不怕多,敌人一个都怕。如果把朋友比喻成为你建桥,那么敌人就是给你拆桥。建桥的人需要很多个,而拆桥的人只需要少数几人就够了。

化敌为友的办法很多,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保持低调,不要张扬,很多人就是因为过分张扬而坏事,而得罪人。如果能够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要那么张扬干什么。不要乱说话,不要将自己想到的东西都表达出来,你认为自己真诚,但是你有必要在有利益冲突的人面前表现真诚吗?

化敌为友的一个基本做法就是让敌人参与到你的共同行动中来。只要参与进来,他们就会慢慢地对你有了好感,而不会对你做些什么不应该的事情。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天子要到泰山封禅,但宰相张说担心突厥乘机侵犯边境,于是主张加派军队守备边防,他和兵部郎中裴光庭一同商量这件事。裴光庭说:“天子泰山封禅是向天下表明文治武功和唐朝的鼎盛。现在将要宣告的时候却担心突厥入侵,这就显示不出大唐的强盛和功德了。”张说问道:“那该怎么办?”裴光庭答道:“朝廷四方的夷国中,突厥是个大国,他们屡次要求与朝廷和亲,但是朝廷一直犹豫不决没有答应。现在应该派遣一个使者,到突厥去要求派一个大臣随从天子泰山封禅,他们必然会欣然从命。只要突厥派大臣来,其他国家没有不来的。这样,边境上就可以没有战事了。”张说对此十分赞同,立即向天子奏明,按照裴光庭的建议执行,派遣使者知会突厥。突厥果然派大臣阿史德颉利发入朝进贡,接着随从天子去泰山封禅。

化敌为友最高明的做法就是向敌人求助。这种办法出于两个事实:一个是很多人喜欢好为人师,向他们请教实际上是满足他们的虚荣心;二是向敌人示弱,表明自己确实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需要向他求助。即使敌人不提供任何帮助,他的虚荣心也会得到满足。有个下属自己十分聪明,也很有办事能力。但是他总是喜欢找同事来共同参与他所进行的事情,而且喜欢向他们寻求帮助。所有的同事都喜欢他,也十分乐于帮助他。似乎在他那里自己价值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自己的能力也能得到发挥。

狐狸的孩子问父亲;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谁?狐狸回答说是猎狗。狐狸儿子说:“如果遇到这种敌人该怎么办?”狐狸回答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遇到它们。”在职场中,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树立敌人。有一个公司老总招聘司机。有三个人进入了决赛。他问第一个司机,你能把车开到离悬崖多少米,这个司机回答说20米。他问第二个司机,你能把车开到离悬崖多少米,这个司机回答说5米。他问第三个司机,你能把车开到离悬崖多少米,这个司机说他从来不会把车开到悬崖去。结果第三个司机被录用了。在职场中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树立敌人,树立一个敌人会让你很多事情都束缚手脚,而且会遇到很多阻力。因为你的敌人即使是一个人,但是他背后还站着一帮人,他影响着这帮人对你的看法。

在职场中,如果一个人太优秀了,必然会树立很多敌人。如果不想树立过多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自己的职位上不要过分优秀。如果优秀的话必然要搞好领导关系,要获得职位上的晋升。当你升到一定的职位,你的敌人自然不会公开给你脸色看,你做事情的阻力会小得多。

在组织中,经常会看到,如果一个领导升迁,他会带动一帮他的人共同升迁。这看起来有违公平原则,而且有些不道德。但是你反过来考虑一下,领导之所以要带动这些人升迁是为了让自己的决策更好地执行,因为只有这些人才会尽心尽力地为他工作。同时他也最了解这些人,这些人的经历他比较清楚,也容易控制。这也就是,如果自己死心塌地跟随的领导离开组织后,很多人都选择离职的原因。

成大事者认为,化敌为友有时候并不需要花太多心思,而只需要你把细节做好就行了。你可以完全把敌人当作朋友来交往,你如何对待你的朋友,你就如何对待你的敌人,这也会得到敌人的认同。

30 不要太近,太近易伤

成大事者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要太近,太近容易伤害双方。要学会把自己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

人要学会把自己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时刻注意自己的生存之本。孔子的弟子子路武功不错,他在和人决斗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帽上的绳子弄断了。子路想到老师曾告诉他帽子不能歪戴,于是放下武器,把帽子扶正,结果瞬间敌人围了上来,一刀把他杀死了。

对子路而言,在决斗的时候,最根本的是他自己的生存,而对于他一生来说,最重要的可能是他要遵从老师教给他的礼仪。他在这种关键时刻选择了礼仪,而不是生存,结果给后世留下了笑柄。

古时候有一些忠心耿耿的臣子,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对国君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贡献,却忘记了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自己的生存。为什么范蠡要功成身退?为的是保证自己的生存,保证自己最根本的东西。他相信只要能够保证自己的生存,就一定能够得到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后来他去经商,结果成为巨富,名留千古,而且范蠡被世人认为是个绝顶聪明的人。这些荣誉和称赞是很多人最看重的东西,范蠡也不例外。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种。文种最后是被勾践给杀掉的,而且在历史上并不怎么留名。原因很简单,他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机会,失去了自己再创辉煌的机会。如果仔细考究历史,文种和范蠡的功劳都是相当大的,但是两人的境遇以及后世的评价却截然不同,都是因当初选择的不同而致。

人要把自己当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最根本的东西绝对不是荣誉或者财富地位,而是生存。做任何决定都不能忘记生存的根本。生存始终是最重要的,活下来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做很多想不到的事情。古时的那些被杀的忠臣,他们过分地看重了他们认为的最重要的东西,即名誉。这种心态就决定了他们悲剧结局。如果他们能够及时功成身退,或许还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对大海而言,一滴水是微乎其微的,不足以珍惜的;但是对于这滴水而言,它本身就是全部,它本身就是整个世界。君王认为自己所拥有的臣民就是大海,而每个臣子就是一滴水。他认为即使把这滴水舍去,他的大海也不会受到影响。所以他才会肆无忌惮地去杀那些他稍微有点怀疑的臣子,哪怕是忠臣。如果杀错了,他也并不觉得可惜;如果杀对了,他自然更是庆幸自己果断行动制止了一场动乱。

把自己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因为一个人没有办法让所有的人满意,同时也没有必要让所有的人满意。人要有一个自我的存在,不要将自己全部托付给别人,别人也承受不起。

一个人要学会把别人当别人,对别人不可以要求太高,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你的高要求别人同样也承受不起。我们看到了很多这样的表述:“我是为你好!”这种表述很是无奈的,为别人好,反而遭到别人的厌弃或者抵触,别人固然有其原因。但是自己对别人过高的要求,没有给别人生存的空间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原因。

把自己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不要对两人的关系过分高要求,这样才能在交往中做到从容大度。有的人希望和所有人都成为朋友,因此在交往的时候,经常委屈自己去迎合别人。这种做法短期有效,但是长期来看,你实际上给别人表现出来的一个并非真实的自己,恰恰给别人造成了不坦诚的印象。即使别人没有这种感觉,但“人无百日好”,迟早你会在他面前表现出真实的自己,这种转变很容易破坏两个人的关系,容易让别人发出感叹:“原来你不是这样的”,因此要学会展示真实的自我,不要委曲自己去迎合别人,这样才是长远交往之道。

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两个人关系再亲密,也一定要给对方一定的生存空间,不要让别人感到窒息。没有空间的交往是没有前途的,什么事情都要大小汇报,都要相互告知,总有一天也会厌烦的。在与人交往的言语中,一定要十分注意,要坚持一个基本的原则,把做人和做事分开,永远都不要在做人上苛求或者指责别人。应该如何做人是一个大问题。在做人上不要对人过于苛求。要想真正获得友谊,就不是要求朋友改正所有的缺点,而是学会包容朋友的缺点。这个缺点在别人身上可能是致命的,但是在他看来,或许他觉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成大事者认为人和人的关系不要过于亲密,过于亲密就容易互相受到伤害。

31 得来太容易的东西未必可靠

成大事者认为,得来太容易的东西未必可靠,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晋文公重耳结束流浪生活,回国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晋国逐渐强盛起来。他特别希望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中原的霸主。

不久,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原来周襄王异母兄弟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只能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诸侯护送他回洛邑去。但各国诸侯有派人去慰问天子的,也有送食物的,可就是没有哪一个国家愿意发兵打狄人。

有大臣告诉周襄王晋国有力量打退狄人,周襄王于是打发使者去请晋文公护送他回朝。晋文公得到命令以后,马上发兵往东打过去,把狄人打败,又杀了太叔带和他的党羽,护送天子回到京城。

此后过了两年,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又来讨救兵,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晋文公心里明白,要想当上中原的霸主,就必须打败楚国。于是他率领三军去救宋国。

公元前632年,晋军打下了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俘虏了两国国君。

楚成王并不想和晋文公交战,一听说晋国出兵,于是立刻命令成得臣退兵。但成得臣以为宋国迟早可以拿下来,不肯半途而废。于是他派人向楚成王请战,其实这个时候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楚成王很不高兴,但还是派了少量兵力归成得臣指挥。

成得臣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国君。而晋文公则暗地告诉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他们先跟楚国断交。曹、卫两国于是宣布和楚国断交。

成得臣原本是为了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绝交,因此十分生气。他立即下令,催动全军赶去和晋军决战。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后撤的理由是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重耳,重耳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晋国不愿意对楚国失信,否则晋国会理亏。如果晋国退了兵,而楚国不肯罢休的话,那么自然是楚国不讲道理。

于是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才停了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成得臣步步紧逼地追到城濮,跟晋军对峙。

很快两军交战。才一交手,晋军就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特别慌乱的样子。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军放在眼里。他下令不顾一切地直追上去,结果是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楚军大败,成得臣带了败兵残将逃到半路上,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于是自杀了。

晋国打败楚国之后,晋文公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中原的霸主。其实晋文公之所以要退避三舍是因为晋国军队处于不利的地形,退避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同时晋军还埋伏了伏军,退避的目的也在于将楚军引入晋国的埋伏地带。而晋国给了十分冠冕堂皇的理由:退避是为了报答楚王昔日的恩典,楚将居然相信了,最后一败涂地。

对于那些冠冕堂皇、理所当然的东西最好不要相信。很多小人在进谗的时候总是会说些冠冕堂皇、理所当然的理由,总是站在国家和百姓的大义上讲问题,这种话经常让人头脑发热,一时间会冲动地接受。殊不知在这些冠冕堂皇理由后面隐藏着一颗满是私欲的心。

成大事者认为,那些冠冕堂皇的东西都不要太相信,不要被一时喜悦冲昏了头脑。

32 关系维护在平时

成大事者认为,人与人的关系维护在平时,虽然不能也没有必要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是完全可以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

要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就必须学会变通,不要太刚,不要过于强硬。太刚的人就像一块石头掉在水中,别人没有办法与他融合。太强硬的人往往容易让别人感到很不舒服。一个人刚和强硬应该表现在具体做事情上,而不应该表现在为人上。为人太刚和太强硬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而且朋友会很少。有些人或许认为相交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只要有那么一两个知己就足够了,要那么多泛泛之交有什么用?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原因在于一两个知己并不能让你有所提高,就好像大侠一样,要炼就一身好武功,必须要学会博采众长,而不应抱残守缺。一两个朋友,即使他们的水平很高,也必然会有很多自己涉及不到的地方;即使他们做人很好,但也可能在很多方面表现得做人太过。因此要想提高,就应该和别人广泛交往,而要想在这种交往中提高自己,就必须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

其实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并不难,除了不要太刚太强硬以外,也不要表现出太优秀。优秀往往让人害怕。有的人在优秀的人面前自惭形秽,自然不愿意和优秀的人过多交往;有的人在优秀的人面前横生嫉妒,这种嫉妒心往往产生出一种怨恨。有的人在优秀的人面前期望太高,他们认为优秀的人处处都很优秀,优秀的人在他心目中就是个完美形象,因此只要有一点不符合他的想象,他就会开始怀疑。而我们都知道只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心存怀疑,这种怀疑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被扩大的。因此要想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就不能表现得过于优秀。为人一定要低调,越是居于高位,越是要学会谦虚;越是有成绩,越是要表现出自己尚有不足。

要想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还要学会不要在任何一个人面前表现出和第三个人很好。就好像妻子得知丈夫还有个很好的红颜知己会醋意横生一样,你的朋友如果知道你还有很好的朋友,甚至听你娓娓道来,你与这个朋友的关系比他还亲密,自然会疏远你。与人交往同样如此,当别人都知道你是一个和所有的人都可以来往的人,自然会觉得你对所有的人好,就是对所有的人不好,而不愿意跟你过多交往。人在朋友的问题上是很自私的。因为他们在朋友面前往往毫无顾忌,经常会“**”灵魂。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朋友有比较高的要求,希望朋友能够对自己也很是偏袒的,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毫无理由地站在自己这一边。当结果并非他们所意料的那样时,他们自然会有一些怨恨,自然会远远地离开。为什么有些人会在别人面前说他和第三人的关系很好呢?很多时候是出于一种炫耀的心理。就像我们经常说我们认识某某权贵一样,这种心理本身是不健康的,是需要彻底根除的。

要想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还要学会谨慎言行。不要多说话,不要议论别人的是非。今天议论别人的是非,明天别人自然会议论你的是非。是与非说多了,听的人自然会看不起你。本以为你很崇高,但是没有想到也不过如此,这样又怎么能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呢?和朋友相处,也不要谈论别人的是非,是非谈得多了,自己就变得很俗气,不招人喜欢。和朋友一起谈是非还容易破坏朋友之间的关系。张三把对王五的是非告诉了自己的好朋友李四,有一天王五很是生气地指责张三,张三肯定第一个就怀疑自己的好朋友李四对王五说了些什么。事实上,很可能李四什么也没有说。这种误会一造成,想解都解不开,你都不好意思去解。

成大事者认为,要成为大家都喜爱的人,就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33 至巧不敌至拙

成大事者认为,至巧不敌至拙。一个人说十句话,如果有九次都正确,人们往往不会称赞你,因为只要你有一句话说得不对,就会受到众多的指责;一个人如果十个谋略有九次成功,人们往往也不会十分赞赏,因为如果有一次谋略失败,人们就会纷纷批评起来。因此,君子应该宁可保持沉默也千万不要浮躁多言,宁可表现出来十分笨拙也千万不要自作聪明。

卫国人吴起是个十分善于用兵的人,他曾经为鲁国国君出力。后来鲁国遭到齐国的进攻,鲁国国君特别想任用吴起为将军,然而这时,有人偷偷告诉国君说吴起的妻子就是齐国人,如果任命他当将军,鲁国恐怕会很快灭亡。国君听说后,就不敢用吴起,然而吴起一心想成功立业,于是杀了妻子,用此来表明他绝对不会去亲附齐国。鲁国国君看到以后,被吴起的诚意所打动,于是任命他当将军,不久,鲁国军队就把齐军打得大败。

吴起获得胜利以后,受到了一些人的嫉妒。这些人开始诋毁吴起。他们说吴起为人猜疑残忍。吴起很年轻的时候,本来家里很是富有,但是他一心想当官,于是耗尽了家财去求官,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家产也消耗殆尽。后来同乡因为这个事情嘲笑他,他一生气就杀了三十多人,然后逃跑了。他和母亲分别的时候,放出了狠话,如果他做不到卿相,就绝对不会再回到卫国。后来他去拜曾子为师。不久,吴起的母亲去世了,他都没有回去奔丧。曾子因此特别看不起他,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来鲁国,通过他所学的兵法来侍奉国君。国君一怀疑他,他就立即杀掉妻子来表明心迹,无非是想谋求一个职位。然而,鲁国是个太小的国家,现在却成了战胜国,相信过不了多久,其他各国都会过来谋算鲁国。而且鲁国和卫国本来很友好,如果国君重用吴起,那么必然和卫国结仇。鲁国国君听到这话,逐渐开始疏远吴起。

为此,吴起郁郁不得志,于是跑到魏国去。魏王问大臣:“吴起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大臣回答说,吴起贪恋成名而且十分爱好女色,但是如果让他去打仗,恐怕司马穰苴都不会是他的对手。听了这话,魏王决定起用吴起为主将。吴起果然不负魏王重托,攻打强大的秦国也能大获全胜,夺得了五座城池。

吴起当主将的时候,和士兵同甘共苦,跟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睡觉从来不铺垫褥,行军打仗也从来不乘车马。有一次,有个士兵生了疮,吴起亲自为他吸吮。这件事被士兵的母亲知道了,立马放声痛哭起来。有人很是不了解,说你儿子不过是个小兵,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吮毒疮,你为什么这么悲伤?那位母亲说:“当年就是吴将军替孩子的父亲吸吮毒疮,所以孩子的父亲在战场上只知道向前冲,从来不知道逃跑,结果死在敌人手中。现在吴将军又替儿子吸吮毒疮,我都不知道他以后会死在什么地方?”可见吴起是多么受到士卒爱戴。魏王也因为吴起十分善于用兵打仗,而且特别廉洁,待人很是公平,于是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主要对抗秦国和韩国。

魏王死后,新的大王即位。刚开始的时候,新大王对吴起很是器重。但是有个叫公叔的人当了国相。公叔虽然娶了国君的女儿,但是他对吴起特别畏忌。公叔的侍从分析吴起的为人,认为吴起为人有骨气又特别喜爱名誉和声望,因此劝告公叔跟国君说吴起特别贤能,但魏国实在太小,又与强大的秦国接壤,吴起必然没有长久留下的意思,国君必然会问这该怎么办。公叔可以建议大王用下嫁公主的办法来试探吴起。如果吴起打算长期留在魏国,一定会十分开心地答应娶公主。如果他并没有长久的打算,他肯定会推辞。然后公叔再找个机会请吴起一起到自己家中,故意让妻子对自己大发雷霆,而且对自己很是鄙视。这样吴起就会认为公主们都是这样,肯定会有损他的威望,于是绝对不敢娶公主。公叔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依计而行,果然吴起见到公主如此刁蛮,很是委婉地谢绝了大王。于是大王对吴起产生了怀疑,吴起担心因此而遭到祸害,于是离开了魏国,去了楚国。

楚王一直就听说吴起很是贤能,吴起一到楚国便被任命为国相。吴起果断地进行改革,而且制定了很多严格的法律,依法而行,这对那些肆意妄为的王公大臣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打击。于是他招来很多的怨恨。与此同时,他十分注重军事力量,不但向南平定了百越,吞并了陈国和蔡国,而且还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联合进攻,并且讨伐了秦国。各国都对楚国的强大十分忧虑,楚国的一些人也对吴起十分嫉恨,但是由于有楚王的保护,吴起也能够令行禁止,有很高的声望。等到楚王一死,一些对吴起有仇的人就发动亲信攻打吴起,吴起逃无可逃,只得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趴在楚王的尸体上。于是,那帮人趁机用箭射杀吴起,但同时也射中了楚王的尸体。后来太子即位,将那些人统统诛杀,因此而被诛灭的人有七十多家。

吴起在楚国的改革令行禁止,因此得罪了很多的人。如果吴起能在楚国变法成功之后,在楚王去世之前及时身退,隐姓埋名,远走他乡,或许还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而用不着被乱箭射死,当然吴起很是聪明,他临死的时候还设计了一个圈套,最后让他所有的仇人都陪上了性命。

吴起可谓是聪明绝顶,他知道如何得到国君的信任,他知道如何得到士卒的拥护,他也知道如何才能建立一个军事大国。他对外用兵,很少有吃败仗的时候。他也遇到十分善待他的国君,但为什么他不得善终呢?原因就在于他太聪明了。殊不知至巧不敌至拙,他如果表现得十分地笨拙,肯定会麻痹很多仇敌,肯定也不会遭到如此的攻击。

成大事者认为,学会表现笨拙,是为了更好的适应。表现太优秀的人容易受到攻击。

34 糊涂大度,推行仁义

成大事者认为,人应该学会糊涂大度,推行仁义,要长期培养自己的品行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