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是通过提高品行和修养获得了财富、地位和名声,那么财富地位和名声就会像生长着的漫山遍野的花草,会繁荣昌盛,绵延不断;如果人们是通过建立功业换来的,那么财富地位和名声就像生长在盆中的花草,会因为一些迁移变动要么很是繁茂,要么变得枯萎;但如果人是通过玩弄权术或者各种暴力来获得一切,那么必然会像插在瓶中的花草一样,因为并没有根基,所以很快就会枯萎。
人的品行和修养是获得财富地位和名声的一个方法。然而这是个比较慢的工夫,正是因为它需要长期培养,所以才会根基深厚。智者懂得长期培养自己的品行和修养。他们绝对不会对人刻薄,刻薄不仅会伤害到别人,而且也不会给自己带来财富、地位和名声。人要学会行仁义,要学会糊涂大度,这样才能赢得人心。
人还要学会宽容,学会大度,学会去原谅别人。其实原谅别人也是原谅自己。如果一个人对不起你,你总是生他的气,那么毫无疑问你是在拿他犯的错来惩罚自己。如果气一直不消,那么这种惩罚就在持续,其实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要对自己如此惩罚呢?
人们要明白,其实人一生不能过于认真,不能对任何事情都算得清明的。如果那样斤斤计较,生怕自己吃亏,生怕别人占了便宜,自然会对别人相当刻薄起来,这样不但自己得不到好处,而且也会损失很多好的朋友。毕竟没有人愿意跟刻薄的人交朋友。
葛朗台是个很刻薄的人,他对金钱无休无止地追求和守护,最后并没有让他幸福起来。不但如此他还毁掉了他女儿一生的幸福。其实他积攒了那么多金钱,到最后也没有用出去,他也没有带走分毫。
对事情的要求可以高一些,但是对人的要求一定要放低一些。人可以很严格地要求自己,但是千万不要特别严格地要求别人。一来别人是个独立的主体,过于严格很容易破坏你们之间的关系;二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都有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在做人上没有谁对谁错,每一个人都在扮演一个角色,关键是这个角色扮演的价值大小。
很多时候人们即使是帮助别人,也要有一种指导意识,而不是指挥意识。要尊重别人的想法和主张,只要不偏离基本的方向,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这样不仅别人积极性会很高,而且自己也懂得自己做事情是要承担后果的。很多人以帮助别人为名义,对别人过于刻薄,什么事情都给别人安排周到,这种做法实际上就限制了别人的自由空间。
当遭到别人侮辱的时候,固然可以果断地反击,但是如果能做到不将侮辱看成是侮辱,假装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侮辱,那么既不会伤害别人,又不会伤害自己。其实骂人的人是没有修养的,但是你阻止不了别人骂什么,他骂人无非是想伤害你,你根本不把它当成一种侮辱,他爱怎么骂就怎么骂去。那么他也伤害不了你。有些时候人们是把别人看得太重了,所以才过分在乎。有时候一颗糊涂的心往往能让自己赢得人心。
成大事者认为,通过一种糊涂大度,来推行仁义,能够提高自己的品行和修养。
35 一诺千金,有诺必践
成大事者认为,人应该做到一诺千金,有诺必践。千万不要失信于人。
周幽王得了一个难得的美人褒姒,十分高兴。但是褒姒不爱笑,幽王想尽办法想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但始终不行。有一天,幽王陪着褒姒登城楼观望,幽王突然之间想起了一个绝妙的高招,让大臣点燃了烽火。周朝的规矩是只有在外敌入侵时,才能举烽火报警。结果各路诸侯领兵都纷纷赶到,看着诸侯们忙乱的样子,褒姒大笑不已。一时幽王十分高兴,于是隔三差五就点燃烽火,最后导致各路诸侯不信烽火,放松警惕,再也不来了。后来犬戎攻打过来,周幽王派人去点烽火求救,就再也没有救兵赶到。
失信于人是最忌讳的事情。古时候有些人为了强大国家的目的,首先会建立人们的普遍信任。商鞅是秦国由弱到强的关键人物。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之前,首先就解决了信任问题和忠诚问题。当年,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又怕老百姓不相信他,于是就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很高的木头,并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谁十两金子。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开玩笑。商鞅知道老百姓不相信他,就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金子。人们在木头旁议论纷纷,终于有一个人把木头扛起来,一直扛到了北门。结果商鞅真的赏给那人五十金。这件事在秦国引起了轰动,商鞅说到做到,在老百姓中有了威信,于是商鞅就把新法令公布了出去。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商鞅有令必行,言而有信的作风是赢得信任的关键,同时也为秦国国君赢得了百姓的忠诚。
济阴有一个商人在过河时翻了船,他只好抓住水中漂浮的枯枝乱草拼命挣扎。一个打鱼的人听到呼救,立即把船划过去救他。商人为了抓紧时间死里逃生,便对着渔夫大声喊道:“我是济阴的名门富豪,只要你能救我,我送给你100金!”于是渔夫使出浑身的力气,抢在商人沉没之前把他救到岸上。可是商人上岸后只给了渔夫10金。渔夫对商人说:“你不是答应给我100金的吗?现在你得救了怎么只给我10金?”商人一听脸色就变了。他说:“像你这样的一个渔夫,往常一天能挣几个钱?刚才一眨眼工夫你就得到了10金,难道还不满足?”渔夫也不好跟他争辩,于是走了。
过了些日子,那个商人从吕梁坐船而下。结果他的船又在半路上触礁翻沉了。而刚好那个渔夫正在附近。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把岸边的小船划过去救他呢?”渔夫回答说:“他是个答应给酬金,过后却翻脸不认人的吝啬鬼!”于是渔夫站在岸上袖手旁观。不一会儿,那个商人就被河水吞没了。
一个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后面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于是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就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回来我就杀猪给你吃。”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望着妈妈一个人到集市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猪的叫声。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我那是哄孩子的,你怎么能当真呢?”曾子说:“在孩子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还小,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东西,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谎话骗他,等于是教他今后去骗别人。”很快曾子就把猪杀好了。
一个人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必须言而有信,要么就不要答应。有的人喜欢空口许诺,最后导致别人的不信任。在答应别人之前,也要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如果确实做不到,也不要轻易答应。
成大事者认为,在社会中生存,一定要掌握信任的利器,不要随便地破坏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感。说话一是一,二是二,言出必行。
36 羽翼未丰,广结人缘
成大事者认为,在羽翼未丰的时候,一定要广结人缘,蓄积力量。
人要量力而为,在准备还不充分,羽翼还不丰满的时候,要学会去广结人缘,这样通过结交人缘来获得自己的力量。人要融入群体,而不是孤芳自赏,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但人并不能为了有好的人缘,选择朋友的时候就放弃了自己的选择。从前,有一头驴子碰到了夜莺,驴子说见到夜莺十分高兴,而且大力赞扬夜莺的歌唱得十分好听。夜莺听到有人如此夸奖它,自然十分高兴,于是施展出全副本领,一会儿低声呢喃,一会儿扬声长啸,很快奏出了十分欢快的声音,整个森林都被感染了。当夜莺歌声停止的时候,驴子很是赞赏地点了点头,对夜莺说它唱的歌确实太好听了,不过公鸡的啼叫也唱得很好听,它可以向公鸡请教请教。夜莺听完,倏地飞走了。
人也不能为了好人缘和自私自利的人交朋友。从前有两个人,我们不妨称他们为甲乙。甲乙两人商量着一起凑足本钱去酿酒。甲对乙说:“这样吧,你只要出米就行了,而我负责出水。”乙听了以后说:“既然米都是我出,那么酒酿成以后,这笔账该怎么算?”甲很是自信地说:“你想,我和你这么好的朋友,我绝对不是那种昧良心做事情的人。等到酒酿好以后,你只要从酒中还我等量的水就够了,剩下的所有东西都是你的。”
人也不要盲目地相信他人。从前有只狼误吞下了一根刺,卡在喉咙里十分难受,于是他到处去找医生帮助它。突然,他遇见了鹭鸶,于是跟鹭鸶谈好了价钱,请它帮自己取出刺,鹭鸶于是将自己的头伸到狼的喉咙里,很快就把刺给取了出来,然后就向狼要酬金。但是,这个时候狼突然变了脸:“鹭鸶啊,你要想想,你能从狼嘴里把你的头平安地收回来,难道你还不满足吗?”
要想结交好人缘,人一定要时刻记住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曾经有三只牛在一起生活。附近有一只狮子特别想吃掉它们,然而这三只牛很团结,狮子的阴谋始终没有能得逞。到后来狮子想到了一个诡计,它使用各种手段成为了这三头牛的朋友。成为了朋友以后,这只狮子就在这三头牛之间不断地进行挑拨离间,结果这三笨牛相互冲突起来,打得不可开交,到最后狮子趁三头牛独处的时候,很轻松地就把它们吃掉了。
人千万不要以为有了好人缘,朋友就能包容一切。在动物王国,蚂蚁和蝈蝈是很要好的朋友。冬天的某一天很是晴朗,一群蚂蚁开始在太阳下晾晒自己收集的麦子。这个时候,有一只十分饥饿的蝈蝈经过,希望蚂蚁能够给自己一点吃的。蚂蚁听了以后,很是生气地问道:“我的朋友,你为什么不在夏天积存点吃的呢?”蝈蝈说当时确实太忙,整天都要歌唱,没有时间去积聚这些吃的东西。蚂蚁听了以后,很是不屑地笑道,那么现在你也可以去饿着肚子跳舞。
人也不能为交新朋友而牺牲老朋友的利益。天黑的时候,牧羊人把羊群赶回家中,突然发现里面有几只野山羊,他十分高兴,于是把这些野山羊和自己的羊关在一起过夜。为了照顾这些野山羊,他减少了给自己的羊的饲料,而将很多饲料用来喂这几只野山羊。然而等到春天雪化的时候,他把所有的羊都赶到外面去放。这几只野山羊一自由,就立即跑到山里去了。牧羊人在后面大骂它们忘恩负义,他对它们那么好,甚至减少自己的羊的饲料来喂养它们,而它们竟然要离开他。野山羊听到以后,转身就对他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才选择逃跑。我们怕以后有个其他的羊来跟你,你也会对它们比对我们更好。”
当然人为了得到好人缘,没有必要去溜须拍马。从前有个官员特别会奉承,有一次他被下放到地方去做地方官,临走的时候,他去见自己的老师,老师很诚恳对他说:“人到外面做官很不容易,你凡事都一定要留个心眼。”这位官员很自信地回答说:“我早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只要见到一个要巴结的人,就立即送上一个,我想这样应该不会有任何不愉快的事情了。”老师听到以后,十分生气,对他喝道:“我们这些人都是刚直的人,你又何必那样做,败坏自己呢?”官员连忙说:“其实,整个天下能像老师这样不爱戴高帽的人又有几个呢?”老师听了以后,笑着点点头说:“你这话确实很有道理。”官员于是告别了老师,出门的时候就对随从说:“我本来准备一百高帽,现在一下子就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成大事者认为,好的人缘是事业成功的助力。
37 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
成大事者认为,结果重要,但是过程更重要。很多人都是靠过程取胜的。
人和人是有差别的,很多事情,对于有些人来说很容易,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就很难。就拿背书来说,有的人过目不忘,根本不会看第二遍;而有的人则看了十几遍、几十遍都记不下内容。但这是不是意味着记不下内容的人一定比过目不忘的人差呢?不是。相反,大量事实证明,正是一些记不下内容的人才取得了大成就。为什么呢?原因在于这些人能够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他们比较勤快,如果别人一遍能够记下的东西,自己需要十遍,那么自己就记十遍,这样在结果上就和别人一样了。如果自己能再多记几遍,那么在熟练程度上就比别人强。人家一遍就会的,我读十遍;人家十遍会的,我就读一百遍,如果能这样的话,虽然现在比别人差,但是长远并不差;虽然现在比别人弱,但是长远必定比别人强。
唯一担心的是有些人提前下了个结论,认为自己这方面比别人差,就永远会比别人差。在很多时候,先天不足往往可以转化为一种优势,这种优势就存在于过程之中。有一个人想学剑术,于是去请教一个武林的泰山北斗。当他看到这个武术泰斗的剑的时候,大吃一惊。原来泰斗的剑居然比一般人的剑要短一截。“您的剑这么短,在比拼的时候,难道不会吃亏吗?”泰斗笑笑说:正是因为他的剑比别人短上一截,所以在比武的时候他从来都十分小心,提醒自己这个劣势,因此最后成为了武术泰斗。
注重过程,就要在过程中补足自己的劣势。一个木桶的最大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我们的劣势往往成为致命因素。如果不能补齐,会让自己陷入很被动的局面。因此我们要善于在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还要求我们不要困扰于结果。结果是否能实现,任何人都不能提前下判断,但是只要有利于结果实现的事情我们就应该努力去做。试想一下,两个人都做同一件事情,其中一个人很是悲观,认为结果实现不了;而另一个人比较乐观,认为结果一定实现。谁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显然是后者。原因在于他相信结果能够实现,他就有充足的动力去积极努力。而悲观的人则认为结果反正实现不了,于是他学会消沉,做事情也往往是敷衍,这样怎么能做好事情呢?乐观有利于结果的实现,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乐观,不被结果所困扰。即使后来结果实现不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充分享受,充分体会,充分努力,这是悲观的人难以想象的。
做事情不要太注重结果。如果把结果看成归宿的话,人一生最后的归宿显然是死亡,如果我们对结果过于看重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太大的消极的理由。即使再怎么努力,也难逃那一天,我们还要积极干什么?但事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我们每天都有新的希望,我们需要积极地生活,这样即使那天来临的时候,我们也会慨叹自己有着幸福美满的人生。天下无不散的宴席,那么我们还要不要朋友之间的欢聚了?显然是要的,结果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我们充分享受了过程。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注重过程,而忽略结果。我们也必须注重结果。注重过程和结果的平衡,尤其必须避免出现功亏一篑的情况。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意思是说,走一百里的人,走到九十里才走一半。很多人在事情没有办成,理想没有实现的时候,就已经骄傲了。认为自己稳操胜券,志在必得,到最后什么也没有做成。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情,越是到最后,越是要小心谨慎,不要被胜利的预期冲昏了头脑,一鼓作气地将胜利抓到手中。
我们强调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并不是自我安慰。认为只要自己过程中努力了,结果实现不实现都没有多大关系。事实上,这是一种精神胜利法。我们注重过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结果,只有结果实现了,过程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体现,否则的话,我们说得再多,许诺得再完美,我们也是无功而返的人,是不值得夸耀的。
我们看看一些成功的人士,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目标很是明确,甚至显得有些偏执。在事情进展的过程中,他们相当投入,从来不会分心,不会空想,不会空谈。他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向目标,最后实现大成功的。如果我们的行为方式能够像他们一样,我们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了许多。
成大事者认为,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就不要为懒汉提供借口,也不是为悲观者提供理由。让我们真正把过程和结果统一起来,在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享受。
38 不要迷信于别人的承诺
成大事者认为,不要迷信于别人的承诺。人要培养自己的自主能力。不要过分依赖别人,太依赖别人的人往往最后无所依靠。
不要迷信任何人许下的诺言。人在贫贱的时候,为了团结别人和自己一起共同努力,往往喜欢许一些诺言,比如同生死、共富贵,又比如结义的时候,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再比如“苟富贵,勿相忘”,甚至还有很多君王对臣下许诺裂土封王等等。这些诺言虽然说得漂亮,但是没有几个真正实现的。
其实很多人都会许诺,许诺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别人要求自己做事情的时候,往往会许诺如果做成了,会怎么样怎么样。其结果也是大多没有兑现。虽然人无信而不立,但是很多时候,诺言是被人当作一种手段来笼络人心。在他们看来,要想团结别人,就必须向他们保证将来会得到什么。结果是有的人真的做到了,但是更多的人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替自己辩解。
别人对自己的许诺自然有用意,他的用意也是再明确不过的事实,那就是让自己更好地工作。但千万不要迷信别人的诺言,因为诺言听起来都十分悦耳,但实质上往往是实现不了的。如果过于迷信这些诺言,对别人抱很高的期望,到时候诺言无法实现,自己就会十分的沮丧,而这种情绪很容易被别人观察到,自然会让别人对你存有戒心。倒不如一开始就不相信会实现诺言,只是抓紧做事情,做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情。到最后,如果诺言得以实现,固然是最好的。如果不得实现,也不会过分沮丧。
据说,有一次,拿破仑视察军队的时候遇见了一个波兰士兵,他问波兰士兵想要什么,他一定可以帮他实现。波兰士兵说想要一条鱼,拿破仑听了一惊,然后很是爽快地命人给了他一条鱼。事后,别人都嘲笑这个波兰士兵目光短浅。为什么不让拿破仑解放波兰呢?这个士兵回答说:“这个诺言太长远,他要解放波兰不是立刻能实现的,即使能实现,拿破仑也不会因为我的一句话而去解放波兰。”那为什么不让拿破仑给你个军官做做?别人又问。这个士兵回答说:“因为我知道我没有能力去做军官。即使有的话,他也不会因为我的一句话而提拔我,我还不如要一条鱼,这个比较现实,今天晚上就可以兑现。”
要对诺言有基本的识别能力。其实大凡别人要求你为他做事情的时候许下的诺言无非有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共患难时,别人为了让你为他帮忙,自然许诺将来会考虑给你一些东西。这种许诺其实就是一种空头承诺。如果事情真的办成了,这些东西是劳苦功高的你应该得到的。需要忧虑的是,如果真到了那么一天,很多人会忘记了当初的许诺。
第二种许诺是针对某一种事情的许诺。别人往往说如果你做成了这件事,那么你将获得什么,这种许诺比较具体。如果这种许诺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许下的,那么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如果是两个人私下商量的事情,那你就要担心别人是在利用你了。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要学会在被利用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要反复被利用。
第三种诺言是随口一说,许诺者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实现它,而被许诺者当真了。一只十分饥饿的狼四处寻觅食物。当它来到一家农舍时,突然听见小孩子在哭。老太婆吓唬小孩子说:“不要哭了,不然我马上把你丢出去喂狼。”狼一听,信以为真,便站在门外等着。天渐渐地黑了,狼又听见老太婆哄那小孩说:“乖宝宝,如果有狼来,婆婆就杀了他。”狼一听这话,一边跑一边说:“这老太婆怎么说是一套,做又是一套。”很多人像这只狼一样,别人随口说出了一句话,他们就当真,从来就没有想过这只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最后自己真的按照别人的意思来做了,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奖励。于是不满的情绪便产生了。
成大事者认为,很多时候,诺言都当不得真的,它不过是根救命稻草。
39 少作承诺,多做事情
成大事者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心魔。不要让心魔控制住自己,就要学会少作承诺,多做事情。
现代演绎了很多唐僧取经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版本的故事中有这么一段是值得回味的。唐僧被沙僧抓到了流沙河里,沙僧心中很是苦恼,想让唐僧帮他解决一个问题。唐僧问是什么问题。沙僧说,他一睡下就会有一只大蜘蛛来吃他,他很是害怕。唐僧说试试,看能不能帮他解决问题。沙僧于是开始睡觉,果然他一睡下,就有一只大蜘蛛来吃他,他吓得赶紧逃跑,这个时候唐僧让沙僧牵制大蜘蛛片刻,使自己在大蜘蛛肚皮上写一个字。沙僧胆战心惊地牵制住了大蜘蛛,唐僧便写了一“佛”字。后来唐僧觉得这个事情很是蹊跷,于是要沙僧脱了衣服,看看他的肚皮,沙僧一看吓了一大跳,原来那个佛字就在自己的肚皮上。原来那只大蜘蛛就是沙僧的心魔。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心魔。我们不愿意面对的事实,我们不想讲出来的真话,我们把那份畏惧和恐慌一直放在心里,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我们或者流泪,或者抱怨,或者愤恨,这就是我们的心魔。我们一直被这样的心魔在折磨着、征服着,我们甚至相信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人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愿意将这个心魔带入棺材。
人要有积极的行动。不管遇到任何苦难,都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变自己的现状。人生之路曲折漫长,能够一直支撑着人在人生的征途中百折不回地前行的即不是金钱,也不是地位。而是心中的信念,也就是希望。因为有了无限的希望,就有了不懈奋斗的动力,永远不要放弃行动。
荷马曾说:谁经历的忧患多,谁懂得的东西就多。如果跌倒了,那是上天给你一个爬起来的机会。有苦,才衬得出甜的滋味,有输,才有机会再赢回来!
“苦难显才华,好运隐天资”。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些苦难的经历,又怎能够寄希望于他在以后遇到苦难的时候能够排除万难,去争取属于自己的胜利呢?
众多的成功者背后都有一段曾经绝望,但永不放弃,勇敢拼搏,直到人生辉煌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显然,这个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
逆境,对于弱者,是无底的深渊,但对于强者,却是晋身之阶。
人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不要轻易放弃,因为如果轻易放弃了就等于提前结束了战斗。人生来是要成功的,而不是要失败。成功者之成功来自永不放弃的行动,失败者的失败是行动上的失败。
在一次促销培训会上,某公司的经理请与会者都站起来,让他们看看自己的坐椅下有些什么东西。结果所有站起来的人都发现自己的坐椅下有钱,最少的是一枚硬币,最多的则是l00元。只有那些始终坐着不动的人一分钱都没有得到。这个经理一字一顿地道出了个中缘由。他说,努力才有机会,坐着不动是永远都赚不到钱的。
人必须行动起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千万不要因为惰性而甘于清贫,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生活。
机会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均等的,只要人们愿意付出,就有可能获得成功,甚至是大成功。有些时候,成功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但是很多人连这种举手之劳的简单工作也懒得去做。
古时有一个孩子很懒,父母出远门时怕他饿死,就做了个大大的烧饼挂在他脖子上,结果等父母回来一看,这孩子还是饿死了,而脖子上挂的那烧饼只吃掉了嘴巴够得着的那一圈,他连动一动手把烧饼送到嘴巴里的努力都做不到,最后只能饿死了。
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一直坐享其成,天上掉馅饼只是故事里的事儿。即便有人拥有丰厚的财富,如果不做任何努力,财富就会逐渐地流失。不要等到自己所拥有的逐渐在消失的时候才肯行动,而应该通过不断地行动来巩固自己所拥有的。
成大事者认为,只有行动起来,才不会让消极入侵思想。少作承诺,多做事情。
40 自我尊重和尊重别人
成大事者认为,人要学会自我尊重和尊重别人。和别人交往中保持一种曲道,并不在于愚弄别人。要学会用一种初相识的心态去对待别人,这样才能既尊重别人,又使得自己得到尊重。
人首先要学会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在于从来不轻视自己,这是尊重别人的基础。人们往往以自己来看待别人。比如在鱼的想象中鸟一定是会飞的鱼。人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形象来判断别人。因此人要想尊重别人,首先就要尊重自己。即使不想尊重别人,也要尊重自己。从来都不要看轻自己,不要把自己想象得一无是处,即使所有的人认为自己不行,也绝对要认为是别人错了,而不是自己真正不行。其实如果真的是所有人都认为自己不行,那么这个人已经是相当成功了。人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实现理想,因此就必须树立理想。人是要有理想的,没有理想的人跟行尸走肉没有任何区别。
尊重自己还要尊重自己对自己的承诺。人树立了理想,自己对自己有了一个承诺,那么新的生活就正式开始了。在这种新的生活中,人们要对生活投入热情,要让生活中充满阳光和希望。约定了今天要做的事情,今天一定要完成,明天要做的事情,明天也一定做到。这样一天天下去,人是很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的。
尊重自己还在于不自我轻贱。不要把自己看得很是卑微。即使自己确实一贫如洗,也不要如此看待。什么叫穷人?那些没有思想没有文化没有抱负没有人性的人才叫穷人,而那些虽然没有钱但是有思想有文化有抱负而且通人性的人怎么能叫穷人呢?他只不过是没钱,所以顶多是困住了。
尊重自己的同时还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要对别人的劳动给予比较积极的评价,即使别人做得确实是垃圾,但是你完全可以不说,或者说还不错,不过有些地方可以改进。永远都要提建设性建议,而不要提破坏性建议。一个人劳动成果是应该被尊重的。
尊重别人还在于不轻慢别人。人一旦处于一种优势地位,往往容易轻慢别人,殊不知任何人都是不应该被轻慢的,你和别人换个位置来思考一下,如果你处于他的那个位置,如果你得不到起码的尊重,你心中会怎么想。轻慢别人的人往往是自己的心中存在着种种缺陷,他要通过轻慢别人来求得自己内心的平衡。认为别人虚伪的人往往自己很是伪善,认为别人是团狗屎往往自己就是一团狗屎。
尊重别人还在于不恣意地干涉和打扰别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空间,在他们的空间里,自己是自由的。他们希望得到最起码的尊重,希望别人不要来干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想去看看别人在做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想知道别人的状态。这种干涉别人隐私的事情还是尽量不要去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其实在我们的日常问话中,我们经常去询问别人的隐私,比如打电话问别人现在在哪里,或者问别人要去哪里,这些都是别人的隐私,是应该尊重的。
成大事者认为,自我尊重和尊重别人是做人的两个基本准则,必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