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志在成功,但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仅凭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依靠众人的力量、众人的智慧,使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走向成功。在交流沟通中,自己是否能最大限度地被人认可和支持,往往是由自己的社交水平、品位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所决定的,同时它也可以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和失败。为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努力赢得他人好感,获取他人对自己的支持。
1.欲取先予,让你办事更顺当
没有人会随便地听从你的建议或意见,除非你谈论的是对方关心或者感兴趣的话题,否则很难说服他人为自己办事。但是如果在办事时能够先让别人满足,让别人从中得到收益,那么你就能收得人心,同时也能让自己得到满足。
一家报社,有一次需要调换总编辑,但新来的总编辑在业务方面是一个生手,不仅没有在报界担任过任何职务,而且连一天的基层采访工作都没有做过,对编辑知识了解得非常浅薄,因此很多有资历的员工感觉不服气,当然他也心知肚明,知道大家对他不服气、不看好他,如果想要博得大家的支持与认可,就必须想一个好的办法。于是他想到只要能站在大家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从大家的利益出发,为大家着想,那么就一定会博得大家的支持和认可,可是他又想到,自己还没有上任,对公司的各方面事情也不是很了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晚上一个人看电视,他偶然间听到电视中报道“打工族为花钱买房而烦恼”,此时,他的脑子一惊,觉得这是一个突破口,如果能帮大家解决住房问题,那么事情也许会出现一些转机。
于是,上班的第一天,他便在“就职演说”中微笑着对员工们说:“我今天刚刚来到咱们报社,我也知道自己的资历有限,别说是做总编辑,就是当普通资料查询员,恐怕对我来说也不够资格,因为我对资料的调查统计这方面只是略知一些皮毛,但是我希望大家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体验一下做记者的艰辛,那就是让我坐一坐新闻记者的大车,使我有一次真正的新闻记者采访体验,同时也通过坐大车体验一下同事们的艰辛,以便我将来去某个银行请求与他们合作,替本报同事们办一下郊区购房分期付款问题。”
他的话一出,立刻赢得下面员工们的一致认可,大家都说:“这个总编辑人不错,居然愿意体验咱们做记者的艰辛,更重要的是他竟然对大家一直忧心的住房问题这么热心,不拥护这样的总编辑,还能拥护谁呢?接着台下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就这样,虽然他在这方面是一个生手,但是他的笼络人心之术使他得到了员工们的支持。
说服中迎合别人的兴趣会创造成功!在其他的说服过程中又何尝不是如此。你是否曾注意到别人的兴趣?与人交往,你是否曾做过这方面的努力?有些人天生就说服有方,这当然很好。但如果不是天才的话,那就需要学习了。
在一般情况下,无论什么事其实都是对某种利益的追逐,而要在社会上获得某种利益,又必须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利益平衡关系。就是说在利益问题上不能总是让对方一味的付出,而要懂得让对方在付出之前或之后要有所得,所以正是基于这一利益平衡关系,人们才有了欲取先予的办法。
你想得到什么东西,就应该先给予对方一些实惠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站在原地不断索取。只有这样,你才可以顺理成章地要求对方给予回报。
2.让他人尝到小甜头
中国人常说,“吃人家嘴短”。一旦接受了人家的好处,沾了人家的便宜,再拒绝起人家的请求来,就不那么好意思开口了。中国人重人情,讲面子,“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聪明人运用这一方法,几乎百试不爽。
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就曾被这种糖衣炮弹打中,吃了一次哑巴亏。
郑板桥擅长画竹、兰、石、菊,字写得也棒。他那幅“难得糊涂”的复制品,今天大街小巷仍随处可见,当时,慕名上门来求他字画的人不少,郑板桥也不客气,写了一张价格表贴在大门上,上面写道:“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衷)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
明码标价,颇为痛快直爽。
不过,郑板桥恃才傲物,鄙视权贵,一些达官显贵想索求书画,哪怕推着装满银子的车来,也被拒之门外。
有位大富豪新盖了幢大房子,豪华富丽,但就是缺少点斯文气息。有人建议,何不弄两幅郑板桥的字画,往客厅里一挂,岂不就高雅脱俗了吗?
富豪一听,猛拍大腿,妙!拎着钱箱就往郑板桥家跑。名片递进去后,照例被挡在门外,理由无非是先生外出、不舒服、在练气功等,一连几次都是如此。
后来,大富豪与一位大官朋友闲聊时,偶提此事,大官说:“你怎么连郑板桥是什么人都不晓得?别说你啦,我想要他的画,要了好几年,都还没弄到手。”
大富豪一听,来了精神,夸下海口道:“瞧我的,不出几天,定能弄几幅字画来,上面还要让他写上我的大名。”
于是,大富豪派手下人四处打探郑板桥的生活习惯和各种爱好。
这一天,郑板桥出来散步,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曲子甚雅,不觉感到好奇,这附近没听说有什么人会抚琴呀?于是,循声而来,发现琴声出自一座宅院。院门虚掩,郑板桥推门而入,眼前的情景让他大感惊讶:庭院内修竹叠翠,奇石林立,竹林内一位老者鹤发童颜,银髻飘逸,正在拂琴而鸣。哎呀,这不分明是一幅图画吗?
老者看见他,立即戛然而止,郑板桥见自己坏了人家的兴致,有点不好意思,老者却毫不在意,热情让他入座,两人谈诗论琴,颇为投机。
谈兴正浓,突然,传来一股浓烈的狗肉香,郑板桥感到很诧异,但口水已经忍不住要流下来。
一会儿,只见一个仆人捧着一壶酒,还有一大盆烂熟的狗肉,送到他们面前。一见狗肉,郑板桥的眼睛就粘在上面,老者刚说个“请”字,他连故作推辞的客套话都忘掉了,迫不及待地狂喝酒,猛吃肉。
风扫残云般地吃完狗肉,郑板桥这才意识到,连人家尊姓大名还不晓得,就糊里糊涂在人家这里大吃一通。现在酒足饭饱,总不能就这么一甩袖子,说声“拜拜”就走吧!
然而,又该怎么答谢人家呢?留点银子吧,不仅太俗,而且自己出来散步没带钱呀。于是,他对老者说:“今天能与您老邂逅,实在是幸会,感谢热情款待,我无以回报,请您找些纸笔,我画几笔,也算留个纪念吧。”
老者似乎还有点不好意思,连声说:“吃顿饭不过是小意思,何必在意!”
郑板桥以为他不稀罕书画,便自夸说:“我的字画虽算不上极佳,但还是可以换银子的。”
老者这才找来纸笔,郑板桥画完,又问老者的名,老者报了一个,郑板桥觉得耳熟,但又想不起来是怎么回事,还在落款处题上“敬赠某某某”。看看老者满意地笑啦,这才告辞离去。
第二天,这几幅字画就挂在大富豪新房的客厅里,大富豪还请来宾客,共同欣赏。宾客们原以为他是从别处高价购买来的,但一看到字画上有他的大名,这才相信是郑板桥特意为他画的。
消息传开后,郑板桥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又沿着那天散步的路线去寻找,发现那原来是座无人居住的宅院,这才意识到,自己贪吃狗肉,竟然落入人家的圈套,上当啦。
多数人在接受了他人的恩惠后,都会想方设法地还他人的人情债,所以提前给他人好处,你才能在需要时获得他人的帮助。
3.求人有方,没有人能拒绝你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所以,我们常常会有求于人,或求人办事,或求人给自己提供方便、机会或具体的东西,等等。虽然有人说求人难,但也不至于难于上青天,只要你掌握了求人的方法,一切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同样的请求内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使被求者乐意答应自己的请求呢?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运用求人语言的具体技巧,也许会有助于你的请求得到最理想的答复。
1.替对方着想
有求于人时,还要替对方想一想,你提出的请求将会给对方带来哪些不便以及可能存在的困难等。这些难处,你说出来会比对方说出来要好得多,对方也易于帮你做事。
2.充满自信
有求于人时,要充满自信,才能说服对方帮你。为了使我们所说的话具有说服力,切不可疑惧,应该满心欢喜地盼望,并充满自信。
3.称赞在前
求人帮助时,一般可先适度地称赞对方某一显著的优点。比如,称赞他乐于助人,称赞他人脉广等等。真诚地赞美一番可博得对方的好感,如此一来,对方也会乐于帮你办事。
4.给对方以承诺
在求助时许下互利的承诺,让对方觉得他的付出值得。求人时,别忘了表示愿意给对方某种回报将牢记对方所提供的好处,即使不能马上回报对方,也一定会在对方用得着自己的时候尽心尽力。不用担心这种承诺会成为空头支票,没关系,尽管说,因为大凡求人者有这种意识,被求者也就会对求助者多一份好感。
5.真诚地“捧”对方
求人办事时如果恰到好处、实事求是地称赞所求之人,尤其是与所求之事有关的方面加以称赞,那么对方就会乐意为你办事。
6.切勿说“你也可以”
求人办事时说“你也可以”的话语,会给对方一种这事别人也能办,而你想让他做“老黄牛”的感觉。而且在无意中也降低了对方的办事能力,必然会引起对方心中的不快,如此一来,他就会拒绝帮你办事。
7.让对方无路可退
求人办事时事先设计好交谈的内容,堵住对方的退路,使对方诚恳地接受你的请求。
8.运用商量的语气
当你求别人帮忙时,切勿武断地发布命令,若用婉转的商量的语气,效果会更好。因为盛气凌人、颐指气使的命令口吻,最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而平等商量、诚恳请求的语气却能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天然的妥协性。
9.用激将法易成功
当你遇到某个很棘手的问题,但却只有某个不大听话的人能解决时,运用激将法就会让他帮你办事。
10.寻找“过渡”
倘若向特别要好和熟悉的人求助,可以直截了当、随便一点,但有时求助于关系一般的人、生人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时,则常常需要一个“导入”的过程。这个导入过程可长可短,得视具体情况而定。
求人有技巧,掌握了方法技巧,求人办事就能轻松取得成功。
4.把对方捧得飘飘然,令其为你办事
乍一接触“捧”这个字,也许许多人会觉得不顺眼,其实这只是心理作用,“捧”是拉近人与人的心理距离的重要手段,可以为求人办事提供便利。捧是宣传,宣传是政治家所谓的“捧”;捧是广告,广告就是商人所谓的捧,不过商人的广告,是“自己捧自己”。所谓捧,并不是瞎捧,也不是乱捧,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形来捧,因为每个人各有所短,也各有所长。普通人对于别人,只见其短处,不见其长处,且把短处看得很重大,把长处看得很平凡,所以往往有“欲捧而无可捧”之感。其实只要你先存着“人无完人”的思想,原谅他的短处,看重他的长处,可捧的地方多着呢!而且你捧某人,并不表示欺世媚俗,只是要使大众注意对方的长处,也让对方对自己的长处因为大家的注意而格外爱惜,格外努力,做得比先前更好,所以你捧人家是“成物”,反过来,受捧之人定会感激你,那么“成物”正是“成己”,可见捧是“成己成物”的工具,绝非卑鄙的行为。
从前有人以不随意捧人为正直的标志,这样的人到底正直与否尚待讨论,不过这种人眼高手低、心胸狭窄,这倒是不能否认的事实。眼界高、心胸窄的人必不十分得意,因为自己不得意,对于一般人多少也有仇视妒忌的成分,所以越发不肯随意去捧人。另外年轻人不肯随意捧人,一是认为捧人便是阿谀谄媚,有损自己的人格;二是自视太高,一般人都不放在眼里;三是担心别人胜过自己,弄得相形见绌。年轻人必须铲除这种不健全的心理,而要用心研究捧人的方法,自然能体会出其中的奥妙。
例如,某文化公司要建一座现代化的写字楼。这一天,公司王经理在办公,家具公司的李经理找上门来推销办公家具。
“哟,好气派!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漂亮的办公室。如果有一间这样的办公室,我这一生的所有心愿就都满足了。”李经理这样开始了他的谈话。他用手摸了摸办公椅扶手,说:“这不是红木吧!难得一见的上等木料哇!”
“是吗?”王经理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说罢,不无炫耀地带着李经理参观了整个经理室,兴致勃勃地介绍设计比例、装修材料、色彩调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不用说,李经理顺利地拿到了王经理签字的办公室家具订购合同。
还有位金先生,认识许多学术界的泰斗,并常常能得到他们的指点。问及他们之间的相识,也是缘于赞美运用得得法。有很多人也曾拜访过这些大师,但往往谈不上几句便无话可说,很快被“赶”了出来,而他竟成为大师们的座上客,其中的奥秘自不待言。
作为准备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的金某,自然也很仰慕这些大师,他深知拜访这些人不易。每当第一次拜访某位专家时,他先将这个人的专著或特长仔细研究一番,并写下自己的心得。见面之后,先赞扬其专著和学术成果,并提出自己的想法。由于他谈的正是大师毕生致力于其中的领域,自然也就能激起大师的兴趣,使谈话双方有了共同话题。谈话中,金某又不失时机地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请求大师指点,在兴奋之际,大师自然不吝赐教,于是金某既达到了结交的目的,又增长了许多见识,并解决了心中存在的疑惑,可谓一举多得。
这里金某就在有求于人时,巧妙地运用了赞语。自己所称赞的,正是对方引以为豪并最感兴趣的,自然使对方感到高兴,使其心理得到满足,此时,金某的所求也就不成问题了。当然,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方面,如果赞语运用恰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行得通。
如果你能把对方捧得心甘情愿为你办事,即使事情办不到,对方也会感到过意不去的时候,你就达到了赞美的最高境界。
5.避免毫无意义的争辩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不同于自己的人,大到思想、观念、为人行事之道,小到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与评判。这些程度不同的差异可能会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争辩,比方说:由于最近发生的某个社会问题而引起两者间的争论,最后,虽然你用某种事实或理论来证明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你通过争论的手段达到了胜利的目的,使他哑口无言。但你却万万不可忽略了这一点,他不一定就放弃他的思想来信奉你的主张。因为,他在心里所感觉到的,已经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对你驳倒他怀恨在心,因为你使他的颜面扫地了。所以,任何独立的、有主见的人都应正视这个问题。
如此看来,你虽然得到了口头上的胜利,但和那位朋友的友情,却从此一刀两断了。相比之下,你会不会觉得,当初真是欠缺考虑,仅仅为了口头的胜利,而得罪了一个朋友——如果那位朋友一旦为人小气,说不定他正在伺机报复呢!
有些人在和朋友翻脸之后,明知大错已铸成,也故作不后悔状,还经常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其实这样对你又有什么好处?而坏处却很快可以看到,因为和别人结了怨仇,你就少了一位在你烦恼时倾吐心事、在你遭遇危难时帮你一把的人。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去避免,不让其发生。
基于上述理由,当一场唇枪舌剑的争辩到来之前,心理学家郑重提醒我们,首先必须冷静考虑,弄清楚以下几个事项:
①这次争辩的意义。如果是一些根本就很不相干的小事情,以避免争论为妙。
②这次争论的欲望是基于理智还是感情上(虚荣心或表现欲等)?如果是后者,则不必争论下去了。
③对方对自己是否有很深的成见?如果是的话,自己这样做岂不是雪上加霜?
④自己在这次争论当中究竟可以得到什么?究竟又可以证明自己什么?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们只有在无关痛痒的旧事情上才‘无伤大雅’地认错。”这句话虽然不胜幽默,但却是事实。由此也可以证明:愿意承认错误的人是少的——这就是人的天性。
现在就让我们姑且认为这次争论是一次积极争论,也就是说,它值得我们去争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需时时把握自己。因为在争论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常常自己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世界上最正确的,只顾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要耐心地去听取别人的意见。这就往往使善意的争论变成有针对性的争论。必须强调一下,这种现象是十分危险的,也是很常见的。因为即使最善意的争论,也是由于双方所持的观点有分歧引起的,所以,在一开始,双方就是站在对立的立场上,对对方的论点,根本就不加以理智的分析,而一味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此一来,争论过程中就难免会情绪激动,面红耳赤,甚至去翻对方的陈年老账。所以,当双方都各执己见,观点无法统一的时候,你应当控制情绪,把握自己,把不同的看法先搁下来,等到双方较冷静时再辨明真伪。也许,等到你们平静的时候,说不定会相顾大笑双方各自的失态呢。
而在你胜利的时候,你也应该表现出自己的大将风度,不应该计较刚才对方对你的态度。当他向你认错的时候,也万万不该再逼下去,以免对方恼羞成怒。争辩结束后,你也应该顾及到对方的面子,可以给对方一支烟或是一杯茶,或者要求他帮一点小忙,这样往往可以令他恢复愉快的心情,不至于影响你们之间的交情。
面子大师说,人性中有一种弱点,就是人类的身上遗留着动物的某些天性,如喜欢被顺毛摸,一旦遭到不合己愿的对抗,则会瞪眼睛,说不定还会尥蹶子。所以,最好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顺迎其意,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一些小事上的争论而伤了彼此间的和气。
大凡争论留给我们的印象都是不愉快的,最容易使我们良好的交际愿望落空。如果你能够在论辩之前多投入一些思考,在论辩结尾搞好“善后”工作,就能使你在辩论这种特殊交际场合,既做到个人心情舒畅,探求了真理,又不伤人际和气。
6.“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
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这话大家都不陌生,有时候不用很费力地帮助别人一把,别人也会牢记在心,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晋代有一个人叫荀巨伯,一次去探望朋友,正逢朋友卧病在床,这时恰好敌军攻破城池,烧杀掳掠,百姓纷纷携妻挈子,四散逃难。朋友劝荀巨伯:“我病得很重,走不动,活不了几天了,你自己赶快逃命去吧!”
荀巨伯却不肯走,他说:“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远道赶来,就是为了来看你。现在,敌军进城,你又病着,我怎么能扔下你不管呢?”说着便转身给朋友熬药去了。
朋友百般苦求,叫他快走,荀巨伯却端药倒水安慰说:“你就安心养病吧,不要管我,天塌下来我替你顶着!”
这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了,几个凶神恶煞般的士兵冲进来,冲着他喝道:“你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全城人都跑光了,你为什么不跑?”
荀巨伯指着躺在**的朋友说:“我的朋友病得很重,我不能丢下他独自逃命。”并正气凛然地说:“请你们别惊吓了我的朋友,有事找我好了。即使要我替朋友而死,我也绝不皱眉头!”
敌军一听愣了,听着荀巨伯的慷慨言词,看看荀巨伯的无畏态度,很是感动,说:“想不到这里的人如此高尚,怎么好意思侵害他们呢?走吧!”说着,敌军撤走了。
在与朋友应酬交往时,人们总是可以敏感地觉察到自己的苦处,却对别人的痛处缺乏了解。人们不了解别人的需要,更不会花功夫去了解;有的甚至知道了也佯装不知,大概是没有切身之苦、切肤之痛吧。
虽然很少有人能做到“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境界,但我们至少可以随时体察一下别人的需要,时刻关心朋友,帮助他们脱离困境,当朋友身患重病时,你应该多去探望,多谈谈朋友关心的、感兴趣的话题;当朋友遭到挫折而沮丧时,你应该给予鼓励;当朋友愁眉苦脸、郁郁寡欢时,你应该亲切地询问他们。这些适时的安慰会像阳光一样温暖受伤者的心灵,又像甘露一样滋润着干渴者的心田。
人的一生很少有一帆风顺的,难免会碰到失利受挫或面临困境的情况,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帮助,这种雪中送炭的帮助会让人铭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