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_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1 / 1)

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

概况

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于1980年建成,馆中陈列着实物、图片、资料240余件,真实地展现了泸定桥战役的历史原貌。馆内还珍藏有朱德、邓小平、刘伯承、聂荣臻、胡耀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字、题词和书画。2001年6月,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被中宣部评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泸定桥坐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上,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康熙皇帝御笔题写“泸定桥”三个大字,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做底链,4根分两侧做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共重40余吨。桥的两端分别建有桥台和桥头堡,红墙黄瓦,飞檐雕梁。桥头堡基面以下是落井,埋有生铁铸造的地龙桩和卧龙桩,并以铁链锚固。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十分独特。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飞夺泸定桥,冲破蒋介石的堵截,这一壮举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毛泽东为此写下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不朽诗篇。朱德在长征回忆中写下“万里长江犹忆泸关险”的诗句,充分说明了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艰险与壮烈。

万里长江犹忆泸关险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的一场著名的胜仗。1935年5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为了避开敌人的“围剿”,在四川石棉县安顺场成功渡过大渡河。在短短的4天时间里,红军两次上演长征路上最为精彩的经典之战: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书写了中国军事史上的传奇。

红军成功渡过大渡河后,由于水流太急无法架桥,而木船的最大容量也只能坐40人,往返一次要一个多小时,速度过于缓慢。

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一个新的渡河方案形成了,在此兵分两路:红1师及干部团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从安顺场继续渡河,组成右纵队,沿岸

北上,火速夺占320里外的泸定桥。其余部队,由左岸前进,赶往泸定桥,这是一个对红军有巨大考验的决定。

而蒋介石得知红军在安顺场强渡成功后,急调川军两个旅增援泸定桥。可见,谁抢先一步到达并控制泸定桥,谁就掌握了制胜权。

第二天凌晨,红2师4团团长王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接到命令:担任左路纵队先头团,用三天时间赶到并夺占泸定桥。

按照红军正常的行军速度,三天320里并不成问题,可是大渡河沿岸的栈道是在悬崖绝壁上硬凿出来的,弯曲狭窄,旁边就是汹涌澎湃的大渡河,不要说跑步,走起来都让人胆寒。

第一天,部队一路急行军,也只走了80里。此时,对岸敌军已经逼近泸定桥。28日凌晨军委来电,限29日夺取泸定桥。这样,红军必须在一天内走完剩下的240里路。

部队一边走一边抗击敌军,黄昏时已赶到距泸定桥110里的一个小村庄。红军行走在泥泞不堪的小道上,突然,发现对岸有火把的点点亮光。经过号兵试探,确定对岸是增援泸定桥的敌人。红军不但不作躲避,反而也点起火把,伪装成敌人行军。没多久,敌人就体力不支,停下来宿营休息。红军可不会停,他们加紧了前进的脚步。29日清晨,部队赶到泸定桥边。

泸定桥是由13根铁索连接两岸,9根铁索作为桥面,4根铁索作为扶手。红军到达时,提前赶到的川军已经把桥上的木板抽掉了三分之二,增加了过桥的难度。顺着铁索望去,对岸桥楼处垒着一圈沙袋,这个简易的工事却构成一个坚固的桥头堡。

杨成武紧急选拔突击手,最后确定由二连连长廖大珠等22人组织成突击梯队,负责攻下桥头堡,三连跟在后面,一边冲锋一边铺木板,一连打掩护,四连负责递木板。

战斗打响了,全团司号员集中起来吹响冲锋号,顿时枪声响作一片。22名突击队员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去。

子弹打在铁索上冒出火花,突击队员奋勇前进。突击队员刚冲到东桥头,敌人放起火来,顿时熊熊大火包围了东桥头。见此情景,西岸

的战士们齐声高喊“冲过去!”于是,廖大珠率领剩下的勇士奋不顾身冲向燃起的东桥头,穿过滚滚浓烟,与敌人展开生死搏斗。

后续部队紧跟着冲了过去,激战过后,川军被红4团击溃,红军占领了泸定城。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红军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借助大渡河天险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

30日凌晨2时,刘伯承、聂荣臻率右纵队主力到达泸定城。站在这座有着300年历史的铁索桥上,刘伯承跺着脚说:“泸定桥呀,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红军再一次化险为夷。60年后,担任过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写道:“泸定桥战役是长征途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仗。”

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

一个美丽的传说

走在泸定桥上,低头看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大家能否想象一下当年的工匠是怎样把一根根2.5吨重的铁链拉过河铺成铁索桥的呢?

关于这件事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修桥的时候,13根铁链难以牵到对岸,人们用了许多方法都失败了。正当建桥的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位自称噶达的藏族大力士,他两腋各夹一根铁链乘船渡过西岸安装,当他运完13根铁链后,因劳累过度不幸死去。后来,当地人在泸定桥西修建了噶达庙,以纪念这位修桥的英雄。

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实际上,在修建此桥时,荥经、汉源、天全等县的能工巧匠都云集于此,共同商议牵引铁链渡江之计,最后采用了“索渡”的原理,即以粗竹索系于两岸,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动原已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如此巧妙地把竹筒连带铁链拉到了对岸。泸定桥的修建,显示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