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_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1 / 1)

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

概况

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位于太平镇的长征街,是一座小青瓦的三层小楼。在600多平方米展厅里,陈列着200多件当年红军留下的弹药武器和日常生活用具,向人们展示着当年这段金戈铁马的历史。2001年6月,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被中宣部评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的领导下,为甩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施北上计划,发动了四渡赤水战役。

四渡赤水之战是红军在战略转移中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毛泽东用兵如神的生动体现。为了缅怀先烈,四川省古蔺县在四渡赤水主战场太平镇,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再现了红军四渡赤水的辉煌战绩。

红色古镇

太平镇位于赤水河谷的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与贵州省习水市醒民乡一衣带水,一桥相通,成为古蔺出川入黔的东大门,很早以前就是享誉川黔的水陆码头,是商贾聚散地之一,繁华富庶,素有“小重庆”的美称。

战国至先秦时期,这里属古习国部落和夜郎国,当时的人们将太平镇叫“落洪口”。蜀汉时诸葛亮南征,还曾在这一代排兵布阵。自从明代以后,来自江西的一个名叫朱复桐的商人,他为纪念先辈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传道,就将“落洪口”更名为“鹿平场”。后来,朱氏的后裔为了怀念祖上的家乡“太平堡”,又将这里改称“太平渡”,这个名字被沿用至今。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川黔滇三省边界沿赤水河流域进行了闻名世界的“四渡赤水”。红军第二、第四次渡赤水时就是从太平渡过河的。这里,因为四渡赤水的军事神话而被载入史册。

据不完全统计,仅太平镇就有红军纪念遗址80多处,红军渡口、长征街、长征大桥、长征电站等以红军长征命名的景点随处可见。长征期间,太平渡创造了许多与红军有关之“最”:如“四渡赤水”的次数、渡口最多,收养、救护红军伤员、失散人员最多,帮助红军渡河、当向导、筹军粮、搞宣传的人最多,红军留下的遗物最多,红军留下的故事最多……太平镇,这座红色古镇,散发着它独具特色的魅力,成为赤水河流域一道亮丽的风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