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人信服,陆羽在列完四十多位与茶结缘的人之后,随即列出相应的文献:《神农·食经》《尔雅》《广雅》《晏子春秋》《凡将篇》《方言》《晋中兴书》《晋书》《搜神记》《司隶教》《神异记》《七诲》《坤元录》《括地图》《夷陵图经》《永嘉图经》《淮阴图经》《茶陵图经》等四十九条史料,涉及史书、地志、医药书籍、志怪小说集、诗歌辞赋、家人书信、皇帝御诏等多种文献形式,涵盖了茶的传说、茶的药用价值、茶的产地、以茶待客的习俗、茶的贩卖等多种内容,搜集史料之多,内容之广,治学之谨,令后人不得不拜服。
这就是陆羽的性子,就像他讲茶器制造的尺寸时从来都不用“约”字,精确,严谨,务实。
这些资料不仅在《七之事》中作为茶的史证,更贯穿了《茶经》全书成为其他篇幅的史料。如《一之源》里“茶”字的考证,《四之器》中“瓢”的引证,《五之煮》“沫饽”出于《本草纲目》。
陆羽起笔写《茶经》时唐朝大地上到处充满厮杀战乱,他或许就带着诸多古书在逃亡,待安史之乱被平定,陆羽在南方的寺庙里重新打开这些书籍,把《七之事》写了出来。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没有网络,交通不便。陆羽白天行路访茶,夜晚读书搜集史书文籍,没有人知道他一个人到底走了多少路,也没有人知道他独自经历过多少个无人相安慰的夜晚,中途有没有想过放弃?他会怀疑自己所做之事无意义吗?没有,没有放弃,也没有怀疑。这也是陆羽的性子,一生只为茶,也如茶。
《七之事》是仅有七千余字的《茶经》中字数最多的一篇,翻译此章所花费的时间也耗时最久。除了对每部文献与提及的时间进行确认,译者还特意寻了陆羽列出的人物背后的故事,发现陆羽在此篇中所提及的每个人物其实都有他的用意:大德的神农氏尝百草初识茶;辅国圣贤周公将茶纳入祭祀圣品使茶名扬天下;清明简政的晏子以茶作为精简德行之物,效仿茶的德行;排斥铺张奢侈的司马相如把茶纳入孩童识字的书籍;简朴律己的陆纳以茶待君子谢安……
每一个饮茶人都符合茶的德行,哪怕权臣桓温饮茶也是为了用茶德为自己树立形象。这可谓陆羽的良苦用心。
《茶经》因为有了《七之事》,也成为历史上第一本总结茶历史的书籍。在盛唐之前,魏晋名士已把饮茶作为文人墨客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就如饮酒一般,不少诗歌史书中对饮茶有文字记载,但陆羽是第一个把如此零散的记载汇聚在一起的人,由此也创造了茶文化的一个开端。就像浩瀚宇宙中,陆羽把属于茶的星星一颗一颗摘了下来,汇聚在同属于茶的天空之下。后来的人们仰起头时,所见的茶才有了历史。因为有了历史,才有了属于茶的文化和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