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之煮》应该是《茶经》中最讲究的一篇,也是读起来美感最丰盈的一篇。此篇中,陆羽讲了唐朝煮茶的全过程,炙茶、碾茶、取炭、取水、煮茶、候汤、饮茶,假如有爱茶者按照《茶经》所记载的要求,进行一场讲究的唐朝饮茶,日本茶道也不过如此了。
炙茶的目的在于醒茶。茶性内敛,久存藏茶味,用火祛除霉气和腐朽味道,让内聚的茶味慢慢醒来。陆羽说,醒来的茶也不急着碾磨,先放入备好的纸囊里,消消热气,耐心等待茶变凉,让茶性在封闭的纸囊里重新聚合,再把茶研磨成末。研磨成末时,将茶梗挑选出来,只留精细的茶末,“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取火也颇为讲究,生火的材料最好用炭,最不济才选用桑、槐、桐、枥之类的劲薪。现在炭都用来烤肉吃了。当然,陆羽煮茶的炭不能沾腥荤,不能用朽木败器,用朽木煮的茶讲究的人能吃出来“劳薪之味”。
对取火的材料做完苛刻要求后,陆羽又将笔触盖及煮茶的水。即使平时不喝茶的人,一提到如何煮好茶,脑子里也会闪现“取天山雪水”,陆羽可没有这么任性,经过多年实地对水源地的考察,他介绍了三处平常爱茶人也能汲取到的水源。
水对茶的品质有非常大的影响,有人说茶味取决于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五之煮》里讲,最好的茶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居住于平原取不到山水的话,取江水也应远离人群,井水选吃的人最多的那个。陆羽对水的讲究也为后世饮茶者开了先河。
茶,水,火,器物,全备好了。煮茶并不是等水慢慢烧开,不会煮茶的人,会把以上准备完全搞砸。一个合格的煮茶人首先得是一位会煮汤的人,煮茶必须识汤沸,汤沸有三,一沸连珠,二沸腾波,三沸水大开。再继续煮就煮老了,倒掉吧。不读《茶经》根本不知水沸。嗜茶的皮日休有一首著名的煮茶诗,也证明了《茶经》的煮茶之法被后人学到了: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学会了识茶沸后,煮茶要在第一沸时加入盐调味,唐朝饮茶普遍会加入盐粒,因为那时茶的制作工艺保留了甚浓的茶味,必须加入少量的盐来减轻苦涩。
茶煮好后,饮茶也有一套讲究的喝法。一升水只能分五碗,如果人多了,需要另外按照以上方法再来一次。茶趁热饮,凉了,就倒掉吧。
前面说如果按照陆羽的方法进行一次饮茶,将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读完《五之煮》才不由得叹气,哪里是什么奢侈,根本就是难事。所以陆羽在后面一篇的《六之饮》中,发出了心声,说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不讲究的人,喝不上这碗“陆羽茶”。
据说,凡是喝过陆羽亲手煮的茶的人,终生难忘茶真实的味道。将陆羽亲手抚养长大的积公师父,在喝完陆羽煮过的茶后,再也不想喝其他人煮的茶,就连皇帝召见他入宫煮茶,积公师父说,让陆羽去吧,这世上没有谁煮茶能超过他。
当然陆羽所讲的饮茶法只独属于唐朝——唐代煎茶法:煮茶之前需烤炙,碾磨成末,煮时放入盐调味,喝茶用宽口的茶瓯饮茶。到了宋朝,有了点茶法;后来日本僧人荣西将点茶法和茶籽带到了日本,成了山木松子老师习得的日式茶道;再后来,这种茶道传到了元代,混入了牛奶、羊奶;再到了明朝,朱元璋认为太奢侈了,简直不像过日子,就直接用大碗泡茶了。
日本作家梦枕貘所写、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再现了盛唐的气象,不知何时也有影视剧能再现唐人饮茶的讲究。因着讲究,饮茶才成了一种文化,成了一种道。
生活也如此,对周身所处之地有干净的讲究,就不会允许住所乱成一团;对身上衣料有品质的讲究,就不会买穿几次就扔掉的衣服;对气味讲究,会想办法让自己身上有属于自己的香气。讲究是为了静心地享受当下,鼓励自己赶走懒惰勤奋起来。
当你开始对生活讲究起来的时候,生活也变成了一种可以修持身心的道。
(1) 文中{}括注者非陆羽《茶经》原文,是后人为《茶经》所做的注,存此以备读者参考。下文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