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岁时节令的庆祝活动(1 / 1)

岁时节日由来已久。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季节气候。中国古代的节日,无论是数目还是内容,以及庆赏的方法,历代都有增减变更。隋唐五代的节日众多,节日活动内容也丰富多彩。

一、除夕、元旦、人日和元宵节

元旦是隋唐五代时期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节日之一。这个节日往往从前一年的腊月开始一直延续到新年以至整个正月。过年的节日性质是由喜庆一年丰收,祭祀神佛、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阖家团聚,文化娱乐等多样式、多层次、多方面的活动所定。它集各种习俗之大成,节日活动内容之丰富,成为展示民俗文化的综合性大节。

进入除夕夜,阖家团聚,然后在庭院中燃放爆竹,这是名副其实的爆竹。据记载:“廿九日暮际,道俗共烧纸钱,俗家后夜烧竹与爆,声道万岁。”[131]同时,在门上悬挂桃符,沿至后世成为门神,以秦琼、尉迟恭画像分贴挂大门两侧。五代时出现春联,今之所知最早的一副春联为后蜀主孟昶所作:

初,昶在蜀专务奢靡……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132]

这些活动在后代发展成为火药纸炮、焰火和大红对联,为节日增添了欢乐、喜庆气氛。

正月一日,又称元日、正日、元正、正朝、新年、元旦、春节等名目,又称为“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四时之元)。春节期间,“官俗三日休假”[133],君臣上下,四民百姓,都要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如元旦朝会,皇帝接受百官朝贺及贡献;朝廷为欢娱群臣及外国使节,要举办大型的歌舞、杂技及百戏表演等活动;民间百姓互相拜年、道贺,举行家宴或遍请亲朋好友,各种传统的民间游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造成全面喜庆的节日气氛。

唐中宗、韦后观灯市图

人日。相传从正月初一到初七,分别为鸡、狗、羊、猪、牛、马、人各司一日,所以正月初七又称“人日”。这一天人们互赠手工剪裁的纸花,插在头上,外出郊游,登高赋诗,提前迎接春天的到来。唐代诗人留下不少人日登高的诗句。

元宵节,在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元宵观灯,相传始于汉代,正式确定于唐代。据《帝京景物略·灯市》载:“上元三夜灯之始盛唐也,玄宗正月十五日前后二夜,金吾驰禁,开市燃灯,永为式。”这种风气,世代相传以至于今。

其实,上元观灯在隋炀帝时已很盛行。《隋书·音乐志》记载:炀帝每年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灯会,同时举行百戏表演,“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伎人皆衣锦绣缯彩。其歌舞者,多为妇人服,鸣环佩,饰以花毦者,殆三万人”。大业二年(606年),元宵盛会,“总追四方散乐,大集东都”,节目有走索、顶竿、扛鼎、舞轮、举重、幻术、歌舞等,“千变万化,旷古莫俦”。

到唐代,武则天、中宗、睿宗朝的上元观灯活动仍很盛行。“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驰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骈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竞。”[134]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日》诗记载这次放灯盛况曰: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中宗晚年(710年)曾于元宵夜与韦皇后微服“观灯于夜里,又纵宫女数千出游,多不归省”[135]。不过,将上元观灯制度化,并把这项古代的民俗活动推向**,则在玄宗时期。唐玄宗曾在即位的第一个上元夜,就搞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灯会:在京师安福门外制作了一个高20丈的灯轮,“衣以锦绣,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又“妙简长安、万年少妇千余人……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也”[136]。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上元观灯这项活动迅速在全国各地普及开来。至唐后期,上元观灯仍很盛行,张祐《正月十五夜灯》诗描写长安灯会盛况有:“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在扬州亲眼目睹了“正月十五日夜,东西街中,人宅燃灯……三夜为期”[137]的盛况。这说明,上元观灯盛会终唐不衰。

二、上巳、寒食和清明节

在农历的阳春三月,正是人们踏青郊游的大好季节,因此节日也一个接着一个。以上巳节、寒食节和清明节为主,人们展开了丰富多彩的郊游娱乐活动。

上巳节,在三月初三,所以又称“三月三”节。这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活动内容有祓禊、祭高禖、浮卵、聚餐、野合及其他娱乐活动。

每当上巳日来临,正值春和景明,人们结伴来到郊野水畔,择草地而坐,戏水赏花,聚餐饮酒,热闹异常。帝京长安周围的风景名胜区,如曲江、杏园、乐游原等,成为唐人聚会的首选佳处。康骈《剧谈录》记载,每逢上巳,皇帝在曲江大宴群臣,并有乐舞助兴,湖中彩船**摇,供君臣游赏,“倾动皇州,以为盛观”。大诗人杜甫在《丽人行》诗中描绘盛唐时节上巳日士女游春盛况,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句。许棠《曲江三月三日》诗也记录下唐人上巳游春的盛况,云:“满园赏芳辰,飞蹄复走轮。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鸟避连云幄,鱼惊远浪尘。”上巳节传到日本后,发展演变成后来的女儿节;在中国,则逐渐合并到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相传为纪念春秋时晋文公臣属介子推而设的禁火忌日。清明节则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一年的季节变化中占有特殊地位。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相近,一般情况下,寒食节早清明节两天,所以在唐代,两节有合一的趋势,并形成了祭祖扫墓与踏青郊游相结合的大规模活动。

郊游踏青活动,在隋唐时期非常盛行,尤其是盛唐时期,政治上长期安定,经济繁荣,郊游活动丰富多彩。统治者带头享乐,唐玄宗“于藩邸时,每戏游城南韦、杜之间,因逐狡兔,意乐忘返”[138]。当时的城市居民,尤其是长安、洛阳等大城市的市民阶层,更热衷于郊游活动。“长安贵家子弟,每至春时游宴,供帐于园圃中,随行载以油幕,或遇阴雨,以幕覆之,尽欢而归。”[139]大量的人群走出喧嚣、忙碌的城市,拥向乡村旷野,春游野宴,一些大城市,尤其像长安这样的大都市周围,“园林、树木无闲地”。尤其是到寒食清明这样的春游踏青节日,出游的人们更是熙熙攘攘,杜甫《清明》诗云:“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记述的是长沙人民倾城出游的情景。元稹《寒食日》曰:“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反映的是携眷拖幼、全家出动的情况。

在节日期间,上坟扫墓风俗被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年)“编入礼典,永为常式”[140]。人们“共为欢饮,递相酬劝,酣醉始归”[141]。同时开展许多文娱活动,如斗鸡、秋千、球戏、角力等,为节日更增添了欢乐热闹的气氛。

三、端午龙舟竞渡

端午节,在五月初五,又称端五、端阳、重五等,是战国以来的民间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于是日投汨罗江自尽而设。端午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吃粽子、饮雄黄酒、挂香囊、系彩丝、采菖蒲、艾草、斗百草等,其中尤以赛龙舟最富时代特色。

端午节前后的龙舟竞渡,是一项古老的活动。它的竞技性和趣味性极强,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隋唐嘉话》曰:“俗五月五日为竞渡戏,自襄州以南,所向相传云:‘屈原初沉江之时,其乡人乘舟求之,意急而争前,后因为此戏。’”

唐代统治者中有不少人喜欢赛龙舟活动。唐高祖、玄宗喜爱观赏龙舟竞渡,唐穆宗观竞渡时,还奏乐助兴。[142]唐敬宗也是个竞渡迷,宝历元年(825年),曾命地方官王播一次就打造竞渡船20艘。[143]由于统治者的喜好和倡导,赛龙舟活动在地方州县和民间更为广泛地开展起来。杜亚坐镇淮南时,于“端午日,盛为竞渡之戏,诸州征伎乐,两县争胜负。彩楼青棚,照耀江水,数十年未之有也。凡扬州之客,无贤不肖,尽得预焉”[144]。崔涓官杭州,“其俗端午习竞渡于钱塘湖,每先数日即于湖畔排列舟舸,结络彩槛,东西延袤,皆高数丈,为湖亭之轩饰”[145]。至于“五陵、鄱阳、荆楚之间”,也有“五月盛集,水嬉则竞渡”[146]的风俗。从现存唐代诗歌中,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唐人竞渡欢腾的盛况。张建封《竞渡歌》云:

五月五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叉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千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赏罚,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147]

这首诗描写竞渡的精彩激烈场面,读之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深受感染。直到五代时,“郡县村社竞渡,每岁端午,官给彩缎,俾两两较其迟速,胜者加之银碗,谓之‘打标’”[148]。这已经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锦标赛。

但也应该看到,龙舟竞渡在娱乐的同时,也给地方和人民带来一定程度的灾难。如元稹在《竞舟》诗中提到为了“买舟俟一竞,竟敛贫者赇”。甚至为了竞渡,“年年四五月,蚕实麦小秋”时,召集壮丁,“习竞南亩头”,以致“一时欢呼罢,三月农事休”[149],妨稼害农,遗患无贫。另如杜亚在扬州时,为了“竞渡采莲龙舟锦缆绣帆之戏,费金数千万”[150],造成很大浪费。同时,竞渡时还常发生事故,如宝历三年(856年)五月初三,瓜步镇申报浙右试竞渡船10艘,“其三船平没于金山下,一百五十人溺死”[151]。另外,竞渡还引发一些社会弊端,如以竞渡赌博,《文苑英华》有一则《竞渡赌钱判》词云:“扬州江都县人,以五月五日于江津竞渡,并设管弦。时有县人王文,身居父丧服,未预管弦,并将钱物赌竞渡,因争先后,遂折舟人臂。”

四、乞巧——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

乞巧日,即七月初七,又称七夕。节日来源于牛郎和织女相会的美丽传说,东晋以后,发展成为民间节日。陈鸿《长恨歌传》说:“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花,焚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间尤尚之。”又《丽情集》也说:“三拜毕,镂针于月,衽线于裳。”可见,七夕主要是广大妇女们的节日。这一晚,她们摆好供品,向天祈祷,诉说心愿,多为求子、求恩爱一类的愿望。白居易《长恨歌》诗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描述的唐明皇与杨贵妃在七夕夜,向苍天祈祷时诉说的私房话。正因为此,青年妇女们特别喜欢这个节日。

七夕夜开展许多有意义的娱乐活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记载宫中七夕夜活动情况,曰:“帝(唐明皇)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又“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丈,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把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七夕是女儿们向织女乞巧的日子,她们都渴望有织女那样一双灵巧的手。人们相信,七夕夜深人静之时,在院中葡萄架下摆上香案,陈列瓜果,屏息静听牛郎织女相会的喜悦,如果碰巧这时天上洒下零星细雨,那一定是织女激动的泪水。这时,人们都祝愿牛郎织女永远相爱,相伴终身;同时也祈求织女赐福,无不如愿。李商隐《七夕偶题》诗写道:“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反映的就是这种乞巧风俗。

另外,乞巧日还有一些风俗,如读书人讲究于是日晒书,防虫蛀腐霉;农家则晒衣,讲究保健卫生。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保留下来的优良传统。

五、社日民俗活动

社日,是祭祀生养五谷的土地之神的节日,又称“社稷日”。社为社神,是土地之神;稷为稷神,为五谷的代表。由于土地生育了万物百谷,所以社也可以代表稷,社稷也就简称社,祭社也就是对社稷的祭祀。中国为传统的农耕社会,自然对养育自己的乡土怀着深厚的感激之情。春种之前,祈求社的保佑,风调雨顺,赐予丰年;秋获之后,报谢社的恩典,所以社稷的祭祀才那么隆重和热烈。

唐代一年两次的社日,是民间的盛大节日。每当春分和秋分前后的社日来临之际,都要举行周密的准备活动。《旧唐书·礼仪志》载:“诸里祭社稷仪,前一日社正及诸社人应祭者,各清斋一日于家,正寝;应设馔之家,先修治神树之下。”民间以祭社活动为中心形成的居民社会组织也称“社”,《岁华纪丽·社日》引述前人的解释说:“百家共一社。”唐后期,人民为了保卫乡土,联结成社,有些地方“令五十人为一社”[152],可能是为了更有效地管理。

社日活动,规模盛大,内容丰富。人们杀鸡宰羊,都来参加社日活动,其他和社日活动无关的事都停办了。张籍《吴楚歌词》云:“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153]妇女们停下了手中的针线活,出嫁的媳妇得闲还可以回娘家走走。在举行迎神赛会之前,统一着装“白布长衫紫领巾”的青壮年们,还未听到一声令下,就涌向田头“乐社神”[154]。赛神之后,同社人聚会饮宴。村社里,神鸦社鼓,处处悠扬,畅饮欢歌,热闹非凡。一直持续到日头西斜,月上柳梢,人们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家。大诗人杜甫在《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中就描写了农村社日之时,朴实的老农邀请诗人畅饮,“自卯将及酉”,直到“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155]的情景。由于在社日这天四邻合集祭社,所以后世我们常说的“社会”一词也在唐代正式出现。

六、中秋赏月

中秋节,即八月十五。秦汉时,中秋指秋后第二月,即八月,本月内主要以“白露节”为节日。唐代中秋节已经成为一个较大的民间节日,它的庆赏方式以赏月、拜月为特点,兼举行一些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与后世的中秋节活动内容不尽相同。

中秋玩月、赏月是帝王贵胄及文人士大夫们所喜爱的活动。每当中秋夜,秋高气爽,皓月当空,皎洁如昼,最易激起人们的雅兴。风流天子唐明皇与杨贵妃于中秋夜,“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下令在池西专门修筑了一座高达百尺的“望月台”,以备来年与贵妃登台赏月。文人学士们多于是夜,“备文酒宴”玩月,这时“长天无云,月色如昼”,他们大发诗兴,或抒发个人遭遇之不幸,或寄托对亲人朋友的思念,或盼望与家人早日团聚,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赏月名作。这时,守卫边关的将士和奔波旅途的征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亲人来,遥对明月,唯有寄上无限的思念与祝福。

中秋夜,也是青年男女们纵情歌舞、自由交往的大好时光,《宣和画谱》卷五记载:“南方风俗,中秋夜妇人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最为盛集。”女仙吴彩鸾与青年进士相恋的美丽传说,就是在这迷人的夜晚产生的。的确,在这明月当空之夜,歌声不断,舞姿翩跹,场面热烈欢腾,怎能不激起人们的**。

七、重阳登高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相传始于汉代,与人们祈求长寿的愿望有关。唐代每逢重阳,君长都要赏赐臣下“茱萸树、**酒、五色糕”,登高野宴,为节日助兴。医学家孙思邈把登高当作一项健身强体的有益运动。他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归。”[156]

登高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许多人在登高远眺时,还抒发了怀念故土、故人的情怀及爱乡爱国的崇高情操。在登高活动中,有以茱萸插头以辟邪恶的风俗,所以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写道:

独处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喝**酒是重阳节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为秋天里凋枯较晚的花。它不怕严霜,不畏秋寒,花香味美,风骨凛然,相传喝**酒可以使人长寿,由此相沿成习,这反映了古人对身心健康的关注。

由于重阳登高在文人学士中特别盛行,唐代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以登高为题材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了解到当时重阳活动的情况。

当时,长安城最有名的登临之处,是京师的最高处、四望宽敞的乐游原。原西有芙蓉园,内有芙蓉池。园北即曲江池。帝王后妃、官僚贵族、文人学士经常登临游赏。唐人流传下来不少咏登乐游原的诗篇,其中最有名的为李商隐的《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成为人们千古传咏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