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诸体兼备的书法艺术(1 / 1)

隋唐五代时期,书法艺术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自晋代以后的又一个高峰。当时,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名家,书坛呈现百花争艳的局面。

一、兼有南北,光大二王

东晋书法艺术繁荣,产生了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著名的书法家,到隋代楷书已趋定型,更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又由于全国的统一,南北文化趋向融合,这也对隋代书法艺术产生了影响。隋代书法,上承南北朝,下启唐代,书风巧整兼力,不离规矩,有东晋南朝书法的妍妙疏放,又有北朝书法的遒劲方整。唐初大家的规模风范,已在此时初具规模。著名的书法家有丁道护、史陵、智永、智果等,其中以智永最为著名。

智永是陈、隋间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的和尚,名法极,人称“永禅师”。相传他是王羲之的七世孙,藏有很多二王真迹,并继承祖法,精勤书艺,擅长真书与草书,曾手写《千字文》800本,分送附近寺庙,今有《智永真草千字文》传世,是书法艺术的珍品。

智永书成名满天下,来求书法的人很多,将住处的门槛都踏坏了,于是包上铁皮,有“铁门限”之誉。他的书法得王羲之精髓,运笔凝练,骨力内含,结构方正,娴雅秀丽,对唐初影响较大。

与智永同时稍后的僧人智果,亦居永欣寺,书法亦师法王羲之,但字体“瘦健”,自认为得王书之骨,而智永得其肉。但当时人评价认为他“稍乏清幽,伤于浅露”[11]。

隋代墓志碑刻中也多有书法精品,如《张贵男墓志》、《董美人墓志》、《常丑奴墓志》、《尼那提墓志铭》等,已带有南北书法融合的特点,间架趋于工整,在魏、齐的雄峻中带有齐、梁的温婉。其中《尼那提墓志铭》书法,端正宽博,笔划遒劲圆润,略带隶书遗意,融北朝魏碑体的方整雄健和南朝楷书的修美遒润为一炉,是不可多得的隋代书法珍品。墓志之外,还有一些隋代的碑刻,如《龙藏寺碑》、《启法寺碑》等。总之,当时的书法艺术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特点,预示着一个新的书法艺术**的到来。

尼那提墓志铭(隋)

入唐以后,书法艺术进入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唐初的太宗皇帝雅爱王羲之的墨宝,即位后,“大购图书,宝于内库。钟繇、张芝、芝弟旭、王羲之父子书四百卷,及汉、魏、晋、宋、齐、梁杂迹三百卷”[12]。唐太宗尤其喜爱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真迹,多方求而得之,视为至宝,并命人以“钩摹”的方法加以复制,以广流传。临死还让高宗用来殉葬。唐太宗还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作赞。他所写的《温泉铭》和《晋祠铭》,是最早以行书写的碑文,从书法艺术上看,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唐太宗曾将《晋祠铭》拓片,作为赠送外国贵宾的礼物。唐太宗爱好书法,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王书法也因唐太宗的提倡举世风靡。

二、欧、虞、褚的书法成就

唐建立以后即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并设有《明书》一科,而且其他科如进士、明经及第后,也不能立即实授官职,必须再经过吏部考核,内容是“身、言、书、判”[13],在具体考核时,也是先考书判,书判合格,再考察其身言,但由于每年参加吏部铨选的人多,实际不能一一察其言行,只是凭书判用人,所以唐代科举考试书法显得非常重要。此外,在最高学府国子监中有学生专门学习书法。邻国也派有留学生前来学习,这些都激发了读书人学习书法的热情。书法艺术在当时社会上得到了普及。同时也涌现出很多书法名家,其中名重一时的是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

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仕隋,官至太常博士。入唐,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世称欧阳率更。他学识渊博,曾负责编辑类书《艺文类聚》,能真、行、隶三体书法,其中真体为最,行体次之,隶体更次。真行初学王羲之,后于王派书法中融入北魏的峭拔,“字形瘦长,结体于严谨平实中求奇险,于险绝中求平正,左右配合,喜用相背之意,其势外拓。用笔则方圆互用,在横画与弯钩的收笔处犹存隶意。行书则体势纵长,笔力劲健。他的书法给人以神气外露,猛锐长驱之感”[14]。

欧阳询生前,书名已远著,“人得其尺牍文字,咸以为楷范焉。高丽甚重其书,尝遣使求之”[15]。他传世的碑刻有《苏孝慈墓志》、《化度寺碑》、《皇甫诞碑》、《温彦博碑》及《九成宫醴泉铭》等。他的碑书结构严谨,笔画稳健,以方为主,略显偏长,给人以刀戟森森之感。后人曾归纳其楷书结构规律,假托他著《欧阳结体三十六法》。他的行书有《卜商帖》、《梦奠帖》、《张翰帖》与《千字文》等真迹。又相传《定武兰亭》是以他的临本上石。小楷在套帖中有《心经》、《阴符经》等,甚为后人所推重。欧书自成一家,人称“欧体”。

(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拓本

初唐二王书法盛行,欧书因掺入了北方风格而时人颇有微词,如张怀瓘在《书断》中说他的草书,“迭**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奇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可见在二王嫡系看来,欧书是不纯的。不过欧阳询书法对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有直接的影响,对宋代书法的发展影响也较大,直到清代,台阁书法讲究欧体。可见,欧书越到后来评价越高。

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也长于书法,武则天时为宰相,后为酷吏所杀。他自幼学其父书法,长而以书法名世,时称大小欧阳。《书断》称其书法“瘦怯于父”,从其所书《泉男生碑》来看,结体雅正,笔力劲挺,别具一格。

虞世南(558—638年),字伯施,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公,世称虞永兴。他是智永的外甥,亲受其传授书法,继承了二王书法的传统,真书体方笔圆,外柔内刚,圆融遒丽;行书遒媚不凡,筋力稍宽。张怀瓘在《书断》里说他的字,“得大令(王献之)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之间,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清人包世臣《艺舟双楫》说其书法如“姑射仙人,不食人间烟火”。虞世南真书代表作为《孔子庙堂碑》,姿媚遒劲,笔画凝练,结体端正而舒展,外形略长而见方,总体有文质彬彬之风。行草书墨迹为《汝南公主墓志铭》,是其撰写唐太宗女汝南公主墓志的草稿真迹,书法圆活自然。二者均为后人所推崇。当时人对欧、虞作比较认为,“欧之与虞,可谓智均力敌”,“欧若猛将深入,时或不利;虞若行人(外交家)妙选,罕有失辞。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16]。可见对虞世南评价要比欧阳询高。虞世南书法传给他的外孙陆柬之。陆又传给张旭。颜真卿又得张旭之传。

虞世南的书法被唐太宗称为一绝,太宗所藏二王真迹,也大都由虞世南鉴定。虞世南死后,唐太宗非常悲痛,认为从此无人可以论书,颇为伤感。这时,魏征就把褚遂良推荐给唐太宗,并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之体。”[17]从此,褚遂良就继虞世南成为唐太宗的书法老师,颇受器重。“太宗尝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出,一无舛误。”[18]

褚遂良为贞观名臣,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封河南郡公,人称“褚河南”。他擅长真书,书学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能登堂入室,又能别开生面。其书法融欧、虞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然,富于变化,丰艳流动,节奏感较强。张怀瓘在《书断》中称其书法“若瑶台青琐,窗映青林,美人婵娟,不任罗绮,增华绰约,虞、欧谢之”。唐韦续《九品书》又评其书法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他的碑刻作品有《孟法师碑》、《伊阙佛龛碑》、《房梁公碑》和雁塔、同州两《圣教序》;行书真迹有临《兰亭集序》、《枯树赋》;还有楷书真迹《倪宽赞》等。

褚遂良和欧阳询都宗法二王,又都受北方风格的影响,融南北风格,推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就此而言,褚遂良更为突出一些。

唐初书法大都是师承智永一派,智永又承继王羲之,加上太宗、武则天都喜欢王字,所以初唐名家都学王字,善用辅锋,也就是兼用方笔和圆笔,成为风气。大家都这样又显得俗气,当时人讥之为“院体”。不过,这时的书法毕竟不是二王的翻版,而是在学习二王中孕育着新的生机。

三、张、李、颜的书法成就

书法至盛唐,名家辈出,诸体兼备,真草均彻底摆脱王家书派的约束形成了新的风格。真书方正宽博,雄壮朴厚,书法巨匠颜真卿为其杰出代表;草书在章法上变今草为狂草,笔法极尽变化,豪放纵逸,显现盛唐气象,以张旭、怀素为代表。汉朝以后,篆书已成绝响,隶书混同真书,至盛唐,篆隶二体又重现书坛,出现了李阳冰、史惟则等名家,他们的隶书,结体用笔皆变汉法,规矩严于汉隶,另辟唐隶一体。行书新风貌始于李邕,发展到颜真卿则完全摒弃二王风韵。以下仅对张、李、颜书法作一介绍。

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擅长真、草,又以草书著名,号称“草圣”。他的书法学自舅父陆彦远,彦远为陆柬之之子,柬之是虞世南的外甥,追根溯源还是宗法二王,承继智永、欧、虞等人,风格较高,当时有“乔松倚壁,野鹤盘松”[19]的评语。

(唐)张旭《古诗四贴》墨迹

李邕,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父李善,以注《文选》知名。李邕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

李邕善行书,笔力沉雄,又长于碑志文。唐以前碑志为隶体,入唐以后,因崇尚二王书法,除个别碑志还参酌隶体以外,多是以真书上石的,碑志往往结体端正,书法妍雅。当时人不仅请李邕作墓志文,而且还请他书写碑志文,为此不惜重金争求。李邕不仅负盛名于当代,后世评价也很高。《续书品》称其书法如“华岳三峰,黄河一曲”;解缙《续书评》称其书法如“楼台映日,花木逢春”;董其昌说“王右军如龙,李北海如象”[23]。以致把他和王羲之并列言之了。

李邕有《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云麾李秀碑》、《麓山寺碑》、《叶有道碑》、《端州石室记》等和行书真迹传世。从李邕所存碑书看,除受王羲之影响外,又得力于虞、欧诸家,字形宽肥而雄强凌厉,具有盛唐书法的特点。对李邕行书书法有所发展的是书法巨匠颜真卿。

(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拓片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任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又称“颜鲁公”。他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亲得张旭指授,还专门写了《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文。

初唐书法崇尚二王,二王书法似回风流雪,娟媚见长,如人称褚遂良书法如“美女婵娟,不任罗绮”,开元年间,由于时君所好,字体渐趋肥腴。颜真卿从篆书中体会出中锋直下的笔法,遂弃辅锋不用,专用中锋,也就是以篆书作楷书,在当时肥俗的书风中杂以篆籀气,一矫当时肥俗之病;同时也彻底摆脱了初唐风范,摒弃了以姿媚为尚的风气,一变古法,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世称“颜体”,从此取代了王书的地位。直至元初,书坛一直是颜家的天下。他的真书和行草都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其“真书雄秀端正,天骨开张,结字由初唐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正而不拘,庄而不险,雄强茂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精力内含,善用中锋笔法,得金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之笔意,饶于筋骨,亦有锋芒。他极善运用点画的粗细对比与钝锐对比,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粗笔中画饱满,出锋处又强调锋芒。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丰筋,具有盛唐气象,也显示出正直、质朴、倔强与内美外溢的个人风格。他的行草书,遒劲郁勃,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亦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24]

颜真卿书法传世极多,其碑刻作品,早期的有《多宝塔感应碑》、《东方化赞碑》、《鲜于氏离堆记》等,这些作品尚不够成熟;其成熟期作品有《郭家庙碑》、《麻姑仙坛记》、《中兴颂》等,这时的作品个人风格已经形成;晚年作品有《元次山碑》、《宋璟碑》、《李玄靖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晚年作品更显得浑朴端庄一些。真书墨迹有《自书告身》、《竹山堂联句》等,其前者较之碑刻结体略窄,行书更硬,究竟是否真迹还有争论。行草书墨迹传世的有《刘中使帖》、《祭侄文稿》、《争座位帖》等。其中《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祭奠在安史之乱中死去的侄子的手稿,其书纵笔浩放,**,浑然一体,情意动人,或遒劲,或流利,或若篆籀,或若镌刻,从中似乎可以看到颜真卿当时内心的悲愤、激昂、沉痛、缅怀的情绪起伏。该书法被誉为继《兰亭》之后的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的书法在唐代已为珍品,《新唐书》本传称其“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宋代书家评价他的书法说:“观鲁公此帖,奇伟秀拔,奄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回观欧、虞、褚、薛、徐、沈(传师)辈,皆为法度所窘,岂如鲁公肃然一出于绳墨之外,而卒与之合哉!盖自二王后,能臻书法之极者,惟张长史与鲁公二人。”[25]苏轼也说:“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后之作者,殆难措手”[26]。宋代书家还竭力提倡颜书,南宋诗人陆游就有“学书当学颜”的诗句,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对这种具有刚劲、厚实、雄伟的民族特色的书法艺术,特别欣赏。可以说,颜真卿把我国的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峰。

四、沈、柳的书法成就

盛唐以后,书家受唐玄宗的影响,书风趋于肥俗,直至柳公权异军突起,才力矫此弊,他以颜书为体,以欧虞书法为用,自出新意,别成一体,成为百代宗匠。中晚唐至五代著名的书法家还有沈传师、林藻、高闲、杜牧、杨凝式等人,其中又以沈传师成就为高。

沈传师,苏州吴人,贞元末举进士,官至吏部侍郎。《新唐书·沈既济传附传师传》称:其“工书,有楷法”,书法为后世所重。宋朱长文《墨池编》称:“传师正、行书,皆至妙品。”当时著名诗人杜牧亦工书法,杜牧做过沈传师幕僚,书法可能受传师影响。

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恳,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侍书禁中,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

(唐)柳公权《玄秘塔碑》拓本

柳公权初学王书,后又遍阅近代笔法,得力于颜与欧,但变颜之内蕴于外棱,又极力变王体书,不使与其面目相似,体势劲媚,自成一家。穆宗十分欣赏他的书法,一次尝问公权笔法,公权回答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27]穆宗是个很荒唐的皇帝,柳公权借谈笔法来劝谏穆宗,从而使他在书史上也留下了“笔谏”的美名,但同时也说明公权是正锋用笔,这样写出来的字方折峻丽,棱角分明,以骨力劲健著称,并能于方正中见清媚舒展,后世称之为柳体,与颜书并称“颜筋柳骨”,他本人又与颜真卿并称为“颜柳”。真书之外,柳公权还长于行书,墨迹《蒙诏帖》,字体豪雄,气势遒迈,为一名迹。

柳公权生前书法名气极大,“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笔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柳书’。”[28]柳公权传世的书碑很多,以《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和敦煌所出的《金刚经》为最。

颜柳二人的楷书结构严谨,法度精密,到宋代雕版印刷术普及以后,其印刷字体即取自颜柳楷书,称为“宋体字”,一直使用至今。

五、书论

隋唐时期有关书法的论著极多,已知的有40余种。其中重要的有初唐李嗣真的《书后品》、孙过庭的《书谱》,盛唐张怀瓘的《书断》、窦臮的《述书赋》,晚唐张彦远的《法书要录》。

李嗣真,字承胄,初唐书法理论家,官至御史中丞,他在诗、书、画方面均有论著,流传至今的仅为《书后品》。《书后品》(一作《后书品》)是继梁肩吾之后的又一部书法品评著作。全书按十品评述秦至初唐的81名书法家。“品”即“等”,十品是在九品之上加“逸品”,评论之词,好用辞藻,晦涩难懂,但保存了一些史料,也反映了当时的认识水平。

孙虔礼,字过庭,吴郡人,初唐杰出的书法理论家,官率府录事参军。他擅长行草书,《书谱序》即用草书写成,留存至今。《书谱序》,亦称《书谱》,二卷六篇,成书于唐垂拱三年(687年),是我国书法史上享有盛誉的书学论著,历来为学书者所重。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对汉魏以来的书法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书法理论中的许多重要问题。既主张继承,又提倡创新;既充分阐明了不同书体的功用和特点,又着重探讨了真草二体的特质与相互为用;既敏锐地指出书法美有如“情动形言”、“本乎天地之心”,又对“执、使、转、用”等书法技巧探微钩玄;既标举出“内含筋骨”与“外耀锋芒”两大风格,又反对褊狭之弊;不但总结了书法创作“意先笔后”、“运用尽于精熟”的经验,也指出了学习要分阶段进行,“先求平正”,“次追险绝”,“复归平正”的必要。[29]南宋姜夔撰《续书谱》一卷,论述正、草二体的具体书写方法等,亦可供参考。

张怀瓘,海陵(在今广东阳江南海陵岛上海陵镇西)人,书画理论家,开元中(713—741年)供奉翰林院,又曾任率府兵曹,鄂州司马等职,能书法,但不足称,书画理论著作极丰,其中以《书断》最为著名。《书断》成书于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分三卷,对盛唐以前书法作品,溯源明流进行分析和评价。卷上为“十体源流”,论述黄帝至盛唐的10种书体,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的发生发展,各体的特点及表现效果。卷中与卷下为“三品优劣”,共品评历代可入品流书家170余人。卷中为神品与妙品,卷下为能品,每品中以书体为先后,每人列一传记,传中夹叙夹议。每卷末又有一总评,并对前人书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评论公允,记述详赡,当时和后世均对此书评价颇高。张怀瓘还著有《书议》、《书估》、《文字论》、《六体书论》、《二王等书录》、《评书药石论》、《玉堂禁经》与《论用笔十法》等,这些著作论及有关书法的方方面面,从而使张怀瓘的书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张怀瓘也因此成为绝无仅有的书法研究家。

窦臮,字灵长,扶风(今陕西扶风县)人,德宗建中年间(780—783年)官检校户部员外郎,宋汴节度参谋。《述书赋》为其晚年之作。《述书赋》综论周至盛唐书家200余人,持论概从所见原作出发,审慎、精到、严肃,评语则不加粉饰,“直道公认”,或理尽名言,或“外假兴喻”。叙述则要言不繁,所引颇丰。

窦臮兄窦蒙,也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史论家,著《述书赋语例字格》对《述书赋》中评论用语加以解释。他在《题述书赋语例字格后》一文中,对窦臮生平著述有简要的评述,对《述书赋》也有简要的说明,指出《述书赋》在用语遣字上,“且褒且贬,还同谥法”,极为考究。并说明其作《述书赋语例字格》的目的,是使“注有未尽,在此例中;意有未穷,出此格上”。因此,《述书赋语例字格》对阅读和研究《述书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张彦远,祖籍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唐著名宰相张嘉贞之后,大中(847—859年)初,曾任尚书祠部员外郎。他是杰出的绘画史家,也是著名的书法学者,据说他曾以九等品第汉至唐的书学人物,但已不传。他所编的《法书要录》是第一部书学论著丛书。

《法书要录》共10卷,收载东汉至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各家书法理论文字及著名的书法著录40余篇,多数具载原文,少数仅存书名,采集繁富,又不失精要,唐以前的遗文佚篇,往往赖之以存,张彦远自称“好事者得此书及《历代名画记》,书画之事毕矣”。这虽为自信之说,但确实也为研究书法的重要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