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曲
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夺目的明珠。
(一)散曲
汉唐以来,配上音乐而可以歌唱的诗,是由文字的“词”和音乐的“曲”两部分组成的,到了宋代,则把“词”作为一种新诗体的名称,元代“曲”成为继词而起可以歌唱的新诗体“散曲”的名称。独立存在的散曲叫“清曲”,放在戏曲中,则称为“剧曲”。散曲最初兴起于金末北方,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蒙古人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得以输入中原,在金代“俗谣俚曲”的基础上融入“胡夷之曲”“胡乐”,便形成了散曲。元人的散曲就是北曲。徐渭《南词叙录》中指出:“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
散曲作为一种新诗体,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语言上的变革和格式上的创新。在语言方面,采用方言口语,显得纯真自然;在格式方面,打破了诗的五、七言格局,以长短句格式出现,这一点虽与词相同,但比词更解放。除了依照谱格填词外,可以用“衬”字,因此显得比诗词更为通畅。如张养浩[越调·天净沙]《闲居三首》之一:
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雁秋鸿[忒]疾苦。[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
括号内的字是衬字。衬字不论四声,不论虚实,但加在什么地方则有规定,不可任意妄加。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独元曲以许用衬字故,辄以许多俗语或自然之声音形容之,此自古文学所未有。”不仅如此,散曲的韵脚还可以平仄通押,即句句押韵,使得散曲更具神韵。散曲还可以不避重字、重韵,如上面例中“依依”“霏霏”即为重字。重韵的例子如徐再思[双调·折桂令]《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症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散曲所用宫调,即北曲用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中吕宫、正宫、大石调、商调、越调、双调9种。
散曲所用曲牌(牌调)与词牌一样,据《北词广正谱》统计,北曲所用曲牌多达447个。
散曲的结构,包括两种不同的定式,即小令和套数。小令一名叫“叶儿”,它是由一个曲调成文的,是曲中最简单的形式,跟词里的小令同源。因为短小精悍,它只相当于一首诗或词的一阕。如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所用宫调为“越调”,曲牌为“天净沙”,题目是《秋思》。这是一支传唱千古的小令。不过,诗一首或词一阕中间可以换韵,散曲中小令则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在特殊情况下,有小令“带过曲”,它是由于作者填写了一支小令,觉得意犹未尽,于是续填一调,若两调还嫌不足,则还可再填写一调,但到三调为止。也可以从套数里摘出二支或三支连唱的曲调,跟双叠或三叠的词调相似,在题目中标明“带用”二字,或只用其中一字,或用“兼”字,或称“兼带”,如题目为《锦上花带清江引碧玉箫》等。小令还有“重头”的出现,与词中上下两叠完全相同的“重头”一样,是把同一小令一再填写时,每支用韵各不相同,但用同一题目或类似题目,如《四季》《四时行乐》等为总题目,“春”“夏”“秋”“冬”为分题目。
散曲中的套数来源于宋、金时的说唱诸宫调,是为连缀几调成为一组歌曲,即小令的合调组曲,其中至少由两支同宫调的曲牌联合而成一整体,有首有尾。因以套计数,便称之为一套、两套等,故名之为“套数”,也叫“套曲”,别名亦叫“大令”,是专对小令而言的,通常,称其为“北曲套数”。元杂剧中剧曲“套数”各套是有联系的;而独立存在的套数不连贯,只是清唱,故亦名“清曲”,亦叫“散套”。北曲套数各套往往根据情节繁简伸缩其长短,最长的套数用曲调达三十四调之多,而且各套所用曲牌,都有规定法则,某调宜先,某调宜后,不可颠倒错乱。最重要的是,每套从头至尾必须押同一韵,不可换韵,而且每套末须
有“尾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与全套音乐的完结,若尾声与它调混为一体时,亦名“煞尾”“收尾”“拍煞”等。
元代流传下来的散曲作品,据隋树森《全元散曲》统计,有小令3800多首,套数400多套,从数量上看,以小令居多。
元代散曲作家众多,人才辈出,有姓名可考者达227人,另外还有许多无名氏作品。
元散曲的前期豪放派首当以马致远为代表,他是元代领袖群英的散曲大家。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工乐府,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生年不详,至治年间终老于江南。著有《汉宫秋》等杂剧,任中敏辑其散曲《东篱乐府》。他的散曲流传较多,也最著名,如著名套曲(套数)《秋思》:
[双调·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衰草牛羊野。不凭么渔樵没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奴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晚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莫笑鸠巢计拙,胡芦提一就装呆。
[拨不断]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哪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带歇拍煞]蛩吟罢一觉才宁帖,鸡鸣时万事无休歇。算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嚷嚷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嘱咐与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这套套曲由牢骚而厌世,由厌世而故作超脱,是当时历史条件下诗人对庸俗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表现泼辣、深刻。因此,此套曲极为历来文人们所赞赏,并评其为“万中无一”“无人第一”套曲。
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人。金末解元,后为太医院尹。金亡入元不仕。生卒年不详。《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全元散曲》收其小令57首,套数13套。他的散曲围绕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雕琢出各种人物形象,颇具特色。如[南吕·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栏袖拂扬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用通俗活泼的语言,描写了感情真挚的女子思恋爱人的心理活动,婉转而美妙地表达出心灵深处的凄婉幽怨。
白朴,字太素,一字仁甫,号兰谷,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人,金亡入元不仕,工诗词,尤工散曲。元曲四大家之一。著有《天籁集》等。其散曲保存至今有小令16首、套数4套。多具民间文学情调与恬退自适的风格。如[双调·得胜令]《失题四首》中:
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个不捎带个字儿来?
以红日、残霞、寒雁渲染气氛,以景物衬托人物心理,真是恰到好处。
元代前期散曲作家卢挚、张养浩等,亦皆属代表性人物。卢挚(1235—1300年),字处道,又字莘老,号疏斋,涿郡人。至元进士,官至翰林承旨。其散曲以“怀古”为题之作较多。他描写农村生活的散曲,自然活泼。如[双调·折桂令]《失题四首》之一:
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蝦。……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描写农村田园乐趣,清新爽朗,别具风格。
张养浩(1269—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曾任监察御史、右司都事、参议中书省事、陕西行台中丞等职。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多为散曲,语言精练华美,民间口语甚多,如[中吕·红绣鞋]《失题九首》之一:
那的是为官荣贵,只不过多吃些筵席,更不呵安插些旧相知,家庭中添些蓋作,囊筐里攒些东西,交好人每(们)看做甚的。
这首小令思想性很强,敢于揭露社会现实。
元后期散曲作家的一些作品不用衬字、口语,追求名句、炼句为工,对仗见巧,甚至向词回归,仅存散曲格调,失去了前期散曲的通俗、质朴、豪放、泼辣的本色,从而把散曲的创作引向了衰落的局面。后期散曲作家以张可久、乔吉为代表。张可久,字小山,庆元府(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曾做过小官吏,后以毕生精力从事散曲创作,在元代曲坛中享有盛名。著有《今乐府》《苏堤渔唱》《吴盐》《新乐府》等。作品传留至今有小令750多首、套数7套。如[越调·凭栏人]《江夜》:
这种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已接近词的意境。
乔吉(1280—1345年),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原籍太原,流寓杭州,是终生流浪江湖的穷困落魄文人。著有《惺惺道人乐府》《文湖州集词》《乔梦符小令》。今存小令200多首、套数10套。作为专业散曲作家,他讲究斟酌字句,好以出奇制胜,雅俗兼备。如[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天机织罢月梭间,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把瀑布描写得极为奇伟壮观。
元曲四大家之一郑光祖,字德辉,襄陵人。元末曾以儒补杭州路吏,生卒年不详。其散曲传至今日者不多。
在元末散曲演变过程中,仍有以俗谣俚曲见长而颇有成就者,如少数民族散曲作家贯云石(1286—1324年),畏兀儿族,原名小云石海涯,以父贯只哥得姓,自号酸斋。最初袭父官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后弃职归隐,笃志诗文。其散曲以豪放飘逸、工丽、爽朗而著称。如[中吕·红绣鞋]《失题四首》之一: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相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
写恋人情意缠绵,可谓深得民歌三昧。
除了贯云石外,还有蒙古人不忽木、阿鲁威、孛罗;回纥人马昂夫;女真人王景瑜;也里可温人金文石;高丽人李济贤;西夏人李伯瞻,等等,他们都是有较高汉族文学修养的少数民族散曲作家。存留至今的少数民族散曲作家的作品有小令200多首、套数20多套。
元散曲开拓了一代新诗风,给后来诗人以启迪。并且推动了元杂剧艺术的形成,是弥足珍贵的艺苑奇葩。
(二)杂剧
元杂剧,是一种由诗歌(散曲)、宾白、舞蹈、音乐、表演相结合,演出一个完整故事情节的戏曲艺术。它是在继承并融合前代多种艺术成就,诸如吸收唐宋歌舞戏、参军戏、傀儡戏、影戏、宋金杂剧和各种各样民间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它最初出现在我国北方真定、平阳等地,后来普及全国,因它全用北曲,故亦称为“北曲杂剧”。
元杂剧在题材、结构、人物造型,乃至文字上都很有特色。
元杂剧的剧本结构,一般是四折一楔子(或不用楔子)。全剧情节大致分为“起”(开头)、“承”(小**)、“转”(大**)、“合”(结尾)四个大段落,每段各用一个套数。明代时戏曲家把元杂剧四大段落改成四“折”(幕、场),就是每一个套数为一折,包括几场,或一场戏。元杂剧四段之外,为补余情,另加一至二段楔入的戏,用一支或两支曲子和宾白。明时把这种楔入戏改名为“楔子”(楔儿),可在剧前,也可在各折之间,起介绍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序幕”作用,或起承上启下的过场戏的作用。为了适应与展开剧情,元杂剧也有一本五折,甚至六折的。元杂剧剧本后都有“题目正名”,用以概括总结全剧故事情节内容和剧目名称。
元杂剧戏班中演员角色,基本上有五个行当:(1)末行,有正末、副末、外末等;(2)旦行,有正旦、副旦、贴旦、老旦、花旦等;(3)外行(归入末行);(4)净行,有净、副净、丑等;(5)杂行,有孤、驾、孛老等。总之,角色有男有女、有文有武、有老有少、有善有恶、有粗有细各种人物。正末、正旦为剧中男、女主角,其他皆为配角,各有各自的戏装装扮。
元杂剧是由“唱”“云”“科”三者组成的。“唱”为歌唱“剧曲”套数,四折或五折套曲连唱一个故事,全用北曲诸宫调,主唱由正末或由正旦,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由正旦主唱的叫“旦本”。全剧四折(或五折、六折)皆由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只有“云”(宾白),仅在楔子中偶尔有其他角色歌唱的变例,“云”为宾白,是元杂剧中的台词,只能说念,不能唱,为次角色插科打诨、幽默趣味之用,主要用于通报人物姓名、身世经历,交代剧中故事来龙去脉,表明人物的处境、关系、矛盾等。叙事皆用有韵的生活语言,显得简洁明快。“科”是指表演动作,包括做工、武功、舞蹈、检场、效果。剧本中规定的演员主要动作与舞台效果,称为“科范”。
现存山西临汾(平阳)等地元代杂剧戏台11座,完好的8座,特别是山西洪洞县东北霍山南麓的广胜寺水神庙壁画中,有幅“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的戏剧画面,横额末题记“泰定元年(1324年)四月”。此画表现的是元杂剧的一个领班忠都秀率队演戏的场面。画中七男四女,根据扮相年龄、身份、服饰、脸谱的明显差异,可分出末、旦、净、丑等,以及演员表演的牙笏、刀、宫扇等道具,画中两男一女伴奏的乐器有皮鼓、笛子、拍板等。此画可说是元杂剧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
元杂剧作家众多,最享盛名的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大家”及王实甫等。
关汉卿像
关汉卿为元代最伟大的杂剧作家,据史载他创作杂剧60余种,今存17种,诸如《单刀会》《感天动地窦娥冤》《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包待制三勘蝴蝶梦》等。其中《窦娥冤》真实地描绘了当时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非常生动地表现出勇敢坚强、至死不屈反抗罪恶势力的窦娥的光辉艺术形象。白朴写了16种杂剧,流传下来的只有《裴少俊墙头马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墙头马上》是他最出色的作品,为元代四大爱情杂剧之一,通过裴少俊与李千金的爱情故事,极力宣扬男女自由结合、婚姻自主的思想倾向。马致远的杂剧作品有13种,流传下来7种,如《孤雁汉宫秋》《江州司马青衫泪》《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等。其中《汉宫秋》是曲辞相当优美的优秀作品,描写王昭君的故事,在元代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郑光祖创作了18种杂剧,现存8种,如《醉思乡王粲登楼》《迷青琐倩女离魂》《程咬金斧劈老君堂》等。其中以《倩女离魂》为其代表作,描写张倩女思恋王文举而魂离肉体与他结合的爱情故事,成功地塑造出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倩女形象。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工乐府,生平不详。其杂剧作品14种,今存3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他最成功的作品,描写崔莺莺与张生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它与《董西厢》在情节上基本相同,但在各方面都作了进一步的加工、发展和提高,充分发挥戏剧之长,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心理描写更为细致,语言也更为精练。
元杂剧,据钟嗣成《录鬼簿》记载有458本,朱权《太平正音谱》卷首记载为535本。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记载元杂剧保存下来的有166本,并说“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元杂剧以其独特的方式,特别是它用诸宫调解决了音乐问题,确定了中国戏曲走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以歌唱为主的道路,形成了中国戏曲的基本特点,为后世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的兴起与繁荣,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元杂剧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极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南戏
南戏,是用南方的语言、歌曲所组成的一种民间戏曲,原来它有“戏文”、“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永嘉即温州)、“南曲戏文”等称呼。南戏受宋代具有故事情节的杂剧、歌舞剧、滑稽剧的影响,形成于北宋末宣和年间(1119—1125年),它是在浙东温州一带民间里巷歌谣、民歌,融村坊小曲、讲唱文学艺术和部分宋词于一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地方性剧种,内容通俗,表达民间百姓的呼声,有民间文学独具的本色,深受江南人民欢迎。南宋时盛行于杭州、苏州一带。元灭南宋后,北曲杂剧也传到了南方,为了区别南方戏文与北曲杂剧,便将其称为“南曲戏文”,简称南戏。
元代时,南戏仍然盛行于南方各地,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南方韵味,以南曲为主。因地方语音的差异,出现了南戏多种地方色彩的声腔,如海盐腔、杭州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等。杂剧南移后,南戏采用了杂剧联套的方法,出现了南北合腔(南北合套),但其套数以南曲为主,曲调的运用采取自由的方式,且可以换韵。
元代的南戏,长短自由,每场戏称为“齣(出)”,而且齣数不定,由剧本内容所决定,长者可达数十齣,短者数齣。也有“题目”,放在第一齣前面,用四句概括介绍全剧大意,写在招子上,作为广告,与正名戏演出无关。不过,第一齣照例由副末登场,报告演唱宗旨和剧情纲要,并与后台即将出场的角色互相问答,引出正戏来,这在南戏叫“家门”,亦叫“开宗”,其作用与元杂剧的题目正名相等同。
南戏戏班演员角色,分生、旦、外、贴、丑、净、末等,大体上与元杂剧相同,只是元杂剧中男角色以“末”为主,而南戏中则以“生”为主。演出时唱、白、科皆备。只是南戏中于科处多作介,亦有作科介者,如“末作听科介”“末行杀介”等。而且南戏中宾白多为骈偶句子,甚至出现过白多唱少的趋向。宾白贯穿于全戏始终,可见其重要。元杂剧终场只由一个主角独唱到底,而南戏凡登场的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以独唱、对唱、合唱,往往对唱后合唱尾句;也有表现情节紧张时,角色各唱一曲,且不合唱尾句的。南戏这种不受束缚的演唱艺术形式之所以灵活、自由,是因为它不受宫调的限制,比之杂剧具有进步意义。
元代南戏的题材,基本上取自现实社会生活以及民间传说故事。而且,绝大部分是描写男女爱情,揭露与抨击封建社会不合理婚姻制度的。如施惠《拜月亭》四十齣,描写在一个社会动乱、人民流离失所的背景下,秀才蒋世隆、蒋瑞莲兄妹和兵部尚书的女儿王瑞兰、左丞的儿子陀满兴福四人在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中,彼此同情和帮助,经过种种悲欢离合的波折和斗争,最终结成两对夫妻的故事。当然,南戏也有描写历史上爱国英雄人物的作品,如《东窗记》描写秦桧为降金而诬陷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等。
元代南戏,流传至今的全剧本仅16种左右,保存在一些戏曲文献中有119种剧本片段,以及散收在各词曲总集里33种全佚的剧目。南戏继承与融合了前代与当代的多种文学艺术形式,曾在我国戏剧文学作品中放射出光辉夺目的光芒。特别是南戏发展到明初,成为全国性的戏剧“传奇”,它为明代传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小说与诗歌
(一)小说
元代的小说,具有一定成就。诸如佚名撰《大宋宣和遗事》《武王讨纣平话》《西游记平话》《三国志平话》,施耐庵《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七十回续四十八回》,等。
《三国志平话》分上中下三卷,是由宋说话人讲史白话文学而来的,书文的开头有一段描述光武帝时秀才司马仲相阴间断刘邦、吕雉屈斩韩信、彭越、英布一案的“引子”,仲相断案后,命韩信、彭越、英布分别转生为曹操、刘备、孙权,刘邦转生为汉献帝,曹、刘、孙三人三分汉室天下以报宿仇,而仲相转生为司马懿,由司马氏削平鼎立三国,统一天下。虽然《三国志平话》内容多荒诞无稽之谈、语言文字较粗糙,但其结构宏伟,许多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初具长篇小说规模。罗贯中正是利用元代《三国志平话》,及唐宋以来有关三国故事和民间传说、元杂剧等材料,加以想象和综合、编排,创作出了雅俗共赏的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
施耐庵以其惊人的艺术才能,把《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以及《大宋宣和遗事》、民间艺人讲说水浒话本、民间传说、元杂剧等集中起来,加以整理、组织和加工修饰,演绎成了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
明中叶出现的深受世人喜爱的浪漫文学巨著《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也是参考了唐宋元以来民间传说唐僧取经的神奇故事,特别是元代《西游记平话》而写成的。
元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明代艺术大师们创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二)诗歌
元代的诗歌,是汉族文学的继续与发展,前期出现了很多汉族著名诗人,如延祐年间(1314—1321年)被推为元诗“四大家”的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在当时诗坛上名噪一时。他们的律诗在风格上不尽相同,但他们作诗力求工炼、清新俊逸、委婉,只是在艺术上多半摹唐仿宋,很少创造。除汉族诗人外,元代还出现了许多接受汉文化、精通汉语、汉文学造诣很深、善于用汉文从事创作的少数民族诗人,如耶律楚材、马祖常、萨都剌等,他们的诗作可与汉族著名诗人的作品相媲美。
耶律楚材(1190—1244年),契丹族,辽东丹王耶律倍的八世孙,博学多才,通天文、历法等,善文工诗。金宣宗时任左右司员外郎,成吉思汗时被召用,曾扈从成吉思汗西征,窝阔台时官至中书令,蒙古建国措施多出自其手,著有《湛然居士文集》。王邻为《湛然居士集》作序时称:“中书湛然,有天然之才,或吟哦数句,或挥扫百张,皆信手拈来,非积习而成之。”如《怀亲》二首:
黄犬不来愁耿耿,白云望断思依依。
欲凭鳞羽传音信,海水西流雁北飞。
又
黄沙三万里,白发一孀亲。
肠断边城月,徘徊照旅人。
诗中没有用典,清新自然,对亲人的思念情真意切,跃然纸上。
马祖常(1279—1338年),雍古特部人,其高祖锡里吉思为金末凤翔兵马判官,故子孙便以马为姓,曾祖雅哈随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家迁于汴(河南开封),后徙光州(河南潢川)。马祖常在元仁宗恢复科举制时,乡贡、会试皆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官至御史中丞。著有《石田集》。他诗文兼擅,尤其诗作辞藻瑰丽,风格明快。他的诗内容多为关心民间疾苦之作。如《室妇叹》《石田山居八首》《踏水车行》《缫丝行》等,为人民而痛苦、呐喊,鞭挞贪官、昏官、酷吏的残暴与卑鄙。
萨都剌(1272—?),字天锡,蒙古族(也有人说他是色目人),祖父萨拉布哈、父傲拉齐仕元以世勋镇云、代州,家居雁门(今山西代县)。萨都剌泰定四年(1327年)科举中进士,官为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江南诸道行台侍御史等职。晚年因战乱流徙浙东、安庆等地。他才气纵横,诗词佳作在当代诸家之上,被称为“雁门才子”,著有《雁门集》。给后人留下近800首诗词,题材多种多样。如《鬻女谣》:
道逢鬻女弃如土,惨淡悲风起天宇。
……今日饥饿啼长途。悲啼泪尽黄河干,
县官县官尔何颜!金带紫衣郡太守,醉饱不问民食艰。
诗人谴责郡县官腐化堕落,骄奢**逸,表达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萨都剌的诗清而不佻,丽而不缛,可谓别开生面。元末杨维桢《西湖竹枝词序》中评萨都剌“其诗风流俊爽,修本朝家范”。说明当时汉族诗人对萨都剌的诗钦佩不已。他的诗最长于抒情,流丽清婉,表达细腻,耐人寻味。
元末敢于讽喻时政,暴露现实的诗人还有王冕等。王冕(?—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今属浙江)人。家贫自学成才,善诗画,试进士不第,放弃仕途,自食其力。元末兵乱,避居会稽九里山,名其居曰竹斋,著有《竹斋集》。他的诗风骨遒劲,笔力挺拔,思想倾向鲜明,艺术性强,题材风格多样,尤以同情人民、揭露黑暗统治的诗作著称于世,如《猛虎行》《痛哭行》《苦寒行》《悲苦行》《劲草行》《伤亭户》《江南妇》《冀州道中》等,以沉痛愤怒的心情,描述了农民、盐民等被贪官污吏敲骨吸髓、逼得走投无路的凄惨状况,强烈控诉与抨击元朝统治阶级对人民的疯狂掠夺、残害人民的罪行。
除了上述所举元代著名诗人之外,元代诗坛上还有刘因、方回、戴表元、王恽、迺贤、尹廷高、辛文房、张翥、倪瓒、杨维桢等,他们的作品也很有影响。
注释
[1] 沈括:《梦溪笔谈》卷五。
[2] 《辽诗话》引《古今诗话》。
[3] 《辽史·圣宗本纪八》。
[4] 《辽史·杨晳传》。
[5] 《辽史·耶律谷欲传》。
[6] 《辽史·兴宗本纪》。
[7] 《辽史·兴宗本纪》。
[8] 《辽史·萧惠传》。
[9] 《全辽文·耶律仁先墓志铭》。
[10] 《辽史·萧迂鲁传附铎卢斡传》。
[11] 《辽史·王鼎传》。
[12] 《辽史·耶律常哥传》。
[13] 《辽史·后妃传》。
[14] 王鼎:《焚椒录》。
[15] 王鼎:《焚椒录》。
[16] 《辽史·后妃传》。
[17] 同上。
[18] 同上。
[19] 《隋书·契丹传》。
[20] 《宣政杂录》。
[21] 同上。
[22] 《契丹国志》卷十。
[23] 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卷八。
[24] 《辽史·王鼎传》。
[25] 刘祁:《归潜志》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