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军队在征服西夏的过程中,大肆烧杀抢掠,大量典籍文献毁于兵燹之中,以致元代未能专修西夏史,只是在辽、金、宋史中分别立了简短的《西夏外纪》《西夏传》《夏国传》。仅靠这点有限的史料,无法梳理清西夏诗歌的源流,不能不求助于考古资料。
1908—1909年,沙俄“探险家”柯兹洛夫从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西夏故城黑城(哈拉浩特)遗址的一座古塔内,发掘并盗走了西夏文等刻本和写本文献、文物共8000余种,门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中包括罕见的西夏诗歌集。20年代至60年代间,苏联学者聂历山、戈尔巴切娃、克恰诺夫等相继对西夏黑城文献进行编目研究,其中有关西夏文刊本与手写本诗歌集是:
《西夏诗集》,西夏文刊本,乾祐十六年至乾祐十七年(1185—1186年)刻印司刻印,现藏俄国。
《圣义立海》,西夏文刊本,乾祐十四年(1183年)五月十日刻印司刻印。此书是诗体格言集,有诗体序言和目次、注释,仿汉籍类书,现藏俄国。
《贤智集》,西夏文刊本,沙门宝源作,是一部劝世诗文集,有序言及木刻插图,乾祐十九年至乾祐二十年(1188—1189年)刻印。
《忍教搜(寻)颂》,西夏文写本,嵬名瓦作,是劝导容忍的宗教诗,天庆二年(1195年)手写,现藏俄国。
《西夏宫廷诗》残页,西夏文写本,诗7首。诗后署作者名字,现藏俄国。
《三世属明言集文》,西夏文刊本,未有跋文,“发愿人”沙门慧明、道惠编,刻板者杨金。此书多为劝善性的诗文,间有简略解释,现藏俄国。
《新集锦合辞》,西夏文刊本,内容多为诗体谚语,现藏俄国。
《新集金碎掌直文》,西夏文写本,此书为五言诗集,长1000字,类似汉籍《千字文》,是西夏的启蒙教育读物。被誉为“苏联西夏学领袖”的克恰诺夫,还整理了西夏文献藏品中的西夏史诗《夏圣根赞歌》等。日本的西夏学者西田雄风也整理考释过西夏文诗歌《月月乐诗》、《新修太学歌》等。
在发现的大量西夏文刊本和写本文献多未翻译发表公布于世的情况下,不可能探索出西夏文学全貌,只能根据聂历山遗著《西夏文字及其贡献》中提到的西夏诗歌,由俄文转译为汉文(见陈炳应《西夏的诗歌、谚语所反映的社会历史问题》),来初步探讨西夏诗歌的基本情况。如第一首诗(聂文只公布个别诗段)是歌颂西夏党项人祖先的:
黔首石城漠水畔,红脸祖坟白河上,高弥药国在彼方。
这首诗指出曾经以白河上石城漠水畔为发祥地、爱用红颜色涂抹黑脸的、身材高大的“弥药人”是西夏党项羌人的祖先,所以西夏人自称“白上”或“白河上”国人,表示对祖籍地的崇拜。西夏后来兼用“白上国”作国名,也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景仰之情。
母亲阿妈起(族)源,银白肚子金**,起姓嵬名俊裔传。
繁裔崛出“弥瑟逢”,出生就有两颗牙,长大簇立十次功,七骑护送当国王。
诗歌中描写西夏皇族的始祖母“西羌姑娘”有“银白肚子金**”,生了7个儿子,繁衍了整个西夏皇族,以“嵬名”为姓,继承血缘宗族关系。长大后成为各部大联合的第一个国王“弥瑟逢”,“出生就有两颗牙”,与“生而有齿”、“长大簇立十次功”、和宋朝打过多次仗并被辽封为夏国王的李继迁的情况基本符合,可以判定这首诗是歌颂李继迁的。
第二首诗《颂师典》是歌颂西夏文创制者的,聂历山只翻译了此诗中的5段。如第一段:
羌汉弥人同母亲,地域相隔语始异。
羌地高高遥西隅,边陲羌区有羌字。
诗中说羌(吐蕃)、汉、弥(党项羌)出自同一个母亲,与文献记载所说远古时期炎黄族与羌族三苗关系密切、党项羌是三苗后裔、从内地迁往西北的传说相吻合,由于他们的住地相距甚远,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即使居住在边陲的羌(吐蕃)人也有了文字。
又如第五段:
中国地处极东地,中国地区用汉字。
各有语言各珍爱,双方培育尊己字。
圣邦亦有圣贤诗,伟大名师数伊利。
西夏字是野利仁荣根据元昊的旨意模仿汉字形体演绎而成,并颁布全国,尊为“国”字。在汉文献中西夏有“野利”姓而无“伊利”姓,这是汉、夏语音差别所致,实际上“伊利”即“野利”。野利仁荣创制西夏字,功不可没。
第六段:
文字明星东方起,光辉文字照晚夕。
招募弟子三十七,一一教诲成人杰。
如今伊等科学业,历历在目遍全境。
太空之下读己书,礼仪道德吾自立。
这首诗承认“文字明星东方起”——汉族地区早有“光辉文字”,对西夏文的创制很有影响。西夏文公布后,夏、汉两种文字同时应用,相得益彰。西夏文制成后,曾培育出3700个弟子,遍布全国各地,或为官员,或为各州县学校教授,使西夏文迅速普及全国,对西夏文化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西夏书事》卷十三记载:“元昊思以胡礼、蕃书抗衡中国。”事实上,元昊时用西夏文字翻译《孟子》《老子》《尔雅》《四言杂字》等汉文儒家经典作为启蒙读物,教学内容不出儒学。那么所谓“太空之下读己书”,实际上就是汲取和传播汉文化了。
第十五段:
为何不跟西羌走?西羌已向我俯首。
大陆事务我主宰,政务官员共协辅。
未曾听任中国管,中国向我来低头。
我处皇族不间断,弥药皇储代代传。
诗中说西羌(吐蕃)向西夏俯首称臣,是指西夏曾降服吐蕃各部。至于说“大陆事务我主宰”、“中国向我来低头”,则是夸大其词,与事实不符。
第二十段:
衙门官员曾几何,要数弥药为最多。
请君凡此三思忖,非师之功是哪个?
西夏“衙门”中党项羌人官员最多,这都是老师教导的结果。
第三首诗是前面提到的五言诗集《新集金碎掌直文》,其中有几句说:
弥药勇健走,契丹缓步行。
西羌敬佛僧,中国爱俗文。
弥药即党项羌,走路勇健,契丹人“缓步行”,吐蕃(西羌)人信佛教,中国汉人喜欢说唱“俗文”。这说明西夏是由上述几个民族为主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第四首诗(未译名称):
尧舜极仁慈,无闻恶父弟。
文王同民乐,民子如己子。
第五首诗(未译名称):
大千世界无比伦,白上国里圣贤君。
爱生之念高于天,憎死本能大于地。
天举栋梁无诽者,效君封侯甚忠诚。
一意治国学尧舜,一心治民循汤武。
这两首诗都表明儒学在西夏有着深远的影响,西夏统治者要效法尧、舜、文王、汤武来治理国家。
以上举例诗歌是聂历山根据《番汉合时掌中珠》中汉字对照西夏字译成俄文,中国学者又从俄文译成汉文,几经周折,很难保持西夏诗歌的原貌,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