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以谈玄说理、品藻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清谈活动,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一种社交形式,并进而侵入文坛,产生了玄言诗。作为东晋诗歌创作主流的玄言诗,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形式“理过其辞,淡乎寡味”[9],本身是缺乏生命力的。但玄言诗的作者如孙绰、许询等,多半寄居山林,他们常以山水为媒介来寄托玄理,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比单纯用概念来表达玄理的效果好。因此,也出现了一些玄理成分较淡而山水成分较浓的诗作,如孙绰的五言诗《秋日》《游天台赋》等,对南朝山水文学的兴起有一定影响。
《陶渊明集》
东晋后期的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他在谈玄说理气氛充斥文坛的情况下,能以朴素的语言和淡远的笔调,描绘隐居生活情趣和田园风光,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上的田园诗派。陶渊明的诗文表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情操、对农民的深厚友情、对门阀制度的批判和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很高的成就。
刘宋元嘉时期(424—453年),以谢灵运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大量写作山水诗,使之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卓然成派。谢灵运等人以描写山水为主要对象,努力用生动细致的语言把自然界的美好形象刻画出来,给人以新鲜的感觉与美的享受。山水诗开拓了诗歌创作的新题材,丰富了诗歌创作的语言和表现技巧。只是谢灵运的诗作生活面较狭窄,尚未脱尽玄言诗的习气,影响了真实感情的表达。当时另一个与谢灵运齐名的诗人颜延之,写诗嗜好堆砌辞章典故,开了“文章殆同书钞”的不良风气[10]。
元嘉诗人中的鲍照,出身寒门,仕途坎坷,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有一定认识和感受。他的诗歌创作能继承汉乐府民歌和建安诗风的优良传统,反映生活面较广,思想性较强。在艺术形式上讲究锤炼字句,语言遒丽,音节顿挫。其七言诗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其妹鲍令晖,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有作品传世的女诗人。
齐朝永明年间(483—493年),沈约等人总结前人诗歌创作语言运用上的一些经验,利用当时音韵学研究成果和借鉴佛经翻译的“转读”方法,倡立了“四声八病”说,对诗歌语言规定了声律上的要求,从而出现了“永明体”新体诗。这类诗大多形式短小,用词工丽,声律上遵照一定的格式使之和谐动听,尽量发挥诗歌语言的音乐美。新体诗的出现,使诗歌创作的艺术性又一次得到了提高,它是我国古典诗歌从形式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重要阶段,对南北朝骈体文的创作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永明体”新体诗代表人物有王融、沈约和谢朓,创作成就以后者为最高,而沈约则是声律论的主要理论家。
南朝梁、陈时期,流行“宫体诗”。它采用新体诗的手法,描绘女子的容颜、体态、服饰、舞姿,有浓厚的色情意味,其作者多为梁、陈两代的君主、贵族和文人。
北朝文坛总的来说比南朝萧条,尤其是北魏初年,文学很不发达,仅胡叟、胡方回等少数几人略有文采。随着孝文帝的改革与汉化,文学也相应得到提倡,从北魏到北齐,相继出现了袁翻、常景、孙彦举、温子升、邢邵、魏收、祖鸿勋、李广、颜之推、萧悫、郑公超等文人,而北周由于南朝文人庾信、王褒等的到来,文坛也大为活跃。
一、陶渊明
(一)家世与生平
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后更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生活在晋宋易代时期,这时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很尖锐。
陶渊明出身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曾祖陶侃系东晋初年名将,握强兵镇上流,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声威显赫,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陶逸亦曾出仕,但很早就去世了,家境日渐败落。
陶渊明29岁时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即弃官回家。后来陆续在桓玄、刘裕、刘敬宣手下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时隐时仕。41岁时出任彭泽县令,这是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在官仅80多天,便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11],弃职而去,彻底脱离官场,过上了隐居生活。陶渊明在家乡有自己的田舍和僮仆,所以开始一段时间,生活还算安定,有时也参加一些农业劳动,怡然自得,乐在其中。后来家中失火,庐舍被毁,又屡遇灾荒,生活逐渐艰难。陶渊明晚年,失去了劳动能力,因而穷困潦倒,饥寒交迫。当他还能走动时,曾经到浔阳小巷里去“乞食”,最后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享年63岁。
(二)诗文与辞赋
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和辞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现存作品142篇,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计122首,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两类。其中,田园诗最有代表性,约占诗歌总数的1/3,为中国的田园诗奠定了基础:第一,他的田园诗反映了诗人在归隐中的欢乐、痛苦和希望,从—个侧面反映了晋末宋初中国南方农民的悲惨遭遇。陶渊明家住庐山脚下,靠庐山而临长江,自然风景优美,对诗人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如《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本都是极为平常的景物,但在诗人笔下,却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生活的优美和宁静,具有无穷的情趣。随着对农村见闻的增加,陶渊明逐渐描绘了一些凄凉的画面:“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12]浔阳农民这种悲惨生活,正是东晋末年农村残破景象的一个缩影。
第二,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有不少劳动实践的内容,既表现参加劳动的喜悦,也表现农业劳动的艰辛。如《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实际上是在歌咏作者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得以实现的愉快。
第三,描写了陶渊明与农民的交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如《归园田居》其二:“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表现了作者与农民生活上的接近影响到思想感情上的接近。又如《移居》:“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衣食当须记,力耕不吾欺。”
陶渊明诗歌有2/3是咏怀诗。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论怀抱”,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描写诗人从大自然中参透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暮岚紫霭,归鸟返飞,寓含着自己的出仕与归隐。此外,有些咏怀诗还常探讨人生问题,感叹人生短暂,时间可贵。如《杂诗》其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咏怀诗另一方面的内容,是“语时事”,通过歌咏史事和叙写时事,表达了归隐后继续关心政治的心怀。如《拟古》9首、《读山海经》13首。
陶渊明留存的散文和辞赋共约10余篇,但几乎每篇都很出色。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桃花源记》。文中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作者依据自己的社会理想所作的美好想象,代表了那个动乱时代的广大民众对太平社会的向往,文章语言优美而朴素,语言、意境和主题高度统一。《五柳先生传》也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散文。辞赋则以《归去来兮辞》最为著名,它作于彭泽令任上,决心辞官归隐之际。文中关于归途景象及还乡以后生活的描写均出于想象。在当时辞赋讲究华美的风气下,本文却写得非常朴素,语言清新流利,抒情色彩浓厚,既有诗意,又富哲理,较为动人。
(三)成就与影响
陶渊明的诗文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第一,他的诗歌创造了一种外表平淡而内涵丰富的美学境界,这与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其追求真实自然的艺术境界密切相关。这种美学境界,在陶渊明大多数诗篇中都有反映,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个人创作的发展,陶渊明后期诗歌也出现了豪放的风格,创作了一些情绪激昂、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第二,陶渊明诗文中描写的人格高洁的自我形象,在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中具有典型意义。作者的这种形象,既有直接描写出来的,也有用象征手法描写出来的,还有借古人以自况从而加以再现。
第三,陶诗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诗人对田园景物、个人日常生活与感情描写的高超技巧上。陶渊明善于从普通的景色中发现、捕捉自然美,形诸笔墨,使其成为典型画面。如《和郭主簿》描写夏天的庭院景色:“霭霭堂前林,中夏贮清阴。”而《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假如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假如缺乏对乡村景物的喜爱,是不可能将自然美如此传神地描绘出来的。
第四,陶渊明的作品,虽然语言朴素自然,但实际上是经过很深的雕琢,不少诗句,看似通篇口语、质朴清新,如《责子》等,其实并非信手拈来,而是经过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选择,包含着作者的匠心。
概括起来,陶渊明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许多诗人,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晋末宋初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反对玄言诗风,对诗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陶渊明的诗作取材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使作品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一反玄言诗谈玄说理、枯燥乏味的不良风气,开创了田园诗,扩大了诗歌题材的范围。他的诗作不同于《诗经》中的农事诗,不仅广泛描绘优美的田园景色,还歌咏了各种农业生产劳动,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其散文、辞赋,文风朴素,一改汉赋堆砌辞藻和典故的毛病,走的是一条清新活泼、平淡自然的道路。
陶渊明的作品在晋宋之际及后来的南北朝时期,并未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与足够重视,仅萧统和钟嵘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到唐代,陶渊明开始受到了一些著名诗人的推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得到了初步的肯定。王维和孟浩然等人的创作明显受到了陶诗的影响。宋代以后,陶渊明受到了普遍一致的推崇,完全确立了诗歌史上一流诗人的地位。
在充分肯定陶渊明创作方面艺术成就与影响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消极的一面。他为人及诗文中逃避现实的态度,曾给后代作家以不良的影响。有些诗人政治上失意后,常以陶诗自遣。如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但与积极方面比起来,消极影响只居次要地位。
二、谢灵运和鲍照
谢灵运(385—433年),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祖父谢玄,东晋名将,曾组建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大破前秦军。谢灵运18岁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又因小时寄养在外,小名客儿,故又名谢客。
陈郡谢氏有爱好山水的传统,对谢灵运有一定影响,他一直未尝废丘壑。刘宋永初三年(422年),谢灵运政治上受到排挤,出任永嘉太守,地当边海。为排解失意情绪,遂纵情山水,肆意遨游。民间听讼,不复挂怀,开始大量创作山水诗。后来,干脆辞官回会稽。宋文帝时,因谋反罪被收,诛于广州。
谢灵运的山水诗用语工丽典雅,刻画细致逼真,能把大自然的美艺术地反映出来,令人赏心悦目。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刘宋文坛自从出现了谢灵运的山水诗后,顿时成为风尚,以致“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13]。
谢灵运在诗歌语言的表现技巧上,有着重要贡献。他那“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的风格[14],突出了诗歌的形象性,丰富了诗歌的词汇,加强了诗句的锤炼之功。因此,他开创的山水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谢诗的缺点是缺乏社会内容,全诗艺术结构呆板,通常是先叙事,再写景,最后是对景物的感受。而感受又多半是对隐居离俗的向往或对长生不老的企求,这与作者一生热衷仕途,并非真想隐居离俗相矛盾。所以感情表现得很不真实。陶渊明对自然山水采用白描手法,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而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情与景是割裂的,所以尽管诗中不乏名句,却绝少佳篇。
鲍照(414?—466年),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人。曾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元年(465年)子顼作乱。次年,照为乱兵所杀。
鲍照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现存诗约200首,其中80余首是乐府。鲍照家世贫贱,出身寒门,受门阀制度排挤,一生很不得志,于是把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与反抗、对被压迫者的同情等,都反映在诗歌中。《拟行路难》18首、《拟古》8首及《代出自蓟北门行》等是其代表作。乐府古题中的《行路难》,以世路艰难和离情别绪为题材,鲍照《拟行路难》承袭这一题意,叙写男女离别和门阀制度下寒士对世路艰难的愤慨,而尤以后者为表现重点。如《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悲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照的诗歌反映的生活面非常广阔,《代出自蓟北门行》一诗,写边塞将士卫国意志和英勇战斗的精神。诗中“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等句,描写景象雄峻有力,渲染出悲壮的情调;末尾“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等句,既是对将士们英勇报国精神的赞扬,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参加战斗的向往。
鲍照的诗作,具有感情奔放、辞藻绚丽、音节抑扬顿挫、章法句法多变的独特风格。从形式上看,他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七言诗创作的诗人,并由每句用韵,一韵到底改为隔句用韵和自由转韵,使其更适合于表达奔放的感情,对后来七言诗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三、谢朓与“永明体”新体诗
齐武帝萧赜永明年间(483—493年),南朝文坛出现了一种刻意讲求声律对偶的诗,称为“永明体”。同时,永明体诗人又以其讲求对偶、声律的手法,大量创作体制短小,近似于后来律诗、绝句的诗,所以被后世称为“新体诗”。“永明体”新体诗创作最有成就的作家是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出身贵族,世居京邑健康(今江苏南京)。曾任宣城太守,故世称谢宣城;又因与刘宋山水诗大家谢灵运同族,创作上也有继承关系,所以又有“小谢”之称。东昏侯萧宝卷永元元年(499年),被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致死,年36。
《谢宣城集》
谢朓也以山水诗见长。他的山水诗吸收了谢灵运创作中刻画山水景物细腻逼真的优点,又不停留在对山水景物的客观描绘上,能把自己的身世之感、思乡之怀与朋友之情和山水交织在一起,从而得到和谐的统一。诗的结构紧凑,语言清新秀丽,明白流畅,避免了谢灵运晦涩、呆板的弊病,摆脱了玄言的尾巴。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怀哉罢欢宴。佳时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此诗作于出任宣城太守前夕。当时,南齐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烈。作者为自己能获得外任,暂时可以全身远祸而感到庆幸。然而,京邑毕竟是诗人的故乡,那里有他的亲朋故旧,此去宦海沉浮,归期渺茫,不禁使他感到无限惆怅。谢朓的诗作还有不少为人称道的山水名句,不过也有些诗是“有句无篇”的。钟嵘在《诗品》中评价他“一章之中,自有玉石”,“善于发端,而末篇多踬”,显得“意锐而才弱”。如《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开篇“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气魄宏大,未尝不是佳句,但再往后就气短词弱了。
谢朓还写过一些小诗,虽无太大社会意义,然而语气凝练,音节和谐,意境隽永,耐人寻味,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如《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四、南朝后期的诗风
梁陈时期,诗歌内容贫乏空虚。统治阶级追求的是荒**腐朽的生活以及弥补精神空虚的佛教经义,对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无所关心,因而在他们的作品中,很少有现实生活的反映。充塞在他们作品里的内容,乃是一些日常生活事物。如歌、舞、风、云、春、秋、花、柳、镜、筝等,即便是这些东西,也绝少寓含一点有关人生意义的内容,几乎完全是无聊的文字游戏。内容轻艳,格调低下。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曾写有大量此类作品,并下令群臣唱和,当时称这类作品为“宫体”。宫体诗作者们把笔锋围绕在女子身上,把女子的晨妆、夜思、看画、心情、睡眠神态乃至生活的一切,都作为用心刻画的题材。号称“一代文宗”的徐陵,还奉萧纲之命,编集《玉台新咏》一书,专收艳情诗,以示宫体诗的“源远流长”。上起汉代,下迄于梁,凡略微涉及女性的诗篇,都被网罗其中。许多前代珍贵的珠玉,居然都与当时腐臭的泥土混积在一起。只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此书,稍有保留这篇卓越民歌的功绩。
陈后主陈叔宝也是一个大力提倡并制作宫体诗的君主。在他周围,集中了大批文士,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经常唱和游宴。作为一个封建皇帝,陈叔宝并无可足称道之处,但却颇有文才。他所作的艳诗,深为后人所讥,而《玉树**》一曲,更被称为“亡国之音”。
五、北朝诗文举要
五胡十六国以来,中原地区战火连绵,诗文创作十分寂寥,直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才逐渐安定下来。此后,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文学事业才有较大起色,一时才子比肩,声韵抑扬,洛阳之下,吟风成群,颇有南朝气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温子升、邢邵、魏收3人,号称“北地三才”。只是“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15],有成就的作家不太多。
温子升系晋大将军温峤之后,历仕北魏和东魏,其诗作今存11首,以乐府《捣衣诗》影响为大。文章传世较多,但不重藻饰,内容有欠精彩。
邢邵少居洛阳,历仕北魏、东魏和北齐。今存诗8首,风格颇类南朝齐梁,乐府《思公子》和诗《三月华林园公宴》是其代表作。
魏收由魏入齐,官至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曾奉诏撰《魏书》,曲笔讳饰,是非颇多,被人讥为“秽史”。收工诗善赋,今存诗13首,多模仿南朝风格,浮艳**靡,如《美女篇》《永世乐》等,与宫体诗如出一辙。
北魏时期,两部著名的学术性著作《水经注》和《洛阳伽蓝记》,兼有文学性特征,是优秀的散文作品。
《水经》原是古代一部地理书,记录全国主要水道,文字非常简单。郦道元为其作注,不仅说明原文,而且根据自己的见闻和其他资料,对它加以订正、补充。《水经注》以河流为纲,对水道源流变迁、沿途山川地貌、历史故事、名胜古迹和民俗风情都作了详尽的记载,内容超出原文20倍。以下摘引两段:
河水翼岸夹山,巍峰峻举,群山叠秀,重岭干霄。郑玄案:“《地说》:‘河水东流,贯砥柱,触阏流。’今世所谓砥柱者,盖乃阏流也。砥柱当在西河,未详也。”余案,郑玄所说非是,西河当无山以拟之。自砥柱以下,五户以上,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激石云回,澴波怒溢,合有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
第一段出自《河水注》,描写黄河三门峡的情景,短短数语,使人犹如身临其境。第二段出自《江水注》,所描绘的长江三峡尤为脍炙人口。需要说明的是,郦道元一生足迹未及江南,此类文字,应是借助了当时的其他资料。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以寺庙为纲,涉及北魏迁都洛阳后40年间的政治事件、中外交通、人物传记、市井万象与民间习俗、传说异闻等内容。北魏全盛时期,洛阳城内外佛寺多达千余所,“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状,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其后则“城廓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作者为记叙寺庙废兴,揭露统治者为佞佛而恣意滥用民力,抒发国家衰亡、京都倾毁的悲伤之情,而专门撰写此书。书中写永宁寺塔,“至于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显得庄重肃穆。而写景宁寺,则是“寺西有园,多饶奇果。春鸟秋蝉,鸣声相续。中有禅房一所,内置祇洹精舍,形制虽小,巧构难比。加以禅阁虚静,隐室凝邃,嘉树夹牖,芳杜匝阶,虽云朝市,想同岩谷。静行之僧,绳坐其内,飧风服道,结跏数息”。又显得幽静脱俗。该书还记载了一些日常的人物活动,不乏精彩内容。如《法云寺》:
于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及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取,群臣莫不称力而去。唯(章武王元)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
用不同人物各自富有特征的言语行动相对照,文笔简洁隽永、幽默风趣,颇类《世说新语》。